建造者

来源 :广西教育·A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tsnow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建造者 儿童 责任心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12A-
  0122-03
  儿童责任心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一个重要范畴,让儿童成长为一个负责任的人是品格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在儿童发展美好品格的道路上,有四个角色深深影响着儿童责任心的养成,分别是:批评者、拯救者、受害者和建造者。其中批评者、受害者、拯救者这三个角色会阻碍儿童责任心的发展。建造者则通过无条件的接纳、同理情绪、尊重特殊性、赞赏品格等途径帮助儿童建立责任心。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建造的意思是从下往上扎实地搭建楼房或建筑物;建造者,是指从下往上搭建建筑物的人。成人养育孩子的过程,就如同建造一栋房子,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如同建造房屋的顶梁,顶梁决定了房屋是否耐用、架构是否扎实,造型是否美观。本文主要从生活中三个常见的案例入手,分析影响儿童责任心发展的四种角色表现,提出了建造者在儿童责任心发展的重要性,并结合实践归纳出建造者在儿童责任心发展中的原则与策略。
  一、情景再现
  批评者、受害者、拯救者的角色表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常见的情景中。
  情景一:宝宝在草坪上奔跑,妈妈提醒:“宝贝,别跑太快,会摔倒的。”几分钟后,宝宝真的摔倒了,全身趴在了草地上,嘴啃泥,哇哇哭起来。
  妈妈(批评者):不听话了吧,我早说了,不要跑,现在好了,摔倒活该。
  奶奶(拯救者):哎哟,我的小宝贝,别动别动,我看看,哪疼了?
  宝宝(受害者):哇哇哇,是小草绊倒了我,打小草、打小草!
  奶奶(拯救者):对!打小草,是小草不乖,打、打……
  情景二:两个孩子玩玩具。突然,两个孩子为了一件玩具吵了起来,甚至争抢玩具。
  哥哥(受害者):“这是我先拿到的玩具,你干嘛总抢我的!”弟弟(受害者)也不示弱,哇哇哭起来:“我是弟弟,你应该让给我,妈妈已经说了,大的要让着小的。妈妈,哥哥欺负我!”
  妈妈(拯救者):发生什么事了?又抢玩具了,哥哥先让给弟弟玩,弟弟就玩一会,大家轮着玩。(哥哥很不服气地将玩具扔给弟弟,嘴里嘟囔:为什么每次都是我!弟弟开心地拿着玩具撒腿就跑。拯救者很满意,心想:又解决了一场纠纷。)
  妈妈(批评者):那么多玩具有什么好抢的?两个都不对!(给两个孩子一顿打,两个孩子哭着离开了。)
  情景三:女儿从学校回来一脸沮丧,吃饭时闷闷不乐的样子。
  妈妈(批评者):干嘛?一回到家就哭丧着脸,给你吃喝你还不高兴?
  女儿(受害者):同学借了我的笔,害得我没笔用,气死了,为什么她总是要欺负我呢?
  妈妈(批评者):你都没笔了,还借给她用,你是活该!
  爸爸(拯救者):不就是一支笔嘛,我再给你买10支!
  二、原因分析
  以上是我们常见的的情景,其中的三个角色甚至就是我们本身。在生活实际中,受害者、批评者、拯救者的角色非常容易“扮演”,但是对于建立孩子的责任心却有害而无益。下表综合概述了三个角色对孩子建立责任心产生的影响。
  可见,无论是受害者、批评者亦或是拯救者,都阻碍了孩子责任心的发展。那么,我们该从何种角色来帮助孩子成长为有责任的人呢?笔者认为,只有建造者才能助推孩子责任心的发展,形成坚定的责任心。
  三、解决策略
  (一)无条件地接纳孩子
  不少成人的眼光只盯住孩子的行为表现,孩子成绩好和表现好得到的是肯定和赞赏,孩子表现不好往往受到责备和否定,甚至父母对孩子的爱,也是附加条件和需要回报的。研究表明,和父母关系融洽的孩子,通常更有信心解决困难和问题。父母要常常向孩子表达自己的爱,要让他们知道,不管他们表现如何、犯了多大的错误,父母的爱永不离开。在接纳的环境中,孩子会明白,他无需用外在的表现来赚取父母的爱,他们会更愿意接纳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更容易接受来自家人的建议。接纳,是成人从孩子的角度敏锐地发现如何施予有效的帮助,哪些可以单独帮助孩子解决,而哪些需要成人的示范、合作才能解决。和接纳自己的成人在一起时,孩子知道自己的努力会被接受和支持,而缺乏这种安全感的孩子则会缺乏信心。因此,建造者要无条件地接纳孩子,让孩子产生安全感,获得支持。
  (二)接纳孩子从认同孩子的情绪开始
  认同孩子的情绪需要做到以下三个改变:第一,变心不在焉为全神贯注。成人要把孩子陷入困境、难处,看成是帮助他们成长的一个契机。父母对待孩子的情绪不是心不在焉,而是全神贯注地感受孩子的情绪,使自己的情绪与孩子的情绪在同一个频率。第二,变着急提问为重复孩子的话语。在孩子经历困难的时候,成人不要急于提问“为什么、怎么了”,而是在感受孩子情绪的基础上表达和复述孩子的感受,比如:“听到这个消息,我能感觉到你肯定很难过”“他这么做,你肯定伤心极了”。要想打开孩子的心扉,成人就要打开情绪之“门”,当父母理解了孩子的情绪,孩子必会敞开他的心門,父母就可以引导孩子战胜困难。第三,变着急下结论为有效帮助。批评者的言语最打击孩子的心,因为其在没有同理孩子情绪的情况下就急于下结论:肯定是你不对!是不是又惹事了?我猜十有八九是你带的头。建造者在帮助孩子发展责任心的时候,看重的是孩子内心品质的建立,而非解决表面现象。当一个受委屈的孩子向家人倾诉自己的遭遇,并且表达自己的愤怒之后,作为建造者,应该从表面现象看到,孩子的愤怒来源于他认为自己是受害者,如果父母只是安抚他,帮他出气,也许能平息他的怒气,但对于帮助孩子建立起责任意识却毫无益处。因此,在同理孩子情绪的基础上,建造者会引导孩子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尊重孩子成长的需要,学会赞赏孩子的内在品质
  从皮亚杰的建构主义思想来看,孩子的经验是在主动的探索实践中,在成人的有效引导反思下,领悟积累,最终习得。成人应从尊重孩子成长需要的角度出发,鼓励和支持孩子独立去发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才能帮助孩子发展出受益一生的品格。首先,忌用口头禅“你真棒”。“你真棒”是成人赞赏孩子的通用语,也是最含糊无内容的赞赏,“你真棒”会使孩子不明白自己被赞赏的原因:是我刚才说的话“棒”,还是我的裙子“棒”,或者是我做的动作“棒”?“你真棒”容易将孩子带入重表现的世界中,使孩子误认为他们的外在表现或天赋得到了赞赏。成人应从赞赏孩子的表现,转变为赞赏孩子的内在品格,比如孩子考试得了100分,高兴地向父母报喜。父母通常赞赏:“你真棒,考了100分,妈妈为你感到高兴!”(妈妈的高兴是建立在100分的基础上,如果成绩不是100分,妈妈还会这么高兴吗?)作为建造者,应看重孩子内在品格的培养,可以从品格的角度赞赏孩子:“看到你这么高兴,妈妈也很高兴。妈妈发现你这段时间主动学习,有责任心,作业认真完成,妈妈非常欣赏你对自己学习的责任心。我相信这也是你考取好成绩的原因。告诉你一件事,无论你是否考得100分,妈妈都爱你。”建造者赞赏的角度从成绩转移到了学习的责任心等品质上。其次,赞赏是淡化弱点、强化优点。成人需要淡化对孩子弱点的关注,而敏锐地留意孩子的点滴进步及其他优点,以鼓励孩子保持积极的态度。   (四)三种常见情景的恰当回应
  针对前文所述批评者、受害者、拯救者三种角色的常见情景表现,笔者认为,其恰当的回应应当如下。
  情景一:宝宝在草坪上奔跑。妈妈提醒:宝贝,别跑太快,会摔倒的。(不到几分钟,宝宝真的摔倒了,全身趴在了草地上,嘴啃泥,哇哇哇哭起来。)
  妈妈(建造者):(和孩子一起趴在草地上)宝贝,还想继续玩吗?来,我们这么站起来(示范爬起来的动作),对,哇噻,宝贝会站起来了!请向小草道歉,刚才小草被你压住了,非常疼。(宝宝眼里含着泪水,乖乖地对小草说:对不起,小草,我压疼你了!)
  【分析】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建造者敏锐地认识到孩子还不能独立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成人正確地示范和帮助。建造者巧妙地降低自己的身份,分散孩子的注意力,正确示范解决的方法,陪伴孩子一起解决问题,帮助孩子学习承担责任。
  情景二:两个孩子在玩玩具。突然,两个孩子为了一件玩具争吵起来,甚至争抢玩具。
  妈妈(建造者):我听到有人哭。(可以先在旁边观察并预测是否需要成人介入,如果孩子无法独立解决,成人则应立即出面制止)
  弟弟(受害者):哥哥欺负我!
  哥哥(受害者):才没有呢,弟弟抢了我的玩具。
  妈妈(建造者):哦,原来是一件玩具,看来,你们都很喜欢它,给我看看。可是它怎么玩呢?
  哥哥(受害者):只需要……就可以了。
  妈妈(建造者):弟弟可以告诉我,怎么玩吗?(弟弟重复哥哥的话)
  妈妈(建造者):哇,这是个非常好玩的玩具,而且你们都成高手了,或者你们可以当我的教练教我怎么玩,一会我们一起PK好吗?
  哥哥、弟弟(受害者):好啊!好啊!(教妈妈玩玩具)
  妈妈(建造者):谢谢你们这么大方地帮助我。我很想知道,你们帮助我的时候,我占用了你们的玩具,你们会难过吗?
  哥哥、弟弟(受害者):没有,我很开心。
  妈妈(建造者):哦,原来帮助别人学会玩新玩具是一件开心的事情。你们都很喜欢玩这个玩具,但是现在我们三个人都想玩,该怎么办呢?
  哥哥、弟弟(受害者):轮流玩,我们猜拳,没有轮到的可以去玩别的东西。
  妈妈(建造者):这个主意真好,你们会成为一个很好的领袖,我同意你们的方法。我们可以开始玩了吗?
  哥哥、弟弟(受害者):可以了。
  【分析】在这个场景中,建造者使用同伴互助学习的方式,先将自己的身份转变为能力较弱的一方,引发能力强的孩子向能力弱的成人提供指导和帮助,从而指导了孩子仿效另一方帮助他人。这样既从冲突的焦点抢玩具转换到玩法的指导上,也从自私的个人主义转变为体验帮助和分享的快乐。建造者尊重孩子成长的需要,也了解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在接纳的基础上帮助孩子为责任的建立奠定基础。
  情景三:女儿从学校回来,一脸沮丧,吃饭的时候闷闷不乐的样子。
  妈妈(建造者):我看到你很不开心,好像有些烦恼。
  女儿(受害者):同学借了我的笔,害得我没笔用,气死了!为什么她总是要欺负我呢?
  妈妈(建造者):看起来你有些气愤,而且还很难过。
  女儿(受害者):是啊,说好是借用,最后却成她的了,她怎么可以这样无理取闹呢?
  妈妈(建造者):哎呀,确实挺让人委屈的,看得出来,你是真的想帮助她。
  女儿(受害者):是的,她没带笔,又要交作业了,所以我就拿给她了。
  妈妈(建造者):我很欣赏你的做法,能为有困难的同学提供帮助,你愿意分享自己所有的给别人呢。
  女儿(受害者):也不是了,只不过举手之劳。
  妈妈(建造者):但是她欺骗了你。
  女儿(受害者):也没有那么严重,我想她可能并不是故意的,只是我希望她主动归还给我,也许她交了作业就忘了还笔了。
  妈妈(建造者):哦,但是你确实没有笔用了?
  女儿(受害者):没事,家里也还有挺多笔的。
  妈妈(建造者):哇!你很大方,我支持你帮助别人的热情。我有个建议,可以说吗?
  女儿(受害者):可以说。
  妈妈(建造者):如果真的是你很重要的东西,在别人借用之前,你要向对方说明清楚原则才能借出,并且按照原则来处理事情,这才能管理好你的财物。
  女儿(受害者):好的,我知道了!
  【分析】建造者使用了认同情绪的三个步骤,敏感地发现孩子品格中的亮点,没有纠缠在孩子的情绪当中,而是引导孩子关注到自己的举动带给别人的帮助,学习换位思考,学习反思,建立起对个人的责任。
  总之,发展孩子的责任等内在品质是一项长期的工程,需要成人持之以恒的努力。受害者、批评者、拯救者是孩子责任建立的阻碍,只有建造者的角色身份才能帮助孩子生命成长,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责编 杨 春)
其他文献
研究表明,思维活动的产生必须依赖一定的问题情境,只有当学生意识到某种与自身认知、经验不相符合的冲突,并产生了明显的认知失衡,才会产生寻求认知上动态平衡的思维动机,进而表现出行为上的努力。那么,如何创设问题情境,以维持学生的思维活力,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稳步发展呢?  一、以问导学,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最重要的任务不在于教给学生多少知识或技能,而在于是否教会学生学会学习。数学
期刊
智慧的问题引领,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能的关键所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往往有教师不知道如何进行问题引导,导致课堂气氛沉闷。究其原因,在于教师提出的问题缺乏思维含量,那么,该如何创设有效的问题呢?笔者现根据特级教师朱国荣老师执教《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教学片段进行赏析,并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设疑而问,引发思考  [片段一]  教师画出一个平行四边形,并给学生提供了一个用纸剪的一样大小的平行四边形,让
期刊
【关键词】质疑 小学数学 题型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12A-  0004-02  一次偶然的机会笔者看到女儿做的一道连线题:  连线题是小学数学练习中出现的一种题型,这种题型一方面考查学生对运算规律的初步感知,另一方面以连线的方式丰富练习的形式,避免計算的单调与枯燥。而这道题上隐隐的擦痕说明了女儿对原来的答案也有所考虑,于是,笔者问女儿
期刊
【关键词】班级特色 企业文化  远大理想 自我管理 团结协作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12A-  0045-02  班级特色文化具有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和影响着学生的发展。那么,作为初一新班主任,我该如何从班级文化的核心来打造新班级的特色?SOHO中國董事长潘石屹先生和联想总裁柳传志先生的故事启发了我。潘石屹先生在《我用一
期刊
《想想他们的难处》是中图版《品德与社会》第八册第一单元第2课。本课根据九年义务教育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试验稿)》遵守公德有关要求而编写,通过情境创设、模拟体验等活动,使学生获得残疾人的亲身体验,感受残疾人在实际生活中的种种困难;互相交流残疾人身残志坚的小故事,再次深化学生对残疾人的感性认识,习得直面困难、勇刊B战的精神力量。  学生对残疾人的理解与帮助往往浮于表面,要想让学生深刻理解和尊重残
期刊
【关键词】思想与品德 初中生 情绪教育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12A-  0047-01  情绪是人的各种感觉、思想和行为的一种综合的心理和生理状态,是对外界刺激所产生的心理反应。青少年正处于情绪波动大、易冲动的时期。情绪教育可以帮助学生认知、调节情绪,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价值观。教科版思想与品德教材七年级下册编排了情绪教育单元,旨在
期刊
【关键词】思想品德 集体责任感  班集體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12A-  0109-01  集体责任感是学生对他人、对班集体所负责任的认识,是中学生主动承担责任并履行义务的自觉状态。在思想品德课程中,集体责任感教育占有重要地位。但中学生仍然时常有不愿承担集体责任、对集体荣誉漠不关心、不主动参与班集体建设与管理等行为。这些行为表征的核心是
期刊
【关键词】实验 科学课 科学知识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12A-  0116-01  实验是研究者或学习者进行科学研究的一种基本方法。新课程理念提倡学生通过实验的学习方法,探索科学知识的奥秘,总结科学规律和提升科学素养。在科学课教學中,教师要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出发,积极地运用实验进行课堂教学,促进学生高效地学习科学
期刊
【关键词】古诗文教学 《爱莲说》 读 诵 品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12A-  0059-02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在古诗文教学方面提出了这样的要求:“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那么,语文教师应如何引导学生从古诗文中汲取营养,通过古诗文学习提高欣赏品味呢?笔者认为,教师在古诗文教学中应突出
期刊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数学思维 分析能力 教学片段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12A-  0074-02  2011年版的数学课程标准对小学高年级解决问题的目标是这样描述的:尝试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运用一些知识加以解决;能探索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了解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尝试解释自己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