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礼的传统功用
(一)礼的分类作用
礼被制定出来最早是为了“人以群分”,是为了划分社会等级。荀子云:“故先王案为之制礼义以分之,使贵贱之等、长幼之差、知贤愚能不能之分,皆使人载其事而各得其宜。”29《礼记》云:“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也。”韩非子云:“礼者……君臣父子之交也,贵贱贤不肖之所以别也。”30可见,礼可以使社会各阶层从事适合自己的工作,人们各得其利,社会处于有序状态。儒家按自己的理想为古代中国设计了一套等级分明的政治制度,它是儒家“德治”的基础,也是封建统治者统治的基础。
(二)礼的规范作用
儒家极端重视礼在规范人们行为上的作用,并提出“礼治”的口号。儒家认为,人人遵守符合其身份地位的行为规范,便“礼达而分定”,达到孔子所说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目的,贵贱、尊卑、长幼、亲疏有别的理想社会秩序便可实现了。反之,弃礼而不用,便“礼不行则上下昏”,儒家所鼓吹的理想社会和伦常便无法维持。为了不轻易打破这种局面,儒家提倡一种“各安其分”的行为准则:对统治者,礼要求君王效法远古,像尧舜禹那样去治理国家和处理家事,大到德治天下,小到进膳更衣,都有一套既定的程序;对于普通百姓,各种繁杂的礼数更是数不甚数:冠礼、昏礼、宾礼、葬礼等等,每样都要严格依礼而行。而儒家就是通过这样一套全方位的社会规范体系来实现其教化的。
(三)礼的教化作用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孔子打破了知识文化自贵族出的惯例,提倡“有教无类”,让更多的平民子弟能够掌握文化知识。儒家非常重视教育在宣扬礼治方面的作用,所以几乎每一个大儒都是伟大的教育家,自汉朝起,五经博士更是成为了地位最高的专职教师。通过这套权威的教育体系,礼深入人心。习礼之人,言行举止都会遵照礼的要求,进退有方,“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不仅是这些只接受教育的人,普通老百姓也敬佩这些“有礼”之人,都去积极地学习他们,以懂礼为荣,这种倾向通过私塾和家庭教育一代代传承下去。当社会统一于“礼”的旗帜下时,统治政策的推行(合礼的)就不是问题了。
儒家思想的重要社会影响在与它为封建统治阶级创造了一整套治理国家的理论思想体系,并让其成功的应用于国家治理实践,事封建社会稳固的统治了中国二千多年,这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都是空前绝后的。正是由于以上三点理由,礼被视作儒家政治哲学的基础。
二、“礼”的现代意义
“古为今用”一直是我们社会得以发展的宝贵经验,而对于封建政治制度基础的“礼”,只要我们摆脱了其外在陈旧的束缚,追求内在的人文关怀,必然能够发挥礼对当代中国政治文明建设的补充作用,为构建民主富强的现代中国贡献力量。
(一)礼在调节社会各阶层关系中作用显著
礼的分工作用可以使各阶层各安其位,各得其所,最大限度的调动社会各界的工作热情。不仅各阶层可以从中得利,人民幸福感随之提高,而且国家的政治结构也会更加稳固。虽然儒家礼学的提出现实原因是迎合君主的统治需要,但抛开这一点,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得以延续的一大部分功劳仍要归于礼的稳固作用。我们今天要向它学习的就是这种凝聚人心的积极作用,向它学习如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二)礼能够提高人民的文化修养
从孔子以来,历代大儒都是杰出的教育家,他们利用礼来教育人民,使人们的道德、行为趋于完善。当人们懂礼知礼后,就会对不合理的政治制度提出质疑,并促使统治阶级不断修改方针政策,建立更加适合社会发展的上层建筑。古代人将各种文化知识都糅合与礼之中,通过这种潜移默化的礼节教育,让人们在端正自己的行为的同时丰富自己的思想。这对我们当今只注重科学文化知识,不注重道德素质教育的体制有很大的启示。
(三)礼使官民关系和谐,缓和人民内部矛盾
礼是庙堂和民间的处事规范,大家在一个约定俗成的、合礼的框架下交往,人人都依礼行事,正常的社会秩序就不会被扰乱,这种“彬彬有礼”的态度更会影响后人,一直传承下去。礼的传承作用不仅体现在对后代的影响上,对其他领域和外国文化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礼是中国对世界文化的独特贡献,我们将最美好的愿望包含在礼之中,向世界人民展示中国的诚意。
(作者单位:安徽大学哲学系)
(一)礼的分类作用
礼被制定出来最早是为了“人以群分”,是为了划分社会等级。荀子云:“故先王案为之制礼义以分之,使贵贱之等、长幼之差、知贤愚能不能之分,皆使人载其事而各得其宜。”29《礼记》云:“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也。”韩非子云:“礼者……君臣父子之交也,贵贱贤不肖之所以别也。”30可见,礼可以使社会各阶层从事适合自己的工作,人们各得其利,社会处于有序状态。儒家按自己的理想为古代中国设计了一套等级分明的政治制度,它是儒家“德治”的基础,也是封建统治者统治的基础。
(二)礼的规范作用
儒家极端重视礼在规范人们行为上的作用,并提出“礼治”的口号。儒家认为,人人遵守符合其身份地位的行为规范,便“礼达而分定”,达到孔子所说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目的,贵贱、尊卑、长幼、亲疏有别的理想社会秩序便可实现了。反之,弃礼而不用,便“礼不行则上下昏”,儒家所鼓吹的理想社会和伦常便无法维持。为了不轻易打破这种局面,儒家提倡一种“各安其分”的行为准则:对统治者,礼要求君王效法远古,像尧舜禹那样去治理国家和处理家事,大到德治天下,小到进膳更衣,都有一套既定的程序;对于普通百姓,各种繁杂的礼数更是数不甚数:冠礼、昏礼、宾礼、葬礼等等,每样都要严格依礼而行。而儒家就是通过这样一套全方位的社会规范体系来实现其教化的。
(三)礼的教化作用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孔子打破了知识文化自贵族出的惯例,提倡“有教无类”,让更多的平民子弟能够掌握文化知识。儒家非常重视教育在宣扬礼治方面的作用,所以几乎每一个大儒都是伟大的教育家,自汉朝起,五经博士更是成为了地位最高的专职教师。通过这套权威的教育体系,礼深入人心。习礼之人,言行举止都会遵照礼的要求,进退有方,“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不仅是这些只接受教育的人,普通老百姓也敬佩这些“有礼”之人,都去积极地学习他们,以懂礼为荣,这种倾向通过私塾和家庭教育一代代传承下去。当社会统一于“礼”的旗帜下时,统治政策的推行(合礼的)就不是问题了。
儒家思想的重要社会影响在与它为封建统治阶级创造了一整套治理国家的理论思想体系,并让其成功的应用于国家治理实践,事封建社会稳固的统治了中国二千多年,这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都是空前绝后的。正是由于以上三点理由,礼被视作儒家政治哲学的基础。
二、“礼”的现代意义
“古为今用”一直是我们社会得以发展的宝贵经验,而对于封建政治制度基础的“礼”,只要我们摆脱了其外在陈旧的束缚,追求内在的人文关怀,必然能够发挥礼对当代中国政治文明建设的补充作用,为构建民主富强的现代中国贡献力量。
(一)礼在调节社会各阶层关系中作用显著
礼的分工作用可以使各阶层各安其位,各得其所,最大限度的调动社会各界的工作热情。不仅各阶层可以从中得利,人民幸福感随之提高,而且国家的政治结构也会更加稳固。虽然儒家礼学的提出现实原因是迎合君主的统治需要,但抛开这一点,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得以延续的一大部分功劳仍要归于礼的稳固作用。我们今天要向它学习的就是这种凝聚人心的积极作用,向它学习如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二)礼能够提高人民的文化修养
从孔子以来,历代大儒都是杰出的教育家,他们利用礼来教育人民,使人们的道德、行为趋于完善。当人们懂礼知礼后,就会对不合理的政治制度提出质疑,并促使统治阶级不断修改方针政策,建立更加适合社会发展的上层建筑。古代人将各种文化知识都糅合与礼之中,通过这种潜移默化的礼节教育,让人们在端正自己的行为的同时丰富自己的思想。这对我们当今只注重科学文化知识,不注重道德素质教育的体制有很大的启示。
(三)礼使官民关系和谐,缓和人民内部矛盾
礼是庙堂和民间的处事规范,大家在一个约定俗成的、合礼的框架下交往,人人都依礼行事,正常的社会秩序就不会被扰乱,这种“彬彬有礼”的态度更会影响后人,一直传承下去。礼的传承作用不仅体现在对后代的影响上,对其他领域和外国文化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礼是中国对世界文化的独特贡献,我们将最美好的愿望包含在礼之中,向世界人民展示中国的诚意。
(作者单位:安徽大学哲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