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百年榕树下,古旧祠堂边,张家圆桌子,李家长板凳,大家举杯同贺,把酒同欢。这就是在珠三角历史悠久的围餐。婚庆嫁娶、儿女满月、清明祭祖、端午赛龙等,村民都会筵席数“围”“贺一贺”。
以前大家都穷,没钱到酒店办喜酒,主人家就在村里摆数十围,大家高兴高兴。后来生活水平好起来了,但感觉去酒家“摆喜酒”气氛始终没有在村里好,于是,围餐仍在民间兴盛。只是交由专门的围餐师傅来承办,围餐生意在珠三角一带乡村十分红火。
更重要的,广东人注重祖宗祭祀,围餐便是家族聚首的形式。最出名的围餐是大沥水头陈村,每年清明都会举行“千围聚餐”,国外以及港澳华侨、广州等地的同族后人届时济济一堂,拜“大太公”(大太公即一个村的始祖,“拜太公”是广东人清明习俗,在村祠堂以及到祖坟前燃烧香枝蜡烛冥钱等,祈求祖先保佑)。
对于现在的村民来说,吃其实不是最重要的,而是去感受那种热闹的气氛,围餐这一传统民俗已演变成一种“乡村嘉年华会”。
人物:吕泽宜,餐饮店老板,擅长做围餐。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罗村人,生于上世纪50年代初。
我做围餐已有1 0余年了。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传统的围餐做法是,先从村民中挑选多名业余烹调高手做师傅,到各家各户借来炊具、碗碟,就可以炒大锅菜了。现在生活节奏紧张,村民宁愿出钱请专业的围餐师傅来做,也不想自己动手了。所以这些年我的围餐生意才越做越大。“抵食”(实惠),“够大碟”(分量多),又“卫生”,对于讲究经济实惠的村民来说就最受欢迎。
虽说各地的围餐大同小异,但现在的围餐用料越来越讲究,大鱼大肉是基本,一些有钱的乡村甚至还用上鲍鱼、石斑等贵价海鲜,比起过去,现在的围餐越做越上档次。一般在节庆日的前两天接到订单,我们就开始准备材料。大多是冬菇、云耳等‘干货’,而‘湿货’如各种肉类,蔬菜就会等到围餐日才购买。人手是从酒家调派出来的,一般100桌酒席需要服务员15人,厨师5人。
一顿平常的“千人龙舟饭”,一次就吃掉上百只鸡、几百斤猪肉、两千多斤冬瓜和半吨大米!我最多做过千席的围餐,按每桌10人计算,就餐人数就有过万人,备料往往以吨来计算,非常夸张。最有特色的是流水宴,师傅要不停地做菜,因为吃完后,把酒席撤了,又重新摆好,恭候下一轮的来客。一些乡村的龙舟饭,一摆几天。“吃了龙舟饭,来年会更加旺”,所以一村龙舟饭,四乡齐来蹭。
围餐一般在村子的祠堂、地塘、文化室等村民的公共集会地方举行。数十张或上百张桌子从室内延伸到室外,并早早地就摆满了各式菜肴,上面用碟子或锅盖掩着,村民随到随吃。但冬天寒风飕飕的,菜早就凉了,怎么办呢?10年前,经济条件还没那么好,冬天去吃围餐时候,大家就会‘操家伙’,带上自家的‘风炉仔’(小炭炉)和一个热菜用的小锅去吃饭。
现在,村里会集资买数十上百个单头煤气炉,以及一些小锅,到时候把菜一股脑儿地倒进去煮热了吃,大有乾隆时期“一品锅”的味道。
人物:梁峰,广州某广告公司工作,生于上世纪70年代末。
离开西樵到广州读书工作十多年了,但想起围餐,总勾起那一段段满载着欢笑声的童年光景。最兴奋的是跟小伙伴们在祠堂内到处乱串;最好玩的是在厨房里偷吃被大人赶;最期待的是桌子上的‘沙示’和‘雪柠’汽水;最难忘的是扯着新娘子的裙子要糖吃,一睹她的芳容;最美的是一边吃饭一边抬着头数着天上繁星点点,看着月亮弯弯,听着说虫鸣蛙叫,晚风徐徐,青山隐隐……
虽然已经习惯了广州的现代都市生活,但是对围餐仍有着那么一份难以割舍的情怀。跟城市里的宴席相比,乡下的围餐自然逊色很多,但是有一样东西我觉得是永远比在大城市强的:就是围餐里有一种说不清的温馨,一种更有亲和力,更舒坦的感觉。
以前大家都穷,没钱到酒店办喜酒,主人家就在村里摆数十围,大家高兴高兴。后来生活水平好起来了,但感觉去酒家“摆喜酒”气氛始终没有在村里好,于是,围餐仍在民间兴盛。只是交由专门的围餐师傅来承办,围餐生意在珠三角一带乡村十分红火。
更重要的,广东人注重祖宗祭祀,围餐便是家族聚首的形式。最出名的围餐是大沥水头陈村,每年清明都会举行“千围聚餐”,国外以及港澳华侨、广州等地的同族后人届时济济一堂,拜“大太公”(大太公即一个村的始祖,“拜太公”是广东人清明习俗,在村祠堂以及到祖坟前燃烧香枝蜡烛冥钱等,祈求祖先保佑)。
对于现在的村民来说,吃其实不是最重要的,而是去感受那种热闹的气氛,围餐这一传统民俗已演变成一种“乡村嘉年华会”。
人物:吕泽宜,餐饮店老板,擅长做围餐。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罗村人,生于上世纪50年代初。
我做围餐已有1 0余年了。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传统的围餐做法是,先从村民中挑选多名业余烹调高手做师傅,到各家各户借来炊具、碗碟,就可以炒大锅菜了。现在生活节奏紧张,村民宁愿出钱请专业的围餐师傅来做,也不想自己动手了。所以这些年我的围餐生意才越做越大。“抵食”(实惠),“够大碟”(分量多),又“卫生”,对于讲究经济实惠的村民来说就最受欢迎。
虽说各地的围餐大同小异,但现在的围餐用料越来越讲究,大鱼大肉是基本,一些有钱的乡村甚至还用上鲍鱼、石斑等贵价海鲜,比起过去,现在的围餐越做越上档次。一般在节庆日的前两天接到订单,我们就开始准备材料。大多是冬菇、云耳等‘干货’,而‘湿货’如各种肉类,蔬菜就会等到围餐日才购买。人手是从酒家调派出来的,一般100桌酒席需要服务员15人,厨师5人。
一顿平常的“千人龙舟饭”,一次就吃掉上百只鸡、几百斤猪肉、两千多斤冬瓜和半吨大米!我最多做过千席的围餐,按每桌10人计算,就餐人数就有过万人,备料往往以吨来计算,非常夸张。最有特色的是流水宴,师傅要不停地做菜,因为吃完后,把酒席撤了,又重新摆好,恭候下一轮的来客。一些乡村的龙舟饭,一摆几天。“吃了龙舟饭,来年会更加旺”,所以一村龙舟饭,四乡齐来蹭。
围餐一般在村子的祠堂、地塘、文化室等村民的公共集会地方举行。数十张或上百张桌子从室内延伸到室外,并早早地就摆满了各式菜肴,上面用碟子或锅盖掩着,村民随到随吃。但冬天寒风飕飕的,菜早就凉了,怎么办呢?10年前,经济条件还没那么好,冬天去吃围餐时候,大家就会‘操家伙’,带上自家的‘风炉仔’(小炭炉)和一个热菜用的小锅去吃饭。
现在,村里会集资买数十上百个单头煤气炉,以及一些小锅,到时候把菜一股脑儿地倒进去煮热了吃,大有乾隆时期“一品锅”的味道。
人物:梁峰,广州某广告公司工作,生于上世纪70年代末。
离开西樵到广州读书工作十多年了,但想起围餐,总勾起那一段段满载着欢笑声的童年光景。最兴奋的是跟小伙伴们在祠堂内到处乱串;最好玩的是在厨房里偷吃被大人赶;最期待的是桌子上的‘沙示’和‘雪柠’汽水;最难忘的是扯着新娘子的裙子要糖吃,一睹她的芳容;最美的是一边吃饭一边抬着头数着天上繁星点点,看着月亮弯弯,听着说虫鸣蛙叫,晚风徐徐,青山隐隐……
虽然已经习惯了广州的现代都市生活,但是对围餐仍有着那么一份难以割舍的情怀。跟城市里的宴席相比,乡下的围餐自然逊色很多,但是有一样东西我觉得是永远比在大城市强的:就是围餐里有一种说不清的温馨,一种更有亲和力,更舒坦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