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自2020年年初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各国在全力抗疫的同时,社会舆论对全球化前景的质疑和全球性经济危机的悲观预期屡见不鲜。经过疫情洗礼的全球化将走向何方,需要审慎地去评估分析。
关键词:疫情;全球化;走向
中图分类号:G522.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96/j.2096-3475.2021.05.022
一、全球化是世界经济的主干道
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也是一种必然的发展潮流。随着资本、物资、技术、人才等要素的全球流动以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都被卷入了全球经济体系大潮之中。1990年全球贸易总额约为6万亿美元,到2006年突破10万亿美元大关,而2019年已增长到约40万亿美元。中美日欧四大经济体的外贸依存度都在20%以上。全球化浪潮之下,没有哪一个国家可以困守孤岛,独善其身。
二、谁才是全球化真正的受益者
一直以来,舆论对“谁才是全球化受益者”莫衷一是。从实际结果来看,发展中国家是受益者—他们得到了稀缺的资本、技术和大量的工作岗位发达国家也是受益者—他们制定国际贸易规则,获得了超额的利润和廉价的商品。逆向全球化的鼓吹者,往往代表表面上的“全球化受害者”发声。这个“受害者”群体主要是在本国产业结构性调整中,由于中低端制造业外移,被挤掉就业机会的发达国家产业工人阶层(如美国“铁锈带”的蓝领工人群体)。仔细分析不难发现,这些人实际上依然从全球化中受益,他们不仅能够买到价格低廉的生活必需品,还能够享受政府提供的各种优厚的福利和补贴。这些群体利益的受损,是本国内部分配机制不公造成的。所以,西方发达国家才是从全球化中受益更多的一方。尽管有人出于转移国内矛盾、拉选票等目的鼓吹逆全球化,但那些从全球化中受益的群体才是沉默的大多数,所以短期内全球化的大势不会调头逆行。
三、全球化引擎面临着大修
尽管全球化带来了经济的高增长,但是也积累了越来越多的问题与矛盾。随着全球经济增长放缓,这台高速运转了几十年的引擎也到了保养甚至大修的时候了。习近平主席在2017年世界经济年会上曾指出,当今全球化大背景下的全球经济面临着三大挑战:一是全球增长动能不足,难以支撑世界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二是全球经济治理滞后,难以适应世界经济新变化;三是全球发展失衡,难以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多重挑战之中,第三点的影响最为突出和显著。
过去30年,全球最富国和最穷国人均GDP差距扩大近120倍,全球最富有的1%人口拥有财富量,超过其余99%人口拥有的财富总和。收入分配不平等、发展空间不平衡,让部分自认为没有从全球化体系中获益的国家和群体,成了杂音的制造者,造成地区和社会分裂,滋生民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经济全球化的三大要素—市场、自由贸易、资本自由流动中,自由贸易是最脆弱的一环,时常受到贸易保护主义的攻击。美国自特朗普上台以来,高喊“美国优先”的口号,频频祭出贸易战大棒,2019年中美贸易额5412亿美元,同比下降14.6%,创30年来两国贸易最大跌幅。贸易保护主义是当今全球化趋势中的一个重要分歧点,对国际政治经济格局有着难以估量的影响。
四、后全球化时代路在何方
自2021年1月拜登政府上臺后,虽然一直鼓吹重返国际经济秩序,但3.5%GDP降幅和不断攀升的国内失业率,让美国很难投入更多的资源来领导全球化。欧盟方面,2020年主要经济体中只有爱尔兰取得了3%的正增长,一波又一波的疫情使得本就脆弱不堪的欧盟经济雪上加霜。
相比之下,在采取了全球最严抗疫措施的情况下中国GDP仍以3.%的增速领跑全球主要经济体,外贸出口实现大幅增长,特别是在2020年医疗物资出口和2021年疫苗出口上更是出尽了风头,正应了那句老话“祸兮,福之所倚”。
多数专家学者认为,尽管21世纪以来全球化波折不断,但是从全球制造业产业链布局来看,资本依然更青睐于寻找成本洼地,再加上全球互联网和通讯产业的迅猛发展,更使得资源全球化配置成为资本的必然选择,而且这种趋势很难以政治意志或民族主义情绪为转移。
后疫情时代,全球化将产生多条支流:一是部分产业衰退和萎缩,如国际工程、航运、旅游业和国际教育等,这部分产业在疫情没有在全球完全消退前,很难复旧如初;二是以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为代表的传统产业转移速度加快,部分发展中国家将迎来阶段性的发展机遇;三是新产业接过全球化的接力棒,如工业互联网、在线医疗等。
上述每一条支流中,中国都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美国的各种“退群”行为更是间接帮助中国在全球化中的戏份不断攀升。在欧洲增长乏力、美国自顾不暇的情况下,中国将成为新型经济全球化的动力来源。
2020年11月,中国签署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这个太平洋西岸的全球最大自贸区,人口占比全球29.7%,劳动人口占全球的比例31.6%,经济总量占全球的比例28.9%,投资资本净流入占全球总量的38.3%,在规模和发展潜力方面都超过北美自由贸易区和欧盟。在RECP框架下签署的中日、中韩、中澳等双边、多边贸易协定的签署,很有机会将世界经济的中心从欧洲和北美,转移到以东亚为核心的亚太地区,为后疫情时代的全球化开辟了新的战场。
(青岛市政空间开发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山东青岛 266003)
关键词:疫情;全球化;走向
中图分类号:G522.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96/j.2096-3475.2021.05.022
一、全球化是世界经济的主干道
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也是一种必然的发展潮流。随着资本、物资、技术、人才等要素的全球流动以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都被卷入了全球经济体系大潮之中。1990年全球贸易总额约为6万亿美元,到2006年突破10万亿美元大关,而2019年已增长到约40万亿美元。中美日欧四大经济体的外贸依存度都在20%以上。全球化浪潮之下,没有哪一个国家可以困守孤岛,独善其身。
二、谁才是全球化真正的受益者
一直以来,舆论对“谁才是全球化受益者”莫衷一是。从实际结果来看,发展中国家是受益者—他们得到了稀缺的资本、技术和大量的工作岗位发达国家也是受益者—他们制定国际贸易规则,获得了超额的利润和廉价的商品。逆向全球化的鼓吹者,往往代表表面上的“全球化受害者”发声。这个“受害者”群体主要是在本国产业结构性调整中,由于中低端制造业外移,被挤掉就业机会的发达国家产业工人阶层(如美国“铁锈带”的蓝领工人群体)。仔细分析不难发现,这些人实际上依然从全球化中受益,他们不仅能够买到价格低廉的生活必需品,还能够享受政府提供的各种优厚的福利和补贴。这些群体利益的受损,是本国内部分配机制不公造成的。所以,西方发达国家才是从全球化中受益更多的一方。尽管有人出于转移国内矛盾、拉选票等目的鼓吹逆全球化,但那些从全球化中受益的群体才是沉默的大多数,所以短期内全球化的大势不会调头逆行。
三、全球化引擎面临着大修
尽管全球化带来了经济的高增长,但是也积累了越来越多的问题与矛盾。随着全球经济增长放缓,这台高速运转了几十年的引擎也到了保养甚至大修的时候了。习近平主席在2017年世界经济年会上曾指出,当今全球化大背景下的全球经济面临着三大挑战:一是全球增长动能不足,难以支撑世界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二是全球经济治理滞后,难以适应世界经济新变化;三是全球发展失衡,难以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多重挑战之中,第三点的影响最为突出和显著。
过去30年,全球最富国和最穷国人均GDP差距扩大近120倍,全球最富有的1%人口拥有财富量,超过其余99%人口拥有的财富总和。收入分配不平等、发展空间不平衡,让部分自认为没有从全球化体系中获益的国家和群体,成了杂音的制造者,造成地区和社会分裂,滋生民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经济全球化的三大要素—市场、自由贸易、资本自由流动中,自由贸易是最脆弱的一环,时常受到贸易保护主义的攻击。美国自特朗普上台以来,高喊“美国优先”的口号,频频祭出贸易战大棒,2019年中美贸易额5412亿美元,同比下降14.6%,创30年来两国贸易最大跌幅。贸易保护主义是当今全球化趋势中的一个重要分歧点,对国际政治经济格局有着难以估量的影响。
四、后全球化时代路在何方
自2021年1月拜登政府上臺后,虽然一直鼓吹重返国际经济秩序,但3.5%GDP降幅和不断攀升的国内失业率,让美国很难投入更多的资源来领导全球化。欧盟方面,2020年主要经济体中只有爱尔兰取得了3%的正增长,一波又一波的疫情使得本就脆弱不堪的欧盟经济雪上加霜。
相比之下,在采取了全球最严抗疫措施的情况下中国GDP仍以3.%的增速领跑全球主要经济体,外贸出口实现大幅增长,特别是在2020年医疗物资出口和2021年疫苗出口上更是出尽了风头,正应了那句老话“祸兮,福之所倚”。
多数专家学者认为,尽管21世纪以来全球化波折不断,但是从全球制造业产业链布局来看,资本依然更青睐于寻找成本洼地,再加上全球互联网和通讯产业的迅猛发展,更使得资源全球化配置成为资本的必然选择,而且这种趋势很难以政治意志或民族主义情绪为转移。
后疫情时代,全球化将产生多条支流:一是部分产业衰退和萎缩,如国际工程、航运、旅游业和国际教育等,这部分产业在疫情没有在全球完全消退前,很难复旧如初;二是以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为代表的传统产业转移速度加快,部分发展中国家将迎来阶段性的发展机遇;三是新产业接过全球化的接力棒,如工业互联网、在线医疗等。
上述每一条支流中,中国都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美国的各种“退群”行为更是间接帮助中国在全球化中的戏份不断攀升。在欧洲增长乏力、美国自顾不暇的情况下,中国将成为新型经济全球化的动力来源。
2020年11月,中国签署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这个太平洋西岸的全球最大自贸区,人口占比全球29.7%,劳动人口占全球的比例31.6%,经济总量占全球的比例28.9%,投资资本净流入占全球总量的38.3%,在规模和发展潜力方面都超过北美自由贸易区和欧盟。在RECP框架下签署的中日、中韩、中澳等双边、多边贸易协定的签署,很有机会将世界经济的中心从欧洲和北美,转移到以东亚为核心的亚太地区,为后疫情时代的全球化开辟了新的战场。
(青岛市政空间开发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山东青岛 266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