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化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工作的主要技术手段,并且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而在数字化背景下,传统的企业审计模式已经不再适应当前的发展需求,这同样也为我国的企业审计工作开展提出了机遇和挑战,所以,促进企业数字化审计工作的创新与实践是必然趋势。基于此,为了应对数字化背景下企业审计工作的挑战,进行分析并为其提出相应的应对对策。
关键词:数字化审计;创新;实践
1.数字化背景下企业审计工作面临的挑战
1.1企业审计制度未革新
现阶段由于我国企业审计制度的局限性,无法有效地运用这一技术,具体可以从以下三个层次来进行说明:
第一,数字化背景下对于信息的收集、处理、分析都需要确立明确的相关法规,保障政府数据的合法性和合规性,但如今的形势来看,目前我国政府的数字化相关制度和法律不明确,法律制度的缺失和不明确就直接导致了政府的数字化无法有效地应用和规范实施。
第二,是对行政编制的缺失和制约,审计厅已经出台了省级的审计厅加强信息化管理体系建设的标准,目前已经至少有14个省份的企业审计厅专门设计了计算机审计处,现在大多数的省级审计厅都已经是以计算机为管理中心的事业单位行政编制,但没有了相应的行政执法权,只是能够为省级审计厅的其他部门审计管理业务提供一些服务。
第三,我国目前许多企业审计工作的相关制度还不完善,在企业审计单位内部,出现的漏洞问题还是很多,究其原因就是因为企业审计工作的考核制度不是很严格,导致许多工作人员未在相关考核制度之下无法正确地开展工作,许多政府审计内部也没有统一的数据规划,导致各政府部门各自为政,信息成为一座孤岛,这无疑为数字化的应用加大了难度。
1.2企业审计员工的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
根据相关研究调查发现,目前我国的企业审计人员信息化,企业审计水平以及对企业审计技术的运用还比较初步,由此,其调查的企业审计问题也比较浅显化、表层化。由于目前政府审计人员的信息以及数字化的运用能力有限,导致他们很难在短期以内运用数字化来开展企业审计工作。虽然,近年来我国比较重视对于企业审计工作人员的培训,但是就目前的现状来看,大部分实际工作人员的计算机能力和信息技术运用能力还是有待进一步提升和加强,尤其是部分企业审计人根本不具备审计数据知识,更谈不上将数字化运用于我国企业审计工作当中。
2.数字化背景给企业审计工作带来的机遇
数字化给企业审计工作同样带来了很多机遇,它能够为企业审计提供新的思维,扩大企业审计的内容,提高企业审计的效率,从而提升企业审计质量。数字化不仅仅是一种信息化时代的产品,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变革,以前过分地依赖于抽样分析。不仅如此,随着数据规模的猛增,数据类型的复杂化,如果能够准时地获取数据,对于企业审计项目的成败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此外在环境的变化也会让企业审计机关更加注重对于信息的收集,这样有助于提高企业审计机关的信息企业审计能力,提高企业审计效率。
3.数字化背景下企业审计工作的对策探究
3.1在数据方面进行创新
要想进一步地对企业数字化企业审计模式进行创新,就必须要做好以下三个步骤流程,从而按照这个流程开展企业数字化审计工作,则企业在进行数字化审计流程过程中通过一些细节化的流程,可以了解到更多的细节,从而能够从细节中探讨出更多的创新发展点。首先要做好审前调查,获取充分的信息。在审前调查方面主要调查的内容,包括四个方面:第一,被审计单位的组织结构,管理体制和业务流程,这是判断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而且能够根据它的情况制定出相应的数字化审计方式,这是为更好的实现企业数字化审计提供数字化量化的基础工作。第二,信息系统建设管理使用总体情况,并且要重点关注财务系统,核心业务系统的核算管理内容,数据来源数据处理流程,数据库的类型和数据量等相关情况。第三,外部关联单位电子数据情况。外部关联数据是指在不在企业审计单位信息系统之内,但是与该企业审计信息系统的很多数据存在内在相关性,有助于企业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的业务数据和财务数据进行有序的处理的电子数据。第四,宏观政策、行业法规。对这方面问题的调查研究,可以整体掌握企业的经济状况和经济发展指向,这方面工作能否做好,或者是这方面工作的效率高低,会直接影响到企业开展数据审计工作的效率。
然后,采集数据,全面掌握情况。采集数据这一流程的首要目的是为了全面掌握企业的情况,首先通过了解源数据,在初步了解被审计单位信息系统的基本情况的基础之上,全面了解被审计单位的源数据情况,可以将源数据按照信息和来源划分为不同的数据类型,然后根据数据的需求将其分为内部数据需求和外部数据需求,其中内部数据需求是通过撰写内部数据需求说明书提交给企业审计单位确定需要向被审计单位采集的源数据,而外部需求数据是需要通过撰写外部数据需求书,提交给相关单位或部门的明确外部关联数据的范围及方法。
最后,数据处理。数据处理主要包括转换、清理和验证数据这三个部分,首先转换主要为对格式的转换,现阶段大家用的比较多的是sqlserver,主要是将数据从各类不同的格式转换到sqlserver中去,这主要是一个技术问题,需要进行反复的练习积累经验,从而实现对数据的转换;然后对于清理数据来说,具体要做的是要填补缺失的值,处理控制,处理冗余数值,更改错误数据代码转换和实现表的合并。最后是验证数据,这一部分主要是填写缺失的值,包括字段的缺失,记录的缺失等方面都要进行填补。
3.2企业审计制度的建设
首先,数字化背景下企业审计信息化的同时,应该贯彻企业审计指导思想,保证配置人员得以落实。其次,企业审计机关应当完善法律法规,只有解决企业审计信息化的法律问题,才能够更加明确数据的采集,分析结果的法律效应是信息企业审计和数字化都获得相应的法规支持,这样数字化,才能在企业审计工作当中发挥效用。再则,应该完善评价体系,构建一套合理的企业审计评价体系,能够使企业审计信息化更好地开展,进而有效地提高政府企业对数据安全性的保证,企业审计信息化过程数据的安全性就是推动信息企业审计开展的基础。最后,应该做好企业审计工作风险预防。
结束语:
综上所述,针对互联网背景下的企业审计工作面临着的挑战,采取文献查阅和推理分析,结果表明企业审计机关应该抓住机会,把握时代特点,利用数字化背景,完善政府企业数字化审计相关法规,促进企业数字化审计监督系统的合理化、完善化,搭建以数据分析为核心,以信息使用为主线,更加信息化的企业审计工作平台,实现企业数字化审计工作的便捷化、规范化、安全化。
参考文献
[1]周二亮,閻伟,陈志杰.新时期企业数字化企业审计模式的创新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9(20):218.
关键词:数字化审计;创新;实践
1.数字化背景下企业审计工作面临的挑战
1.1企业审计制度未革新
现阶段由于我国企业审计制度的局限性,无法有效地运用这一技术,具体可以从以下三个层次来进行说明:
第一,数字化背景下对于信息的收集、处理、分析都需要确立明确的相关法规,保障政府数据的合法性和合规性,但如今的形势来看,目前我国政府的数字化相关制度和法律不明确,法律制度的缺失和不明确就直接导致了政府的数字化无法有效地应用和规范实施。
第二,是对行政编制的缺失和制约,审计厅已经出台了省级的审计厅加强信息化管理体系建设的标准,目前已经至少有14个省份的企业审计厅专门设计了计算机审计处,现在大多数的省级审计厅都已经是以计算机为管理中心的事业单位行政编制,但没有了相应的行政执法权,只是能够为省级审计厅的其他部门审计管理业务提供一些服务。
第三,我国目前许多企业审计工作的相关制度还不完善,在企业审计单位内部,出现的漏洞问题还是很多,究其原因就是因为企业审计工作的考核制度不是很严格,导致许多工作人员未在相关考核制度之下无法正确地开展工作,许多政府审计内部也没有统一的数据规划,导致各政府部门各自为政,信息成为一座孤岛,这无疑为数字化的应用加大了难度。
1.2企业审计员工的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
根据相关研究调查发现,目前我国的企业审计人员信息化,企业审计水平以及对企业审计技术的运用还比较初步,由此,其调查的企业审计问题也比较浅显化、表层化。由于目前政府审计人员的信息以及数字化的运用能力有限,导致他们很难在短期以内运用数字化来开展企业审计工作。虽然,近年来我国比较重视对于企业审计工作人员的培训,但是就目前的现状来看,大部分实际工作人员的计算机能力和信息技术运用能力还是有待进一步提升和加强,尤其是部分企业审计人根本不具备审计数据知识,更谈不上将数字化运用于我国企业审计工作当中。
2.数字化背景给企业审计工作带来的机遇
数字化给企业审计工作同样带来了很多机遇,它能够为企业审计提供新的思维,扩大企业审计的内容,提高企业审计的效率,从而提升企业审计质量。数字化不仅仅是一种信息化时代的产品,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变革,以前过分地依赖于抽样分析。不仅如此,随着数据规模的猛增,数据类型的复杂化,如果能够准时地获取数据,对于企业审计项目的成败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此外在环境的变化也会让企业审计机关更加注重对于信息的收集,这样有助于提高企业审计机关的信息企业审计能力,提高企业审计效率。
3.数字化背景下企业审计工作的对策探究
3.1在数据方面进行创新
要想进一步地对企业数字化企业审计模式进行创新,就必须要做好以下三个步骤流程,从而按照这个流程开展企业数字化审计工作,则企业在进行数字化审计流程过程中通过一些细节化的流程,可以了解到更多的细节,从而能够从细节中探讨出更多的创新发展点。首先要做好审前调查,获取充分的信息。在审前调查方面主要调查的内容,包括四个方面:第一,被审计单位的组织结构,管理体制和业务流程,这是判断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而且能够根据它的情况制定出相应的数字化审计方式,这是为更好的实现企业数字化审计提供数字化量化的基础工作。第二,信息系统建设管理使用总体情况,并且要重点关注财务系统,核心业务系统的核算管理内容,数据来源数据处理流程,数据库的类型和数据量等相关情况。第三,外部关联单位电子数据情况。外部关联数据是指在不在企业审计单位信息系统之内,但是与该企业审计信息系统的很多数据存在内在相关性,有助于企业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的业务数据和财务数据进行有序的处理的电子数据。第四,宏观政策、行业法规。对这方面问题的调查研究,可以整体掌握企业的经济状况和经济发展指向,这方面工作能否做好,或者是这方面工作的效率高低,会直接影响到企业开展数据审计工作的效率。
然后,采集数据,全面掌握情况。采集数据这一流程的首要目的是为了全面掌握企业的情况,首先通过了解源数据,在初步了解被审计单位信息系统的基本情况的基础之上,全面了解被审计单位的源数据情况,可以将源数据按照信息和来源划分为不同的数据类型,然后根据数据的需求将其分为内部数据需求和外部数据需求,其中内部数据需求是通过撰写内部数据需求说明书提交给企业审计单位确定需要向被审计单位采集的源数据,而外部需求数据是需要通过撰写外部数据需求书,提交给相关单位或部门的明确外部关联数据的范围及方法。
最后,数据处理。数据处理主要包括转换、清理和验证数据这三个部分,首先转换主要为对格式的转换,现阶段大家用的比较多的是sqlserver,主要是将数据从各类不同的格式转换到sqlserver中去,这主要是一个技术问题,需要进行反复的练习积累经验,从而实现对数据的转换;然后对于清理数据来说,具体要做的是要填补缺失的值,处理控制,处理冗余数值,更改错误数据代码转换和实现表的合并。最后是验证数据,这一部分主要是填写缺失的值,包括字段的缺失,记录的缺失等方面都要进行填补。
3.2企业审计制度的建设
首先,数字化背景下企业审计信息化的同时,应该贯彻企业审计指导思想,保证配置人员得以落实。其次,企业审计机关应当完善法律法规,只有解决企业审计信息化的法律问题,才能够更加明确数据的采集,分析结果的法律效应是信息企业审计和数字化都获得相应的法规支持,这样数字化,才能在企业审计工作当中发挥效用。再则,应该完善评价体系,构建一套合理的企业审计评价体系,能够使企业审计信息化更好地开展,进而有效地提高政府企业对数据安全性的保证,企业审计信息化过程数据的安全性就是推动信息企业审计开展的基础。最后,应该做好企业审计工作风险预防。
结束语:
综上所述,针对互联网背景下的企业审计工作面临着的挑战,采取文献查阅和推理分析,结果表明企业审计机关应该抓住机会,把握时代特点,利用数字化背景,完善政府企业数字化审计相关法规,促进企业数字化审计监督系统的合理化、完善化,搭建以数据分析为核心,以信息使用为主线,更加信息化的企业审计工作平台,实现企业数字化审计工作的便捷化、规范化、安全化。
参考文献
[1]周二亮,閻伟,陈志杰.新时期企业数字化企业审计模式的创新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9(2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