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弃矿山的神奇蜕变

来源 :山东画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chh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步步皆景的威海华夏城景区,曾是遍体鳞伤的废弃矿山,刮风灰尘飞,下雨泥浆流。建设者夏春亭和工人们耗时18年,修复矿坑44处,栽树1127万棵,投资51.6亿元将其建设为一个兼具中国传统文化韵味和浓郁胶东海洋风情的5A级景区。
  2018年6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沿着步行道实地查看治理区新貌,对其通过生态修复促进文化旅游发展的做法给予肯定。
  破解龙山之殇
  龙山位于威海市境内的里口山脉西南部。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城市建设大规模兴起,建筑石材需求量激增。龙山一下子涌入了26家采石企业,久而久之,山体变得满目疮痍。到了20世纪末,在里口山脉的70个采石场中,仅龙山就占了44个,方圆16.28平方公里区域内被毁山体达3767亩,石渣、粉尘和矿坑连成一片。龙山区域整天炮声轰鸣,运输车辆昼夜不息,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不堪,甚至在雨季发生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此情此景,夏春亭看在眼里、痛在心里,默默下定了修复矿坑的决心。
  其实,修山造林是夏春亭的副业,基建装备才是他的真正主业。1985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到了胶东大地,夏春亭与妻子拿出家里仅有的48元钱,在自家不足30平方米的小院办起了水泥管厂。小厂一步步发展壮大,1994年他开始转型做工程机械,到1998年“华夏”牌塔机已经成为全国建机行业的知名品牌。
  21世纪初,他多次以全国人大代表的身份给威海市委主要领导写报告,建议关停龙山区域及城区内所有采石场。他的建议引起了威海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自2003年开始,龙山生态修复的序幕就此拉开。
  修山伊始,关掉几十家采石矿坑便遇到重重阻挠。采石场老板以为老夏是为了自己独自开采。另外,当时采石是合法的,关掉矿山只能通过协商沟通,采用高价收购的办法。经过反复做工作,大部分矿主都接受了,但也有些“钉子户”死扛到底,甚至把炸药包扔到老夏办公桌上:“断人财路,你是不想活了吧?”夏春亭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最终让对方放弃了继续采石的念头。
  龙山区域总面积为6036亩,采石造成的破坏面積达3767亩,有的矿坑深度近190米,有的残留断面垂直高度达80~110米,修复难度极大。夏春亭带领数十位工程人员进行实地考察后,最后决定采取因地制宜、开发与利用相结合的办法:一是采用客土回填法,修复受损山体;二是修建隧道,改善交通;三是拦堤筑坝,储存水源。
  修山的风险不小。2005年8月,威海下起大雨。对久旱无雨、天天从15里路外拉水保苗的修山者来说,雨水就是老天送来的甘露,但也会将辛辛苦苦覆土的山体冲垮。夏春亭带人开着面包车上山巡查时,陡坡上一道拦水沟突然被冲垮。洪水带着泥石直冲而下,车轮瞬间被泥土掩埋。三人迅速跳车逃生,最后下车的老夏刚跳下车就被泥石流冲走,另外两人赶紧跳到泥石流里救人。三人你拖我扯、互相拉拽,才爬出泥石流。回头一看,面包车已经被埋在泥石里。
  破坏环境容易,修复环境太难。18年来,夏春亭和工人们用于填坑、补山的土方量,相当于半个三峡大坝的土方量。修山期间,华夏集团共动用了130多辆工程车,运送土方6456万立方;修复矿坑44个,建造大小水库35个,取平一座绵延800多米约1530万立方米的山岭,栽树1189万株。
  修山的投入是巨大的,华夏集团先后累计投资达51.6亿元。“其间也有过放弃的念头。”老夏感慨地说,“没想到修山的投入这么大,除把之前赚的钱全部投进去外,还欠了一屁股外债,但看到青山满树、绿水长流,内心又得到了极大的安慰。”
  守住金山银山
  修山难,维护更难。如何守住来之不易的绿水青山?
  在开山采石以前,龙山上就经常有村民来玩。为何不做一个风景区,为大家提供一个休闲娱乐的地方呢?于是老夏决定依山势建设旅游景区。他再次请专业技术人员对修复的山体进行科学规划,建成了集展示中华传统文化、海洋特色文化和胶东民俗文化于一体的大型生态文化旅游景区——华夏城景区。
  2010年,景区正式对外开放,其中有全面展示尧舜禹时期历史文化的禹王宫,有供游客参观体验的威海人民防空防灾教育馆,有集中展示胶东民俗特色的夏园,有中国跨度最大的华夏第一牌楼……景区内景点各具特色,吸引了大批游客。2017年,该景区被评为国家5A级景区;2019年,获得有全球主题公园“奥斯卡奖”美誉的TEA大奖,成为中国唯一获此殊荣的景区,走上了与迪士尼、环球影城等同台竞技的世界舞台。
  自开业以来,华夏城景区共接待游客2000余万人次,每年接待游客230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2.3亿多元。优良的生态环境,促进了周边服务业的快速发展。近5年来,华夏城景区拉动周边13个村集体经济收入年均增长14.8%,带动1000多人就业,人均年收入达到4万多元。同时,华夏集团通过土地置换形式,对周边5个村实施了旧村改造,让1200余户村民都住进了花园楼房,并为他们买了养老保险,让他们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村集体也改制成为股份经济合作社,年年给村民分红。
  (图片由威海华夏城景区提供)
其他文献
沈社良,54岁,陕西渭南人,山东宏盛橡胶科技有限公司员工。沈社良全家都在这家公司上班,一家五口住在企业分配给的公寓楼里。今年响应政府号召,他们不回家过年。  因疫情防控需要,为积极响应政府“就地过年”号召,我们一家五口决定今年过年不回老家了。不给国家添乱,在哪过年都是年。  我是陕西渭南人,今年54岁了。2010年,华盛橡胶集团招工,我经老乡介绍来到了宏盛橡胶科技,一干就是11年。2016年,我兒
期刊
春节,对于中国人而言,是迎新纳福、阖家团圆的日子。吃一顿年夜饭,拍一张全家福,已是不少家庭的必选项。但今年春节,受疫情影響,许多人选择了就地过年。  短暂的分离,是为了更好地团聚;现实的距离,拉不开一家人心与心的凝聚。家人安好,他乡亦故乡。在新春佳节即将到来之际,本文的四位摄影师采访了多个就地过年的劳动者,用幕布投影的方式,让他们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与远方的家人隔空合影,拍摄下一张张别样的全家福。
期刊
陈百藏,菏泽鄄城县人。2021年春节是包括陈百藏在内的黄河滩区群众乔迁之后的第一個春节。对于陈百藏一家来说,这个春节特别之处,还在于他的二儿子今年过年没回家,响应国家号召,留在工作地北京过年。  购年货、贴福字、挂灯笼、蒸花糕……年关将近,“滩里人”都忙得不亦乐乎。我也不例外,这是我从位于黄河滩区的鄄城县旧城镇三合村迁入六合社区(三合村村台)后过的第一个春节。  以前,为了避免黄河水患,我们村家家
期刊
辛红亮,34岁,济南人,青年旅舍“2046”的经营者,是位外表“粗线条”,实则细心、有爱的“暖男”。2021年春节,为了响应疫情防控要求中“就地过年”的号召,他决定将自己的旅舍利用起来,给在济打工、上学的外地人提供过年的地方。  一切都得源于1月17号我发的那条朋友圈,但我着实没想到能引起那么多人的关注,更没想到自己一个简单的举动还会引发一连串的爱心连锁反应。  今年年初,我在新闻上看到河北等地疫
期刊
韩月明,24岁,辽宁辽阳人,济南市杂技团杂技演员。父母和爷爷奶奶都在辽宁老家过年,只有她一个留守在济南杂技团里过年。  大年二十九晚上7点半,辽宁卫视春晚开播,我准时打开手机视频软件开始看。这时候,在经七路西头的这栋五层的小楼里,除了门卫、值班人员,就只剩一个我了。当听到《如此排练》小品里的台词“这是我第一次来到美丽的大辽阳”时,我的眼泪哗哗的。我真想家了。  说心里不难受,肯定是假的。谁不想回家
期刊
易胜冬,湖北武汉人,济南市商河县人民医院呼吸消化内科副主任。妻子李莉,山东德州人,济南市商河县人民医院小儿科重症监护室护士长。为响应国家号召,今年,作为医护人员的夫妻二人选择坚守岗位,留在商河过年。  春节,对于每个中国人来说都有着独特的意义,因为这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饱含着无数中国人共同的情感体验。而今年,已经是我没回乡过年的第三年了。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在武汉暴发,我第一时间报名
期刊
民以食为天。近年来,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日益增加,如何“买得安心,吃得放心”成为政府和消费者共同关心的大事。邹平市农业农村局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办公室副主任孙德江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奋斗在农业农村工作第一线,以守护人们食品安全为初心。  2019年12月,农业农村部印发了《全国试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实施方案》。孙德江针对部分农场、合作社中的农民年龄偏大,不太会用手机的情况,先后带领同事下沉到明集镇
期刊
两名“轿夫”抬着一根5米多长的竹竿,“县官”手捧大印坐在竹竿上,“轿”前有两名旗牌手,旗牌上分别写有“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的字样。  春节期间,京杭大运河畔的枣庄市台儿庄古城热闹非凡,踩高跷、竹马、舞龙等社火巡游表演各具特色。来自峄城区坛山街道的民间艺人向游客表演“独杆轿”,让游客近距离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欢欢喜喜过大年。  “独杆轿”是当地民间秧歌、竹马、踩高跷、花船、舞龙舞狮等社火巡游
期刊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人们原本平静的工作和生活,很多传统的工作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应对变化的需求。面对疫情影响下越发严峻的就业压力,提高个人生活事业的抗风险能力,发展一门副业似乎成为更理性的选择。身兼时尚健身教练与专业康复治疗师双重身份的王宁,就是典型的“斜杠青年”代表。  “我是个没有感情的Body Combat女教练”  康复治疗师?Les Mills Body Combat认
期刊
影像系列之二  近日,我们有幸得到一组来自云志艺术馆的表现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文艺事业发展盛况的照片。照片中所涉及的艺术形式之丰富,参与不同艺术形态的人员数量之巨大,让我们今日看来倍感惊讶。有些照片虽然拍摄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但斯时我国文艺事业的繁荣程度也足以称得上是“百花齐放”。我们请到那个时代的亲历者、一位年逾八十的老先生,以他的亲身经历,为读者朋友再现那个年代的文艺盛况。  今看到孙女发来的一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