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城“问题村”蝶变记

来源 :决策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ngzi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4年村里分宅基地时,谁和村干部亲,谁就有好处”;“1999年村里第一届村民直选,选举过程太激烈,政府派来警察维持秩序”……连日来,记者在广州市增城区下围村蹲点采访时,村民和村干部但凡谈到过去,多是抱怨。
  下围村地处增城石滩镇的东南端,与东莞市仅一江之隔。20世纪90年代初,下围村处在经济开发的热潮中,却因争夺集体“三资”(资产、资源、资金)财产,发生“窝里斗”,失去一次次发展机会,与对岸的东莞形成天壤之别。由于集体越级上访不断,该村还被戴上“上访村”的帽子长达20年。
  2014年,下围村开始探索以村民代表会议制度为核心的村民自治新模式,通过制定一些操作性强的议事细则和程序,配以功能分区明确的议事厅,实现还权于民,在短短的一年时间内由“上访村”转变为村民自治的模范村。
  下围村的治理实践,成为基层治理创新的有益探索。目前,增城正在将“下围村模式”在全市范围内推广。
  曾是出了名的“上访大村”
  村干部暗箱操作、村内利益分配由少数干部说了算,这导致村民分成立场对立的两派。自此,上访、封路、堵路……村里大事小事就没停过。
  干净整洁的村道、波光粼粼的塘水、婆娑树影包围着的池塘,记者骑着自行车走访下围村就仿佛在公园里骑行一般。
  “但过去并不是这样。”指着村里的清水塘,村党支部书记郭水满给记者“讲古”,下围村有4口鱼塘,以往由于管理不到位,鱼塘的水面时常漂浮着各种生活垃圾,“想不到村民能为集体利益迁了祖坟”。
  郭水满口中的村民指的是郭米成一家。
  去年年底,下围村村委会用微信、贴公告及广播等方式通知村民,将召开一次村民代表扩大会议,议题为“在下围村清水塘及塘尾一带改造建设沙庄公园事项”。


  当晚,郭米成开了家庭会议,因为建设公园需要他家迁祖坟,刚开始家中老小一致反对。经过反复激烈的思想斗争后,郭家最终松了口,“为了集体利益迁出祖坟,但希望村子能够为祖坟提供一个安置区”。
  3天后,会议如期举行,不仅讨论了公园的开发问题,还由村民代表表达了妥善安置迁走祖坟的意见。69名村民代表在现场形成的会议纪要上签字并按下手印。与此同时,会场外的村民通过微信实时转播,了解了整个会议的经过。
  会议结束后一个月,200多户村民自觉完成了青苗清理和违建自拆,腾出了100亩土地。目前,沙庄公园前期工程已经铺开。
  “事情推动得那么快,在过去很难想象。”郭水满被村民称为“村中一宝”,自2002年起,他就当上下围村党支部书记,10多年来,郭水满对村里的大小事务了如指掌,对村民的心理需求更是了然于胸。
  20世纪90年代初,改革开放的浪潮在珠三角激烈涌动,原本具备区位优势的下围村却在这波浪潮中发展缓慢,而且被戴上了“上访村”的帽子。
  “大约是从1994年的征地开始。”不少村民回忆说,当时下围村征地超过1000亩,“但是,征地补偿款村民既分不到也见不到。”村民郭伟勤说:“明显的分配不公激起了大部分村民的不满。”
  问题始终得不到解决,随后,不服的村民开始集体上访、越级上访。
  据石滩镇党委书记潘小航介绍,围绕“三资”控制权和处置权争夺问题发生的内斗内耗足足持续了20年,从开始的利益之争逐渐演变为派系之争。分属两派的村民代表甚至“为反对而反对”——“我上台,你反对;你上台,我反对”。“从1994年开始,上访、封路、堵路……大事小事没停过”,“你一开会,他就来闹,连会都开不成。”曾在2005年至2D08年担任村委会主任的郭汝灶痛心地说。
  长期内部斗争使村务缺乏统筹组织,逢会必吵、议而难决、决而难行,导致下围村成为出了名的“上访大村”“经济弱村”“环境乱村”。
  饱经其中之苦的村民不断向记者罗列:2万多平方米的集体经济项目,包括酒店和商贸城的建设用地闲置达20年;逢年过节靠卖地分红;村里违章建筑、小五金、小化工遍地开花;散乱的养猪场几百家;生猪围城、猪场围村、水塘水涌变臭沟……
  窘迫的现实一直困扰着走不出“内斗”的下围村人。
  村干部不是“老板”
  村干部只是村务财务的“组织者”和“保管员”,村里大小事务要让广大村民参与进来,集体决策,这样才能集中力量办好村里事。
  下围村的转机出现在2014年年初。时年36岁的郭庆东犹如一匹“黑马”,在新一届村委会选举中以高票当选为新的村委会主任。“两派人斗了20年,村民们都厌倦了,想找个新鲜的面孔出来。”郭庆东说,在过去的5届村委会选举中,村干部的位置由两派人轮流坐,他是第一个不属于任何一派的“新人”。
  郭庆东来自下围村的“小家族”,从小见惯了村里人争来争去,18岁时他就去了石滩镇相邻的东莞市石龙镇经商,与两派村民都没了利益往来。
  2000年前后正是东莞村级经济迅猛发展的年代,石龙镇的乡村里,一座座工厂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高耸的现代化住宅也在随后拔地而起。郭庆东眼见下围村的“邻居”变化日新月异,而自己的家乡仍在“内斗”中停滞不前,为此颇感忧心。2013年,他最终萌生了竞选的念头。在新一届村委会选举时,郭庆东获得了超过八成的高票数。
  2014年1月,郭庆东在当选后召开的第一次村民代表大会上放了一记响炮——财务公开。他将当时能够掌握的村集体所有经济开支全部向村民张榜公示,这是下围村近20年来头一次,十分瞩目。
  “下围村过往的主要矛盾就是利益之争,而其中关键在于村干部权力太大,村委会行事不透明,因此总是有村民不信任。”郭庆东说,他做村主任就是要放权,把权力“还给”村民代表大会,真正实现村民自治。   郭庆东“放权”的思路与潘小航当时的思考不谋而合。
  “村民代表会议是村民实施民主决策的日常权力机构,要实现村民自治,就要让村民代表会议不只是走过场,而要真正发挥功用。”潘小航说,“但现行的村民代表会议制度设计过于粗线条,制度上了墙就变成了难以落地的‘天法’,致使村民自治流于形式。”
  潘小航认为,要让村民代表会议起作用,眼下最需要的是一套规范细致的议事规则。为此,潘小航和他的领导团队围绕村民代表会议会前、会中和会后三个环节进行制度设计和程序安排,推出了一套村民易懂的议事规则。
  下围村成为这套议事规则的试验田。
  2014年5月,在下围村的一次村民代表会议上,村民代表们针对议事规则的具体条文详细议论,“大家一条条讨论,同意一条就通过一条,不同意的我们就当场划掉。”郭庆东说。
  当时,有村民代表提出,村两委在议事时可以提出议案,但不应该参与投票表决,因为村干部一举手同意,可能会诱导其他代表也跟风举手。“就这样,村两委的表决权就被村民代表否决了,但我们的村干部都欣然接受,村民自治就该是这样。”郭庆东说。
  新一届村两委领导班子很快被村民接受,很大原因是两委干部统一了思想——村干部只是村务财务的“组织者”和“保管员”,不是“老板”。在郭庆东看来,村里大小事务只有让广大村民参与进来,共同商议,集体决策,这样才能精诚团结,集中力量办好村里事,下围村才能有新发展。
  规范议事引导村民自治
  在下围村,涉及村务的重大事项均被纳入村民代表会议民主议事政策,如今,在300多平方米的村民议事厅里开会,所有与会人员对号入座、规范议事。
  在议事规则主导下的村民代表会议,开始真正发挥村民自治的功用。
  下围村的议事规则设定了村级权力清单,村庄规划、村务管理、集体资产和资源处置、集体资金分配、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计划生育等涉及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事项,均被纳入村民代表会议民主议事决策。
  每次村民代表会议召开前,村两委要会审来自村民的各种议案,这些议案经过村法律顾问审定后,进入公示环节。村委会通过微信、村务公开栏等平台,将所有议案向村民公开。“这是为了在开会前,让村民代表与村民之间有一个充分的讨论。”郭庆东说。
  在会中环节,议事规则建立了实时转播、同步录音录像、轮流发言等制度。“我们规定讨论决定问题时,村民代表和列席人员都可以申请5分钟的发言时间和3分钟的补充发言时间,避免会议中出现吵吵嚷嚷或者言而未尽的情况。”郭庆东说。
  村民代表要适应规范的议事规则显然也不太容易。以往,下围村村民习惯的开会方式是“小圈子围坐”“上面开大会、下面开小会”。为此,下围村建了300多平方米的村民议事厅,并设立主持席、代表席、列席席、旁听席、监督席等功能分区。“所有与会人员对号入座,进去就知道自己有什么权利和职责。”潘小航说。
  “以前大家开会就吵架,现在按议事规则开会,只有轮到你说时,才能走到发言席上去说。”郭庆东说,几个月过后,村民越来越习惯开会,也越来越守规矩,吵架的老毛病也消失了。
  自实行村民代表议事制度以来,村民代表会议真正获得了村民自治的决策权,下围村也从内部斗争回归和谐稳定。2014年至今,下围村共召开村民代表会议17次,商议38个议题,表决通过事项37项,否决事项1项,目前有32项表决通过的事项得到落实办理,其余事项也在顺利落实中,无一受到村民阻挠。
  下围村的一系列历史遗留问题也迎来发展转机。闲置20年的村集体经济项目重新盘活,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增收50多万元。2014年,下围村集体经济收入从此前的390万元提升到72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增加了800元。
  下围村的经验目前已在增城推广。2014年年底通过的《增城市农村基层民主议事方案》提出,增城将在3年内建设100个以上民主议事村,全面推进农村基层民主议事决策模式,推动农村基层建立科学合理的议事制度,按照程序进行民主议事决策,做好决策和执行结果的及时公开。
  “大家的事情大家办”
  在增城,“下围模式”的星星之火渐成燎原之势。究竟“下围模式”为什么会成功?成功在哪里?如何推广?增城石滩镇党委书记潘小航认为,让多数人的利益说话,正是“下围模式”成功化解基层症结的关键所在。
  过于神秘反易引起猜疑
  记者:有人曾经担心,在农村搞民主会不会使农村管理效率降低、成本增加?
  潘小航:非民主的决议看起来快,但在执行时往往进行不下去;而民主决策的后遗症比较少,民主决策的事情往往在执行时会高效。
  因此,在农村推行民主决策看起来也许增加了短期成本,但减少了长期成本,衡量后还是利大于弊。总之,村民自治立足于还权于民,大家的事情大家办。
  记者:下围村为什么采取举手表决方式,而不是票决或电子表决方式?
  潘小航:我们主要考虑到,村级民主表决不应该是一个神秘的过程,过于神秘可能会因为弃权票和反对票的问题引起相互间的猜疑,又会倒退回过去的局面。
  实际上,村级事务并没有多少秘密,公开举手表决反而会让大家觉得无论谁投赞成票、谁投反对票、谁投弃权票,都是正常的事情。当然,各个镇街和村都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投票方式,比如电子表决或票决,总之应因村制宜、因事制宜。
  议事厅设计运用“过关”原理
  记者:为什么要在村民议事厅设置功能分区?
  潘小航:主要是将抽象的制度变得直观。村民文化水平不高,但一进议事大厅,对号入座,就知道坐在代表席是来举手的,有表决权;坐在列席席上的,是来表明立场的;坐在监督席上的,则是来监督会议过程是否合法进行的。任何人要发言,要到发言席上才能讲话,轮流发言,而不是七嘴八舌。
  记者:我们看到村民议事厅很庄严,与想象中的“吵吵闹闹”不一样。
  潘小航:举个例子,很多人都去过香港,在过深圳关口前,包括我自己可能都会嘻嘻哈哈;但过了关以后,大家会开始小声说话。为什么呢?这主要是环境改变了我们,让我们自然而然有一种自我约束的意识。村民议事厅就是运用了“过关”原理,改变过去大家进会场就分伙埋堆、吵吵闹闹的会议氛围。
  功能分区的形式与内容高度统的议事厅,使得议事制度直观、简明、易懂,最终被村民迅速接受和认可。久而久之,村民的民主意识、法治意识就会逐步养成。
其他文献
介绍了宁夏南部山区雨水蓄积利用的必要性和利用水窖发展集雨的历程,利用窖水发展节水灌溉技术的方法。在宁夏南部缺水地区,必须要对降水分配实行人工调节,将有限的水资源蓄积起
分别做了2种类型重型柴油车的PEMS试验,对环境温度对车辆的实际道路NOx和PN排放进行了研究,发现低温环境对重型柴油车的整车NOx排放影响较大,相比于高温环境,低温条件下NOx总
以某V6柴油机曲轴为研究对象,给出了两种划分曲轴子结构的方法,建立了曲轴的常规有限元模型和子结构有限元模型。模态分析表明子结构有限元模型与常规有限元模型振型一致,模
城市交通拥堵,往往就堵在那么一个点上,就像人得中风,要害是血管被血栓堵死。因此,治堵关键在“消栓”。  交通“血栓”的形成,一是由于道路通行设计不合理,年辆行驶无序。二是由于停车困难,车辆挤占通道,降低通行效率。  对此,山东省济南市的做法值得借鉴:改造道路通行规则,形成区域循环圈,让车辆动起来;寻找替代停车场,增加车位供给,提高车辆周转效率。  如何破解交通拥堵这道难题,各地都在探索:设置潮汐车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高校大学生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国家资助工作良性循环的基石。本文分析了当前大学生诚信问题种种表现及其产生的原因,认为应当重视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