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震

来源 :上海艺术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2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66岁的上海著名风景画家雷震先生上个月随上海美术家协会组团到土耳其采风,从伊斯坦布尔到以弗所、安塔利亚、卡帕多奇亚,途中的乡村小镇、大海山谷、神庙教堂、古城都市,经画家的眼和手记录下来。构图、透视、色彩、调子一如既往的成熟老练。
  雷震先生生不逢时。这个年龄的人赶上了中国所有的荒唐岁月,好在上海毕竟林大水深,20岁出头的青年雷震竟然辗转找到了颜文樑在上海淮海中路的新康公寓,向七旬留法画家颜文樑学画。颜先生是苏州美专的创始人,也是中国油画教育的先驱和代表人物。雷震经常带着自己的习作到颜先生家里,一面观摩老师作品,一面接受老师的指导。多年的耳提面命,雷震深得颜文樑的真传。颜文樑的众多弟子学生中,像颜文樑一样用印象派技法画画,且一生只画风景画的,恐怕只有雷震一人。
  雷震画了40多年的风景画。和他的老师一样,没有画布就自己做,没有油画颜料,就用别的染料代替,什么都不能阻止他画画。不论上山下乡还是回上海探亲,他极其勤奋、疯狂写生。钢笔画、素描、水彩、油画棒、油画,他都尝试。大器晚成的雷震一直到最近的十年,达到了他自己的艺术高峰。
  雷震开始专注于画上海的街景,上海的街景和弄堂是他最熟悉不过的事情了。从小在上海虹口区长大,几十年的日常生活积累了他对这个城市市民生活的经验和感受。当他看到上海的老城旧区、里弄弄堂正在快速消失时,他心急如焚,决定用他的画笔记录下这个城市传统的市井生活。
  上海弄堂老街的建筑斑驳陆离,市民生活琐碎混杂。雷震用一生的功力,以惊人的处理复杂场景的能力,加上他对这个城市的市民生活的全部感情,画出一幅幅好看的上海街景来。
  每一个在上海生活过的人,都会在雷震的某一幅画前不由自主地驻足不前——这是他熟悉的地方:街边角落里隐约的脚踏车、脚盆铅桶、水斗碗筷、畚箕笤帚;头顶杂乱的电线电话线,空中竹竿上的棉絮被单、内衣单裤。这些还远远不止,他能感觉到画面中的空气在流动,人们在走动,气味在扩散;他更听到街坊邻居的说话声和马路上的车声铃声,而穿越这些嘈杂声响、依然清晰可辨的,是妈妈叫唤自己的声音。
  多年以后,当人们想知道20世纪下半叶上海人民的日常生活时,也许人们只能到雷震的画中去寻觅了。
其他文献
回忆画廊  回忆画廊位于上海西南地区锦江乐园附近的上中西路1256号,是一家新开张的专销画家雷震及名家原作的高级画廊,也是一个举行小型画展的艺术沙龙,更是一个为艺术爱好者提供交流的艺术平台,欢迎艺术爱好者参观光顾。  地址:上中西路1256号  电话:021-34689122    观天悟道张国龙艺术巡展  “观天悟道”名称取自张国龙新作,他在原有《观象》系列上发展出一批《悟道》系列,闪烁着不同以
期刊
为庆祝浦东开发开放23周年,由上海浦东新区区委宣传部作为指导单位,99艺术网、张江当代艺术馆、深圳美术馆联合主办,上海久艺投资管理有限公司、K空间协办并由上海张江(集团)有限公司、张江高科技园区管委会作为支持单位的“微体验——2013青年艺术家邀请展”日前在上海张江当代艺术馆拉开帷幕。  此次展览由覃京侠、游江共同策展,鲁虹担任学术主持,杨凯任策展总监。参加此次邀请展的艺术家是目前中国最具实验性和
期刊
2012年是上海美专成立一百周年。在百年的历史中,这所中国现代意义上最早的美术学校经历了创校、拓展、完善和最终与其他学校合并改组的过程。它的发展经历映射了早期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演变,是研究中国美术学校发展的标本;同时它也是研究民国美术发生的重要场域,围绕它汇聚了许多重要的文化人物和艺术事件,是众多文化元素交汇的聚焦点,因而上海美专成为研究民国美术乃至民国文化的重要例证。  一个世纪前的1912年1
期刊
问:张馆长,今年是上海美专建校100周年,刘海粟美术馆准备如何来纪念这所中国近现代史上著名的美术学校?  答:从1912年,刘海粟、乌始光等建立上海图画美术院至今已经有100年的历史了。时间飞逝,刘海粟美术馆到今天建馆16年了。当初,刘海粟先生把毕生的收藏和创作全部都捐献给国家,为了纪念这位爱国的伟大艺术家,上海于1994年建立了刘海粟美术馆。刘海粟美术馆不仅继承了刘海粟先生的艺术作品,同时也继承
期刊
作为新时期崛起的中国画家,张雷平无疑代表了上海这一代人对于传统与现代的认知,她的艺术探索,尤其是在山水画形式意味的凸显以及形式、媒材与笔墨之间构成的个性化语式方面,也更加深刻地揭示了中国画的现代性推进和传统构成的多种内在关联性。  或许,正是金石重彩大写意那种浑厚、苍茫、凝重的笔墨给予她的震撼与启悟,她才试图通过西部山水的表现来承载这种审美品格,以此和传统文人山水画拉开距离。  在?90?年代创作
期刊
帛画是我国古老的画种,有三千余年的历史。在平面的真丝织品绢、纺、纱、绸、绫上绘制图画,有其独特的技巧和特殊的艺术表现力,但后来因纸质绘画的出现而逐渐衰落,以至使有些人产生误解,以为中国画的传统仅纸上绘画一宗。传世帛画年代最早的,是在湖南长沙出土的战国时期楚墓帛画三幅。上世纪七十年代在湖南、山东等地的汉墓中,又陆续发现帛画,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并引起人们广泛的兴趣。除了学者们从艺术史的角度进行考察
期刊
沈虎和我是同学,也是同庚,更是志同道合的画友。二十年前我们有幸考入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卢沉工作室主攻水墨人物画,同样的专业,同样的导师,同样的学习气氛,使我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沈虎淳厚朴实,天智出众,勤奋好学,在同学中有一种崇高的威望,在那时起就在我脑海里留下了深刻印象。后来由于工作之故,沈虎回到了上海,我回到武汉,每逢节日通通电话,有时在展览和一些杂志上看到他的作品,就感到亲切和欣慰。近几年我经常
期刊
人的本质趋向于美好的事物,而有意回避黑暗深处的恐惧。艺术与美学,正是鉴于此而诞生。但有一个异类,人们称之为“疯子”,他性格扭曲,漠视美好,热衷黑暗;他的作品冷漠、怪诞,不为世人理解。在他的概念里,比起美好,疼痛的感觉会停留得更长久,所以他的艺术,是以最直接的方式触及人心深处的恐惧。有人喜欢他的黑暗,也几乎等量的人厌恶他,他既是在世最富有的艺术家,但也随时会被舆论抨击得一无是处,他的名字是达米恩·赫
期刊
“克勒门”的三位主创中,担任主持人的阎华是年纪最轻的,却自称最为“保守”。每期为了台上的几分钟呈现,台下都要做大量选题策划、采访沟通和资料查找,这个过程令她十分享受,因为在老人、旧闻中,找到了一种打破、寻觅、沉淀、重新绽放的心心相印。  阎华绝对符合张爱玲说的“出名要趁早”,1993年,15岁的她因在上海首届东亚运动会上出任点火的“东亚圣女”而名声大噪,大学毕业后做起了令人艳羡的新闻主播,却突然选
期刊
由上海艺术研究所、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和武汉博物馆联合主办的《衣袭华美——百年海派旗袍的前世今生》展览于2012年7月18日在武汉博物馆开幕。  《衣袭华美——百年海派旗袍的前世今生》展览共分四个部分,分别从上海艺术研究所和上海市服饰协会四家高级旗袍定制企业珍藏服饰中精选出70余件精品旗袍,配合上海市历史博物馆的馆藏图影,以服饰文化为主线,围绕旗袍文化的变迁、传承与创新,反映了海派旗袍的发展历程,全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