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文中通过遥感影像获取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与植被指数,分析腾格里沙漠东北缘人工植被恢复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并结合气候和社会经济数据辨识区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驱动因素.
【机 构】
:
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林业治沙研究所,巴彦浩特750300;阿拉善盟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巴彦浩特750300;阿拉善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林业草原和水务局,巴彦浩特7503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中通过遥感影像获取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与植被指数,分析腾格里沙漠东北缘人工植被恢复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并结合气候和社会经济数据辨识区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驱动因素.结果 表明:自2010~2018年间,流动沙丘与固定沙地的面积呈逐渐减少的趋势,高盖度灌丛与湖盆草滩的面积则逐渐增多;人工植被恢复区归一化植被指数与改进土壤调节植被指数的均值及最大值均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主成分分析表明:研究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由人为活动(56.4%)和气候变化(24.9%)共同驱动,其中:最主要的两个因子分别为人工造林面积和降雨量.
其他文献
灌溉与冻融作用诱发黄土滑坡是西北地区常见的滑坡灾害类型,该类滑坡形成过程不易察觉,危害巨大.以甘肃永靖黑方台滑坡区季节冻土层水热变化和地下水位监测数据为基础,分析灌
城市生态空间是城市人居品质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在高密度城市核心区尤为稀缺又极为重要,而有关研究存在界定不够全面、分类不够清晰及评价不够精确等问题。文章将城市生态空间的概念由"蓝绿"空间扩展到全域、全要素的生态空间,基于高精度卫星影像和多源数据建立"要素+类型"的生态空间分类体系,并以北京首都功能核心区为例,通过GIS空间分析、问卷调研和数据分析等方法,从斑块和街道两个尺度对核心区的生态空间格局
在新疆昌吉市采集52个灰尘样品,测定其中Pb、Hg、Cd、As、Cu和Ni等6种重金属元素含量,采用内梅罗污染指数分析其污染特征,利用相关分析、因子分析识别各元素潜在来源,并采用
为探明我国北方草原区在矿业开采背景下景观格局演变规律以及对群落α多样性的影响,选择锡林浩特市大型煤电基地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该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和景观格局动态变化,以及景观格局变化对草原群落α多样性指标(Shannon-Wiener指数与Pielou均匀度指数)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1)在1991-2016年间,作为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草原面积持续减少,斑块数量持续增加,斑块破碎化显著。主要的人工斑
在自然资源管理机制改革大背景下,城郊边缘区和乡村地区等非集中建设区成为国土空间规划管理的重点与难点。文章通过分析非集中建设区的概念和现状问题,提出田园功能单元是非集中建设区规划实施的重要突破口,并从地位作用、概念内涵、编制模式和管理方式等方面对田园功能单元展开研究。同时,文章以武汉市江夏区为例,全面阐述了田园功能单元规划编制思路,初步探讨了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编制管理结合、规划实施一体"的非集中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