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可爱的祖国发出召唤,激荡着我那年轻火热的心。啊,亲爱的祖国,我终于投入您怀抱,从此不再离开您,要为您献出热和光……”4月23日下午,在景山公园东门内的镇山阁前,一支身着演出服的合唱团的歌声吸引不少人驻足。“他们唱的是什么歌呀?这是在演出吗?”接着又是一支悠扬的外国歌曲,“这是哪儿的歌呀?”当被告知是印尼歌曲时,有的游客的好奇心被勾起,趁着合唱团休息时记者上前攀谈起来。
这个名为“归侨z心”的合唱团全部由印尼归侨组成,当天他们在景山公园举办了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联欢会,演唱了《椰岛之歌》、《归侨之心》、《福清,我们的故乡》、《最美的歌儿唱给妈妈》、《走向复兴》等歌曲,用歌声表达他们赤诚的爱国之心,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对第二故乡和亲人的怀念z情。
这些笑称自已为70后60后的印尼归侨都已是六七十岁的老人了,他们生长于美丽的干岛之国印度尼西亚,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他们告别父母和亲人,怀着一颗赤子之心毅然回到祖国求学,毕业之后又稠极投身到祖国的建设中。尽管他们之中的不少人在各种运动中经历过磨难,但他们对祖国母亲的眷恋之情、赤诚之心没有变。
从不同的岗位退休之后,老归侨们因为共同的爱好——爱唱歌走到了一起,于2007年11月成立了全名为北京福清同乡联谊会“归侨之心”合唱团(他们之中不少人祖籍福建福清),每周一都在景山公园的一座小院里练歌,团里的两位专业老师——指挥邱逢春、手风琴伴奏邱晓珊负责教学指导。除了印尼歌,中外经典歌曲、新歌,如《半个月亮爬上来》、《纺织姑娘》、《我的北京我的家》等歌曲也是合唱团经常练习、爱唱的曲目。几年来,合唱团受邀在北京福清同乡会、侨界三校校友会、印尼归侨春节联欢会以及印尼驻华大使馆庆祝印尼国庆等活动中表演,还参加过建党90周年“侨心向党心”2500人的大合唱。
4月23日的联欢会上,予以资金支持的北京福清同乡会会长吴绪彬直称合唱团的演唱水平越来越高,感叹大家“对生活仍然抱有激情,对未来充满希望,晚年又焕发了青春。”
合唱团里的“姊妹花”
合唱团指挥邱逢春、手风琴伴奏邱晓珊是亲姐妹,“我们爱好音乐是受父母的影响,小时候经常开家庭音乐会。”邱晓珊说,1960年,15岁的她和三姐回到祖国,为了和先期回国的大姐邱逢春在一起,姊妹俩也报考了大姐所在的天津音乐学院。毕业多年后,邱逢春、邱晓珊调入北京。邱逢春在北京市少年宫任艺术教育组高级教师,上世纪80年代还受邀给邓小平的孙女羊羊、眠眠当家庭教师,教她们学钢琴;邱晓珊则在中国音乐学院担任钢琴老师,吴碧霞、常思思等都曾是她的学生,她还多次在大型演出中为名家们伴奏。
《归侨之心》这首歌就是邱逢春和同为印尼归侨的丈夫卢才辉创作的,很多归侨都会唱,也因此邱逢春被邀请到合唱团进行辅导。她从乐谱教起,还给大家讲乐理知识、怎样看懂指挥等。“大家学得认真,而且相互尊重、体谅,团结友爱。”74岁的邱逢春说这也是她坚持下来的动力。
合唱团里的夫妻档
“归侨之心”合唱团里有几对夫妻,每次活动都是携手结伴而来,令人羡慕。张瑞霞、杨宏光便是其中的一对。庆五一联欢会上,张瑞霞还朗诵了夫妇俩一起创作的诗:……几十年的风雨历程,我们战斗在各自不同的岗位,为祖国奉献青春年华,从年轻到年迈。回首往事,我们无怨无悔!我们骄傲,因为我们是中国人……“我们是有感而发,也是大家共同的心声。”张瑞霞说,她第一次朗诵这首诗的时候,台下很多归侨都哭了。“虽然我们生活得没有国外的亲人好,但很安定。”尽管都已年过七旬,但张瑞霞夫妇很乐于参加合唱团的排练、演出,他们说因为可以愉悦身心、交朋友,大家在一起谈心很快乐。
患癌团友不舍合唱团
陈春光是最早加入合唱团的人之一,两年多前他被发现患了癌症,身体恢复了一段时间后他又开始参加排练演出,尽管做不到每周一唱,但每个月至少参与一回。他说他生病后,团长庄瑞明、邱逢春等人经常问候他,其他团友也关心他,让他感到温暖。
这个名为“归侨z心”的合唱团全部由印尼归侨组成,当天他们在景山公园举办了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联欢会,演唱了《椰岛之歌》、《归侨之心》、《福清,我们的故乡》、《最美的歌儿唱给妈妈》、《走向复兴》等歌曲,用歌声表达他们赤诚的爱国之心,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对第二故乡和亲人的怀念z情。
这些笑称自已为70后60后的印尼归侨都已是六七十岁的老人了,他们生长于美丽的干岛之国印度尼西亚,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他们告别父母和亲人,怀着一颗赤子之心毅然回到祖国求学,毕业之后又稠极投身到祖国的建设中。尽管他们之中的不少人在各种运动中经历过磨难,但他们对祖国母亲的眷恋之情、赤诚之心没有变。
从不同的岗位退休之后,老归侨们因为共同的爱好——爱唱歌走到了一起,于2007年11月成立了全名为北京福清同乡联谊会“归侨之心”合唱团(他们之中不少人祖籍福建福清),每周一都在景山公园的一座小院里练歌,团里的两位专业老师——指挥邱逢春、手风琴伴奏邱晓珊负责教学指导。除了印尼歌,中外经典歌曲、新歌,如《半个月亮爬上来》、《纺织姑娘》、《我的北京我的家》等歌曲也是合唱团经常练习、爱唱的曲目。几年来,合唱团受邀在北京福清同乡会、侨界三校校友会、印尼归侨春节联欢会以及印尼驻华大使馆庆祝印尼国庆等活动中表演,还参加过建党90周年“侨心向党心”2500人的大合唱。
4月23日的联欢会上,予以资金支持的北京福清同乡会会长吴绪彬直称合唱团的演唱水平越来越高,感叹大家“对生活仍然抱有激情,对未来充满希望,晚年又焕发了青春。”
合唱团里的“姊妹花”
合唱团指挥邱逢春、手风琴伴奏邱晓珊是亲姐妹,“我们爱好音乐是受父母的影响,小时候经常开家庭音乐会。”邱晓珊说,1960年,15岁的她和三姐回到祖国,为了和先期回国的大姐邱逢春在一起,姊妹俩也报考了大姐所在的天津音乐学院。毕业多年后,邱逢春、邱晓珊调入北京。邱逢春在北京市少年宫任艺术教育组高级教师,上世纪80年代还受邀给邓小平的孙女羊羊、眠眠当家庭教师,教她们学钢琴;邱晓珊则在中国音乐学院担任钢琴老师,吴碧霞、常思思等都曾是她的学生,她还多次在大型演出中为名家们伴奏。
《归侨之心》这首歌就是邱逢春和同为印尼归侨的丈夫卢才辉创作的,很多归侨都会唱,也因此邱逢春被邀请到合唱团进行辅导。她从乐谱教起,还给大家讲乐理知识、怎样看懂指挥等。“大家学得认真,而且相互尊重、体谅,团结友爱。”74岁的邱逢春说这也是她坚持下来的动力。
合唱团里的夫妻档
“归侨之心”合唱团里有几对夫妻,每次活动都是携手结伴而来,令人羡慕。张瑞霞、杨宏光便是其中的一对。庆五一联欢会上,张瑞霞还朗诵了夫妇俩一起创作的诗:……几十年的风雨历程,我们战斗在各自不同的岗位,为祖国奉献青春年华,从年轻到年迈。回首往事,我们无怨无悔!我们骄傲,因为我们是中国人……“我们是有感而发,也是大家共同的心声。”张瑞霞说,她第一次朗诵这首诗的时候,台下很多归侨都哭了。“虽然我们生活得没有国外的亲人好,但很安定。”尽管都已年过七旬,但张瑞霞夫妇很乐于参加合唱团的排练、演出,他们说因为可以愉悦身心、交朋友,大家在一起谈心很快乐。
患癌团友不舍合唱团
陈春光是最早加入合唱团的人之一,两年多前他被发现患了癌症,身体恢复了一段时间后他又开始参加排练演出,尽管做不到每周一唱,但每个月至少参与一回。他说他生病后,团长庄瑞明、邱逢春等人经常问候他,其他团友也关心他,让他感到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