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世纪中国哲学精神走向

来源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aibaobei123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世纪的中国需要什么样的哲学精神?目前学术界存在三种观点:“启蒙运动补课论”;“传统文化本位论”;“后现代意识论”。这三种观点都是片面的,但它们分别反映了中国社会目前所存在的前现代、现代和后现代的多种矛盾中的某一方面。新世纪中国所需要的哲学精神,不是对上述三种观点中某一种的简单认同,也不是简单抛弃,而是对上述三种观点进行有机整合,提炼出一种能够真正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的哲学精神。 What kind of philosophical spirit China needs in the new century? At present, there are three kinds of views in academia: “Enlightenment make-up theory”; “traditional culture-based theory”; “post-modernist consciousness theory”. All three of these views are one-sided, but they each reflect one of the many contradictions existing in pre-modern, modern and post-modern Chinese society. The philosophical spirit China needs in the new century is not a simple identification of one of the above three kinds of views, nor a simple abandonment. Instead, it organically integrates the above-mentioned three kinds of views and extracts a kind of socialism that can really support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e Philosophical Spirit of Modernization.
其他文献
我们进一步认识到结合是普遍存在的客观事实 ,是事物的一种联系和重新组合 ,是事物的一种运动状态。它与同一性 (统一性 )是两个相异的概念。结合要释放能量 ,是事物稳定或破
在近代中国自由主义者当中 ,张君劢是少数几位直接关注中国近代化问题的人物之一。张的近代化构想涉及到民族国家的建立以及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建构等多方面。张始终把近
本文试图通过对Ontology这个古希腊以来西方哲学中的核心范畴的历史考证来揭示西学与中学在出发点上所存在的一个基本差异,即“是”与“应该”的差异,及其在中西学术和思想比较
石头系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曾注意广泛吸取中国传统文化、传统佛教教义、佛教内部各宗派的学说,作为建构禅学体系的重要思想资源,在这种吸收、整合中,华严宗学说成了它的重要资
哲学界过去把社会进步理想化为没有矛盾、没有对抗、没有灾难的绝对完美境界。现在从辩证逻辑的视角看 ,社会进步不单是时间的前后相继 ,而且也是内在矛盾的自我展开。社会进
控制理论应用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 ,给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带来有序、稳定、和谐 ,但不能对可控的方法过于依赖并加以滥用。控制理论因对象的不同而出现适应程度上的差异 ,非控
现代发达的网络信息科学技术,构成了人类生存方式的自我突破.网络社会的生成及其虚拟生存的实现,不仅凸显了人脑思维功能的极大扩展,而且建构着现代人新的意义性生存活动.从
客观事物是发展的,要使理论适应发展了的客观事物的实际,就应当进行理论创新.当前,我们面临着迅速变化、发展的国际国内形势,面临着我国改革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许多
基于对广义系统、泛导、泛对称、泛箱原理、泛系相对性提出了新的分析模式与新的相对数学化的简化强化的定义,发展了泛系方法论与泛系相对论的框架与理法,具体内容涉及:相对普适
义利关系与社会财富分配直接相关 ,在社会生产关系转型时期总是受到人们的特别关注。我国学术界多认为“孔孟主张义利对立 ,尚义排利” ,这是对孔孟极大的误解。从孔孟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