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牛仔”作为美国西部开拓先锋的代表,是美国的文化名片之一。当脱下沉闷制服、渴望展现自我的日本少年迎头撞上来自大洋彼岸的美式时尚风潮,一场衣橱革命就此展开。
1950年代末期,东京阿美横町虽然已不再是黑市,但依旧相当混乱。拥挤的人群在数百个摊位之间穿梭,这些摊位贩售的是腌菜、鱼、偷来的旅馆用品、走私违禁品、半合法水货商品,以及从美军福利社非法取得的奢侈品。Maruseru商店的老板桧山健一发现,转售美军服饰和丸尾等厂商生产的美式工作外套和长裤,有相当丰厚的利润可图。
在盟军占领期间,美国军人常以旧衣物当作付给潘潘女的报酬,而非给现金,这些妓女再把衣物拿到阿美横町的Maruseru等商店卖掉。桧山健一发现,许多女孩都拿着褪色的靛蓝色工作裤来卖,谣传那是美国监狱囚服的下半部。造访过美军基地的人都知道,士兵不执勤时往往都会穿那样的裤子。因为没有更好的说法,桧山健一就昵称那是“美国大兵裤”,而其简称“G-pan”便成为那个区域对这种裤子的普遍称呼。
到了1950年,美国大兵裤的业绩就占了Maruseru店内过半的销售额。桧山健一的太太千代乃在1970年告诉《朝日周刊》:“我们用一条300~500日元的价格买进,再以3200日元卖出。牛仔裤实在抢手,一到店,还没贴上价格标签就已先卖光了。”当时日本的男性长裤大多是羊毛材质,而棉制的美国大兵裤其实更适合在温带气候的日本穿着。在战时日本国民服和美军制服都是卡其色的情况下,蓝色也显得相当突出。
在寻找更多美国大兵裤来卖的过程中,桧山夫妇发现,美国人寄东西给驻扎日本的家人时,箱内常会用破损的牛仔裤作为填充材料。他们买下这些破裤,再请人缝补破洞。结果,破裤子的不同元素相互缝合,看起来就像是科学怪人的模样,但就连这样的商品也立刻销售一空。
到了1950年代初期,阿美横町商店的二手美国大兵裤买卖已经发展得十分火热,但日本人买不到新裤子。唯独一个人例外,而且特别引人注目——精英官僚白洲次郎。这位长相英俊、曾就读剑桥大学的商人兼外交官,最初是1930年代末期在旧金山生活时发现了牛仔裤。他在战后担任促进美日政府关系的重要推手,也因为与盟军总司令麦克阿瑟将军熟识,他能从美军福利社买到一条全新的Levi's(李维斯)501牛仔裤。白洲次郎表面上是要在修车时穿这条牛仔裤,但到头来,连日常生活也都穿着。1951年,他为了与美国签署和平条约而登上一架飞往旧金山的班机,登机后,他立刻脱掉西装,随后整个航程都穿着他的Levi's牛仔裤。一名摄影师在1951年拍到这位头发灰白的绅士轻松自在地穿着他最喜欢的服装,于是全日本都知道了他对牛仔裤的热爱。
白洲次郎所穿的崭新牛仔裤与Maruseru卖的破烂补丁牛仔裤形成了强烈对比。于是,牛仔裤在日本开始出现双重身份——既是独特、稀有的精美服饰,同时又隐约带着黑市味道的三流特性。这种二元性在1950年代初期依然持续着,当时东京涌入了新一波来日本休假的美军。这些士兵摆脱军服束缚,身穿磨损的牛仔裤、衬衫式外套、原色的V领羊毛衫、白袜以及乐福鞋,出没在东京一带。虽然看起来时髦有型,但外国军人喜欢在东京奇怪区域游走的倾向,让牛仔裤的名声更加复杂。
因为出现在东京的美国人,以及马龙·白兰度与詹姆斯·迪恩的电影卖座,牛仔裤在1950年代中期彬彬有礼的日本年轻人中获得了新的文化认同感。阿美横町出现新商店专门销售牛仔裤和二手军品。只可惜,美国牛仔裤不适合日本人的体型。那些裤子是做给身材壮硕、双腿修长的美国人穿的。Maruseru的顾客若是有兴趣,只能祈祷有体型相符的美国人会把旧裤子拿来此处卖掉。为了解决尺寸问题,阿美横町的店家开始将二手裤送往儿岛的丸尾服饰等公司重新裁剪,以符合日本人的体型。
1957年,日本政府开始放宽对进口服饰的限制法规,开放海外二手衣的正式贸易。消息一传开,东京二手商品零售商荣光商事的高桥重敏立刻搭机飞越太平洋,在西雅图郊区的一座洗衣厂买下2万条二手牛仔裤。那一批牛仔服饰是首批大规模进口至日本的美国牛仔布服装。高桥重敏带着“战利品”返国后不久,日本官方甚至进一步松绑,允许民间进口新服装。他随即又搭机赴美,带着一纸经销8万条全新Lee牛仔裤的合约回来。与此同时,竞争对手大石贸易也签下一笔交易,每个月进口3万条Levi's牛仔裤。
这两份合约让真正的美国牛仔服饰涌进日本,二手服饰店也期望顾客能来店购买正统的美国牛仔裤。然而日本消费者反应冷淡。他们喜欢质地柔软、褪色后出现多种颜色、刷白过的牛仔服饰。新牛仔裤的布料僵直坚硬、颜色深,而且穿起来不舒服。大家不禁怀疑,美国人真的会委屈自己穿上这些可怕又僵硬的裤子吗?
男性时尚杂志《Men's Club》杂志插画家小林泰彦是这批新牛仔裤的首批顾客。他在好莱坞西部片里见到牛仔裤后,心生向往,但过了好多年才发现原来在阿美横町就买得到。偶然间找到一条Levi's牛仔裤之后,小林用整个月的绘画用品津贴3800日元将之买下。他觉得裤子颜色太深,便央求隔壁的太太把裤子浸在她的洗衣机里数次,并用洗衣時间最长的模式,让裤子颜色变淡。为了呈现磨损效果,他还趁夜半无人时拿菜瓜布刷裤子。小林泰彦在1950年代末期成为少数能穿着牛仔裤在新宿漫步的年轻人之一,仿佛是从电影银幕走出来的人物,所以这一切都值得了。早期牛仔裤的售价昂贵,只有年轻演员、狂热的艺术学生,以及有钱人家出身的叛逆青少年才穿得起。李维·斯特劳斯在1870年代做出最早的牛仔裤,原是为了让裤子能承受辛苦粗重的淘金工作。但在战后的日本,牛仔裤对蓝领工人而言太贵。不过,牛仔裤的舶来品地位仍抵消不了它们与“十恶不赦之徒”的关联感。时尚评论家出石尚三在1950年代还是个中学生时就穿牛仔裤,他记得:“大家都想穿,因为牛仔裤让你看起来像个亡命之徒。我不会真的去做什么坏事,但大家看到我都会说,坏小子来了。”
(摘自上海人民出版社《原宿牛仔:日本街头时尚五十年》)
1950年代末期,东京阿美横町虽然已不再是黑市,但依旧相当混乱。拥挤的人群在数百个摊位之间穿梭,这些摊位贩售的是腌菜、鱼、偷来的旅馆用品、走私违禁品、半合法水货商品,以及从美军福利社非法取得的奢侈品。Maruseru商店的老板桧山健一发现,转售美军服饰和丸尾等厂商生产的美式工作外套和长裤,有相当丰厚的利润可图。
在盟军占领期间,美国军人常以旧衣物当作付给潘潘女的报酬,而非给现金,这些妓女再把衣物拿到阿美横町的Maruseru等商店卖掉。桧山健一发现,许多女孩都拿着褪色的靛蓝色工作裤来卖,谣传那是美国监狱囚服的下半部。造访过美军基地的人都知道,士兵不执勤时往往都会穿那样的裤子。因为没有更好的说法,桧山健一就昵称那是“美国大兵裤”,而其简称“G-pan”便成为那个区域对这种裤子的普遍称呼。
到了1950年,美国大兵裤的业绩就占了Maruseru店内过半的销售额。桧山健一的太太千代乃在1970年告诉《朝日周刊》:“我们用一条300~500日元的价格买进,再以3200日元卖出。牛仔裤实在抢手,一到店,还没贴上价格标签就已先卖光了。”当时日本的男性长裤大多是羊毛材质,而棉制的美国大兵裤其实更适合在温带气候的日本穿着。在战时日本国民服和美军制服都是卡其色的情况下,蓝色也显得相当突出。
在寻找更多美国大兵裤来卖的过程中,桧山夫妇发现,美国人寄东西给驻扎日本的家人时,箱内常会用破损的牛仔裤作为填充材料。他们买下这些破裤,再请人缝补破洞。结果,破裤子的不同元素相互缝合,看起来就像是科学怪人的模样,但就连这样的商品也立刻销售一空。
到了1950年代初期,阿美横町商店的二手美国大兵裤买卖已经发展得十分火热,但日本人买不到新裤子。唯独一个人例外,而且特别引人注目——精英官僚白洲次郎。这位长相英俊、曾就读剑桥大学的商人兼外交官,最初是1930年代末期在旧金山生活时发现了牛仔裤。他在战后担任促进美日政府关系的重要推手,也因为与盟军总司令麦克阿瑟将军熟识,他能从美军福利社买到一条全新的Levi's(李维斯)501牛仔裤。白洲次郎表面上是要在修车时穿这条牛仔裤,但到头来,连日常生活也都穿着。1951年,他为了与美国签署和平条约而登上一架飞往旧金山的班机,登机后,他立刻脱掉西装,随后整个航程都穿着他的Levi's牛仔裤。一名摄影师在1951年拍到这位头发灰白的绅士轻松自在地穿着他最喜欢的服装,于是全日本都知道了他对牛仔裤的热爱。
白洲次郎所穿的崭新牛仔裤与Maruseru卖的破烂补丁牛仔裤形成了强烈对比。于是,牛仔裤在日本开始出现双重身份——既是独特、稀有的精美服饰,同时又隐约带着黑市味道的三流特性。这种二元性在1950年代初期依然持续着,当时东京涌入了新一波来日本休假的美军。这些士兵摆脱军服束缚,身穿磨损的牛仔裤、衬衫式外套、原色的V领羊毛衫、白袜以及乐福鞋,出没在东京一带。虽然看起来时髦有型,但外国军人喜欢在东京奇怪区域游走的倾向,让牛仔裤的名声更加复杂。
因为出现在东京的美国人,以及马龙·白兰度与詹姆斯·迪恩的电影卖座,牛仔裤在1950年代中期彬彬有礼的日本年轻人中获得了新的文化认同感。阿美横町出现新商店专门销售牛仔裤和二手军品。只可惜,美国牛仔裤不适合日本人的体型。那些裤子是做给身材壮硕、双腿修长的美国人穿的。Maruseru的顾客若是有兴趣,只能祈祷有体型相符的美国人会把旧裤子拿来此处卖掉。为了解决尺寸问题,阿美横町的店家开始将二手裤送往儿岛的丸尾服饰等公司重新裁剪,以符合日本人的体型。
1957年,日本政府开始放宽对进口服饰的限制法规,开放海外二手衣的正式贸易。消息一传开,东京二手商品零售商荣光商事的高桥重敏立刻搭机飞越太平洋,在西雅图郊区的一座洗衣厂买下2万条二手牛仔裤。那一批牛仔服饰是首批大规模进口至日本的美国牛仔布服装。高桥重敏带着“战利品”返国后不久,日本官方甚至进一步松绑,允许民间进口新服装。他随即又搭机赴美,带着一纸经销8万条全新Lee牛仔裤的合约回来。与此同时,竞争对手大石贸易也签下一笔交易,每个月进口3万条Levi's牛仔裤。
这两份合约让真正的美国牛仔服饰涌进日本,二手服饰店也期望顾客能来店购买正统的美国牛仔裤。然而日本消费者反应冷淡。他们喜欢质地柔软、褪色后出现多种颜色、刷白过的牛仔服饰。新牛仔裤的布料僵直坚硬、颜色深,而且穿起来不舒服。大家不禁怀疑,美国人真的会委屈自己穿上这些可怕又僵硬的裤子吗?
男性时尚杂志《Men's Club》杂志插画家小林泰彦是这批新牛仔裤的首批顾客。他在好莱坞西部片里见到牛仔裤后,心生向往,但过了好多年才发现原来在阿美横町就买得到。偶然间找到一条Levi's牛仔裤之后,小林用整个月的绘画用品津贴3800日元将之买下。他觉得裤子颜色太深,便央求隔壁的太太把裤子浸在她的洗衣机里数次,并用洗衣時间最长的模式,让裤子颜色变淡。为了呈现磨损效果,他还趁夜半无人时拿菜瓜布刷裤子。小林泰彦在1950年代末期成为少数能穿着牛仔裤在新宿漫步的年轻人之一,仿佛是从电影银幕走出来的人物,所以这一切都值得了。早期牛仔裤的售价昂贵,只有年轻演员、狂热的艺术学生,以及有钱人家出身的叛逆青少年才穿得起。李维·斯特劳斯在1870年代做出最早的牛仔裤,原是为了让裤子能承受辛苦粗重的淘金工作。但在战后的日本,牛仔裤对蓝领工人而言太贵。不过,牛仔裤的舶来品地位仍抵消不了它们与“十恶不赦之徒”的关联感。时尚评论家出石尚三在1950年代还是个中学生时就穿牛仔裤,他记得:“大家都想穿,因为牛仔裤让你看起来像个亡命之徒。我不会真的去做什么坏事,但大家看到我都会说,坏小子来了。”
(摘自上海人民出版社《原宿牛仔:日本街头时尚五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