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传统的物理课堂教学存在着诸如教师启动问题多、讲解多、学生动手少、学习交流少等现象。根据现代物理教学的理念,教师应该让学生们由被动变为主动,成为学习的主人,主动争取生动活泼地发展,教师在课堂上努力实践“学生主体主动参与、教师主导启发探索、师生共同实践操作”的课堂教学原则,在课堂教学上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行物理探索,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来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本文拟以《认识简单机械》教学实践为例,谈一谈如何在参与和探索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1 教学前充分做好各项教学分析和课堂准备
教学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是成功上好一节课的前提。因此,教学前要围绕课堂教学任务做好充分准备,要确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分析学习心理等等,从而提高课堂效率,保证课堂教学顺利实施。
《认识简单机械》(浙教版义务教育新课程九年级《科学》第3章第3节)是《科学》中“物理部分”比较传统的课程。教学前,笔者进行了以下4个方面的分析和准备:
1.1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有力学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一些简单机械及简单机械的应用,这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发展方式。本节课内容包括:什么是杠杆、杠杆的五要素、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通过本节课学习,为学生学习变形杠杆打下基础。
1.2 学生心理分析
初三年级的学生已初步具有形象思维能力,形象思维能力是他们学习物理知识的一种重要的思维形式,他们已厌倦了教师的说教,希望教师创设一些便于他们进行观察的物理环境,让他们发表自己的见解、动手操作、自主学习。
1.3 教学目标分析
(1)认知目标:知道什么是杠杆;知道有关杠杆的一些名词术语;理解力臂的概念;会画杠杆的力臂;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2)能力目标:通过实验操作和分析,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分析实验现象能力、概括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实验的操作和分析,培养学生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1.4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理解力臂和杠杆的平衡条件。(2)难点:力臂的概念(这个难点的突破也是笔者本节课的教学亮点,笔者创设了一个情境,并自制了教具,来突破这个难点)。
在认真地做了以上这些分析和准备之后,才能在上课时胸有成竹地面对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并真正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主人,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升创新和实践能力。
2 课堂上创设民主融洽、注重实践的教学情境
通过三个教学环节,在课堂上创设民主融洽、注重实践的教学氛围,使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探索知识的过程中来,进而激发其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为创新实践活动奠定基础。
2.1 创设情景,引入问题
以撬铁钉、开汽水瓶盖为演示实验,吸引学生的眼球,学生注意力迅速集中,这时引出要研究的问题——杠杆。
2.2 研究发现,展示新知
通过撬棒撬石头这个既常规又典型的事例认识杠杆的特征后,进入问题教学,即介绍什么是支点、动力、阻力。力臂的引入,是本节课难点。从教材上分析,书上只是通过一个看图,简单直接提出了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定义,比较生硬地引入了这个概念,使力臂概念的建立比较抽象;从教师教学方面分析,如果只按照教材上的内容和顺序,不作重新组织,不通过实验正确引导,直接就事论事,生硬地提出“力臂”概念,不易让学生理解接受;从学生方面分析,学生对“力的作用线”,尤其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这句话比较疑惑,即使把概念背熟,应用时还是常把“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作为“力臂”,甚至学生会把“力臂”画得千奇百怪,使学生走了不少弯路。
针对这一现象,笔者创设了“跷跷板”的情境,让学生讨论小孩怎样把大人跷起来,并用自制的教具来突破这个教学难点:把一根带有刻度的杠杆水平地挂黑板上,在杠杆右端挂钩码作为阻力,左端挂一个弹簧测力计,对弹簧测力计施加拉力作为动力,让杠杆在动力和阻力作用下静止,如果保持阻力不变、动力作用点不变,改变动力的大小和方向,学生会发现杠杆仍然能保持静止。这时引起学生思考,为什么动力的方向和大小都发生改变时,杠杆仍然能静止?在“跷跷板”情境中,学生能够分析出杠杆的运动状态不仅跟力的大小有关,还跟一段与支点有关的距离有关,学生又可以通过教具中的实验观察到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没变,变化的是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而且动力增大,这个距离就减小,从而使杠杆仍然能保持静止,这时就自然而然地引出了杠杆的动力臂及阻力臂这两个要素,接下来示范力臂的画法并让学生练习画动力臂、阻力臂来突破教学难点,并带着力的大小与力臂有怎样的关系的问题进入第三个教学环节。
2.3 课堂实验,增强体验
探究杠杆平衡条件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也是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观察分析实验现象能力、概括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的好机会。让学生带着“为什么要把杠杆调到水平平衡”这个问题去实验,参与并指导。学生出现的问题有:杠杆没调平衡,导致实验结果出现误差甚至错误;始终调节让动力臂和阻力臂相等,不知道改变动力和阻力的大小来调节杠杆平衡等。在学生动手操作的过程中给予合理引导、指导,接下来监控部分学生的实验数据并进行分析。可能出现的情况: F1与L1的乘积与F2与L2的乘积相等、相差很小、相差教大。要对不同的结果分析,最后让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实验数据并得到结论:
F1×L1=F2×L2。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总是不断进入一个个情境中,并以极大的兴趣参与其中,融会贯通地接受新知识,获得深刻的学习体验。
3 课后总结、反思、感悟教学精髓
课堂上通过创设各种学习情境,并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让他们积极探索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加以解决,使他们由原来被动地接受知识,变成主动地去获取知识,使他们逐步学会观察、学会操作、学会思考、学会合作、学会总结。始终关注学生参与探索问题的过程,做到当好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和咨询者,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栏目编辑李富强)
本文拟以《认识简单机械》教学实践为例,谈一谈如何在参与和探索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1 教学前充分做好各项教学分析和课堂准备
教学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是成功上好一节课的前提。因此,教学前要围绕课堂教学任务做好充分准备,要确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分析学习心理等等,从而提高课堂效率,保证课堂教学顺利实施。
《认识简单机械》(浙教版义务教育新课程九年级《科学》第3章第3节)是《科学》中“物理部分”比较传统的课程。教学前,笔者进行了以下4个方面的分析和准备:
1.1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有力学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一些简单机械及简单机械的应用,这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发展方式。本节课内容包括:什么是杠杆、杠杆的五要素、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通过本节课学习,为学生学习变形杠杆打下基础。
1.2 学生心理分析
初三年级的学生已初步具有形象思维能力,形象思维能力是他们学习物理知识的一种重要的思维形式,他们已厌倦了教师的说教,希望教师创设一些便于他们进行观察的物理环境,让他们发表自己的见解、动手操作、自主学习。
1.3 教学目标分析
(1)认知目标:知道什么是杠杆;知道有关杠杆的一些名词术语;理解力臂的概念;会画杠杆的力臂;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2)能力目标:通过实验操作和分析,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分析实验现象能力、概括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实验的操作和分析,培养学生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1.4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理解力臂和杠杆的平衡条件。(2)难点:力臂的概念(这个难点的突破也是笔者本节课的教学亮点,笔者创设了一个情境,并自制了教具,来突破这个难点)。
在认真地做了以上这些分析和准备之后,才能在上课时胸有成竹地面对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并真正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主人,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升创新和实践能力。
2 课堂上创设民主融洽、注重实践的教学情境
通过三个教学环节,在课堂上创设民主融洽、注重实践的教学氛围,使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探索知识的过程中来,进而激发其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为创新实践活动奠定基础。
2.1 创设情景,引入问题
以撬铁钉、开汽水瓶盖为演示实验,吸引学生的眼球,学生注意力迅速集中,这时引出要研究的问题——杠杆。
2.2 研究发现,展示新知
通过撬棒撬石头这个既常规又典型的事例认识杠杆的特征后,进入问题教学,即介绍什么是支点、动力、阻力。力臂的引入,是本节课难点。从教材上分析,书上只是通过一个看图,简单直接提出了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定义,比较生硬地引入了这个概念,使力臂概念的建立比较抽象;从教师教学方面分析,如果只按照教材上的内容和顺序,不作重新组织,不通过实验正确引导,直接就事论事,生硬地提出“力臂”概念,不易让学生理解接受;从学生方面分析,学生对“力的作用线”,尤其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这句话比较疑惑,即使把概念背熟,应用时还是常把“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作为“力臂”,甚至学生会把“力臂”画得千奇百怪,使学生走了不少弯路。
针对这一现象,笔者创设了“跷跷板”的情境,让学生讨论小孩怎样把大人跷起来,并用自制的教具来突破这个教学难点:把一根带有刻度的杠杆水平地挂黑板上,在杠杆右端挂钩码作为阻力,左端挂一个弹簧测力计,对弹簧测力计施加拉力作为动力,让杠杆在动力和阻力作用下静止,如果保持阻力不变、动力作用点不变,改变动力的大小和方向,学生会发现杠杆仍然能保持静止。这时引起学生思考,为什么动力的方向和大小都发生改变时,杠杆仍然能静止?在“跷跷板”情境中,学生能够分析出杠杆的运动状态不仅跟力的大小有关,还跟一段与支点有关的距离有关,学生又可以通过教具中的实验观察到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没变,变化的是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而且动力增大,这个距离就减小,从而使杠杆仍然能保持静止,这时就自然而然地引出了杠杆的动力臂及阻力臂这两个要素,接下来示范力臂的画法并让学生练习画动力臂、阻力臂来突破教学难点,并带着力的大小与力臂有怎样的关系的问题进入第三个教学环节。
2.3 课堂实验,增强体验
探究杠杆平衡条件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也是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观察分析实验现象能力、概括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的好机会。让学生带着“为什么要把杠杆调到水平平衡”这个问题去实验,参与并指导。学生出现的问题有:杠杆没调平衡,导致实验结果出现误差甚至错误;始终调节让动力臂和阻力臂相等,不知道改变动力和阻力的大小来调节杠杆平衡等。在学生动手操作的过程中给予合理引导、指导,接下来监控部分学生的实验数据并进行分析。可能出现的情况: F1与L1的乘积与F2与L2的乘积相等、相差很小、相差教大。要对不同的结果分析,最后让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实验数据并得到结论:
F1×L1=F2×L2。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总是不断进入一个个情境中,并以极大的兴趣参与其中,融会贯通地接受新知识,获得深刻的学习体验。
3 课后总结、反思、感悟教学精髓
课堂上通过创设各种学习情境,并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让他们积极探索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加以解决,使他们由原来被动地接受知识,变成主动地去获取知识,使他们逐步学会观察、学会操作、学会思考、学会合作、学会总结。始终关注学生参与探索问题的过程,做到当好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和咨询者,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栏目编辑李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