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于漪老师长期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形成了独特的教学风格和理论体系。我们在教改活动中,应多学习教育教学大家的理论,多借鉴教育教学大家的经验,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使教书育人事业进入一个更高的境界。
[关键词]于漪;语文教学;教学风格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0)14-0125-02
教学参考书毕竟是别人的劳动,只有自己的劳动所得才是带着生活露水的鲜花,是你自己的心得,学生才容易和你交融。教出自己个性的时候,才是学生收获最大的时候。因为,教育事业是创造性的事业。
——于漪
在教育界,于漪是一颗永远闪烁着智慧之光的明星。她有许多耀眼的荣誉——全国为人师表优秀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工作者、全国劳动模范,但最为珍贵的是“永远的师者”。于漪老师长期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主要著作有《于漪语文教育论集》、《语文教苑耕耘录》等。阅读她的著作,了解她的教育理念,可以受到精神和气质的熏陶,得到智慧和思维的启迪。通过学习、对照新课程教材内容,笔者重新审视了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教学活动,发现自己在专业储备上存在缺失、不足,需要自我发展、自我完善。通过反复赏析于漪老师的教学案例,笔者悟出一些对语文教学有益的设想,下文将试作阐述。
在语文课程教学中,于漪老师是杰出的情景教学专家,她倡导以情景模式展开教学实践活动。在教学中,她以激发兴趣为先导,以“新”、“趣”、“情”、“思”创设情境,使学生学有兴趣,情绪高涨,让学生在学习中意识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在教学时,她以语言和思维训练为核心,通过“激疑”、“辨疑”、“析疑”、“重点突破”的学习过程,使学生的情感体验上升到理性思考的境界。另外,她还以“立体化、多功能”的方式来提高教学效率,熔思想、语言、认识能力、素质培养于一炉,调动师生积极性,使教学过程空间充实、时间紧凑,发挥了多功能作用。对于怎样上好一堂课,于漪老师的主要经验是:第一,挖掘文章内在的思想性,揭示其寓含的深意;第二,重锤敲打关键词句,使它们溅出耀眼的火花;第三,变换提问的角度,选择最佳入口处,激发学生的感情;第四,创设情境,带领学生置身于情境之中,使他们耳濡目染,受到熏陶;第五,联系、扩展、增添感情浓度,形成余音缭绕。在新课程教学中,她的这些教学理论和教学经验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
一、贯穿一条主线——教文育人
于漪老师在语文教学中重视文学性与思想性的统一,这一点也应成为所有语文教师的教育教学原则。“三个面向”是教学改革的依据之一,语文教学要充分体现“文道统一”的精神。在听、说、读、写训练中,语文教师应结合思想教育,引领学生理解、体会文本要旨,领悟人性之真、善、美,达到“随风潜入教,润心细无声”的境界,实现文与道的和谐统一。
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老师在备课的时候吃透教材,其真正的意味在于教师要努力把课程中的精神能量转换于自己的生命之中,转化为自己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意志和智慧等,从而从容自如地释放于学生——用博学的素养教书,用集知识与精神于一体的人格修养来教书。
二、确定立足点——以学生为主体
重教轻学是传统教学的积弊。在教改活动中,教师要重视对学法的研究,让教学为学生的学习服务。于漪老师强调在教学中必须做到“目中有人”,也就是说,要及时了解学情,要研究当代学生的新情况、新特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进行教学。
作为语文教师,要用自己的素养备课,而不是仅仅依靠一本教科书、一本教参书。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关注每个学生的当前学情,也要了解他们以前学情,预知将来学情,从各个教学环节和细节中体现出对学生的“熟悉”。针对相应的学生群体, 应该用自己的眼光,理出教学目标和任务,提炼出有价值、有难度值、让学生遭遇理智挑战的问题,激发教学互动,提升教学有效性。所以,教师应以学定教,以教促学,设计出有效的学习活动,并专注于引导以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真正实现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愿望。
三、创造吸引力——以趣促学
于漪老师认为,教学中有了情趣,就能吸引学生产生一种孜孜以求、锲而不舍的学习愿望,这样语文教学才能产生实效,而效果又会促使兴趣的巩固和发展。为此,教学就须在“得”字上下功夫,学生学有所得,才能对语文学习产生情感和趣味。语文教师要做的就是,努力探索克服学生消极思维、情绪和行为的办法,以激发学生固有的学习动机,恢复他们原本的健康状态。同时,还必须帮助学生看到自己的优点,重新激发学习动机。
在教学中教师要认真落实教学设计中的“三要素”:创设情景、提炼问题、组织活动。解决好课堂教学中创设与生成的关系、开发与利用优化的课程资源。在创设情景上不摆花架子,追求动机与效果一致、出发点与归宿点一致、开放与生成一致。
四、明确目标——培养智能型人才
只要全面阅读于漪的教学论文,就不难发现她的全部语文教学活动中,贯穿着一条重要线索,即运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尽力开发他们的智力。如何开发学生的智力,于漪曾写过不少专论,诸如《谈语言和思维的训练》、《谈观察训练》、《谈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培养》、《谈把握记忆的支撑点》等。这些论述启示我们:语文教学要通过启发式教学,让学生在主动、活泼的学习中,逐渐成长为聪明有为的人才。
在语文能力的培养上,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进行读、写、听、说全面训练,不可重读、写轻听、说。走进新课程,不难发现重读、写轻听、说”教学的滞后性,从适应信息化社会的需要角度考虑,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一视同仁,也要重视听力与说话训练。
纵观于漪的读、写、听、说教学实践活动,可以从中寻找出另一条重要线索,那就是在教师主导下,让学生在主动、自觉的学习活动中,逐步地培养自学能力。
五、凸显特征——以文学色彩点染课堂
人的生活离不开文学。文学修养是语文教师应该具有的文化素质。欣赏于漪老师的讲课视频,品读于漪老师的文章,文学味浓厚是一个突出的感受。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用浓厚的文学色彩渲染课堂,让学生在审美体验中感受语文课程的魅力。如果学生发言时能熟练地运用古诗词,能恰到好处地使用成语表达自己的意见,能在课堂上一首又一首地背诵古代诗词,也就可以知道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是怎样成功地对学生进行文学教育了。教学中,如果教师教学语言充满了优美的文学词语,就会产生很强的感染力,这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所以干练优美的教学语言可以把学生带入文学的情趣之中,可以提高语文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语文教学的效率也就必然随之提高。
六、追求境界——浑然一体
语文教学首先应具有科学的序列,然后才能有序、有效地传授知识、进行训练。教师对每个学期教学工作的安排,既要全局建构,又要明确每堂课、每个单元、每个阶段的教学目标与教学任务。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遵循“文道统一”的规律,从整体上去理解、把握课文,使学生不仅理解、把握课文写什么、怎样写,而且领会为什么这样写。在学生从课堂教学中不仅学到知识、技能,而且受到思想教育。
语文教师要精通教学艺术,对于一堂课怎么导入,选择什么作为切入口以带起全局,怎样展开教学各步骤,怎样衔接,怎样收尾,都应有独创的整体设计。优质的教学氛围应该是:教学环环紧扣,节奏鲜明,抑扬顿挫,起承转合,有张有弛,波澜起伏,突出亮点,引人入胜。教师倘若在整个教学中能“和学生的心弦对准音调”,有整体性,就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实现教者、作者、学者“共鸣”,达到美好的境界。
“今天的教育就是明天的国民素质”,“教育,一个肩膀挑着学生的现在,一个肩膀挑着祖国的未来”。于漪老师凭着激情与好学在语文教学中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奠定了自己作为师者的基础。她用一种清新的教学风格精心营造了一块育人净土,也净化、启迪着每一位语文教师的心灵。语文教师在教改活动中应多学习、多借鉴,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使教书育人事业进入一个更高的境界。
[关键词]于漪;语文教学;教学风格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0)14-0125-02
教学参考书毕竟是别人的劳动,只有自己的劳动所得才是带着生活露水的鲜花,是你自己的心得,学生才容易和你交融。教出自己个性的时候,才是学生收获最大的时候。因为,教育事业是创造性的事业。
——于漪
在教育界,于漪是一颗永远闪烁着智慧之光的明星。她有许多耀眼的荣誉——全国为人师表优秀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工作者、全国劳动模范,但最为珍贵的是“永远的师者”。于漪老师长期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主要著作有《于漪语文教育论集》、《语文教苑耕耘录》等。阅读她的著作,了解她的教育理念,可以受到精神和气质的熏陶,得到智慧和思维的启迪。通过学习、对照新课程教材内容,笔者重新审视了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教学活动,发现自己在专业储备上存在缺失、不足,需要自我发展、自我完善。通过反复赏析于漪老师的教学案例,笔者悟出一些对语文教学有益的设想,下文将试作阐述。
在语文课程教学中,于漪老师是杰出的情景教学专家,她倡导以情景模式展开教学实践活动。在教学中,她以激发兴趣为先导,以“新”、“趣”、“情”、“思”创设情境,使学生学有兴趣,情绪高涨,让学生在学习中意识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在教学时,她以语言和思维训练为核心,通过“激疑”、“辨疑”、“析疑”、“重点突破”的学习过程,使学生的情感体验上升到理性思考的境界。另外,她还以“立体化、多功能”的方式来提高教学效率,熔思想、语言、认识能力、素质培养于一炉,调动师生积极性,使教学过程空间充实、时间紧凑,发挥了多功能作用。对于怎样上好一堂课,于漪老师的主要经验是:第一,挖掘文章内在的思想性,揭示其寓含的深意;第二,重锤敲打关键词句,使它们溅出耀眼的火花;第三,变换提问的角度,选择最佳入口处,激发学生的感情;第四,创设情境,带领学生置身于情境之中,使他们耳濡目染,受到熏陶;第五,联系、扩展、增添感情浓度,形成余音缭绕。在新课程教学中,她的这些教学理论和教学经验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
一、贯穿一条主线——教文育人
于漪老师在语文教学中重视文学性与思想性的统一,这一点也应成为所有语文教师的教育教学原则。“三个面向”是教学改革的依据之一,语文教学要充分体现“文道统一”的精神。在听、说、读、写训练中,语文教师应结合思想教育,引领学生理解、体会文本要旨,领悟人性之真、善、美,达到“随风潜入教,润心细无声”的境界,实现文与道的和谐统一。
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老师在备课的时候吃透教材,其真正的意味在于教师要努力把课程中的精神能量转换于自己的生命之中,转化为自己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意志和智慧等,从而从容自如地释放于学生——用博学的素养教书,用集知识与精神于一体的人格修养来教书。
二、确定立足点——以学生为主体
重教轻学是传统教学的积弊。在教改活动中,教师要重视对学法的研究,让教学为学生的学习服务。于漪老师强调在教学中必须做到“目中有人”,也就是说,要及时了解学情,要研究当代学生的新情况、新特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进行教学。
作为语文教师,要用自己的素养备课,而不是仅仅依靠一本教科书、一本教参书。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关注每个学生的当前学情,也要了解他们以前学情,预知将来学情,从各个教学环节和细节中体现出对学生的“熟悉”。针对相应的学生群体, 应该用自己的眼光,理出教学目标和任务,提炼出有价值、有难度值、让学生遭遇理智挑战的问题,激发教学互动,提升教学有效性。所以,教师应以学定教,以教促学,设计出有效的学习活动,并专注于引导以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真正实现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愿望。
三、创造吸引力——以趣促学
于漪老师认为,教学中有了情趣,就能吸引学生产生一种孜孜以求、锲而不舍的学习愿望,这样语文教学才能产生实效,而效果又会促使兴趣的巩固和发展。为此,教学就须在“得”字上下功夫,学生学有所得,才能对语文学习产生情感和趣味。语文教师要做的就是,努力探索克服学生消极思维、情绪和行为的办法,以激发学生固有的学习动机,恢复他们原本的健康状态。同时,还必须帮助学生看到自己的优点,重新激发学习动机。
在教学中教师要认真落实教学设计中的“三要素”:创设情景、提炼问题、组织活动。解决好课堂教学中创设与生成的关系、开发与利用优化的课程资源。在创设情景上不摆花架子,追求动机与效果一致、出发点与归宿点一致、开放与生成一致。
四、明确目标——培养智能型人才
只要全面阅读于漪的教学论文,就不难发现她的全部语文教学活动中,贯穿着一条重要线索,即运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尽力开发他们的智力。如何开发学生的智力,于漪曾写过不少专论,诸如《谈语言和思维的训练》、《谈观察训练》、《谈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培养》、《谈把握记忆的支撑点》等。这些论述启示我们:语文教学要通过启发式教学,让学生在主动、活泼的学习中,逐渐成长为聪明有为的人才。
在语文能力的培养上,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进行读、写、听、说全面训练,不可重读、写轻听、说。走进新课程,不难发现重读、写轻听、说”教学的滞后性,从适应信息化社会的需要角度考虑,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一视同仁,也要重视听力与说话训练。
纵观于漪的读、写、听、说教学实践活动,可以从中寻找出另一条重要线索,那就是在教师主导下,让学生在主动、自觉的学习活动中,逐步地培养自学能力。
五、凸显特征——以文学色彩点染课堂
人的生活离不开文学。文学修养是语文教师应该具有的文化素质。欣赏于漪老师的讲课视频,品读于漪老师的文章,文学味浓厚是一个突出的感受。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用浓厚的文学色彩渲染课堂,让学生在审美体验中感受语文课程的魅力。如果学生发言时能熟练地运用古诗词,能恰到好处地使用成语表达自己的意见,能在课堂上一首又一首地背诵古代诗词,也就可以知道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是怎样成功地对学生进行文学教育了。教学中,如果教师教学语言充满了优美的文学词语,就会产生很强的感染力,这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所以干练优美的教学语言可以把学生带入文学的情趣之中,可以提高语文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语文教学的效率也就必然随之提高。
六、追求境界——浑然一体
语文教学首先应具有科学的序列,然后才能有序、有效地传授知识、进行训练。教师对每个学期教学工作的安排,既要全局建构,又要明确每堂课、每个单元、每个阶段的教学目标与教学任务。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遵循“文道统一”的规律,从整体上去理解、把握课文,使学生不仅理解、把握课文写什么、怎样写,而且领会为什么这样写。在学生从课堂教学中不仅学到知识、技能,而且受到思想教育。
语文教师要精通教学艺术,对于一堂课怎么导入,选择什么作为切入口以带起全局,怎样展开教学各步骤,怎样衔接,怎样收尾,都应有独创的整体设计。优质的教学氛围应该是:教学环环紧扣,节奏鲜明,抑扬顿挫,起承转合,有张有弛,波澜起伏,突出亮点,引人入胜。教师倘若在整个教学中能“和学生的心弦对准音调”,有整体性,就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实现教者、作者、学者“共鸣”,达到美好的境界。
“今天的教育就是明天的国民素质”,“教育,一个肩膀挑着学生的现在,一个肩膀挑着祖国的未来”。于漪老师凭着激情与好学在语文教学中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奠定了自己作为师者的基础。她用一种清新的教学风格精心营造了一块育人净土,也净化、启迪着每一位语文教师的心灵。语文教师在教改活动中应多学习、多借鉴,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使教书育人事业进入一个更高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