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唐山大地震》与《大太阳》的创伤性叙事结构

来源 :电影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ns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太阳》和《唐山大地震》(以下简称《大地震》)有着类似的叙事结构:主人公因失去家园而变得悲痛万分,为了忘却地震带来的创伤性记忆,他们选择逃离家庭,在重建心灵家园之后,他们继而又回归家庭。电影都向观众呈现了家庭破碎的人们心灵重建的心路历程以及他们对死去亲人深深的依恋和对新生活不屈不挠的向往追求。
其他文献
没有人会认为,那些小路是可有可无的。那些小路,游走、驰骋在跌宕辽远的乡野之间,没有起点,没有尽头,也没有名字,拥有的,是毫无乔饰的坦荡,是莽莽苍苍的野性,是亘古万年的荒
《大太阳》是一部聚焦汶川灾后重建,具有灾难题材和主旋律色彩的电影。影片从寻常百姓的生活和生存入手,通过人们面对灾难和灾后的心理变化,展现人类内心的成长和生命的力量,
当殖民霸权形式褪去,殖民强势语境仍然存在。土生,葡萄牙殖民统治澳门近500年的产物,面对血浓于水与生于斯长于斯的矛盾体认,随之渐渐强烈的身份认同困惑与历史定位焦虑,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