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程结构问题的探讨一直没有停止过,产生过不少新的观念、新的思想、新的体系、新的方法、新的模式,对课程设置与实践起了积极作用。探讨语言学类课程的结构问题,在优选课程类型、优化不同类型课程之间的关系、协调与文学类课程的关系等方面具有现实意义。语言学类课程自身是个结构体,又处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体系内。讨论汉语言文学专业语言学类课程的结构问题时,应当注意结构、成分及其关系。语言、话语、语用意味着“语言学类”,层级、课型、方法意味着“课程系统”,具有系统性、闭合性、可操作性,可以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语言学类课程结构建设的参考体系。
关键词:汉语言类课程;问题表现;教学改革
现在的教学课堂上,时常感觉到缺少了点优化的教学过程。课堂上要么是教师僵化的老一套的词语教学模式,要么是眼花缭乱的教学形式:比如有的课堂教学形式过于多样化,课堂气氛虽然热热闹闹,却不见有多少实际可学的内容;有些教师不是引导学生在学习内容的本身上下功夫,而是过多地依赖多媒体教学手段,只注重形式,而忽略了知识信息输入的内涵。一堂课下来,黑板上只写寥寥几个字,学生也很少动笔;还有一些教师没有在钻研教材上下功夫,出现概念偏误,给学生输入错误信息还浑然不知;甚至有的教师把自己还没有弄懂的问题拿来让学生讨论。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一、汉语言类课程的现状与问题表现
目前,各高校汉语言类课程的设置基本大同小异,将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汉语史作为专业核心课程,另开设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词汇学、语法学等选修课程。为了能够更客观地了解学生的汉语言类课程学习情况,我们组织了问卷调查,对象为烟台大学文经学院文法系汉语言文学专业2013级已经系统学习过核心课程的60名学生。希望能从学生自身需求角度出发为我们开展语言类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合理化的意见和参考。
从问卷来看,只有15%的学生对汉语言类课程不太感兴趣,绝大多数学生很感兴趣或有一定兴趣(很感兴趣10%,有一定兴趣75%),这说明学生普遍对课程的接受程度比较高,只要在教学中能更好地将课程的魅力展现出来,会有更多的学生加入到学习和研究的队伍中。但是,学生对具体学科的喜爱程度表现出了很大的差异性,81.67%的学生偏爱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其他科目总计不足五分之一。这一问题的调查表明,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在语言类课程学习方面的兴趣给予多方面的专业引导,让学生可以更全面地感受到每一门课程的特色。对是否有必要学习汉语言类课程的调查中,90%的学生认为十分有必要,这既反映出同学对课程开设的认同,也让我们对后续的教学改革充满信心和动力。目前汉语言类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主要有四方面。
(一)课程理论性强,有一定的难度
我们在调查问卷中设置了两个与理论和难度相关的问题,对于汉语言类课程的难易程度,没有一人认为很容易,1.67%的学生表示“难得受不了”,56.66%的学生认为“比较难”,两者相加接近60%。对于汉语言类课程理论要求程度与中文专业其他课程的比较,三分之二的学生认为过于抽象且理论要求比其他课程高。可以说,理论性强是汉语言类课程与生俱来的特点,而这又必然引起难度的存在。
(二)教师单兵作战,课程间内容重合
目前多数高校对汉语言类课程的教学一般来说都是一位教师负责一两门课程的讲授任务,比如就四门核心课程来说,以古代和现代作为分界线,通常一位教师主讲现代汉语和语言学概论,而古代汉语和汉语史则由另一位教师负责。从课程内容来说,如汉字的性质、形体结构、六书理论等内容现代汉语的文字学部分会重点讲解,同时古代汉语通论部分也会设置文字学专章,汉语史的绪论部分也会涉及到。修辞部分的“辞格”,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都讲;语法方面的“句式”部分,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汉语史全都涉及;而语音知识四门核心课程都有相关章节体现,这种课程内容的重叠和各自为阵势必造成课堂效率的低下和教学有效课时的浪费。
(三)教学内容陈旧,实践性薄弱
语言类课程的讲解离不开各种语料。古代汉语和汉语史由于学科属性,主要依靠的是五四运动前文献典籍中的语料,这已是既定事实,无从改变。但现代汉语则不同,不论是学习,亦或是研究,都必须立足于“活生生”的语料。而就目前情况来看,高校所使用的教材中多数收录列举的是以鲁迅为代表的老一代作家作品,对新生代作家作品甚少涉及,更不用说各种新词语和网络用语了。这一问题在问卷的反馈中也有所体现。在对课程的学习应该注重哪些方面的问题中,65%的学生认为应该注重实用性学习,只有5%的学生选择知识理论研究,充分暴露了目前汉语言类课程存在与现实生活脱节的弊端。与此相关,在调查教师的教学工作重点时,56.66%的学生认为教师应更注重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解决的问题能力。这也是今后我们教学工作中要面临的一个亟需解决的重、难点问题。
二、汉语言类课程的改革措施
汉语言类课程的最终目的是通过语言知识的学习,全面提升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基于调查问卷的反馈及长期的教学实践,我们认为,改革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
(一)开展教师团队合作,实现课程教学的模块化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各任课教师单兵作战,选择哪些内容作为教学主讲篇目更多取决于教师个人对这门课程的把握程度和研究方向,结果往往造成各相关课程间内容衔接不合理、知识点重合等问题。通过集体备课,开展团队合作教学,既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专业特长,实现教学资源的取长补短,同时也可以很好地改变汉语言类课程之间严格的课程界限及各自的封闭结构,减少课程内容重合问题。具体的操作方法是:以语言学概论为理论指导,打破时间界限,从史的角度出发,融通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和汉语史三门课程,采取模块教学,分为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以及修辞等五大模块,同时选择最擅长每一模块的教师来主讲。重点是要处理好重叠交叉的知识及协调对接问题。
(二)更新传统教学内容和手段,实现学科内容的现代化。在调查问卷中,大多数学生认为我们的教学内容应更注重实用性和现实性,这也为我们提供了改革方向。语言类课程是离不开语料的,所以在更新教学内容时可以将重点放在语料的选取上,精选形象生动、与生活紧密相关的教例子,从而使理论的讲授更具有实用性。像街头广告中的经典和失误语例以及网络用语都可以作为分析对象。从教学手段来看,以往多仍沿袭传统做法――“一言堂”或“满堂灌”,虽然多媒体教学兴起后,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其不足之处,但收效甚微。在技术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我们的汉语言类课程教学也应与时俱进,可以适当引入MOOC、微课教学,将课堂打造得有声有色。课后还可以采用蓝墨云班课APP实时在线解答学生的疑问,形成一种教与学的良性互动。
总之,充满趣味的富有人文内涵的新课堂将洋溢着人性的光辉,充满着求知的渴望,流淌着师生间真情的表白,涌动着师生靈性的互动。课堂也将成为师生生命共同成长的沃土,精神栖息的理想港湾,成为师生难忘的一次人生际遇。因此,上好汉语言文学课,成为他们发自内心呼声。虽然笔者还没能很好地实现这样的教学目标,达到这样的境界,但只要站在这三尺讲台上,这就是笔者孜孜以求的目标,也应该是我们教师的共同追求目标。
参考文献:
[1]杨泉良.高师中文专业语言类课程的整合与模式建构[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3(09).
[2]邓红华,滕丽.新形势下汉语言类课程教学内容改革探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5(04).
关键词:汉语言类课程;问题表现;教学改革
现在的教学课堂上,时常感觉到缺少了点优化的教学过程。课堂上要么是教师僵化的老一套的词语教学模式,要么是眼花缭乱的教学形式:比如有的课堂教学形式过于多样化,课堂气氛虽然热热闹闹,却不见有多少实际可学的内容;有些教师不是引导学生在学习内容的本身上下功夫,而是过多地依赖多媒体教学手段,只注重形式,而忽略了知识信息输入的内涵。一堂课下来,黑板上只写寥寥几个字,学生也很少动笔;还有一些教师没有在钻研教材上下功夫,出现概念偏误,给学生输入错误信息还浑然不知;甚至有的教师把自己还没有弄懂的问题拿来让学生讨论。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一、汉语言类课程的现状与问题表现
目前,各高校汉语言类课程的设置基本大同小异,将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汉语史作为专业核心课程,另开设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词汇学、语法学等选修课程。为了能够更客观地了解学生的汉语言类课程学习情况,我们组织了问卷调查,对象为烟台大学文经学院文法系汉语言文学专业2013级已经系统学习过核心课程的60名学生。希望能从学生自身需求角度出发为我们开展语言类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合理化的意见和参考。
从问卷来看,只有15%的学生对汉语言类课程不太感兴趣,绝大多数学生很感兴趣或有一定兴趣(很感兴趣10%,有一定兴趣75%),这说明学生普遍对课程的接受程度比较高,只要在教学中能更好地将课程的魅力展现出来,会有更多的学生加入到学习和研究的队伍中。但是,学生对具体学科的喜爱程度表现出了很大的差异性,81.67%的学生偏爱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其他科目总计不足五分之一。这一问题的调查表明,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在语言类课程学习方面的兴趣给予多方面的专业引导,让学生可以更全面地感受到每一门课程的特色。对是否有必要学习汉语言类课程的调查中,90%的学生认为十分有必要,这既反映出同学对课程开设的认同,也让我们对后续的教学改革充满信心和动力。目前汉语言类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主要有四方面。
(一)课程理论性强,有一定的难度
我们在调查问卷中设置了两个与理论和难度相关的问题,对于汉语言类课程的难易程度,没有一人认为很容易,1.67%的学生表示“难得受不了”,56.66%的学生认为“比较难”,两者相加接近60%。对于汉语言类课程理论要求程度与中文专业其他课程的比较,三分之二的学生认为过于抽象且理论要求比其他课程高。可以说,理论性强是汉语言类课程与生俱来的特点,而这又必然引起难度的存在。
(二)教师单兵作战,课程间内容重合
目前多数高校对汉语言类课程的教学一般来说都是一位教师负责一两门课程的讲授任务,比如就四门核心课程来说,以古代和现代作为分界线,通常一位教师主讲现代汉语和语言学概论,而古代汉语和汉语史则由另一位教师负责。从课程内容来说,如汉字的性质、形体结构、六书理论等内容现代汉语的文字学部分会重点讲解,同时古代汉语通论部分也会设置文字学专章,汉语史的绪论部分也会涉及到。修辞部分的“辞格”,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都讲;语法方面的“句式”部分,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汉语史全都涉及;而语音知识四门核心课程都有相关章节体现,这种课程内容的重叠和各自为阵势必造成课堂效率的低下和教学有效课时的浪费。
(三)教学内容陈旧,实践性薄弱
语言类课程的讲解离不开各种语料。古代汉语和汉语史由于学科属性,主要依靠的是五四运动前文献典籍中的语料,这已是既定事实,无从改变。但现代汉语则不同,不论是学习,亦或是研究,都必须立足于“活生生”的语料。而就目前情况来看,高校所使用的教材中多数收录列举的是以鲁迅为代表的老一代作家作品,对新生代作家作品甚少涉及,更不用说各种新词语和网络用语了。这一问题在问卷的反馈中也有所体现。在对课程的学习应该注重哪些方面的问题中,65%的学生认为应该注重实用性学习,只有5%的学生选择知识理论研究,充分暴露了目前汉语言类课程存在与现实生活脱节的弊端。与此相关,在调查教师的教学工作重点时,56.66%的学生认为教师应更注重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解决的问题能力。这也是今后我们教学工作中要面临的一个亟需解决的重、难点问题。
二、汉语言类课程的改革措施
汉语言类课程的最终目的是通过语言知识的学习,全面提升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基于调查问卷的反馈及长期的教学实践,我们认为,改革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
(一)开展教师团队合作,实现课程教学的模块化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各任课教师单兵作战,选择哪些内容作为教学主讲篇目更多取决于教师个人对这门课程的把握程度和研究方向,结果往往造成各相关课程间内容衔接不合理、知识点重合等问题。通过集体备课,开展团队合作教学,既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专业特长,实现教学资源的取长补短,同时也可以很好地改变汉语言类课程之间严格的课程界限及各自的封闭结构,减少课程内容重合问题。具体的操作方法是:以语言学概论为理论指导,打破时间界限,从史的角度出发,融通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和汉语史三门课程,采取模块教学,分为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以及修辞等五大模块,同时选择最擅长每一模块的教师来主讲。重点是要处理好重叠交叉的知识及协调对接问题。
(二)更新传统教学内容和手段,实现学科内容的现代化。在调查问卷中,大多数学生认为我们的教学内容应更注重实用性和现实性,这也为我们提供了改革方向。语言类课程是离不开语料的,所以在更新教学内容时可以将重点放在语料的选取上,精选形象生动、与生活紧密相关的教例子,从而使理论的讲授更具有实用性。像街头广告中的经典和失误语例以及网络用语都可以作为分析对象。从教学手段来看,以往多仍沿袭传统做法――“一言堂”或“满堂灌”,虽然多媒体教学兴起后,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其不足之处,但收效甚微。在技术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我们的汉语言类课程教学也应与时俱进,可以适当引入MOOC、微课教学,将课堂打造得有声有色。课后还可以采用蓝墨云班课APP实时在线解答学生的疑问,形成一种教与学的良性互动。
总之,充满趣味的富有人文内涵的新课堂将洋溢着人性的光辉,充满着求知的渴望,流淌着师生间真情的表白,涌动着师生靈性的互动。课堂也将成为师生生命共同成长的沃土,精神栖息的理想港湾,成为师生难忘的一次人生际遇。因此,上好汉语言文学课,成为他们发自内心呼声。虽然笔者还没能很好地实现这样的教学目标,达到这样的境界,但只要站在这三尺讲台上,这就是笔者孜孜以求的目标,也应该是我们教师的共同追求目标。
参考文献:
[1]杨泉良.高师中文专业语言类课程的整合与模式建构[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3(09).
[2]邓红华,滕丽.新形势下汉语言类课程教学内容改革探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