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有效数学作业设计应该具有趣味性、自主性、实践性、合作性、开放性等特点。本文依据初中数学新课标的有关要求,以主体性教育原则为指导,通过探讨数学作业设计方法的创新,来提高数学课程的教学质量,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数学;作业设计;有效性
数学作业是数学课堂教学的延续,它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扩大学生知识面,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创造才能,是整个数学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经过近一年时间的研究,笔者对此有了比较深入的认识。
一、有效数学作业的设计特点
什么是有效作业?有效的作业就是能实现预期目的,有成效、有效果的作业。有效数学作业设计有以下一些特点:
1.作业设计的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设计作业的时候,趣味性是非常重要的,尤其对于七年级的中学生来说。在作业的内容设计上,尽可能地贴近生活,取材于生活,这样学生才会更喜欢写作业。
2.作业设计的自主性
根据实际情况,分层设计作业,让学生们自主选择,这样不仅有趣味性,而且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作业分层设计可以这样来实施:A.可设计为基本题,主要用来进行知识的巩固;B.可设计为基础题,围绕当天的知识,联系前后所学,进行知识的加强训练;C.可设计为发展题,意在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加深印象。这类题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自主选择。
3.作业设计的实践性
每个年级每学期都有几何小实践的学习内容。每当学到这些内容的时候,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多了,直观性强了。直观操作可以让学生调动各种感官参与知识的形成。对于这类知识,可以设计实践性作业。
4.作业设计的合作性
学会与他人合作,在合作中使学生能力得到发展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目标。这类作业主要有家长合作型作业和学生合作型作业。比如,学习《统计与概率》时可以小组合作。
5.作业设计的开放性
开放性的作业对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创新能力以及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是非常有益处的。可以让学生在“思”中解题,在“创”中做题。开放性的作业主要有:1.多重答案型作业。这一类型的作业题目,开放性非常强,因为答案具有不确定性和不唯一性的特性,这更需要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新性。2.学科融合性作业。比如,八年学生在学习写日记时,可以提示他们写数学日记,这样学生会感到非常新奇,从而自觉完成。他们不仅从中巩固了所学数学知识,又练习了数学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新课程标准对初中数学作业设计的要求
数学新课标中明确提出,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针对当前初中数学作业设计的现状和不足,笔者认为,可以通过数学作业设计方法的创新来提高数学课程的教学质量,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贯彻主体性教育原则,发挥数学作业的功能
所谓主体性教育,就是指在教育过程中从受教育者自身出发,通过启发引导受教育者内在的教育需要,创设和谐、宽松、民主的教育环境,培养受教育者主体性(包括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的社会实践活动。作业设计要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使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生在知识的巩固识记、理解运用、融会贯通等方面有所提高。作业设计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通过作业培养他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从中学会学习,学会求知,学会合作,学会探究,使每位学生身与心,“知”与“情”都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总之,数学作业要能使学生在完成不同类型作业的基础上,获得不同程度的成功,并在作业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学以致用,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挖掘,人格得到完整塑造,数学基本素质得到和谐发展,为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改进数学作业设计内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研究能力
(1)开放型的习题:开放型的习题设计形式多样,有文字、表格、图画、对话,等等。开放型习题解法灵活,不单靠记忆、套模式来解题,答案不唯一,解题时需要运用多种思维方法。学生通过自身的实践,多角度、全方位分析探索,才能获得真实准确的答案,这类题为学生提供了充分发挥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途径,大大提高作业布置的效率。
(2)阅读理解型的习题:此类题目内容丰富,形式也是多样,源于教材,但又高于教材,可以训练学生阅读能力、分析推理能力和概括归纳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
(3)趣味性的习题:这符合初中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做作业的兴趣,鼓励学生在思考、探究中运用综合知识自主解决问题。
3.改变数学作业设计形式,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合作能力
(1)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创造性任务。例如,在讲授七年级数学第十五章“平面直角坐标系”时,为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作业可以设计为:①怎样写信告诉远方的好友你的学校所在位置;②你在教室的哪一个位置;③你的学校旗杆在校门什么位置;④按一定比例制作校园简易平面图。对于这个作业题,不同生活经历的学生会得出不同的描述,把数学同生活情境联系起来,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又使創新意识得到了培养。让学生知道生活中的客观事物可以用数学中的几何图形来抽象出来,渗透函数建模思想。
另外,教师还可以布置如制作弹簧秤、每周家务活的时间安排表、吸烟危害的调查表等一些实践性和互动性强的作业。这样的作业可以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交流的意识,也拉近了教师与学生的距离。
(2)让作业成为训练思维的体操。这一组作业是把求解方法相似的题目放在一起,使学生既得到了技能的训练,也得到了能力的培养和数学思想方法的熏陶。
4.控制数学作业设计的容量,体现减负增效作用
数学新课程理念下,教师更多关注的是作业的质量和学生的学业负担问题。作业量应既不加重学生学习负担又能尽可能发挥学生潜能。
(1)按知识结构设计作业级别。一般可以有三类:“基本练习”重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操练,紧扣当天所学的内容;“提高练习”重在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难易尺度是学生“跳一跳,够得着”;“创新练习”重在对概念的深刻理解和灵活运用。
(2)问题设计有梯度。由易到难的设置问题,使学生踏着阶梯一步一步探索,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获得不同程度的成功尝试,激发学生的潜能。从教学效果的角度看,设问的多梯度性可以帮助学生发掘问题的各个方面,达到深层次认识问题的本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深刻性。
教师采取有针对性地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布置不同层次的作业等办法,使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发展。
三、对课题研究的思考
通过实践,笔者认为新颖多变、生动活泼、分层递进的数学作业是数学教学有效性的保障。基础较好的学生由于在作业中有了挑战,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他们的观察能力、抽象思维能力、概括能力和自学能力等学习素质都有不同层度的提高。同时,教师因为需要对作业进行整理编排创新,这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而使自己的专业水平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当然,通过实践,也引发一些矛盾和思考。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形成必须借助作业练习来完成,而且达到一定量的练习才能深入巩固知识,这个一定的量如何正确合理把握?要设计富有创新、多元分层的有效作业,这对教师的要求很高,致使教师的工作量增加很多,如何在作业环节上也切实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功效,使作业设计更快捷、高效?为此,笔者今后将继续在作业的有效性方面进行思考和探索,真正实现作业的减负增效。
关键词:数学;作业设计;有效性
数学作业是数学课堂教学的延续,它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扩大学生知识面,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创造才能,是整个数学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经过近一年时间的研究,笔者对此有了比较深入的认识。
一、有效数学作业的设计特点
什么是有效作业?有效的作业就是能实现预期目的,有成效、有效果的作业。有效数学作业设计有以下一些特点:
1.作业设计的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设计作业的时候,趣味性是非常重要的,尤其对于七年级的中学生来说。在作业的内容设计上,尽可能地贴近生活,取材于生活,这样学生才会更喜欢写作业。
2.作业设计的自主性
根据实际情况,分层设计作业,让学生们自主选择,这样不仅有趣味性,而且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作业分层设计可以这样来实施:A.可设计为基本题,主要用来进行知识的巩固;B.可设计为基础题,围绕当天的知识,联系前后所学,进行知识的加强训练;C.可设计为发展题,意在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加深印象。这类题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自主选择。
3.作业设计的实践性
每个年级每学期都有几何小实践的学习内容。每当学到这些内容的时候,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多了,直观性强了。直观操作可以让学生调动各种感官参与知识的形成。对于这类知识,可以设计实践性作业。
4.作业设计的合作性
学会与他人合作,在合作中使学生能力得到发展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目标。这类作业主要有家长合作型作业和学生合作型作业。比如,学习《统计与概率》时可以小组合作。
5.作业设计的开放性
开放性的作业对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创新能力以及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是非常有益处的。可以让学生在“思”中解题,在“创”中做题。开放性的作业主要有:1.多重答案型作业。这一类型的作业题目,开放性非常强,因为答案具有不确定性和不唯一性的特性,这更需要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新性。2.学科融合性作业。比如,八年学生在学习写日记时,可以提示他们写数学日记,这样学生会感到非常新奇,从而自觉完成。他们不仅从中巩固了所学数学知识,又练习了数学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新课程标准对初中数学作业设计的要求
数学新课标中明确提出,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针对当前初中数学作业设计的现状和不足,笔者认为,可以通过数学作业设计方法的创新来提高数学课程的教学质量,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贯彻主体性教育原则,发挥数学作业的功能
所谓主体性教育,就是指在教育过程中从受教育者自身出发,通过启发引导受教育者内在的教育需要,创设和谐、宽松、民主的教育环境,培养受教育者主体性(包括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的社会实践活动。作业设计要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使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生在知识的巩固识记、理解运用、融会贯通等方面有所提高。作业设计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通过作业培养他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从中学会学习,学会求知,学会合作,学会探究,使每位学生身与心,“知”与“情”都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总之,数学作业要能使学生在完成不同类型作业的基础上,获得不同程度的成功,并在作业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学以致用,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挖掘,人格得到完整塑造,数学基本素质得到和谐发展,为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改进数学作业设计内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研究能力
(1)开放型的习题:开放型的习题设计形式多样,有文字、表格、图画、对话,等等。开放型习题解法灵活,不单靠记忆、套模式来解题,答案不唯一,解题时需要运用多种思维方法。学生通过自身的实践,多角度、全方位分析探索,才能获得真实准确的答案,这类题为学生提供了充分发挥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途径,大大提高作业布置的效率。
(2)阅读理解型的习题:此类题目内容丰富,形式也是多样,源于教材,但又高于教材,可以训练学生阅读能力、分析推理能力和概括归纳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
(3)趣味性的习题:这符合初中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做作业的兴趣,鼓励学生在思考、探究中运用综合知识自主解决问题。
3.改变数学作业设计形式,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合作能力
(1)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创造性任务。例如,在讲授七年级数学第十五章“平面直角坐标系”时,为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作业可以设计为:①怎样写信告诉远方的好友你的学校所在位置;②你在教室的哪一个位置;③你的学校旗杆在校门什么位置;④按一定比例制作校园简易平面图。对于这个作业题,不同生活经历的学生会得出不同的描述,把数学同生活情境联系起来,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又使創新意识得到了培养。让学生知道生活中的客观事物可以用数学中的几何图形来抽象出来,渗透函数建模思想。
另外,教师还可以布置如制作弹簧秤、每周家务活的时间安排表、吸烟危害的调查表等一些实践性和互动性强的作业。这样的作业可以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交流的意识,也拉近了教师与学生的距离。
(2)让作业成为训练思维的体操。这一组作业是把求解方法相似的题目放在一起,使学生既得到了技能的训练,也得到了能力的培养和数学思想方法的熏陶。
4.控制数学作业设计的容量,体现减负增效作用
数学新课程理念下,教师更多关注的是作业的质量和学生的学业负担问题。作业量应既不加重学生学习负担又能尽可能发挥学生潜能。
(1)按知识结构设计作业级别。一般可以有三类:“基本练习”重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操练,紧扣当天所学的内容;“提高练习”重在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难易尺度是学生“跳一跳,够得着”;“创新练习”重在对概念的深刻理解和灵活运用。
(2)问题设计有梯度。由易到难的设置问题,使学生踏着阶梯一步一步探索,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获得不同程度的成功尝试,激发学生的潜能。从教学效果的角度看,设问的多梯度性可以帮助学生发掘问题的各个方面,达到深层次认识问题的本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深刻性。
教师采取有针对性地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布置不同层次的作业等办法,使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发展。
三、对课题研究的思考
通过实践,笔者认为新颖多变、生动活泼、分层递进的数学作业是数学教学有效性的保障。基础较好的学生由于在作业中有了挑战,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他们的观察能力、抽象思维能力、概括能力和自学能力等学习素质都有不同层度的提高。同时,教师因为需要对作业进行整理编排创新,这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而使自己的专业水平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当然,通过实践,也引发一些矛盾和思考。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形成必须借助作业练习来完成,而且达到一定量的练习才能深入巩固知识,这个一定的量如何正确合理把握?要设计富有创新、多元分层的有效作业,这对教师的要求很高,致使教师的工作量增加很多,如何在作业环节上也切实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功效,使作业设计更快捷、高效?为此,笔者今后将继续在作业的有效性方面进行思考和探索,真正实现作业的减负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