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历来就是中国人的祖训,可对于如今的中国孩子来讲,尤其是农村孩子,这几乎成了一种奢望。一年中有近9个月的时间,学生都在学校里“读万卷书”,那么春游、秋游、外出旅行应该是“行万里路”的开始,是不是可以算做学校教育的延伸呢?
“行万里路”要从最近的春游、秋游开始,没有春游的童年,是不完整的童年。在春天的教学口语交际“我们春游去”课堂上学生在小组里交流时,把应该带的吃的、用的,要玩的游戏,准备的奖品,以及该注意的安全问题,都说得井井有条,学生畅想春游的画面,个个都很兴奋。看到学生头脑中已经有了春游的模式,我觉得是到了写《我们春游了》的作文的时候了,这时有个男孩大声问:“老师,我们什么时候能真正地去春游?”学生不知道我没有这个决策权。于丹说:当下生活,如能添加一些趣味,就会日日欢欣,生机盎然。春游能使孩子开阔心胸,陶冶情操;春游能使孩子增长见识,强身健体;春游让孩子置身于青山绿野之中,春风拂面,芳草如茵,鸟鸣雀跃;春游让孩子们感觉心旷神怡,精神焕发;春游能让孩子们亲近自然,锻炼处事能力。剥夺孩子的春游,等于剥夺孩子心中的春天。
对于教育部门和学校“禁游”、“限游”的做法,南京大学法学院民法教研室副教授解亘笑称,这是“防卫过当”。他说,任何人包括学生,都生活在不可预见的风险社会中。而春游、秋游、踏青等活动,是孩子在风险社会中成长的“必修课”。可现在,由于家庭结构和社会宽容度的变化,一旦发生校园和学生安全事故,家长、舆论乃至社会,一股脑把责任都算在学校头上,为规避风险,难免明哲保身,“过度反应”,进而因噎废食,“禁”字当头,显然不可取。纵观世界多数国家学生春游等野外活动,如日本学生一年两次的远足、新加坡中小学每年3月份为期一周的体验式活动及韩国的修学旅游等,主要靠集体保险机制,分散安全风险,而不是把学生的“成长风险”统统转嫁给学校。
九几年的时候还有春游,那时我在万宝中心校教书。每年运动会的第二天便是春游,每次的目的地虽然都是北山,但孩子们的热情丝毫不减,有时间的家长也可以自愿参加,提前到北山上清理游戏场所,享受天伦的同时,好像也找回失去的童年时光。每次的春游都有爬山比赛,虽没有奖品,但是孩子们那种奋力攀爬的情景历历在目。事先准备几个小问题,或者给孩子出几个“怪题”,让孩子来个脑筋急转弯。做游戏的时候,家长可以给孩子准备几种小奖品。这些奖品,可以是学习用品,也可以是孩子平时喜欢但家长没有买的东西(特殊奖品可以事先和家长沟通,让家长准备)。孩子得到了盼望已久的物品,喜形于色,让人难忘。
近距离的春游踏青好处多多,而且容易实现,有条件的家长可以带孩子践行“行万里路”的下一步——旅游。旅游能锻炼孩子的应变能力和抗挫折能力,培养孩子的情商,让孩子更多地了解外面的世界,以便下一学期更好地投入学习中。
又是暑假来临,孩子们在盼望的同时,不禁有些许迷茫。因为参加辅导班不亚于平时的上学,据了解,一般的孩子都有两到三个辅导班要参加,每个按两小时计算,再加上中间的交通费时,基本上要花掉孩子8个小时。
知识是多元的,书本上的是知识,难道生活中就没有知识吗?更何况中国孩子的书本知识已经处于世界前列。我想,何不利用寒暑假带孩子旅行,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领略各地的风土人情,增长社会阅历呢?
小学中年段有一篇课文,讲的是外国的一个小孩名叫乌塔,独自出国游玩的事情,她每到一处,必先给家里发一张明信片,之后打听当地的警察局以备后患之需,玩累了回酒店睡觉,醒了看会儿书。一个十几岁的小孩做事那么自立,俨然就是个小大人。当时我在引领学生学习这篇课文时,感触颇多,让学生和文中的同龄人比较有哪些不同,孩子们七嘴八舌:媽妈肯定不同意我自己出国,不是出国,就是自己出县城也不可能同意;而且自己也会心里没底,会害怕……前一段时间,在一本文摘上又看到一篇文章:讲述一个14岁的苏格兰小孩,打扫厕所一学期存了点钱,就到欧洲旅行,钱花完了一点也不害怕,去街上吹苏格兰风笛赚钱,再继续下一段旅行,这样的事情在中国是难以想象的,发生在孩子身上更是“大逆不道”。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教育模式,孩子可以这么不一样。可想而知,他们将来长大以后,能做的事情也绝对不一样。
相比较而言,外国的孩子比中国的孩子更有生活的动机,动机比能力更重要,因为没有动机,根本就没有出发点。我在女儿小学毕业时带她去海边旅行,因为女儿想看海;初中毕业时想去古都北京,这两次出行,女儿现在还津津乐道,竟下决心到海边城市上大学,并以此为目标努力学习。这正如英国查实的菲尔爵士所说:目标的坚定是性格中最必要的力量源泉之一,也是成功的利器之一。没有它,天才也会在矛盾无定中迷失,徒劳无功。
素质教育的呼声从没停下,但是孩子的学习负担也从没减少,我们改变不了当前的教育现状,何不改变自己?放假了,父母应找个机会,让孩子放下书包,背上行囊去“行万里路”。
“行万里路”要从最近的春游、秋游开始,没有春游的童年,是不完整的童年。在春天的教学口语交际“我们春游去”课堂上学生在小组里交流时,把应该带的吃的、用的,要玩的游戏,准备的奖品,以及该注意的安全问题,都说得井井有条,学生畅想春游的画面,个个都很兴奋。看到学生头脑中已经有了春游的模式,我觉得是到了写《我们春游了》的作文的时候了,这时有个男孩大声问:“老师,我们什么时候能真正地去春游?”学生不知道我没有这个决策权。于丹说:当下生活,如能添加一些趣味,就会日日欢欣,生机盎然。春游能使孩子开阔心胸,陶冶情操;春游能使孩子增长见识,强身健体;春游让孩子置身于青山绿野之中,春风拂面,芳草如茵,鸟鸣雀跃;春游让孩子们感觉心旷神怡,精神焕发;春游能让孩子们亲近自然,锻炼处事能力。剥夺孩子的春游,等于剥夺孩子心中的春天。
对于教育部门和学校“禁游”、“限游”的做法,南京大学法学院民法教研室副教授解亘笑称,这是“防卫过当”。他说,任何人包括学生,都生活在不可预见的风险社会中。而春游、秋游、踏青等活动,是孩子在风险社会中成长的“必修课”。可现在,由于家庭结构和社会宽容度的变化,一旦发生校园和学生安全事故,家长、舆论乃至社会,一股脑把责任都算在学校头上,为规避风险,难免明哲保身,“过度反应”,进而因噎废食,“禁”字当头,显然不可取。纵观世界多数国家学生春游等野外活动,如日本学生一年两次的远足、新加坡中小学每年3月份为期一周的体验式活动及韩国的修学旅游等,主要靠集体保险机制,分散安全风险,而不是把学生的“成长风险”统统转嫁给学校。
九几年的时候还有春游,那时我在万宝中心校教书。每年运动会的第二天便是春游,每次的目的地虽然都是北山,但孩子们的热情丝毫不减,有时间的家长也可以自愿参加,提前到北山上清理游戏场所,享受天伦的同时,好像也找回失去的童年时光。每次的春游都有爬山比赛,虽没有奖品,但是孩子们那种奋力攀爬的情景历历在目。事先准备几个小问题,或者给孩子出几个“怪题”,让孩子来个脑筋急转弯。做游戏的时候,家长可以给孩子准备几种小奖品。这些奖品,可以是学习用品,也可以是孩子平时喜欢但家长没有买的东西(特殊奖品可以事先和家长沟通,让家长准备)。孩子得到了盼望已久的物品,喜形于色,让人难忘。
近距离的春游踏青好处多多,而且容易实现,有条件的家长可以带孩子践行“行万里路”的下一步——旅游。旅游能锻炼孩子的应变能力和抗挫折能力,培养孩子的情商,让孩子更多地了解外面的世界,以便下一学期更好地投入学习中。
又是暑假来临,孩子们在盼望的同时,不禁有些许迷茫。因为参加辅导班不亚于平时的上学,据了解,一般的孩子都有两到三个辅导班要参加,每个按两小时计算,再加上中间的交通费时,基本上要花掉孩子8个小时。
知识是多元的,书本上的是知识,难道生活中就没有知识吗?更何况中国孩子的书本知识已经处于世界前列。我想,何不利用寒暑假带孩子旅行,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领略各地的风土人情,增长社会阅历呢?
小学中年段有一篇课文,讲的是外国的一个小孩名叫乌塔,独自出国游玩的事情,她每到一处,必先给家里发一张明信片,之后打听当地的警察局以备后患之需,玩累了回酒店睡觉,醒了看会儿书。一个十几岁的小孩做事那么自立,俨然就是个小大人。当时我在引领学生学习这篇课文时,感触颇多,让学生和文中的同龄人比较有哪些不同,孩子们七嘴八舌:媽妈肯定不同意我自己出国,不是出国,就是自己出县城也不可能同意;而且自己也会心里没底,会害怕……前一段时间,在一本文摘上又看到一篇文章:讲述一个14岁的苏格兰小孩,打扫厕所一学期存了点钱,就到欧洲旅行,钱花完了一点也不害怕,去街上吹苏格兰风笛赚钱,再继续下一段旅行,这样的事情在中国是难以想象的,发生在孩子身上更是“大逆不道”。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教育模式,孩子可以这么不一样。可想而知,他们将来长大以后,能做的事情也绝对不一样。
相比较而言,外国的孩子比中国的孩子更有生活的动机,动机比能力更重要,因为没有动机,根本就没有出发点。我在女儿小学毕业时带她去海边旅行,因为女儿想看海;初中毕业时想去古都北京,这两次出行,女儿现在还津津乐道,竟下决心到海边城市上大学,并以此为目标努力学习。这正如英国查实的菲尔爵士所说:目标的坚定是性格中最必要的力量源泉之一,也是成功的利器之一。没有它,天才也会在矛盾无定中迷失,徒劳无功。
素质教育的呼声从没停下,但是孩子的学习负担也从没减少,我们改变不了当前的教育现状,何不改变自己?放假了,父母应找个机会,让孩子放下书包,背上行囊去“行万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