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以来,课堂教学渐渐变得鲜活、灵动起来。作为课程改革实施中的广大教师,工作的主阵地就在课堂,重点是实施新课标,用好新教材,核心是转变自己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课程改革的突破口,要实现这种转变,除教科书的因素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问题设计正是基于这个理念提出的。
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问题设计应主要着眼于两个方面。一是研读课标与教材,二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提炼学生预习中的提问,同时还要重视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问题。由于教师问题的预设性和学生问题的不确定性,二者的纳入与整合需要教师较为精心的教学分析与准备,还需要教师重视和锻炼形成一定的教学机智。下面以人教版初中七年级《行道树》一课为例予以探讨“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问题设计”的教学模式。
一、问题设计
基于语文教学“问题中心”理念,能实行“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问题设计”的探索,将有利于挖掘学生的学习和思维潜力,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和质量。
创设问题首先就要求教师课前要认真钻研教材,解读文本、深入的领悟文本的内容,围绕课程标准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精心设计问题。《行道树》一课的课程标准是“理解行道树——无私奉献者,获得痛苦为代价,是深沉的、神圣的,同时又是难以承受的”。本课教学重点应确定为“揣摩形象化而又深刻语言,体会奉献是一种痛苦,也是一种快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所以要抓住这个重点来理顺问题设计的两条线索:一是学生方面,安排和引导学生依据已有的经验和认知水平确定设问内容,这是问题设计的原则。让学生在课前预习提问,将教学设计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基础上,有利于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但学生的课前提问会存在质量问题;二是需要教师选取与课标和教材要求比较密切的问题作为思维的航标,引导教学,并将学生的问题自然纳入教师的问题教学中。
二、以问题设计的特性来主导教学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学生的思维往往从问题开始,恰当的提出问题并巧妙的引导学生作答,是课堂教学的关键。好的问题不仅能够牵一发而动全身,很顺利的带领学生走进文本,有效的引领学生走进学习的殿堂,而且能开启学生的思维,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求知欲,为学生发现疑难问题、解决疑难问题提供桥梁。
(一)导向性原则:培养学生阅读文本、解析问题的能力
结合课文,用“我是一棵……的树,因为……”句式说话,明确行道树的生存环境。试想,仅就这一个问题,不足以促进学生多读多思理解“行道树”,所以要以这个问题引导学生多种形式阅读课文在这基础上,明确:
我是一颗能承受痛苦的树,因为……
我是一棵无怨无悔的树,因为……
我是一颗不被别人理解的树,因为……
对学生的句式训练,学生顺着这些延伸性问题去思考、分析提炼不但很形象地得出行道树的生存环境——恶劣;生活处境——忧愁、孤独、寂寞;而且还能了解“行道树”的思想精神内涵——深沉、自豪、快乐。教师通过问题导向,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使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培养学生阅读文本、解析问题的能力。
(二)层次性原则:注重培养学生多角度,多层次思考问题的习惯
《行道树》一文作者张晓风台湾十大散文家之一,作品吸引人的地方,一是呈现事与人之间的关系,甜美中不失条理;二是以小见大亦由杂乱中理出天地自然造物者的灵机与训诫。“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注重培养学生多角度、多层次思考的习惯,充分发挥学生是阅读的主体,对文章中心句的理解,则要求拓展学生思维。
问题1:如何理解“站在双线道的马路边,这无疑是一种堕落”。
作为树,它们的家本来在“山上”,过一种悠闲自在的生活,可是“站在这双线道的马路边”,“立在城市的飞尘里”,——“这无疑是一种堕落”,但是它不需要别人的同情,勇敢地接受了命运的安排,并把它作为自己的选择——“这种命运事实上是我们自己选择的”。选择了行道树的生命,就意味着奉献与牺牲,就注定要承受更多的痛苦——外在的和内心的。
由于学生存在个别差异,因此在问题设计上应照顾各个层次学生,巧设难度,让全班学生通过思考都能理解文本。这种选择是艰难的,人生何尝不是这样,勇敢地接受它吧,生命的价值在于勇于接受命运的挑战。
问题2:如何理解“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
立在城市的飞尘里,唯一的装饰“是一身抖不落的烟尘”;当整个城市都是“繁弦急管”时,当整个城市都是“红灯绿酒”时。两相对比,使行道树们付出却得不到人们认可的痛苦和孤独之感更加强烈。当整个城市喧嚣退尽,它们仍然在痛苦的煎熬中,“牙龈咬得酸痛”一直到天亮。因为它们知道:“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
“不经历风雨,怎么能见彩虹?”生命的价值在承受痛苦与磨难中体现。痛苦是一种磨炼,更是一种考验。分步设问,采用递进的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多角度思考问题,培养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问题3:如何理解“我是一列忧愁而快乐的树”。
“朝霞的彩旗冉冉升起”时,为城市迎接第一缕曙光;“或许所有的人都早已习惯于污浊”,但它们“仍然固执地制造不被珍惜的清新”;当别人为它们成为行道树而大抱同情时,它们却了无遗憾地在春天“勤生绿叶”,在夏日“献出浓荫”,在冬天蓄积能量,等待来年春天的繁茂与葱茏。
行道树虽然饱受痛苦的煎熬,但它们知道,神圣的事业总是要付出代价、作出牺牲的,它们以无私奉献作为自己神圣的职责。生命的价值在于执著追求和无私奉献,奉献的过程是痛苦的,奉献的结果却是快乐的。
在这三个问题上,目标的实现是有层次的、坡度的。通过第一个问题的铺垫性分析,让学生的思维进入积极状态。学生顺藤摸瓜结合二、三问题掌握更多信息,在讨论中打开语言的闸门,多角度思考问题,个性得以张扬。行道树的痛苦成因?如何避免?文章中的人扮演的是什么角色?等等课堂生成性问题将引起学生课上、课下的思考与关注。
(三)开放性原则:珍视学生独特体验,培养学生个性发展
1.发现生活中的“行道树”。
要求:用一句话概述他们的动人事迹。
这是课堂上提出的生成的问题,是本课教学的又一认知取向:新课标重点强调了对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和自主创新精神的培养。
2.《行道树》告诉我们:人生的价值之一在于奉献。如果你是一株小草,就奉献一丝绿色;如果你是一颗露珠,就滋润一朵鲜花;?摇?摇?摇?摇?摇 ?摇?摇?摇,?摇?摇?摇?摇 ?摇?摇?摇?摇。
3.为图片拟标题:a.贫困支教的志愿者;b.献身山区的教师;c.清洁工;d.加入环卫工人队伍的青少年志愿者;e.获得白求恩奖章的钟南山院士。(图略)
教师要利用好教材丰富多彩的内容,提出开放性问题,在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润物无声”地丰富学生的精神领域,给予学生自然人文素质,引发学生对人生,对人生价值的思考。这一环节问题的设计,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在水平,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也是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维度的最佳时期。随着学生内心知识与内心精神的不断丰富,不仅提升了学生的交流协作意识,而且确立了正确的人生观。
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问题设计应主要着眼于两个方面。一是研读课标与教材,二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提炼学生预习中的提问,同时还要重视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问题。由于教师问题的预设性和学生问题的不确定性,二者的纳入与整合需要教师较为精心的教学分析与准备,还需要教师重视和锻炼形成一定的教学机智。下面以人教版初中七年级《行道树》一课为例予以探讨“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问题设计”的教学模式。
一、问题设计
基于语文教学“问题中心”理念,能实行“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问题设计”的探索,将有利于挖掘学生的学习和思维潜力,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和质量。
创设问题首先就要求教师课前要认真钻研教材,解读文本、深入的领悟文本的内容,围绕课程标准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精心设计问题。《行道树》一课的课程标准是“理解行道树——无私奉献者,获得痛苦为代价,是深沉的、神圣的,同时又是难以承受的”。本课教学重点应确定为“揣摩形象化而又深刻语言,体会奉献是一种痛苦,也是一种快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所以要抓住这个重点来理顺问题设计的两条线索:一是学生方面,安排和引导学生依据已有的经验和认知水平确定设问内容,这是问题设计的原则。让学生在课前预习提问,将教学设计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基础上,有利于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但学生的课前提问会存在质量问题;二是需要教师选取与课标和教材要求比较密切的问题作为思维的航标,引导教学,并将学生的问题自然纳入教师的问题教学中。
二、以问题设计的特性来主导教学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学生的思维往往从问题开始,恰当的提出问题并巧妙的引导学生作答,是课堂教学的关键。好的问题不仅能够牵一发而动全身,很顺利的带领学生走进文本,有效的引领学生走进学习的殿堂,而且能开启学生的思维,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求知欲,为学生发现疑难问题、解决疑难问题提供桥梁。
(一)导向性原则:培养学生阅读文本、解析问题的能力
结合课文,用“我是一棵……的树,因为……”句式说话,明确行道树的生存环境。试想,仅就这一个问题,不足以促进学生多读多思理解“行道树”,所以要以这个问题引导学生多种形式阅读课文在这基础上,明确:
我是一颗能承受痛苦的树,因为……
我是一棵无怨无悔的树,因为……
我是一颗不被别人理解的树,因为……
对学生的句式训练,学生顺着这些延伸性问题去思考、分析提炼不但很形象地得出行道树的生存环境——恶劣;生活处境——忧愁、孤独、寂寞;而且还能了解“行道树”的思想精神内涵——深沉、自豪、快乐。教师通过问题导向,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使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培养学生阅读文本、解析问题的能力。
(二)层次性原则:注重培养学生多角度,多层次思考问题的习惯
《行道树》一文作者张晓风台湾十大散文家之一,作品吸引人的地方,一是呈现事与人之间的关系,甜美中不失条理;二是以小见大亦由杂乱中理出天地自然造物者的灵机与训诫。“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注重培养学生多角度、多层次思考的习惯,充分发挥学生是阅读的主体,对文章中心句的理解,则要求拓展学生思维。
问题1:如何理解“站在双线道的马路边,这无疑是一种堕落”。
作为树,它们的家本来在“山上”,过一种悠闲自在的生活,可是“站在这双线道的马路边”,“立在城市的飞尘里”,——“这无疑是一种堕落”,但是它不需要别人的同情,勇敢地接受了命运的安排,并把它作为自己的选择——“这种命运事实上是我们自己选择的”。选择了行道树的生命,就意味着奉献与牺牲,就注定要承受更多的痛苦——外在的和内心的。
由于学生存在个别差异,因此在问题设计上应照顾各个层次学生,巧设难度,让全班学生通过思考都能理解文本。这种选择是艰难的,人生何尝不是这样,勇敢地接受它吧,生命的价值在于勇于接受命运的挑战。
问题2:如何理解“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
立在城市的飞尘里,唯一的装饰“是一身抖不落的烟尘”;当整个城市都是“繁弦急管”时,当整个城市都是“红灯绿酒”时。两相对比,使行道树们付出却得不到人们认可的痛苦和孤独之感更加强烈。当整个城市喧嚣退尽,它们仍然在痛苦的煎熬中,“牙龈咬得酸痛”一直到天亮。因为它们知道:“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
“不经历风雨,怎么能见彩虹?”生命的价值在承受痛苦与磨难中体现。痛苦是一种磨炼,更是一种考验。分步设问,采用递进的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多角度思考问题,培养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问题3:如何理解“我是一列忧愁而快乐的树”。
“朝霞的彩旗冉冉升起”时,为城市迎接第一缕曙光;“或许所有的人都早已习惯于污浊”,但它们“仍然固执地制造不被珍惜的清新”;当别人为它们成为行道树而大抱同情时,它们却了无遗憾地在春天“勤生绿叶”,在夏日“献出浓荫”,在冬天蓄积能量,等待来年春天的繁茂与葱茏。
行道树虽然饱受痛苦的煎熬,但它们知道,神圣的事业总是要付出代价、作出牺牲的,它们以无私奉献作为自己神圣的职责。生命的价值在于执著追求和无私奉献,奉献的过程是痛苦的,奉献的结果却是快乐的。
在这三个问题上,目标的实现是有层次的、坡度的。通过第一个问题的铺垫性分析,让学生的思维进入积极状态。学生顺藤摸瓜结合二、三问题掌握更多信息,在讨论中打开语言的闸门,多角度思考问题,个性得以张扬。行道树的痛苦成因?如何避免?文章中的人扮演的是什么角色?等等课堂生成性问题将引起学生课上、课下的思考与关注。
(三)开放性原则:珍视学生独特体验,培养学生个性发展
1.发现生活中的“行道树”。
要求:用一句话概述他们的动人事迹。
这是课堂上提出的生成的问题,是本课教学的又一认知取向:新课标重点强调了对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和自主创新精神的培养。
2.《行道树》告诉我们:人生的价值之一在于奉献。如果你是一株小草,就奉献一丝绿色;如果你是一颗露珠,就滋润一朵鲜花;?摇?摇?摇?摇?摇 ?摇?摇?摇,?摇?摇?摇?摇 ?摇?摇?摇?摇。
3.为图片拟标题:a.贫困支教的志愿者;b.献身山区的教师;c.清洁工;d.加入环卫工人队伍的青少年志愿者;e.获得白求恩奖章的钟南山院士。(图略)
教师要利用好教材丰富多彩的内容,提出开放性问题,在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润物无声”地丰富学生的精神领域,给予学生自然人文素质,引发学生对人生,对人生价值的思考。这一环节问题的设计,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在水平,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也是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维度的最佳时期。随着学生内心知识与内心精神的不断丰富,不仅提升了学生的交流协作意识,而且确立了正确的人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