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2013年男篮欧锦赛决赛终场前1分30秒时,立陶宛队还试图要追回比分,可当时的分差是16分。最后66比80,立陶宛成了法国队登顶欧洲冠军的垫脚石。不过,要将时光退回到二十一年前,立陶宛队可是惟一能和世界最强球队相抗衡的球队。回想1992年,那一年是属于亚特兰大奥运会的,属于美国梦之队的,然而,同样是属于立陶宛男篮的,他们同样作为一支以梦贯穿全身的球队存在着。作为一名篮球迷对于1992年的记忆便是奥运会美国男篮以空前庞大的阵容用全胜的战绩所创造的历史,然而,那届奥运会,还有一支首次独立参赛并且摘得铜牌的球队,立陶宛。而这来之不易的首次独立参赛,其中所蕴含的心酸与无奈,也只有那时的队员才能体会得最为真切。
苦苦挣扎
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因为苏联人进入到立陶宛,迫使很多当地人不得不搬到塞尔维亚去生活,这其中就包括了很多篮球运动员。最伟大的立陶宛篮球运动员萨博尼斯回忆说,他的爷爷就在塞尔维亚待了12年,母亲也在那待了9年。尽管面临着流离失所的窘境,但是立陶宛人仍旧能够在篮球当中寻找自己生活下去的希望和快乐。没有球场,他们就自己动手修建,无论是寻找篮球还是享受篮球,他们都在从中寻找着伤痛的疗伤剂。一位亲历过那时流浪生活的老人回忆说:“在塞尔维亚,我们修建了一个正规的篮球场,篮球让我们获得了尊严,并且保持了做人的感觉,如果要问我这么长时间我是靠什么活下来的,我会告诉你,是篮球!”要知道,即便是在今天,塞尔维亚的很多城市都还没有通路,然而就是在这样的流浪生活中,那一代的立陶宛人依靠篮球让自己的生活同样丰富多彩,充满了乐趣。也正是有了篮球,才没有让那些面临着流浪的人们迷失自我。
但是,仍旧会有无奈的事情发生,比尔·沃尔顿谈到当初的立陶宛篮球时说:“试想,在生命最辉煌鼎盛的时候他们不得不为别的国家卖命。从1940年到他们长大开始拥抱这个世界、了解这个世界前,俄国人就已经占领了这个国家,压迫着、摧残着这个国家,他们的祖国、曾经畅想的每一丝希望都在饱受摧残。”这看似无奈,却又不可不为,心中怀揣着对篮球的热爱,然后必然会将这份热爱转化成为国出征时的骄傲,但他们却不得不将这份骄傲隐藏起来,单纯地靠着对篮球场上胜利的渴望来支撑自己在比赛中战斗,因为他们不能为自己而战。1988年汉城奥运会,苏联队在半决赛中击败了由乔治城大学名帅汤普森执教的美国男篮最终赢得奥运会男子篮球金牌。可要知道,当时的那支苏联队,主力队员里有四位球员:萨博尼斯、马修利奥尼斯、查莫修斯、科迪纳迪都是来自立陶宛的,而且,在战胜美国队的那场比赛里,苏联队一共得到了82分,其中有62分来自于立陶宛球员。如果没有立陶宛球员的强大支撑,那支苏联队恐怕小组出线都是个问题。这就是为什么那支队伍在美国看来是政治失败的产物,与篮球实力无关,也正是那支最终获得金牌的队伍,后来却被大家所鄙视。或者我们该说,那是两支球队和在一起,一支压迫着另一支让其为自己卖命,另一支忍受着屈辱,试图为自己正名,却不得不接受同样被鄙视的厄运。
扬眉吐气
1990年的3月11日,立陶宛通过独立宣言,宣布了脱离苏联,1991年9月6日,苏联正式承认立陶宛的独立,从此,立陶宛重新成为一个真正独立的国家。与之相随同样可以自由地挑战世界的还有立陶宛的篮球运动员们,能够代表自己的国家,自己的血脉去世界赛场上比赛,这简直是天大的幸福,他们可以重新拾起自己的那份为国出征的骄傲,其兴奋程度绝对溢于言表。很多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都对这段记忆留有非常深的印象,其中应该说最有代表性的还是萨博尼斯。在1986年他就被波特兰开拓者队在首轮24顺位挑中,然而,因为冷战时期的一些政策,他不得不继续留在苏联。然而,1992年的奥运会,让萨博尼斯获得了让世界认识自己,并且可以让自己自由闯荡的机会。我们知道梦一队组建的过程经历很多风风雨雨,其中有太多的故事,但是之所以经历这么多故事他们也要以血洗世界篮坛的态度出征,原因只有一个,复仇。或者更干脆一点的说,之所以1992年会派出梦一队或许正是拜萨博尼斯所赐。1988的汉城,正是有萨博尼斯的存在,才让有大卫·罗宾逊、丹尼·曼宁和米奇·里奇蒙领衔的美国队在半决赛吃瘪,不可战胜之师不要说冠军,连决赛都没进去。1992年的奥运会,美国队与立陶宛又是在半决赛相遇,然而,此时的立陶宛显得毫无还手之力,没错,当曾经败在自己手下的青年军换成一批正处壮年且作战经验丰富的尖刀部队时,措手不及在所难免。但是,对于立陶宛来说,这已经是好事了。
在苏联统治时期,立陶宛的篮球运动员和整个国家都穷困潦倒。球员们每月只能拿到相当于100美元的薪酬养家糊口。这毫不夸张,就是那时的现状。立陶宛首位签约NBA的球员——得分后卫萨鲁纳斯·马修利奥尼斯在1990年与金州勇士队签订合同时,他就面临着这种两难处境。在签约的前一晚,他被告知在第二天里他可能会成为这个国家最富有的人,可以去自由地追逐他的独立梦,也可能被发配到冰天雪地的西伯利亚。幸运的是,最终他成功了。NBA名人堂球员克里斯·穆林说道,当马修利奥尼斯第一次看到在美国的商店里水果不是被限量配给的时候,他开始流泪了。然而他并不总是这样幸运。在马修利奥尼斯被授予苏联国家运动员奖的那年,他被告知要照着一篇写好的稿子向学生们作演讲:“他们把我从训练场中带出来,告诉我必须得照着这个读。他们给了我一篇稿子,我看了下,我不同意稿子中写的东西,我说‘我不读’,然后他们说‘奥运会就在今年,你妻子也将要从大学毕业——如果你不照着我们的要求做,你会有麻烦了。’”
除了贫穷,还有随时都会发生的恐慌。1991年1月13日,苏联坦克占领了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的电视塔,用真枪实弹射杀了数十名平民。当时留存的影像资料里,一个大约13、4岁的孩子用自己已经颤抖的声音说,他跑到电视塔找他的父亲,最后他找到了,可找到的是一具被坦克撞倒的尸体。那天的事件之后,其他国家一致谴责苏联的罪行,并且为立陶宛人提供帮助和援助,最后,在国际社会的干预之下,立陶宛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首次获得了独立。而1992年的立陶宛男篮,都是在经历了数十年暴力、贫穷、侮辱之后才得到这样一个可以代表自己国家而不是以为统治者卖命的身份去国际舞台上争得荣誉的机会。事实上,在很多美国人当中,他们在1992年的奥运会上支持的并不是梦一队,而是立陶宛。最开始,立陶宛队甚至连一点经费都没有,如果不是得到了“感恩而死”乐队的资助,他们甚至没有钱去买一些非官方的扎彩制服去庆祝自己刚刚获得的独立。这一切都是他们参加巴塞罗那奥运会的前提,能够来到这里,就是天大的好事。 除了他们出征的背景,在四分之一决赛输给美国队还让他们获得了一个重要的机会,那就是在他们国际大赛上的首演中与莫斯科中央陆军队——那支意味着立陶宛在曲折过去里所有的痛苦经历的球队一决高下的机会。要知道,在之前的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因为苏联的抵制,他们甚至连为统治者卖命的机会都没有。那时,全世界都在关注着这支此前从未获得过自由的球队,他们肩负着自己的骄傲,还有大众对于骄傲的寄托,最终,他们以82比78击败了他们眼中真正的死敌。我们说那届美国队是梦之队,那是因为他们梦幻一般的阵容,而那届立陶宛队,他们被称为梦之队的原因是,他们都是怀揣着真正梦想比赛的篮球运动员。
宿敌
对于美国队来说,曾经可以强大到把美国队逼入死角的立陶宛,是他们真正忌惮的对手,因为萨博尼斯,还因为他们的传统,或者融入血液当中的基因,他们一向都是些上了奥运赛场就发疯的家伙。美国与立陶宛的篮球渊源可以追溯到72年前。美国人弗兰克·鲁宾在柏林奥运会上摘得男篮金牌,但他随后因被贴上“参加纳粹奥运会”的标签而失业。走投无路的鲁宾只好远赴立陶宛,并取了一个当地人的名字——普拉纳斯·鲁比纳斯。这就是日后被誉为“立陶宛篮球之父”的人,他以主教练兼队员的身份带领立陶宛蝉联了1939年欧锦赛的冠军。69年前,美国人带给立陶宛的是胜利,但是近年美国人在奥运赛场上却让立陶宛尝尽了失败的苦果。1992年、2000年以及2004年三届奥运会上,立陶宛均在决定名次的关键战役中被对手击败。可以说,立陶宛男篮源于美国,却又止于美国。
美国男篮与立陶宛男篮在奥运会历史上一共有过七次交锋,美国男篮六胜一负占据优势。两队曾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相遇过两次,双方先是在小组赛相遇,当时的美国男篮被称为梦六队,结果在比赛中梦六队发挥欠佳以90比94惜败立陶宛男篮,这也是梦六队在小组赛吃到的第二场败仗!很快两支球队又在铜牌争夺战中相遇,这次梦六队以104比96成功复仇立陶宛男篮并夺取雅典奥运会铜牌。在雅典面对立陶宛男篮一胜一负,美国媒体抨击了梦六队在2004年奥运会上的表现。
2000年悉尼奥运会,当时的美国男篮被称作梦四队。与雅典奥运会一样,悉尼奥运会美国男篮与立陶宛男篮也有过两次交锋。小组赛第三场比赛,梦四队在上半场仅领先6分的情况下,最终以85-76击败立陶宛男篮。整场比赛,梦四队一共只有三人得分上双。而在之后的悉尼奥运会半决赛争夺中,美国男篮仅以85比83险胜立陶宛男篮。当时的比赛梦四队在上半场确立12分的领先优势,没想到立陶宛男篮下半场净胜10分,险些上演逆转好戏。比赛中,文斯·卡特有18分入账。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主场作战的梦三队在家门口几乎没遇到任何挑战,在小组赛中,梦三队以104比82,22分的巨大优势战胜立陶宛男篮。不过,这并非美国男篮在奥运史上单场净胜立陶宛男篮最大分差,最大分差还是梦一队时期创造的。
除了在奥运会交锋过6次之外,美国男篮与立陶宛男篮还在世锦赛上相遇过次。2010年土耳其世锦赛,当时被称为梦九队的美国男篮在半决赛以89比74击败立陶宛男篮。这是两支球队最近1次在洲际大赛上相遇;而1998年在希腊雅典举行的世锦赛,当时立陶宛男篮曾在小组赛以84比82险胜梦九队。这也是两队在国际大赛上,立陶宛队第2次战胜美国男篮。虽然现在立陶宛男篮的整体实力较之前有所下降,不过美国男篮依旧不敢小瞧这支欧洲劲旅。
最大苦手
从1992年到2008年,连续五届奥运会中国男篮都在立陶宛队身上撞了墙。1992年、1996年、2000年三届中国男篮均是在小组赛不敌立陶宛,值得一提的是,这三届奥运会,立陶宛“三连铜”。而2004和2008两届奥运会,中男篮终于进入前八强,但是却都是在四分之一决赛上被立陶宛击败。长久以来,除了热身赛,过去只要是正式大赛,中国男篮对立陶宛一直都是屡战屡败。说立陶宛男篮是中国男篮在世界篮坛的最大“苦主”一点也不过分。
而且,有时候即便中国男篮刻意要躲开这个“苦主”,可是命运却总会让中国男篮撞上。在2010年男篮世锦赛上,中国男篮在输给波多黎各后,晋级16强只剩理论上的可能。本来,大家都以为这一次总算躲开立陶宛这个冤家了,然而俗语说得对,不是冤家不聚首——非洲兄弟科特迪瓦硬是发挥雷锋精神,将波多黎各斩于马下,泪眼涟涟目送中国男篮挺进十六强。八强的交椅已经一字排开,中国男篮前行的路上站着的正是冤家立陶宛男篮。
遥想2004年,姚明挟NBA三年级生的余威,力取29分11个篮板,但中国男篮仍然在雅典75比95输给立陶宛20分。当然,那一次中国男篮实力不济,输得心服口服。可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姚明领军的中国男篮如日中天,小组赛要不是经验稍差,已然将欧洲冠军西班牙挑落马下。在关键的出线之战中,中国男篮众志成城,力克诺维茨基领衔的德国队,昂首挺进8强。此时,中国男篮正是士气高涨,占据天时地利人和的时候,在实力上已经完全符合复仇立陶宛的条件。然而,面对巨无霸姚明,立陶宛放低身份,祭起“砍姚”大旗,他们在外线投进的13个三分球,至今仍令球迷们记忆犹新,中国男篮再次壮志未酬。从双方的交战史上看,几次大赛上的交手,中国男篮全败,最多一次输给对手61分,最少一次也有20分的差距,足见双方实力相差悬殊,或者说,立陶宛真是中国男篮的贴身克星。
这座美国队问鼎世界之巅必须要翻过的大山,这支到处给中国队下脚绊的球队,伴随着国家的复苏而崭露头角,让全世界都不敢小觑。最近几年,随着队员的新老更替,立陶宛的实力已经大不如前,但是,在队中流传的传统却依旧没有任何改变,或者说这份传统已经像基因一样深深融化在立陶宛篮球人的血液之中。欧锦赛上的失利,并不代表这支传统强队已经开始没落,他们懂得自由的珍贵,懂得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自由。当然,在看过立陶宛队当初的不易之后,我们也会禁不住反思,如果换做是中国男篮当初经历了这些,我们的队伍是否还会像今天这样呢?我们的篮球问题在哪?是身体素质,技战术水平的问题吗?或许,是因为不懂得冲破牢笼重获新生的幸福吧。
苦苦挣扎
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因为苏联人进入到立陶宛,迫使很多当地人不得不搬到塞尔维亚去生活,这其中就包括了很多篮球运动员。最伟大的立陶宛篮球运动员萨博尼斯回忆说,他的爷爷就在塞尔维亚待了12年,母亲也在那待了9年。尽管面临着流离失所的窘境,但是立陶宛人仍旧能够在篮球当中寻找自己生活下去的希望和快乐。没有球场,他们就自己动手修建,无论是寻找篮球还是享受篮球,他们都在从中寻找着伤痛的疗伤剂。一位亲历过那时流浪生活的老人回忆说:“在塞尔维亚,我们修建了一个正规的篮球场,篮球让我们获得了尊严,并且保持了做人的感觉,如果要问我这么长时间我是靠什么活下来的,我会告诉你,是篮球!”要知道,即便是在今天,塞尔维亚的很多城市都还没有通路,然而就是在这样的流浪生活中,那一代的立陶宛人依靠篮球让自己的生活同样丰富多彩,充满了乐趣。也正是有了篮球,才没有让那些面临着流浪的人们迷失自我。
但是,仍旧会有无奈的事情发生,比尔·沃尔顿谈到当初的立陶宛篮球时说:“试想,在生命最辉煌鼎盛的时候他们不得不为别的国家卖命。从1940年到他们长大开始拥抱这个世界、了解这个世界前,俄国人就已经占领了这个国家,压迫着、摧残着这个国家,他们的祖国、曾经畅想的每一丝希望都在饱受摧残。”这看似无奈,却又不可不为,心中怀揣着对篮球的热爱,然后必然会将这份热爱转化成为国出征时的骄傲,但他们却不得不将这份骄傲隐藏起来,单纯地靠着对篮球场上胜利的渴望来支撑自己在比赛中战斗,因为他们不能为自己而战。1988年汉城奥运会,苏联队在半决赛中击败了由乔治城大学名帅汤普森执教的美国男篮最终赢得奥运会男子篮球金牌。可要知道,当时的那支苏联队,主力队员里有四位球员:萨博尼斯、马修利奥尼斯、查莫修斯、科迪纳迪都是来自立陶宛的,而且,在战胜美国队的那场比赛里,苏联队一共得到了82分,其中有62分来自于立陶宛球员。如果没有立陶宛球员的强大支撑,那支苏联队恐怕小组出线都是个问题。这就是为什么那支队伍在美国看来是政治失败的产物,与篮球实力无关,也正是那支最终获得金牌的队伍,后来却被大家所鄙视。或者我们该说,那是两支球队和在一起,一支压迫着另一支让其为自己卖命,另一支忍受着屈辱,试图为自己正名,却不得不接受同样被鄙视的厄运。
扬眉吐气
1990年的3月11日,立陶宛通过独立宣言,宣布了脱离苏联,1991年9月6日,苏联正式承认立陶宛的独立,从此,立陶宛重新成为一个真正独立的国家。与之相随同样可以自由地挑战世界的还有立陶宛的篮球运动员们,能够代表自己的国家,自己的血脉去世界赛场上比赛,这简直是天大的幸福,他们可以重新拾起自己的那份为国出征的骄傲,其兴奋程度绝对溢于言表。很多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都对这段记忆留有非常深的印象,其中应该说最有代表性的还是萨博尼斯。在1986年他就被波特兰开拓者队在首轮24顺位挑中,然而,因为冷战时期的一些政策,他不得不继续留在苏联。然而,1992年的奥运会,让萨博尼斯获得了让世界认识自己,并且可以让自己自由闯荡的机会。我们知道梦一队组建的过程经历很多风风雨雨,其中有太多的故事,但是之所以经历这么多故事他们也要以血洗世界篮坛的态度出征,原因只有一个,复仇。或者更干脆一点的说,之所以1992年会派出梦一队或许正是拜萨博尼斯所赐。1988的汉城,正是有萨博尼斯的存在,才让有大卫·罗宾逊、丹尼·曼宁和米奇·里奇蒙领衔的美国队在半决赛吃瘪,不可战胜之师不要说冠军,连决赛都没进去。1992年的奥运会,美国队与立陶宛又是在半决赛相遇,然而,此时的立陶宛显得毫无还手之力,没错,当曾经败在自己手下的青年军换成一批正处壮年且作战经验丰富的尖刀部队时,措手不及在所难免。但是,对于立陶宛来说,这已经是好事了。
在苏联统治时期,立陶宛的篮球运动员和整个国家都穷困潦倒。球员们每月只能拿到相当于100美元的薪酬养家糊口。这毫不夸张,就是那时的现状。立陶宛首位签约NBA的球员——得分后卫萨鲁纳斯·马修利奥尼斯在1990年与金州勇士队签订合同时,他就面临着这种两难处境。在签约的前一晚,他被告知在第二天里他可能会成为这个国家最富有的人,可以去自由地追逐他的独立梦,也可能被发配到冰天雪地的西伯利亚。幸运的是,最终他成功了。NBA名人堂球员克里斯·穆林说道,当马修利奥尼斯第一次看到在美国的商店里水果不是被限量配给的时候,他开始流泪了。然而他并不总是这样幸运。在马修利奥尼斯被授予苏联国家运动员奖的那年,他被告知要照着一篇写好的稿子向学生们作演讲:“他们把我从训练场中带出来,告诉我必须得照着这个读。他们给了我一篇稿子,我看了下,我不同意稿子中写的东西,我说‘我不读’,然后他们说‘奥运会就在今年,你妻子也将要从大学毕业——如果你不照着我们的要求做,你会有麻烦了。’”
除了贫穷,还有随时都会发生的恐慌。1991年1月13日,苏联坦克占领了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的电视塔,用真枪实弹射杀了数十名平民。当时留存的影像资料里,一个大约13、4岁的孩子用自己已经颤抖的声音说,他跑到电视塔找他的父亲,最后他找到了,可找到的是一具被坦克撞倒的尸体。那天的事件之后,其他国家一致谴责苏联的罪行,并且为立陶宛人提供帮助和援助,最后,在国际社会的干预之下,立陶宛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首次获得了独立。而1992年的立陶宛男篮,都是在经历了数十年暴力、贫穷、侮辱之后才得到这样一个可以代表自己国家而不是以为统治者卖命的身份去国际舞台上争得荣誉的机会。事实上,在很多美国人当中,他们在1992年的奥运会上支持的并不是梦一队,而是立陶宛。最开始,立陶宛队甚至连一点经费都没有,如果不是得到了“感恩而死”乐队的资助,他们甚至没有钱去买一些非官方的扎彩制服去庆祝自己刚刚获得的独立。这一切都是他们参加巴塞罗那奥运会的前提,能够来到这里,就是天大的好事。 除了他们出征的背景,在四分之一决赛输给美国队还让他们获得了一个重要的机会,那就是在他们国际大赛上的首演中与莫斯科中央陆军队——那支意味着立陶宛在曲折过去里所有的痛苦经历的球队一决高下的机会。要知道,在之前的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因为苏联的抵制,他们甚至连为统治者卖命的机会都没有。那时,全世界都在关注着这支此前从未获得过自由的球队,他们肩负着自己的骄傲,还有大众对于骄傲的寄托,最终,他们以82比78击败了他们眼中真正的死敌。我们说那届美国队是梦之队,那是因为他们梦幻一般的阵容,而那届立陶宛队,他们被称为梦之队的原因是,他们都是怀揣着真正梦想比赛的篮球运动员。
宿敌
对于美国队来说,曾经可以强大到把美国队逼入死角的立陶宛,是他们真正忌惮的对手,因为萨博尼斯,还因为他们的传统,或者融入血液当中的基因,他们一向都是些上了奥运赛场就发疯的家伙。美国与立陶宛的篮球渊源可以追溯到72年前。美国人弗兰克·鲁宾在柏林奥运会上摘得男篮金牌,但他随后因被贴上“参加纳粹奥运会”的标签而失业。走投无路的鲁宾只好远赴立陶宛,并取了一个当地人的名字——普拉纳斯·鲁比纳斯。这就是日后被誉为“立陶宛篮球之父”的人,他以主教练兼队员的身份带领立陶宛蝉联了1939年欧锦赛的冠军。69年前,美国人带给立陶宛的是胜利,但是近年美国人在奥运赛场上却让立陶宛尝尽了失败的苦果。1992年、2000年以及2004年三届奥运会上,立陶宛均在决定名次的关键战役中被对手击败。可以说,立陶宛男篮源于美国,却又止于美国。
美国男篮与立陶宛男篮在奥运会历史上一共有过七次交锋,美国男篮六胜一负占据优势。两队曾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相遇过两次,双方先是在小组赛相遇,当时的美国男篮被称为梦六队,结果在比赛中梦六队发挥欠佳以90比94惜败立陶宛男篮,这也是梦六队在小组赛吃到的第二场败仗!很快两支球队又在铜牌争夺战中相遇,这次梦六队以104比96成功复仇立陶宛男篮并夺取雅典奥运会铜牌。在雅典面对立陶宛男篮一胜一负,美国媒体抨击了梦六队在2004年奥运会上的表现。
2000年悉尼奥运会,当时的美国男篮被称作梦四队。与雅典奥运会一样,悉尼奥运会美国男篮与立陶宛男篮也有过两次交锋。小组赛第三场比赛,梦四队在上半场仅领先6分的情况下,最终以85-76击败立陶宛男篮。整场比赛,梦四队一共只有三人得分上双。而在之后的悉尼奥运会半决赛争夺中,美国男篮仅以85比83险胜立陶宛男篮。当时的比赛梦四队在上半场确立12分的领先优势,没想到立陶宛男篮下半场净胜10分,险些上演逆转好戏。比赛中,文斯·卡特有18分入账。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主场作战的梦三队在家门口几乎没遇到任何挑战,在小组赛中,梦三队以104比82,22分的巨大优势战胜立陶宛男篮。不过,这并非美国男篮在奥运史上单场净胜立陶宛男篮最大分差,最大分差还是梦一队时期创造的。
除了在奥运会交锋过6次之外,美国男篮与立陶宛男篮还在世锦赛上相遇过次。2010年土耳其世锦赛,当时被称为梦九队的美国男篮在半决赛以89比74击败立陶宛男篮。这是两支球队最近1次在洲际大赛上相遇;而1998年在希腊雅典举行的世锦赛,当时立陶宛男篮曾在小组赛以84比82险胜梦九队。这也是两队在国际大赛上,立陶宛队第2次战胜美国男篮。虽然现在立陶宛男篮的整体实力较之前有所下降,不过美国男篮依旧不敢小瞧这支欧洲劲旅。
最大苦手
从1992年到2008年,连续五届奥运会中国男篮都在立陶宛队身上撞了墙。1992年、1996年、2000年三届中国男篮均是在小组赛不敌立陶宛,值得一提的是,这三届奥运会,立陶宛“三连铜”。而2004和2008两届奥运会,中男篮终于进入前八强,但是却都是在四分之一决赛上被立陶宛击败。长久以来,除了热身赛,过去只要是正式大赛,中国男篮对立陶宛一直都是屡战屡败。说立陶宛男篮是中国男篮在世界篮坛的最大“苦主”一点也不过分。
而且,有时候即便中国男篮刻意要躲开这个“苦主”,可是命运却总会让中国男篮撞上。在2010年男篮世锦赛上,中国男篮在输给波多黎各后,晋级16强只剩理论上的可能。本来,大家都以为这一次总算躲开立陶宛这个冤家了,然而俗语说得对,不是冤家不聚首——非洲兄弟科特迪瓦硬是发挥雷锋精神,将波多黎各斩于马下,泪眼涟涟目送中国男篮挺进十六强。八强的交椅已经一字排开,中国男篮前行的路上站着的正是冤家立陶宛男篮。
遥想2004年,姚明挟NBA三年级生的余威,力取29分11个篮板,但中国男篮仍然在雅典75比95输给立陶宛20分。当然,那一次中国男篮实力不济,输得心服口服。可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姚明领军的中国男篮如日中天,小组赛要不是经验稍差,已然将欧洲冠军西班牙挑落马下。在关键的出线之战中,中国男篮众志成城,力克诺维茨基领衔的德国队,昂首挺进8强。此时,中国男篮正是士气高涨,占据天时地利人和的时候,在实力上已经完全符合复仇立陶宛的条件。然而,面对巨无霸姚明,立陶宛放低身份,祭起“砍姚”大旗,他们在外线投进的13个三分球,至今仍令球迷们记忆犹新,中国男篮再次壮志未酬。从双方的交战史上看,几次大赛上的交手,中国男篮全败,最多一次输给对手61分,最少一次也有20分的差距,足见双方实力相差悬殊,或者说,立陶宛真是中国男篮的贴身克星。
这座美国队问鼎世界之巅必须要翻过的大山,这支到处给中国队下脚绊的球队,伴随着国家的复苏而崭露头角,让全世界都不敢小觑。最近几年,随着队员的新老更替,立陶宛的实力已经大不如前,但是,在队中流传的传统却依旧没有任何改变,或者说这份传统已经像基因一样深深融化在立陶宛篮球人的血液之中。欧锦赛上的失利,并不代表这支传统强队已经开始没落,他们懂得自由的珍贵,懂得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自由。当然,在看过立陶宛队当初的不易之后,我们也会禁不住反思,如果换做是中国男篮当初经历了这些,我们的队伍是否还会像今天这样呢?我们的篮球问题在哪?是身体素质,技战术水平的问题吗?或许,是因为不懂得冲破牢笼重获新生的幸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