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介绍了国际服务贸易涉及的领域及世界服务贸易发展的特征。在综合考虑我国国际服务贸易的现状特征和影响因素基础上,分析我我国服务贸易存在的问题,针对我国服务贸易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促进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对策。这对于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新型工业化,更加有效地参与国际分工、提高国际经济地位至关重要。
关键词: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特征;问题;对策
一、引言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竞争的重点从货物贸易转向服务贸易,服务业已成为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部门,在一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重要,其兴旺发达的程度成为衡量现代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如何提高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逐步构筑国际服务贸易竞争优势成为当今社会研究的课题。
二、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特征
1.服务贸易的涉及的领域日趋扩大化
服务贸易通常分为三大重要类别,即运输、旅游和其他商业服务。在世界服务贸易发展中,贸易结构不断走向高级化,运输、旅游等传统服务贸易部门所占比重下降,而以其他商业服务为代表的新兴服务贸易部门增长强劲。伴随着以信息高速公路和计算机互联网络为标志的世界信息经济时代的来到,生产性服务业已经成为国际服务贸易中最主要的一类服务,以资本密集、技术密集和知识密集为特征的新兴服务贸易逐渐发展壮大。
2.世界服务贸易的地理分布不平衡
由于各国服务贸易的发展是以各国的服务业的发展为基础的。而各国资源禀赋迥异,经济结构存在不同,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存在差异,造成了世界服务贸易发展不平衡性。当然值得肯定的是,亚洲地区的发展中国家服务贸易发展很快,拉美及亚洲国家国际服务贸易的年均增长速度高于世界平均增长速度,國际服务贸易有逐步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趋势。
3.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服务贸易结构存在显著差异
发达国家凭借其技术与经济实力、制度优势在知识、技术与资本密集型服务贸易中占有绝对的竞争优势,发展中国家则总体在服务贸易结构上存在明显劣势,只是传统服务部门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如旅游业、运输业,而在银行、保险、通讯服务、咨询等与科技发展结合紧密的部门则处于明显的劣势地位。这主要是由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有限,配套的基础设施缺乏以及法律、知识产权等制度不完善。
三、我国服务贸易出现的问题
1.高等生产要素相对贫乏,国际竞争力薄弱
随着科学技术、经济全球化的飞速发展,基础要素的重要性日益下降,而高等要素的作用却越来越重要。我国是一个资金相对不足、高素质人才短缺、教育发展滞后、劳动生产效率较低的国家。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电讯网络、高科技人才、高校研究机构和领先学科等高等要素的供给水平大幅度提高,但竞争力还较弱。
2.政府的辅助作用比较弱化
政府作用主要表现为政府对产业、行业、企业创造能力、创新能力的孵化与激励,以及对竞争规则的完善与监督。但是我国政府并没有全力投入到对教育、研究、开发的指导,这对国家竞争优势的构建很不利。但我国经济规模和综合国力日益提高,政府完全有能力也必须全力以赴地增加教育、科研投入,尤其是对高新技术项目的投入。同时还应建立和完善相互配套的科研评估与检测机制,提高开发、研究质量,保证优秀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3.我国的相关法制不健全
随着经济的发展,服务贸易出现了一些新型的贸易壁垒,例如知识产权壁垒等。而我国长期以来关于服务贸易的立法严重滞后。发达国家都有比较健全的国际服务贸易法律法规体系,虽然我国近年来先后颁布了一系列的法规,但在航空、电信、金融等直接涉及到国家经济安全的行业,还没有完整的立法。而且所颁布的法律法规不仅立法层次较低,而且缺乏协调性,从而影响了我国服务贸易立法的统一性和透明度。
四、促进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对策
1.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加快我国服务贸易专业人才的教育和培养
目前我国比较缺乏服务贸易方面的专业人员且我国服务部门的从业人员的素质普遍不高,这极大的削弱了我国服务贸易的竞争能力。为解决这一不足,我们应在一些有条件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国际服务贸易专业,培训更多高层次的国际服务贸易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就要要加强对现有人员的培训,多渠道多层次培养人才,积极引进并完善人才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人才的积极性,发挥其创造性。
2.强化政府职能,优化服务业市场秩序
首先,政府应制定措施,加大对服务业基础设施的投入,鼓励各种经济形式对服务业进行投资,从总体上提高国内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其次,要大力推进服务业技术进步,加快科技手段在服务领域的应用。最后,要改善服务供给。打破国家对一些服务业的垄断,允许国内非公有制形式对这些行业的投资或参与经营,鼓励国内民营资本涉足这些服务领域,并强化竞争机制。
3.建立健全和完善有关的法律法规
我国有关国际服务贸易的法律法规很不完善,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法律法规体系。由于许多服务业涉及一个国家的基础结构,同时发展中国家存在着服务贸易逆差扩大问题,因此我国政府应对已经建立起来的有关服务业的法律法规,要尽快的制定在服务贸易领域内尚未建立起来的法律法规,扩大服务业政策的透明度,及时对外公布我国颁布的新的有关服务业及对外服务贸易的法律法规。
从战略意义上看,提高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从而逐步构筑国际服务贸易国家竞争优势,对于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新型工业化,更加有效地参与国际分工、提高国际经济地位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柳新元.利益冲突与制度变迁[M].湖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2]林钟高等.公司治理与公司会计[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
[3]张维迎.所有权、控制权与委托代理关系[J].经济研究,1996,(9).
[4]布莱尔.所有权与控制:面向21世纪的公司治理探索[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作者简介:庄雨蒙(1993--),女,辽宁沈阳人,沈阳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金融学专业。
关键词: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特征;问题;对策
一、引言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竞争的重点从货物贸易转向服务贸易,服务业已成为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部门,在一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重要,其兴旺发达的程度成为衡量现代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如何提高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逐步构筑国际服务贸易竞争优势成为当今社会研究的课题。
二、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特征
1.服务贸易的涉及的领域日趋扩大化
服务贸易通常分为三大重要类别,即运输、旅游和其他商业服务。在世界服务贸易发展中,贸易结构不断走向高级化,运输、旅游等传统服务贸易部门所占比重下降,而以其他商业服务为代表的新兴服务贸易部门增长强劲。伴随着以信息高速公路和计算机互联网络为标志的世界信息经济时代的来到,生产性服务业已经成为国际服务贸易中最主要的一类服务,以资本密集、技术密集和知识密集为特征的新兴服务贸易逐渐发展壮大。
2.世界服务贸易的地理分布不平衡
由于各国服务贸易的发展是以各国的服务业的发展为基础的。而各国资源禀赋迥异,经济结构存在不同,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存在差异,造成了世界服务贸易发展不平衡性。当然值得肯定的是,亚洲地区的发展中国家服务贸易发展很快,拉美及亚洲国家国际服务贸易的年均增长速度高于世界平均增长速度,國际服务贸易有逐步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趋势。
3.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服务贸易结构存在显著差异
发达国家凭借其技术与经济实力、制度优势在知识、技术与资本密集型服务贸易中占有绝对的竞争优势,发展中国家则总体在服务贸易结构上存在明显劣势,只是传统服务部门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如旅游业、运输业,而在银行、保险、通讯服务、咨询等与科技发展结合紧密的部门则处于明显的劣势地位。这主要是由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有限,配套的基础设施缺乏以及法律、知识产权等制度不完善。
三、我国服务贸易出现的问题
1.高等生产要素相对贫乏,国际竞争力薄弱
随着科学技术、经济全球化的飞速发展,基础要素的重要性日益下降,而高等要素的作用却越来越重要。我国是一个资金相对不足、高素质人才短缺、教育发展滞后、劳动生产效率较低的国家。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电讯网络、高科技人才、高校研究机构和领先学科等高等要素的供给水平大幅度提高,但竞争力还较弱。
2.政府的辅助作用比较弱化
政府作用主要表现为政府对产业、行业、企业创造能力、创新能力的孵化与激励,以及对竞争规则的完善与监督。但是我国政府并没有全力投入到对教育、研究、开发的指导,这对国家竞争优势的构建很不利。但我国经济规模和综合国力日益提高,政府完全有能力也必须全力以赴地增加教育、科研投入,尤其是对高新技术项目的投入。同时还应建立和完善相互配套的科研评估与检测机制,提高开发、研究质量,保证优秀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3.我国的相关法制不健全
随着经济的发展,服务贸易出现了一些新型的贸易壁垒,例如知识产权壁垒等。而我国长期以来关于服务贸易的立法严重滞后。发达国家都有比较健全的国际服务贸易法律法规体系,虽然我国近年来先后颁布了一系列的法规,但在航空、电信、金融等直接涉及到国家经济安全的行业,还没有完整的立法。而且所颁布的法律法规不仅立法层次较低,而且缺乏协调性,从而影响了我国服务贸易立法的统一性和透明度。
四、促进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对策
1.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加快我国服务贸易专业人才的教育和培养
目前我国比较缺乏服务贸易方面的专业人员且我国服务部门的从业人员的素质普遍不高,这极大的削弱了我国服务贸易的竞争能力。为解决这一不足,我们应在一些有条件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国际服务贸易专业,培训更多高层次的国际服务贸易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就要要加强对现有人员的培训,多渠道多层次培养人才,积极引进并完善人才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人才的积极性,发挥其创造性。
2.强化政府职能,优化服务业市场秩序
首先,政府应制定措施,加大对服务业基础设施的投入,鼓励各种经济形式对服务业进行投资,从总体上提高国内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其次,要大力推进服务业技术进步,加快科技手段在服务领域的应用。最后,要改善服务供给。打破国家对一些服务业的垄断,允许国内非公有制形式对这些行业的投资或参与经营,鼓励国内民营资本涉足这些服务领域,并强化竞争机制。
3.建立健全和完善有关的法律法规
我国有关国际服务贸易的法律法规很不完善,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法律法规体系。由于许多服务业涉及一个国家的基础结构,同时发展中国家存在着服务贸易逆差扩大问题,因此我国政府应对已经建立起来的有关服务业的法律法规,要尽快的制定在服务贸易领域内尚未建立起来的法律法规,扩大服务业政策的透明度,及时对外公布我国颁布的新的有关服务业及对外服务贸易的法律法规。
从战略意义上看,提高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从而逐步构筑国际服务贸易国家竞争优势,对于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新型工业化,更加有效地参与国际分工、提高国际经济地位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柳新元.利益冲突与制度变迁[M].湖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2]林钟高等.公司治理与公司会计[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
[3]张维迎.所有权、控制权与委托代理关系[J].经济研究,1996,(9).
[4]布莱尔.所有权与控制:面向21世纪的公司治理探索[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作者简介:庄雨蒙(1993--),女,辽宁沈阳人,沈阳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金融学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