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早期商务印书馆

来源 :管理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linqq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青年时代有很大一部分时间在商务印书馆工作。因此,我很愿意和大家谈谈商务的历史。商务印书馆从清朝一直到解放,是中国出版事业的最大企业,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都有不小的作用。
  商务印书馆的创办是在一八九七年(清光绪二十三年),创办人是夏蕊芳、鲍咸恩、鲍咸昌、高凤池等人。夏瑞芳和鲍氏兄弟原来是工人出身,在教会中学学过英文,就在教会所办的美华书馆做工人。那时中国的印刷出版事业非常幼稚,中国人自己办的活字印刷几乎没有。英美人而且主要是教会,他们为了要在中国传教,就得办学堂,印行宗教书籍,主要是《圣经》,并且印一些教育用书。
  当时报纸杂志主要是石印的。美华书馆就是以印《圣经》和一些商业用品为主,有中文,有英文。夏瑞芳当时在该馆做英文排字工人,做了好多年,因为当时外文排字工资较高,他积蓄了一些钱,和鲍氏兄弟等合伙创办了商务印书馆。其所以叫“商务”,是因为主要印刷商业用品如名片、广告、簿记、账册等;其所以叫“印书馆”,是因为当时中国没有“印刷厂”的名称,印刷厂的名称还是后来从日本传过来的。这也就是说,当时夏、鲍等人的思想中是没有搞“出版社”、“书店”的意图。
  商务印书馆最初是在上海江西路德昌里,只有一些圆盘机,只有几间房子,靠着他们和教会的关系,以及宁波同乡(当时宁波人在上海经商的较多)的关系,在洋行界兜揽一些生意。商务印书馆是怎样变成一个出版社的呢?
  商务印书馆的创办是在清朝末期,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发生的时期。一八九八年戊戌政变失败,以康有为、梁启超等为首的所谓新党,有些被西太后慈禧逮捕杀害了,有些逃亡日本,有的则逃亡上海租界,因为当时的租界内清政府是不能抓人的。
  在逃到上海的这一批新党之中,有一位张菊生(元济)先生,他并不是维新派的主要人物。他原在上海南洋公学工作,这所学校不仅是进行教学,而且从事编译工作,张先生就在那里从事编辑中国最早的教科书的工作。但因与公学的主持人不合而离开该校。当时他们这一批逃亡到上海的新党,就是通过张菊生的介绍借住到商务印书馆的楼上,其中有蔡元培、吴稚晖等。
  夏瑞芳对他们很敬重,供给他们住、吃,多方面关照他们。他们那时都是二十多岁的青年,学过一些英文、格致(物理),呆在商务印书馆时间长了,就想给商务印书馆编几本书。当时虽然革新运动失败了,可是社会上学习科学和英文的要求比较迫切,加上张菊生有编辑工作的经验,这样就开始了商务印书馆的出版工作,例如《国民读本》(吴稚晖编)。这本书一出销路很大,反映了当时的需要。
  由于出版获得了不少的盈利,逐步地添置了机器,先迁于北京路顺庆里(一八九八年),几年后(一九零二年)又迁至北福建路,在该处只设印刷所,将编译所设于唐家弄,在棋盘街设发行所。这时候可说是出版、印刷、发行三者合而为一,并初具规模。但是在印刷设备方面尚感缺乏,正好当时有日本人有较雄厚的资本,拟在上海设立印刷厂,因此夏瑞芳即和日本人进行商谈,合资经营,但仍用商务印书馆的名称,并且聘请日本技术人员传授印刷技术,添置设备。
  在当时,中国还只有黑色石印。一九零五年请了不少日本印刷专家,传授制铜版、彩色石印和打纸形等技术,至一九一二年的十年当中,商务印书馆的发展很大很快,从一个“摊摊”而形成了一个全国首屈一指的出版企业。这是和日本的投资以及日本技术的传授和引进有一定关系的。
  辛亥革命发生后,商务印书馆经营人对当时革命的看法,表现出了保守的思想,这是和“事业已搞大了”这个物质条件有关的。同时在股东之间也发生了一些矛盾,有一部分人就出去另搞了一个中华书局(当时中华总经理陆费伯原来就是商务印书馆的人)。
  其时中华书局与商务印书馆的竞争很厉害,拉机器,拉人力。那时书的销路和政治很有关系,商务印书馆有日本人的股份这一个弱点被中华书局抓住了,这在民族情绪高涨的当时是很不利的,直接影响了书籍的发行。因而夏瑞芳又设法招收中国股份,与日本人进行磋商,经历了三年时间,始全数将日股收回。这样,商务印书馆就由和日本人合资而最后成为单纯的民族资本企业了。
  民国二、三年,商务印书馆在宝山路造了大厂房,这在当时全国的出版业中来讲可说是第一。我个人感觉商务印书馆的创始人夏瑞芳,是一个企业家,他首先主张同维新的知识分子的结合,再是认清了需要利用日本资本和技术,最后把日本股份收买下来,他可说是民族资本家当中的一个杰出人物。
  一九一四年一月十日晚上,夏瑞芳由发行所出来时,被人用手枪刺杀。据说当时执行枪杀夏瑞芳的凶手就是蒋介石,蒋在那是充当打手的。我虽然没有见过夏瑞芳本人,但是我了解当时商务印书馆的工人对他的印象是很好的。他本是一个工人,十多年当中却把中国的出版事业办起来了。夏瑞芳死后,商务印书馆缺少了一个很合适的总经理。
其他文献
国际上各个国家发展的不确定性,将给我们的企业未来的发展都带来一定的不确定性。  更重要的就是在这些年,移动互联网利用网上服务的方式开始发力,让人们见识到互联网的作用。这会让我们重新考虑我们以前的工作方式,考虑我们要走的道路。  中国的经济一直是在选择一种平衡,就是发展和公平。前几年,经济发展得很快,但是同时确实也给人带来了紧张因素,包括自然环境,比如像雾霾天气。还有确实是比较严重的贪污腐败。严重的
期刊
在分隔的东西方文化进行双融学习并超越  东方和西方、亚洲和北美、两种文化和两个大陆,这就是我生活的环境。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一直致力于研究与教学的连结;在从事学术研究的同时,我也参与多样的、有时候甚至相互冲突的活动,例如:各种教学、专业与社群服务,以及管理实务等。不管在日常生活或在工作,我一直努力成为一个文化双融的学习者——这是一个在我早年就已成形的愿望。  个人的经历和愿望  我在台湾一个最偏远
期刊
中国古代的国家,诞生于族群社会。因此,夏商周三代的早期政权,国家与社会在本质上是融合一体的。经过春秋战国的裂变,到了秦汉帝制时代,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开始重构。帝制国家形成之后,政权的力量就试图渗透于社会的方方面面。商鞅变法,把民众作为秦国崛起的铺路石料,开始建立代表国家强制的基层组织。“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甚至要由政权代行父权,把是否分家也由国家统管起来,以加倍征收人头税的方式迫使有两个壮丁
期刊
2014年,房地产投资增速会保持不变,2013年在18%到20%之间,估计今年也会维持在一个较高的增长速度。首先是去年的销售,在开发商回笼资金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银行信贷也有所增加;另外是基金的规模迅速增长,基金规模2013年超过了6000亿,这个数字是非常大的。再加上其他的渠道,尽管企业的负债率仍然在75%,但是仍然有能力增加土地的储备。尤其我们可以看到百亿以上的俱乐部成员越来越多,500亿以上
期刊
东方和西方、亚洲和北美、两种文化和两个大陆,这就是我生活的环境。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一直致力于研究与教学的连结;在从事学术研究的同时,我也参与多样的、有时候甚至相互冲突的活动,例如:各种教学、专业与社群服务,以及管理实务等。不管在日常生活或在工作,我一直努力成为一个文化双融的学习者——这是一个在我早年就已成形的愿望。  个人的经历和愿望  我在台湾一个最偏远的地区出生、长大,我和家人在那里一起生活
期刊
在可以看得见的15年到20年内,房地产的市场价格肯定还是往上走的。我们名义上的城市化率52%,刨除在城市的农民工后,实际也只超过40%。按照世界的经验来看,城镇化率不超过75%~80%的时候,房地产都会处于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而随着全球货币超发,即使是城市化进程充分的国家和地区,如英国、法国,整体的房价依然在往上走。不动产资产的升值,可以说是平衡货币超发的一种工具。  对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
期刊
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提到,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我们在改革开放的过程当中,对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的认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而不断深化的,是以渐进的方式推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强调物质利益在调集工人农民积极性上的重要性,但是仍沿着计划经济的思路用政府的力量来调整农轻重的比例;后来承认市场在资源配置上的作用,但是强
期刊
在中国的发展中,劳动法制定带来的后果是中国大量的中小企业的倒闭,而中小企业的倒闭带来一个最大的后果是老百姓失业,老百姓失业导致老百姓生存更加艰难。劳动法的制定是特别好的事情,但是,怎么才是一个更加合理的让企业和老百姓互惠互利的劳动法?  我曾经做过一个简单的调查,发现如果所有企业按照100%的方式交所有员工的社保、公积金以及税收,一半的现存企业会面临倒闭。最后的结果是什么,实际上伤害了经济的发展,
期刊
互联网时代的执行不再是标准化的复制。互联网零售时代我们用什么来指导员工自主创新、自主管理,我们如何去选择主攻项目、创新执行,是一个新的考验。  我想提出一个围绕“效果、效益、效率”的“三效法则”,即“用户体验讲效果,经营创新讲效益,制度优化讲效率”。  一是用户体验讲效果。我们过去讲“营销为纲”,现在还要加一句“体验为王”。我们所有的工作都应以提升用户体验为前提,任何损害体验的行为都必须一票否决,
期刊
谨以此专题纪念组织学习理论的大师克里斯 ·阿吉里斯(Chris Argyris,1923.7.16—2013.11.16),感谢他对组织理论的建设性贡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