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妈的背影

来源 :中国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ywy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教育儿童,这几乎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
  严父慈母,虎妈猫爸,有主张“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材”的,有提倡对孩子“一要理解、二要解放”的;有力主“严师出高徒”的,有坚持“宽容才有快乐”的;有恪守《三字经》“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原则的,有崇尚王阳明“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若冰霜剥落,则生意萧索,日就枯槁矣”思想的。是尊重、呵护、关爱,还是训斥、贬损、苛责,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这么说吧,凡有人群的地方,时无分古代现代,人无分肤色国籍,都离不开儿童教育这个问题;你可以发言也可以不发言,育儿的方法却是谁都跳不出的“如来佛”的手心儿。
  “一位华裔妈妈,用她所受的中国式教育管教了两个孩子,并记录了这个育儿经历,仅此而已。”这是《虎妈战歌》的作者、被称作“虎妈”的蔡美儿的自白。
  “虎妈”的名字,是女儿被严格甚至苛刻要求受不了时,背地里叫她的(叫她“母老虎”“伏地魔”)。她的先生杰德觉得她的要求太高太强硬,让家里太紧张、不自由,一家人对她不满或者开玩笑时,就常常喊她“虎妈”。
  孩子在背地里或者当面喊她“虎妈”,她则一笑了之,说明这位“虎妈”还行,还不是唯我独尊的狼虎之妈;我是看了“虎妈”与她两个女儿的一幅笑容可掬、亲热互盼的照片才得到这样的印象的。
  这使我看了“虎妈”制订的什么“每科成绩必须拿A,不好好练琴就骂女儿‘垃圾’,不准参加玩伴聚会”等十条家规、采用高压手段管教女儿的故事,就拼命磨墨运气、必欲口诛笔伐“再踏上一只脚”的锐气先消失了一半,写此文时的情绪平和了许多。
  触动了西方媒体神经的《虎妈战歌》
  什么事情到了媒体手里,就会被迅速夸张、放大,尤其在网络时代。柔和变得坚硬,圆润变得刚强,含糊不清变得棱角分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变成了不共戴天、势不两立。有人说,记者都是惟恐天下不乱惟恐人不咬狗;无风三尺浪,有雨一街泥;平地掘井,于无声处听惊雷。不然哪有那么多新闻,不然哪能吸引眼球?记者的话,得打了折扣再听。
  譬如,这次美国媒体说,在教育子女方面,中国母亲的严格教育方式似乎更见成效。
  真不知道这是神经过敏还是上纲上线,问题一下子严肃起来。这大概是在美国经济金融危机,中国“风景这边独好”的背景下,每每以老大自居的美国佬的一种低姿态一种低调一种哀鸣;尽管也有不甘者说他们还有多少诺贝尔奖获得者,还有比尔
其他文献
学期伊始,学校安排我教一年级语文,我自以为一年级的小学生更好教一些,好心的同事却纷纷给了善意的提醒:“一年级学生年龄小,刚步入学校生活,事事都得老师帮助甚至是‘代办’,你可得做好‘受苦受累’的心理准备啊”;“他们觉得什么都新鲜,一天到晚说个不停,闹个不休,你可得多准备几盒‘金嗓子喉宝’”;“哎呀,别小瞧了一年级的小孩子,他们有的是让你无法解答的‘好问题’,你得准备好‘百科全书’”……  我开始有些
教师节和中秋节已过,春节又将至,关于给教师送礼的话题又一次引发热议。究其原因,不外乎少数教师收受了学生家长的贵重财物而损害了整个教师群体的形象,但是我们也不能一叶障目,不见森林。应该明确地意识到,这只是极个别的现象,大多数教师还是恪守着师道:踏踏实实地备课,兢兢业业地教书,如若己出地爱护着自己的学生……  作为一名从教多年的老教师,不能不心生感慨。其实,中国一向是礼仪之邦,向教师表达敬意,我不反对
一、来访者的一般资料  1.一般情况  C,男,16岁,身高约1.70米,某中学高一年级重点班学生,身材中等,为本班班长。家庭经济条件较富裕,家中有一个弟弟。C无重大躯体疾病历史,家族成员无精神疾病史,父母婚姻状况良好,未接受过心理咨询。  2.问题表现  2010年12月9日,在与C班主任沟通的过程中,班主任表示C学段一考试(期中考试)退步比较大,考试之后的一段时间,学习和情绪状态都不太好。班主
编者按:   为让最优秀的人当老师,培养一批批优秀教师,从2007年起,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施行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对于师范生而言,要想由一名优秀的学生成长为一名称职的教师,教育实习在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这一过程中,他们将初步完成自己的职业定位、人生定位,并以此为起点,正式迈向未来教育家之路。本栏目将密切关注他们迈出的第一个步伐,记载他们初为人师的思想点滴,以供后来者镜鉴。    时间的潮水
是年七月,吾等十余人背京师,穿河北,引路而上,直至沽源。于斯地,顿脚歇足,实践交流。期间聚白河源、游五花甸、高三远足、讲座、聚餐,往来十余日,竟不思归。于今日,已近月余,吾因思怀心切,遂作斯赋,谨记之。文曰:  时惟七月,序属三伏,于时为阳,天热昼长。月落而起,日出而行,披晨雾、斩荆露、跨石桥、穿隧洞,一路向北。风萧萧以盈袖,车踽踽以独行。及至沽源,无奈水竭食尽,车殆人乏。惟见车道两旁,洼然坑然,
是年七月,吾等十余人背京师,穿河北,引路而上,直至沽源。于斯地,顿脚歇足,实践交流。期间聚白河源、游五花甸、高三远足、讲座、聚餐,往来十余日,竟不思归。于今日,已近月余,吾因思怀心切,遂作斯赋,谨记之。文曰:  时惟七月,序属三伏,于时为阳,天热昼长。月落而起,日出而行,披晨雾、斩荆露、跨石桥、穿隧洞,一路向北。风萧萧以盈袖,车踽踽以独行。及至沽源,无奈水竭食尽,车殆人乏。惟见车道两旁,洼然坑然,
“栀子花开啊开,栀子花开啊开,像晶莹的浪花盛开在我的心海。栀子花开啊开,栀子花开啊开,是淡淡的青春纯纯的爱。”这优美悦耳的旋律,这朴素淡雅的歌词,总是让我的心情难以平静,总是让我回想起在凤仪支教的日子。  在凤仪的每一天,我都被一些东西感动着。虽然支教结束了,但是这一段幸福快乐的时光,将永远珍藏在我的记忆里。蓦然回首,那一张张可爱的面庞,那一个个活泼的身影,那一段段难忘的故事,都是如此的亲切动人。
从小到大,我拥有太多太多的雅号,“鼻涕虫”“馋嘴猫”“淘气宝”等,但它们都随着年龄的增长离我而去了,可一直伴随着我的还有一个能让我快乐的名字—“孩子王”。 小时候
期刊
说到考试,不是我吹,咱们可是考场上的老手了。什么期中考、期末考、中考,咱什么大风大浪没经历过?现在就只差高职考了(不过,也不远矣)。打从上学以来咱们考过的卷子叠起来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