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最大的属性是什么?历史是前人为后人所记录的人的活动,历史是属人的。历史产生于人,服务于人,而人之所以为人,从哲学角度上看,必须是“活”的人,死了的人失去了人的特征也就不成其为人了。历史也是“活”的。
一、历史是属人的——我理解的历史观
1、人说历史
有人说历史是一具“木乃伊”,因为历史总给人一种感觉,它属于过去,宁静,将过去娓娓道来,似乎“木乃伊”是最真实的写照。然而,这仅仅是一种错觉罢了,历史以它的沉寂向现实世界的人们诉说着属于昨天却又对今天有着丰富教益的故事,她不是为发生在历史中的人而写,历史从来就是活着的人为今后活着的人而重构的死者的生活。其资政教化、知古鉴今的功能不是一个“死”字可以诠释的。昨天是今天的历史,今天是明天的历史,历史是动态的,是发展的,充满着生命的活力。历史在短暂中永恒,永恒存在于她的意义中。我们可以从已成为历史的历史中得到启发,受到警示,从而认真地撰写人类的今天,为明天留下一份璀璨。
有人说历史是一个小姑娘。历史的痕迹既然是人的活动的记录,而刻印痕迹的人必然以他的欣赏、他的喜好,一笔一划、一深一浅,无不透视着历史书写者的人生态度,所以,历史又好象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的确,我们悲哀地看到历史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消遣,成为屏幕上戏说的具有一身神武的真命天子和疯疯颠颠的公主格格。然而历史却微笑着听着人们的消遣、看着舞台上的戏说,并把这些评说刻录在历史觉得印记里,再由后来的人继续评说一一这就是历史的姿态。
2、我说历史
历史是人的放大镜,她教会人站在人的高度关注人类,尊重情感,承认价值,进化文明。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一个民族没有自己的历史那么这个民族是苍白和虚弱的,而历史赋予这个民族以凝聚力、奋发向上的力量,积极开拓。人文的缺失是民族的悲哀,人文的充实是民族的希望。在演绎历史、感悟历史、预知历史中,历史正以她丰富的内涵吸引着你,丰富你的人生,铸造你的精神,陶冶你的性情,提升你的品位。
历史离我们很远,历史又离我们很近。很远,远到我们无法追踪,远到我们不能眺望;很近,近到与现在同步,就在不经意间成为你刻骨铭心的昨天,成为你的历史。我们每一个人都在进行着历史、演绎着历史、创造着历史。面对现在、如何开创未来?这不是轻松的故事,而是责任,是使命。
二、升学的敲门砖——我困惑的学习观
1、割裂历史的忧思
为什么要学历史?为什么要研究历史?大凡对历史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历史最显著的功能在于她的“资政教化”和“知古鉴今”。一代明君李世民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一语道出了探求社会发展规律的历史功能;“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争的生灵涂炭使我们为避免战争、谋求人类的和平发展而作积极的努力,这成为我们不自觉的意识。我们曾经指责日本当局修改教科书篡改历史,掩盖当年侵略亚洲人民的历史面目,我们也担心他们年轻的一代不了解先辈对人类文明的罪行、而是沉溺于大利民族的光荣之中,并有可能重蹈战争的覆辙,那我们的教育为什么不深刻地反省:中国有着绝大多数高中生不学习世界历史、不学中国古代史。也许有人会说历史学习是没有用的,是的,历史学科并不具有强烈的工具性,也没有现实的经济利益,学历史的人还常常给人迂腐之感——尽管谁都承认不重视历史是民族的悲哀,那么既然如此,中国乃至亚洲何必要对日本修改教科书一事这般敏感?在我们割裂历史的时候我们又有什么资格去指责别人否定历史?我们在担心我们的下一代如此匮乏历史意识,今后将怎样去面对世界?他们不能从美国由一个殖民地经过100年的开拓成为世界大国中吸取成功的经验;他们不能理解日本一个战败国却仅在20年后经济发展的速度位于世界第一;他们又怎能从新加坡“70年代的奇迹”中获得启发?而对中国五十到七十年代因左倾错误而延误了20年的生产力麻木不仁。人文的缺乏会让我们的学生今后朝着怎样的方向发展?我们更担心他们的思想中没有作为中国人的骄傲情感,而成为精神空洞技术发达的怪物?!如此的精英是人类的灾难。
2、选择历史的无奈
我们庆幸还有小部分高中学生在学习历史。自然这是由于高一年级课程开设。那么高二、高三——选读文科、选报历史的学生,他们又为何走进历史的课堂?他们说,历史不像其他学科那样需要扎实的基础和和敏感的思维,只要花点时间背背就可以得分了。造成他们如此经验的因素很多:主观上,初中学习不到位,老师划书、学生背书、考试得分的模式使学生尝到了甜头,并在高中延伸;高中老师对这种模式的改造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甚至由于某些客观原因迁就学生,不能使历史学习要求从知识层面转向能力考查。于是学生满足于这样的模式并对历史学习造成了一个认识上的误区。客观上,重理轻文这一工业化的产物在中国仍占有较大的市场。在有些人看来,一个全面发展的学生如果选修文科、选考历史是一件很吃亏、很遗憾的事,而一些数理化相加不满100分的同学倒是最适合读文科的。这些没有对历史真正探究过的人这样的看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甚至决定着学生的选科。且不论这是认识的偏差还是功利的诱惑,文科的状况一届不如一届。文科成了学生的“避风港”和“救难所”了。把目光投放到社会上,当前以经济为准、以现实先,历史用什么来吸引我们的学生呢?我们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享受学习,东周列国信手拈来;我们可以让学生体会成功,应付考试胸有成竹;我们也可以让学生感到充实,旁征博引拿手好戏……可是,一旦高考挣分多的学科、招生人数多的学科、工作赚钱多的学科站在历史的面前,自然,历史成为无奈。录取上的比例悬殊、史地专业的狭窄,这活生生的现实啊!即使因对历史的留恋而徘徊,最终也意味着放弃。而一些无可奈何的学生才会把文科、尤其史地的选报作为绝处逢生的救命稻草。当然,不乏一些真正对历史情有独钟的学生,冲破重重阻力——家长、升学、就业、面子,杀出血路,和历史相亲相爱。
历史不是升学的敲门砖,她更是一个人一生的财富。
三、为历史插上思维和人文的双翅——我追求的教学观
对历史的探究要从“死去”的历史中“活”过来,否则人的学习只能成为“殉葬品”,而这一个“活”字,只有细细地咀嚼方可品味出其鲜美的滋味。历史学是研究古今中外怎样发展怎样变化的学问,并对这种发展变化的规律进行分析、判断和探究解释。它是一种人文素质的教育,其核心是情感和价值观的养成,而这一核心是建立在历史思维和历史意识的基础上自然生成的,如果我们热衷于过去是个什么样,使学生仅成为一个旁观者,这样生成的情感态度和人生价值是被动的和脆弱 的,有着牵强附会的别扭。历史教学必须教会学生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地分析人类活动,而在思考历史、理解历史、分析历史的过程生成价值观和人生态度,从而为其学习插上思维和精神的翅膀,腾飞万里。但由于历史学习目的困惑和认识的误区,课堂里学生往往不在学历史,而在学考历史,“死记硬背”成为学生得分的法宝。也许这在常识性的考查中会侥幸成功,然而当面对真正的探究学习、综合学习时却又手足无措,大有“误入歧途”的懊丧,大发“早知今日何必当初”的嗟叹。作为一个历史教育工作者面对这样的状况是应该感到痛心的,多么好的东西经过机械、麻木的学习反倒成为一种“想说爱你不容易”的累赘。所以我们要树立一个活的教学观,教师要活教书,教活书;学生不要死读书、读死书,把学生从“死记硬背”中解救出来。
1、让历史活在思维中。
僵化历史,你将作茧自缚,苦不堪言,活化历史,你将游刃有余,乐在其中。
要有学问,首先学“问”。学贵有疑,有疑方能问,善思方会疑,此即求学好问。学习是一个不断提问、答疑、解疑的过程。长期的教学学生已习惯于接受现成的知识和结论,囫囵吞枣、照猫画虎,从不怀疑,成为等待填食的鸭子,历史也成为一种僵化的、凝固的、没有生命力的古董了。我感到,应该让学生学会问问题,没有经过思考的知识往往不成其为问题,只有在追问历史的过程中方能掌握真正的学问。
带着问号走进课堂。我们的课堂习惯于给学生留些费解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号走出教室,使教学内容在学生的业余时间得以进——步延伸。与其让学生带着问号走出教室,不如让他们带着问号走进教室,这就必须培养学生有自我学习的能力,能在课前总体上把握教材,梳理知识网络,使每一个知识点“活”在知识体系中;对自学中不能把握的疑问则在课堂上进行质疑,作为教师,采取合适的学习方式进行导疑,使疑问自然地化解在学生的知识体系中,而不是简单生硬地用句号来替代学生的问号。
在合作中探究、在归纳中建构。历史长河中处处蕴藏着辨证的哲理、智慧的珍珠。历史的发展不是简单的周而复始的循环,而是发展规律的。对历史思维的训练要求学生把握历史特征,探究发展规律。通过再造历史情景,创建历史时空,塑造历史镜像,把死的说话;同时,要从活生生的历史表象下看到潜藏的实质和规律,使具体的史实抽象化,把活的讲死。无论是历史的外在表现还是内在实质,源于历史又高于历史,个性盎然地“活”在历史知识体系中。
通过探究,深入浅出地勾勒建构出历史的框架体系。历史发展的规律自然规律一样,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这其中的规律正是我们对历史的领悟和体验。
2、让历史活在精神中
历史教学的“活”仅仅追求课堂表面的“活”是不够的,“活”,重在再现、重在演绎、重在架构历史与现实的桥梁。在教育功利性的驱使下,人们只重视教育的经济价值,而没有重视教育的人文价值,在实现了物质生活富裕之后,人们感到精神的迷茫和心、灵的空虚,道德水平下降了、个人主义膨胀了、心灵空虚了、社会责任感减退了,人文精神的底蕴在悄悄地流失。历史告诉我们,没有科学,一打就垮、受人宰割:但没有人文,不打自垮,甘为人奴。科学求真,人文求善,科学是立事之基,人文是为人之本,科学与人文交融方能生成正确的追求目标、方能生成优秀的思维形式。历史学科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倡导不与现实割裂、不与生活割裂;主张传承与创新;张扬人文精神和科学理念;重视对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和树立。究竟什么是人文?朱永新市长说:人文就是关心人类命运、关心他人,关心人类文明、关心人类文化,历史学是最能实现人文的追求的。对战争的反省可以让人热爱生活、珍惜和平;对中华文明的追忆使人产生热情、关怀人类:对中国古都的迁址、经济中心的转移的探究使人关怀环境、谋求发展;我们看到英法肆虐北京、项羽火烧阿房官,我们为人类文明的流失而悲叹。在人文的潜移默化中,学生的眼界越来越开阔,胸襟会越来越大,目光越来越深邃,对人类、社会、人生、时代、生命、自然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对国家民族的责任感越来越强烈,从而使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一个大写的人、一个完美的人。
一、历史是属人的——我理解的历史观
1、人说历史
有人说历史是一具“木乃伊”,因为历史总给人一种感觉,它属于过去,宁静,将过去娓娓道来,似乎“木乃伊”是最真实的写照。然而,这仅仅是一种错觉罢了,历史以它的沉寂向现实世界的人们诉说着属于昨天却又对今天有着丰富教益的故事,她不是为发生在历史中的人而写,历史从来就是活着的人为今后活着的人而重构的死者的生活。其资政教化、知古鉴今的功能不是一个“死”字可以诠释的。昨天是今天的历史,今天是明天的历史,历史是动态的,是发展的,充满着生命的活力。历史在短暂中永恒,永恒存在于她的意义中。我们可以从已成为历史的历史中得到启发,受到警示,从而认真地撰写人类的今天,为明天留下一份璀璨。
有人说历史是一个小姑娘。历史的痕迹既然是人的活动的记录,而刻印痕迹的人必然以他的欣赏、他的喜好,一笔一划、一深一浅,无不透视着历史书写者的人生态度,所以,历史又好象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的确,我们悲哀地看到历史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消遣,成为屏幕上戏说的具有一身神武的真命天子和疯疯颠颠的公主格格。然而历史却微笑着听着人们的消遣、看着舞台上的戏说,并把这些评说刻录在历史觉得印记里,再由后来的人继续评说一一这就是历史的姿态。
2、我说历史
历史是人的放大镜,她教会人站在人的高度关注人类,尊重情感,承认价值,进化文明。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一个民族没有自己的历史那么这个民族是苍白和虚弱的,而历史赋予这个民族以凝聚力、奋发向上的力量,积极开拓。人文的缺失是民族的悲哀,人文的充实是民族的希望。在演绎历史、感悟历史、预知历史中,历史正以她丰富的内涵吸引着你,丰富你的人生,铸造你的精神,陶冶你的性情,提升你的品位。
历史离我们很远,历史又离我们很近。很远,远到我们无法追踪,远到我们不能眺望;很近,近到与现在同步,就在不经意间成为你刻骨铭心的昨天,成为你的历史。我们每一个人都在进行着历史、演绎着历史、创造着历史。面对现在、如何开创未来?这不是轻松的故事,而是责任,是使命。
二、升学的敲门砖——我困惑的学习观
1、割裂历史的忧思
为什么要学历史?为什么要研究历史?大凡对历史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历史最显著的功能在于她的“资政教化”和“知古鉴今”。一代明君李世民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一语道出了探求社会发展规律的历史功能;“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争的生灵涂炭使我们为避免战争、谋求人类的和平发展而作积极的努力,这成为我们不自觉的意识。我们曾经指责日本当局修改教科书篡改历史,掩盖当年侵略亚洲人民的历史面目,我们也担心他们年轻的一代不了解先辈对人类文明的罪行、而是沉溺于大利民族的光荣之中,并有可能重蹈战争的覆辙,那我们的教育为什么不深刻地反省:中国有着绝大多数高中生不学习世界历史、不学中国古代史。也许有人会说历史学习是没有用的,是的,历史学科并不具有强烈的工具性,也没有现实的经济利益,学历史的人还常常给人迂腐之感——尽管谁都承认不重视历史是民族的悲哀,那么既然如此,中国乃至亚洲何必要对日本修改教科书一事这般敏感?在我们割裂历史的时候我们又有什么资格去指责别人否定历史?我们在担心我们的下一代如此匮乏历史意识,今后将怎样去面对世界?他们不能从美国由一个殖民地经过100年的开拓成为世界大国中吸取成功的经验;他们不能理解日本一个战败国却仅在20年后经济发展的速度位于世界第一;他们又怎能从新加坡“70年代的奇迹”中获得启发?而对中国五十到七十年代因左倾错误而延误了20年的生产力麻木不仁。人文的缺乏会让我们的学生今后朝着怎样的方向发展?我们更担心他们的思想中没有作为中国人的骄傲情感,而成为精神空洞技术发达的怪物?!如此的精英是人类的灾难。
2、选择历史的无奈
我们庆幸还有小部分高中学生在学习历史。自然这是由于高一年级课程开设。那么高二、高三——选读文科、选报历史的学生,他们又为何走进历史的课堂?他们说,历史不像其他学科那样需要扎实的基础和和敏感的思维,只要花点时间背背就可以得分了。造成他们如此经验的因素很多:主观上,初中学习不到位,老师划书、学生背书、考试得分的模式使学生尝到了甜头,并在高中延伸;高中老师对这种模式的改造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甚至由于某些客观原因迁就学生,不能使历史学习要求从知识层面转向能力考查。于是学生满足于这样的模式并对历史学习造成了一个认识上的误区。客观上,重理轻文这一工业化的产物在中国仍占有较大的市场。在有些人看来,一个全面发展的学生如果选修文科、选考历史是一件很吃亏、很遗憾的事,而一些数理化相加不满100分的同学倒是最适合读文科的。这些没有对历史真正探究过的人这样的看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甚至决定着学生的选科。且不论这是认识的偏差还是功利的诱惑,文科的状况一届不如一届。文科成了学生的“避风港”和“救难所”了。把目光投放到社会上,当前以经济为准、以现实先,历史用什么来吸引我们的学生呢?我们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享受学习,东周列国信手拈来;我们可以让学生体会成功,应付考试胸有成竹;我们也可以让学生感到充实,旁征博引拿手好戏……可是,一旦高考挣分多的学科、招生人数多的学科、工作赚钱多的学科站在历史的面前,自然,历史成为无奈。录取上的比例悬殊、史地专业的狭窄,这活生生的现实啊!即使因对历史的留恋而徘徊,最终也意味着放弃。而一些无可奈何的学生才会把文科、尤其史地的选报作为绝处逢生的救命稻草。当然,不乏一些真正对历史情有独钟的学生,冲破重重阻力——家长、升学、就业、面子,杀出血路,和历史相亲相爱。
历史不是升学的敲门砖,她更是一个人一生的财富。
三、为历史插上思维和人文的双翅——我追求的教学观
对历史的探究要从“死去”的历史中“活”过来,否则人的学习只能成为“殉葬品”,而这一个“活”字,只有细细地咀嚼方可品味出其鲜美的滋味。历史学是研究古今中外怎样发展怎样变化的学问,并对这种发展变化的规律进行分析、判断和探究解释。它是一种人文素质的教育,其核心是情感和价值观的养成,而这一核心是建立在历史思维和历史意识的基础上自然生成的,如果我们热衷于过去是个什么样,使学生仅成为一个旁观者,这样生成的情感态度和人生价值是被动的和脆弱 的,有着牵强附会的别扭。历史教学必须教会学生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地分析人类活动,而在思考历史、理解历史、分析历史的过程生成价值观和人生态度,从而为其学习插上思维和精神的翅膀,腾飞万里。但由于历史学习目的困惑和认识的误区,课堂里学生往往不在学历史,而在学考历史,“死记硬背”成为学生得分的法宝。也许这在常识性的考查中会侥幸成功,然而当面对真正的探究学习、综合学习时却又手足无措,大有“误入歧途”的懊丧,大发“早知今日何必当初”的嗟叹。作为一个历史教育工作者面对这样的状况是应该感到痛心的,多么好的东西经过机械、麻木的学习反倒成为一种“想说爱你不容易”的累赘。所以我们要树立一个活的教学观,教师要活教书,教活书;学生不要死读书、读死书,把学生从“死记硬背”中解救出来。
1、让历史活在思维中。
僵化历史,你将作茧自缚,苦不堪言,活化历史,你将游刃有余,乐在其中。
要有学问,首先学“问”。学贵有疑,有疑方能问,善思方会疑,此即求学好问。学习是一个不断提问、答疑、解疑的过程。长期的教学学生已习惯于接受现成的知识和结论,囫囵吞枣、照猫画虎,从不怀疑,成为等待填食的鸭子,历史也成为一种僵化的、凝固的、没有生命力的古董了。我感到,应该让学生学会问问题,没有经过思考的知识往往不成其为问题,只有在追问历史的过程中方能掌握真正的学问。
带着问号走进课堂。我们的课堂习惯于给学生留些费解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号走出教室,使教学内容在学生的业余时间得以进——步延伸。与其让学生带着问号走出教室,不如让他们带着问号走进教室,这就必须培养学生有自我学习的能力,能在课前总体上把握教材,梳理知识网络,使每一个知识点“活”在知识体系中;对自学中不能把握的疑问则在课堂上进行质疑,作为教师,采取合适的学习方式进行导疑,使疑问自然地化解在学生的知识体系中,而不是简单生硬地用句号来替代学生的问号。
在合作中探究、在归纳中建构。历史长河中处处蕴藏着辨证的哲理、智慧的珍珠。历史的发展不是简单的周而复始的循环,而是发展规律的。对历史思维的训练要求学生把握历史特征,探究发展规律。通过再造历史情景,创建历史时空,塑造历史镜像,把死的说话;同时,要从活生生的历史表象下看到潜藏的实质和规律,使具体的史实抽象化,把活的讲死。无论是历史的外在表现还是内在实质,源于历史又高于历史,个性盎然地“活”在历史知识体系中。
通过探究,深入浅出地勾勒建构出历史的框架体系。历史发展的规律自然规律一样,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这其中的规律正是我们对历史的领悟和体验。
2、让历史活在精神中
历史教学的“活”仅仅追求课堂表面的“活”是不够的,“活”,重在再现、重在演绎、重在架构历史与现实的桥梁。在教育功利性的驱使下,人们只重视教育的经济价值,而没有重视教育的人文价值,在实现了物质生活富裕之后,人们感到精神的迷茫和心、灵的空虚,道德水平下降了、个人主义膨胀了、心灵空虚了、社会责任感减退了,人文精神的底蕴在悄悄地流失。历史告诉我们,没有科学,一打就垮、受人宰割:但没有人文,不打自垮,甘为人奴。科学求真,人文求善,科学是立事之基,人文是为人之本,科学与人文交融方能生成正确的追求目标、方能生成优秀的思维形式。历史学科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倡导不与现实割裂、不与生活割裂;主张传承与创新;张扬人文精神和科学理念;重视对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和树立。究竟什么是人文?朱永新市长说:人文就是关心人类命运、关心他人,关心人类文明、关心人类文化,历史学是最能实现人文的追求的。对战争的反省可以让人热爱生活、珍惜和平;对中华文明的追忆使人产生热情、关怀人类:对中国古都的迁址、经济中心的转移的探究使人关怀环境、谋求发展;我们看到英法肆虐北京、项羽火烧阿房官,我们为人类文明的流失而悲叹。在人文的潜移默化中,学生的眼界越来越开阔,胸襟会越来越大,目光越来越深邃,对人类、社会、人生、时代、生命、自然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对国家民族的责任感越来越强烈,从而使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一个大写的人、一个完美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