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购护肤品,成分含量要看清

来源 :祝您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e_dow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爱美是人的天性,现如今,护肤品已然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日用品。正规的护肤品会在包装或说明书中将所有成分都标注出来,国外进口护肤品也必须有中文标志或者中文说明书。可是,有多少人能明明白白弄懂护肤品的全成分呢?

10大不同成分的作用


  一件护肤品的完整成分表可能多达数十种成分,只需要弄懂一些主要的就可以了。
  1.保湿剂:常见的保湿剂有甘油(丙三醇)、透明质酸、氨基酸、胶原蛋白、PCA-钠等。
  保湿剂被认为可以明显提高皮肤的含水量,增加皮肤弹性,改善皮肤干燥状态。它主要是通过抓取和输送水分,防止皮肤水分流失,维持皮肤的水分含量。保湿剂属于面霜中最常用的成分,低价产品可能会选择甘油、白油;高价产品可能会选择神经酰胺、透明质酸。其中,透明质酸是目前发现的自然界中保湿性最好的物质,因为2%的纯透明质酸水溶液能牢固地保持98%水分。具体来说,透明质酸其实也属于人皮肤表皮及真皮的主要基质成分之一,其生理功能是能使水分进入细胞间隙,并与蛋白质结合而形成蛋白凝胶,将细胞粘在一起,发挥正常的细胞代谢作用,起到保持细胞水分,保护细胞不受病原菌的侵害,加快恢复皮肤组织,提高创口愈合再生能力。
  2.皮肤自有成分:属于护肤品中最安全的成分,换句话说,好的护肤品大多是皮肤自有的或类似的成分。如:多元脂质体、神经酰胺、维生素A、天然维生素E、乳酸钠、乳酸都是皮肤自有的成分,有保护皮肤、保湿功能。
  其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神经酰胺,它存在于肌肤角质细胞与细胞之间,是维持角质润泽、保持肌肤水分的重要成分。它非常易被皮肤吸收,并能促进其他营养物质渗透,从而改善皮肤保持水分的能力;它还能增强表皮细胞的内聚力,帮助皮肤再恢复,改善皮肤外观,令皮肤光滑有弹性,也可避免或减少因紫外线照射而引起的表皮剥落,从而有助于皮肤抗衰老。尤其对老年干性皮肤保湿有效率为80%,它被广泛运用于眼霜中,力图改善眼部的皱纹状况。神经酰胺与胶原蛋白一样会随着年龄的成长而逐渐流失,造成肌肤出现干糙、缺水等现象。
  3.果酸:可谓是“剥角质光滑肌的好帮手”。果酸的细小分子有着超强的渗透力,能快速渗透皮肤,减少角质细胞间的桥粒连接,增进上皮细胞新陈代谢的速度,加速了老化角质细胞脱落,促使肌肤更新,也使的上皮细胞排列更为整齐,角质层于是变得光滑而细致。同时,果酸还能让毛孔周围的角化栓塞易于脱落,并畅通毛囊管,有效防止毛孔阻塞,有利于皮质顺利排出,同时也使得已生成的痘痘在软化后易于脱落。但使用含果酸的护肤品,会增加皮肤对紫外线的吸收,扩大晒伤机会,所以使用果酸产品时,即便是阴天也要涂擦防晒用品。
  4.泛醇(维生素原B5):有修复皮肤功能,尿囊素有修复伤口、润滑皮肤的功能。
  5.辅酶Q10:它减少皱纹的“秘密武器”。辅酶Q10在体内主要有两个作用,一是营养物质在线粒体内转化为能量的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二是有明显的抗脂质过氧化作用。当细胞中含足够Q10即能量代谢会有所增强,清除自由基,缓解皱纹加重。
  6.熊果素:是一种由越橘科植物熊果叶中萃取出的成分。它能迅速渗入肌肤,在不影响细胞增殖浓度的同时,有效抑制皮肤中的酪氨酸酶的活性,阻斷黑色素的形成,它是当今流行的最为安全有效的美白原料。
  7.黏度调节剂:黏度调节剂主要是调节护肤品中的溶剂的稳定及黏稠度,增加产品使用的舒适感,其成分本身没有护肤功效,在医用护肤品添加较少或不添加,常见于普通的护肤品中。
  8.抗氧化剂:抗氧化剂是护肤预防中极为重要的内容,通过对氧气不良影响的阻止,来达到延缓衰老的目的。抗氧化剂有植物类和维生素类。其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多酚,它属于“抗氧化强手”,它主要存在于一些常见的植物性食物中,是在植物中发现的“绿色”抗氧化剂。由于多酚具有出色的抗氧化效果,而且出自“天然”,近年来作为护肤成分也大为火热,尤其是像绿茶多酚、红酒多酚、葡萄多酚等更是受到追捧。
  9.植物提取物:植物提取物也较常见于护肤品中,一般有:库拉索芦荟叶提取物、海藻提取物、绿茶提取物、人参提取物等。
  10.舒缓成分:舒缓成分常见于医学护肤品中,主要针对敏感肌肤,起到抗过敏、抗刺激、修复敏感肌肤作用。常见的成分有:尿囊素、红没药醇、甘草根提取物、洋甘菊提取物、积雪草提取物。

护肤品成分含量看排序


  如何科学地来评判一个护肤品的成分表呢?我们建议,护肤品的成分含量多少可以从商品成分表的排序中看出端倪。这是因为,按照规定,成分表中标示的所有成分的排列顺序是按照浓度大小依次排列的,从浓度最大的开始,直至含量在1%的成分,含量在1%以下的成分可以随意排列。一般来说,排位越靠前,表明这个成分在该护肤品中占的比重越大。

关注成分,但也别“唯成分论”


  需要提醒的是,了解护肤品成分绝对是利大于弊,但也不能“唯成分论”。任何撇开剂量来谈成分的都是不科学的,有些看似危险的成分剂量控制好基本是安全的,而有些效果卓绝的成分剂量一旦过大,对皮肤一样会有刺激性;另外,成分会因原料不同而产生品质差异,而且即便是同品质同剂量的成分,也是因人而异产生效果的。

掌握小窍门,可使护肤效果倍增


  除了需要关注护肤品的成分外,还可以根据成分,混搭使用,可使护肤效果倍增。比如,可以将夏日剩余的化妆水倒在化妆棉上,然后挖出一勺面霜均匀地涂抹在化妆棉上,再根据倒入化妆水的功能性,敷在想要改善的暗沉或者易脱皮的部位,当成面膜使用。或者在浸透化妆水的化妆棉上滴几滴护肤油,然后擦拭全脸,接着再用化妆棉轻拍脸部,直至吸收,在秋冬可令肌肤变得细腻柔软。将滋润度不够的乳液,滴入几滴护肤油,也可以增强滋润度,还可以降低因干燥引起的肌肤老化问题。
  (编辑 王 幸)
其他文献
《红楼梦》第六十回中写道:“昨日有广东的官儿来拜,送了上头两小篓子茯苓霜,余外给了门上人一篓作门礼,你哥哥分了这些。昨儿晚上,我打开看了看,怪俊雪白的。说:拿人奶和了,每日早起吃一盅,最补人的。没人奶就用牛奶,再不得,就是滚白水也好。”  这“最补人”的茯苓霜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呢?养生有道  茯苓味甘、淡,性平,入心、脾、肾三经,有利水渗湿、健脾和胃、宁心安神之功效。《红楼梦》第六十回中详细介绍了
期刊
酷暑高温的夏天,躲在屋里,开着低温空调,跟家人或朋友,吃着热气腾腾的火锅,间或灌一杯冰啤或一份冰激凌下去,这是目前最为流行的“冰火两重天”吃法。可是,中医认为,这种很刺激的吃法实际很伤胃。“冷热”加重胃负担  吃火锅的时候胃里塞满了食物,这时候人体的血液会集中于消化道,加快胃部血液循环,以促进更好地消化食物,还需要分泌大量的消化液和消化酶,以保证食物的消化吸收。涮羊肉、牛肉等类型的荤菜类火锅动物脂
期刊
这里有十里菊香、万畝菊海,这里一朵朵小小的菊花,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黄金花”。洋马菊花,名播天下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位于黄海之滨的江苏省射阳县洋马镇菊花种植已有60多年的历史,如今已成为闻名遐迩的“中国药材之乡”,菊花种植面积达到6万亩,是全国最大的药用菊花生产基地、华东地区最大的中药材生产基地,药用白菊花产销量占到市场的60%以上。  菊花产业在洋马得天独厚,赏菊休闲旅游方兴未艾。在
期刊
《醉戏窦美人诗》中所说:“朱唇一點桃花殷。”男人觉得涂了口红的女人性感非常,这是有中医理论依据的。古代经典里说:“口唇以开合为用,为心之外户;声音从口出,饮食从口入,为脏腑之要冲。”代表着生殖旺盛与否的“冲脉”途径嘴唇,假若冲脉气血不通畅,男人胡须稀少,性欲低下,而女性容易患乳腺或者卵巢等生殖器官的疾病。  女人喜欢各色的口红,古已有之。唐朝僖宗年间,口脂的种类计有石榴娇、大红春、小红春、嫩吴香、
期刊
和很多人一样,听说道教圣地武当山的大名,缘于各种形形色色的武侠小说和热播的影视剧。武当山位于湖北省西北部十堰市丹江口境内,古名太和山,又名玄岳、太岳,是我国著名的道教圣地,同时也是武当拳的发源地。在古代,中国武林中素有“北崇少林、南尊武当”的说法,而一代武侠宗师张三丰更是让武当山扬名大江南北,至今,仍有很多年轻人慕名前往武当山学习武术。但是,如果你只是单纯地把武当山看成笼罩在刀光剑影下的话,那可就
期刊
随着文化艺术品收藏热潮的兴起,曾被认为是“贵族收藏”的贵金属纪念钱币也越来越常见,很多中老年人就热衷于收藏纪念钱币,由于刚接触这类藏品,很多收藏的“门道儿”都不清楚,这就给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机,他们利用老年人不能快速正确地分辨纪念币实际价值的弱点,向中老年人鼓吹纪念钱币有巨大的升值空间,以高昂的价格向中老年收藏者销售所谓的限量纪念币,催生了很多造假诈骗事件。纪念币也有真假之分  济南一位九旬高龄的老
期刊
人活于世,总会有这样那样的烦恼,也总会有这样那样的枷锁,  人们常常会说,失去了什么,人生还有什么意义;  人们常常又会问,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当人活一世,经历过一些事,明白了一些道理,解决了一些难题,实现了一些愿望,再回头看来,就会发现人生本无意义,是因为你做的事情赋予了它意义,所以人生就开始有了意义……  【小编推荐】  书名:《人生的枷锁》  作者: [英] 威廉·薩默塞特·毛姆  译
期刊
意大利教育学家蒙特梭利曾说过:“儿童出生后头四年的发展,在其程度和重要性和对外界的征服以及所取得的成就来看,人的功能在0~4岁这一阶段实际上比四岁以后直到死亡的各个阶段的总和还要长,从这一点上来讲,我们可以把0~4岁看作是人的一生。”伟大的领导者邓小平先生也说过:“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可见“早教”在人生整个教育时期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对于“早教”的态度,存在两种声音:一种是“早教”无用论,孩子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