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的土地问题选述

来源 :中学政史地·高中文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exzc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农”问题是党和政府高度关注的问题,是社会热点问题,在历年高考中,从历史角度屡有考查。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土地是主要的生产资料,土地问题是生产关系中重要的问题。在历史复习中,对土地问题要引起重视。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考生复习与土地相关的一些问题。
  
  一、历史上的土地制度
  
  (一)奴隶社会的土地制度——井田制
  井田制形成于商代,盛行于西周,瓦解于春秋,废除于战国。井田制是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土地属于国王,国王把土地分赐给诸侯臣下,受田者只能世代享用,有使用权,不得转让与买卖,无所有权。井田制是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奴隶主强迫奴隶和庶民集体耕种,并支配所有的劳动产品。
  (二)封建社会的土地制度
  中国封建社会的土地所有制确立于春秋战国,有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土地所有权归封建国家所有),如中国历史上的均田制、屯田制等,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土地所有权归地主所有),农民土地所有制(土地所有权归农民所有)三种形式,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和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虽形式不同但实质都是封建地主阶级所有制对农民进行剥削的生产手段。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和农民土地所有制虽是不同的阶级所有制,但都是私人所有制。在封建社会地主土地所有制占据主导地位,农民土地私有制不占主要地位,是对封建社会土地私有制的重要补充。
  (三)近代社会的土地制度
  中国近代社会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封建社会里的土地所有制形式仍然存在。近代后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根据地内,有了农业互助合作组织,出现了土地公有制的一些雏形。
  (四)现代社会的土地制度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土地改革,中国有农民土地所有制、土地公有制,后来经过1953—1956年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上改造为土地公有制。
  通过对四个时期土地制度的分析,我们可以认识到:在中国的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近代社会,统治阶级正是通过占有土地对劳动人民进行残酷的剥削和压迫。而在现代社会,正是因为逐步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并逐渐改造为土地公有,才使农民摆脱了剥削和压迫。
  
  二、历史上解决土地问题的代表性主张
  
  (一)古代历史上解决土地问题的主张
  中国封建社会地主土地所有制占据主导地位,土地兼并问题严重,农民往往少地或无地,得到土地,解决温饱,是农民的愿望。而这种愿望的实现,主要通过农民的反抗。历代农民的反抗斗争,基本上都与土地兼并有关,也对地主阶级造成沉重打击,使地主大量逃亡,农民得到一些土地。农民在斗争中觉悟不断提高,从理论上开始提出均田的要求。唐末黄巢起义首次提出平均思想,反映了广大农民均产、均田的要求;明末李自成提出“均田免粮”口号,反映了农民群众反对财产贫富不均和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标志着我国农民阶级的反封建斗争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二)近代历史上解决土地问题的主张
  1.太平天国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主张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但绝对平均分配土地的办法是一种无法实现的空想。
  2.辛亥革命中,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其中的“平均地权”是孙中山的民生主义思想,是资本主义的土地纲领,主张通过“核定地价”的方法,实现土地国有,改变封建土地所有制。但三民主义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也没有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3.中国共产党主张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在不同的时期,提出了不同的土地政策,实践证明具有可操作性,使农民得到了土地。
  从封建社会到近代社会,历史实践证明,中国农民阶级自身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土地问题,只有在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农民的土地问题才能得以解决。
  
  三、中国共产党不同时期的土地政策
  
  (一)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开展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和债务的土地革命,在实践中形成了一条完整的土地革命路线: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土地革命调动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为红军战争奠定了群众基础。
  (二)抗日战争时期
  在敌后抗日根据地,中国共产党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一方面减轻了地主的封建剥削,改善了农民的物质生活,提高了农民抗日和生产的积极性;另一方面确保了地主对土地和财产的所有权,有利于联合地主阶级一致抗日。
  (三)解放战争时期
  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主张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在土地改革中,中国共产党贯彻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发展农业生产的土地改革总路线。土地改革使农民得到了土地,极大地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农民的支持,成为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一个可靠保证。
  (四)新中国成立后
  新中国成立时,全国广大的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获得土地,土地改革运动在全国一半以上的新解放区展开。这次土地改革改变了以前限制富农的政策,实行保护富农经济的政策。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已基本完成了土地改革,彻底废除了在中国延续了数千年的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国家工业化开辟了道路,进一步巩固了工农联盟和人民民主专政。
  从以上四个时期的土地政策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制定的土地政策与中国实际相符(因为中国共产党制定土地政策的根本依据是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具有切实可行性,又最大限度地维护了农民的利益,调动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最终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
其他文献
高考历史图表型试题是以数字表格或图像、图线变化为信息载体,通过一定的数量关系来反映历史事物的数量特征、变化规律及内在联系的题目。它不仅融阅读、判断、理解及阐释事
期刊
  本文从产生时间与背景、学科体系、功能与目标、产品与服务这四个层面比较知识服务与情报研究的差别和联系。通过对两者进行比较分析,提示两者的内在联系,希望能对两者有更
粮食安全的国际国内形势日趋严峻,坚持粮食基本自给已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粮食政策。最近两年粮食主产区的旱情,对我国农村水利基础设施的实际供给能力提出了挑战。鉴于此,文章首
期刊
国际工程承包财务风险主要分为外汇风险、价格风险及垫资风险等。文章分析国际工程承包中可能会出现的财务风险,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金融生态的考察核心是考察金融生态评价体系。在区域经济发展各异的条件下,金融生态评价体系指标也不尽相同。唐山市近年来经济发展较快,但金融生态尚不尽如人意。研究、构建考
文章针对目前湖南新型工业化发展的状况,分析工业化进程中金融业的差距,提出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发展湖南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对策。
文章介绍了LibQUAL+ 图书馆服务质量评价研究现状,然后翻译分析了LibQUAL+ 2010年最新版本,以了解图书馆服务质量评价的发展情况,最后指出LibQUAL+ 图书馆服务质量评价研究意义。参
服饰作为社会文化的一种符号,在一定程度上折射了人类社会的政治变革、经济变化和风尚变迁。从服饰中提取有效历史信息进行命题的现象在高考试题中已屡见不鲜,笔者搜集了近年
期刊
我国高校图书馆电子文献资源的利用低效问题比较严重,其根本原因在于读者信息素质缺乏。要实现电子文献资源的充分利用,必须加强新生入馆教育,设置信息检索课程,举办信息专题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