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图片在幼儿园多媒体课件中的地位与作用
1.从多媒体素材角度来说,图像在多媒体课件中占有很大比例,是重要的视觉元素之一,除了声音以外,其他素材都需要图片的支撑。
第一,文字的图片化处理可以深化主题。这里所说的文字不是文学意义上的语言表达方式,而是涉及字体、大小、美观性等美学角度上的特性,很多漂亮的文字都可以图片的格式运用到课件中。让人眼前一亮的装饰性文字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第二,图片的运用直接影响课件的整体效果。图形、图像素材在多媒体课件中占有重要地位。有的课件图片处理得很到位,教师使用时方便、便捷,对幼儿有很好的提升。相反,图片运用不好,整个课件就黯然失色。
第三,图片是动画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动画是由运动变化的图片和声音组成的,图片的选择决定动画的成败,动画效果直接影响整个课件。
2.从人体生物学角度来看,在教学中运用图片是因为它们是学习者能够借以获得视觉表象的手段。多媒体课件中,图片作为幼儿获取视觉表象的一种手段,有助于幼儿理解记忆学习内容,为幼儿创建人性化学习环境,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便于学习效果的实现。
3.从心理学角度讲,图片的使用可以更直观地刺激人的视觉。视觉是人获取信息的主要通道,图片用于教学有助于学习者获取教学信息。对于直观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的幼儿来说,图片的这一优势更明显。因此,在多媒体课件中使用图片辅助教学具有积极的意义,图片的直观性不仅能引起幼儿的兴趣,而且能加深幼儿的记忆,帮助幼儿有效掌握所学知识。
二、多媒体课件中图片的选择和处理
幼儿园多媒体课件中的图片可以分为装饰性图片、表征性图片及程序性图片三大类。
1.装饰性图片的选择和处理。装饰性图片作为课件的修饰,有助于增强趣味性。选择和处理背景图片时最重要的是避免喧宾夺主,一方面可以选择颜色淡雅的图片,或者降低图片的透明度,另一方面背景中的图案要小,留出足够大的空白区域展示主要元素。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同一课件中最好选用同一系列或者同一色系的背景图片,使整个课件具有整体性和系统性。如果很难找到同一系列图片,那么可以根据需要将原图剪切后重新粘贴组合成新的图片,或者直接改变图片的色相,生成新的图片。最好的装饰性背景图片除了具有修饰作用,还应该与主题相关,能够表达一定的有效信息。
2.表征性图片的选择和处理。表征性图片指媒介中出现的用于指代人、物或者事件的图片,能够表达课件中大部分重要信息。选择和处理这类图片时不应该有背景,需要的只是具体形象。要注意线条少而清晰流畅、色彩块面大而少,这样能突出物体的主要特征,便于幼儿分辨和理解。另外,对于直观形象思维占主导的幼儿来说,多媒体课件中使用的应该是形象生动、颜色鲜艳、充满童趣的图片,这样才易于被他们接受和理解。
3.程序性图片的选择和处理。程序性图片一般通过提供序列的操作性图片解释流程性知识内容,通常用于操作性实验或制作内容的讲解。幼儿园多媒体课件中常用的程序性图片为流程图,流程图基本是由若干组文字(有时文字带外框)和若干个箭头构成的,箭头的形式有多种,文字和箭头的出现,可以用动画形式按顺序逐步呈现,这里面包含若干技巧,掌握得好,效果鲜明,可使幼儿记忆深刻,容易接受。
4.图片的美化与细节处理。
(1)去除图片中的水印
无论哪一类型图片,来源于网络的因为版权问题大都有水印。在实际运用中,水印往往都在图片的重要位置,会影响使用,除了购买这类图片外,还可以根据需要自行修改,将水印剪切、模糊或者遮挡,使画面更清晰、更美观。
(2)注意同比例缩放及分辨率的问题。
制作多媒体课件时,很多时候都需要调整大小,调整时注意同比例缩放,以免图片失真。
还需要注意的问题是图片的分辨率,一些分辨率较低的图片,在放大后往往会出现马赛克,使图片清晰度降低。如果使用的图片分辨率都过大,会增加整个课件的容量,占用较大内存,打开和使用时速度较慢。所以根据需要调整好图片的内存大小很重要。
(3)使用适合的图片格式
图片的格式有多种,如最常见的jpg,gif,png,pdf等,每一种格式的图片都有自己的优缺点。Jpg格式的图片的使用最为广泛,能够对其进行旋转、剪裁。Gif图片支持动画和透明化,但是在缩放过程中容易模糊。Png格式的图片就是我们平时常说的矢量图的格式,在对图片进行透明化和缩放甚至色块更改时,不容易失真。Pdf格式的图片则适合photoshop这一图片处理软件编辑,因为它保存了编辑过程中的每一层次信息。制作者应该熟悉每一种图片格式的特点,根据课件需要使用适合的格式。
三、多媒体课件中整体画面的结构和布局
制作多媒体课件时,应该注意整体布局的艺术美。
1.注意视觉的三分之一法则。在构图时,不要在画面中安排过多内容,过多的内容会使整个画面凌乱,造成视觉图像的拥挤感。同时应该注意视觉三分之一法则。多媒体课件中的教学信息都显示在屏幕上,对于屏幕上的不同位置,人们观察时注意力的集中点是不同的,制作者把幼儿掌握的内容放在合适位置上,以最大限度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一般情况下,最重要的信息应该分布在屏幕的左上部分,因为画面的左上方是人眼睛最容易注意到的部分,而右下角则是人们比较容易忽略的地方。这就是“构图三分之一法则”。
2.注意画面布局的整体平衡。多媒体课件中画面的整体布局要符合美的规律,力求做到画面的艺术形象协调完整、对称平衡。画面的平衡一般分为正平衡、非平衡和非正平衡,在幼儿园多媒体课件制作中,应尽量采用非正式平衡的布局。图片排列要注意图片之间的紧密联系,包括图片内容的联系和图片运动轨迹之间的联系,通过图片之间的联系,将图片组织成有序的整体,形成整体的外部形状,这里一定要注意的是图片组织要有疏密对比,做到“疏可走马,密不透风”。
3.注意突出图片的主次关系。在图片编排设计中,将这些不同形态组织在一起,解决好形态与形态之间的关系,突出和强化主要形态,构成主次形态的视觉秩序服务与视觉传达效果。在构图的形式中,一般存在形状、位置、面积、方向、层次等关系要素,制作者应该根据这些要素把握好主次。
一个优秀的多媒体课件是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的。制作者应该熟练使用各种图片处理软件,不断提高自身艺术修养,将图片运用好才是迈向成功的重要一步。
参考文献:
[1]熊晓莉,侯永广.多媒体课件中图片素材的应用研究.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8下第24期.
1.从多媒体素材角度来说,图像在多媒体课件中占有很大比例,是重要的视觉元素之一,除了声音以外,其他素材都需要图片的支撑。
第一,文字的图片化处理可以深化主题。这里所说的文字不是文学意义上的语言表达方式,而是涉及字体、大小、美观性等美学角度上的特性,很多漂亮的文字都可以图片的格式运用到课件中。让人眼前一亮的装饰性文字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第二,图片的运用直接影响课件的整体效果。图形、图像素材在多媒体课件中占有重要地位。有的课件图片处理得很到位,教师使用时方便、便捷,对幼儿有很好的提升。相反,图片运用不好,整个课件就黯然失色。
第三,图片是动画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动画是由运动变化的图片和声音组成的,图片的选择决定动画的成败,动画效果直接影响整个课件。
2.从人体生物学角度来看,在教学中运用图片是因为它们是学习者能够借以获得视觉表象的手段。多媒体课件中,图片作为幼儿获取视觉表象的一种手段,有助于幼儿理解记忆学习内容,为幼儿创建人性化学习环境,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便于学习效果的实现。
3.从心理学角度讲,图片的使用可以更直观地刺激人的视觉。视觉是人获取信息的主要通道,图片用于教学有助于学习者获取教学信息。对于直观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的幼儿来说,图片的这一优势更明显。因此,在多媒体课件中使用图片辅助教学具有积极的意义,图片的直观性不仅能引起幼儿的兴趣,而且能加深幼儿的记忆,帮助幼儿有效掌握所学知识。
二、多媒体课件中图片的选择和处理
幼儿园多媒体课件中的图片可以分为装饰性图片、表征性图片及程序性图片三大类。
1.装饰性图片的选择和处理。装饰性图片作为课件的修饰,有助于增强趣味性。选择和处理背景图片时最重要的是避免喧宾夺主,一方面可以选择颜色淡雅的图片,或者降低图片的透明度,另一方面背景中的图案要小,留出足够大的空白区域展示主要元素。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同一课件中最好选用同一系列或者同一色系的背景图片,使整个课件具有整体性和系统性。如果很难找到同一系列图片,那么可以根据需要将原图剪切后重新粘贴组合成新的图片,或者直接改变图片的色相,生成新的图片。最好的装饰性背景图片除了具有修饰作用,还应该与主题相关,能够表达一定的有效信息。
2.表征性图片的选择和处理。表征性图片指媒介中出现的用于指代人、物或者事件的图片,能够表达课件中大部分重要信息。选择和处理这类图片时不应该有背景,需要的只是具体形象。要注意线条少而清晰流畅、色彩块面大而少,这样能突出物体的主要特征,便于幼儿分辨和理解。另外,对于直观形象思维占主导的幼儿来说,多媒体课件中使用的应该是形象生动、颜色鲜艳、充满童趣的图片,这样才易于被他们接受和理解。
3.程序性图片的选择和处理。程序性图片一般通过提供序列的操作性图片解释流程性知识内容,通常用于操作性实验或制作内容的讲解。幼儿园多媒体课件中常用的程序性图片为流程图,流程图基本是由若干组文字(有时文字带外框)和若干个箭头构成的,箭头的形式有多种,文字和箭头的出现,可以用动画形式按顺序逐步呈现,这里面包含若干技巧,掌握得好,效果鲜明,可使幼儿记忆深刻,容易接受。
4.图片的美化与细节处理。
(1)去除图片中的水印
无论哪一类型图片,来源于网络的因为版权问题大都有水印。在实际运用中,水印往往都在图片的重要位置,会影响使用,除了购买这类图片外,还可以根据需要自行修改,将水印剪切、模糊或者遮挡,使画面更清晰、更美观。
(2)注意同比例缩放及分辨率的问题。
制作多媒体课件时,很多时候都需要调整大小,调整时注意同比例缩放,以免图片失真。
还需要注意的问题是图片的分辨率,一些分辨率较低的图片,在放大后往往会出现马赛克,使图片清晰度降低。如果使用的图片分辨率都过大,会增加整个课件的容量,占用较大内存,打开和使用时速度较慢。所以根据需要调整好图片的内存大小很重要。
(3)使用适合的图片格式
图片的格式有多种,如最常见的jpg,gif,png,pdf等,每一种格式的图片都有自己的优缺点。Jpg格式的图片的使用最为广泛,能够对其进行旋转、剪裁。Gif图片支持动画和透明化,但是在缩放过程中容易模糊。Png格式的图片就是我们平时常说的矢量图的格式,在对图片进行透明化和缩放甚至色块更改时,不容易失真。Pdf格式的图片则适合photoshop这一图片处理软件编辑,因为它保存了编辑过程中的每一层次信息。制作者应该熟悉每一种图片格式的特点,根据课件需要使用适合的格式。
三、多媒体课件中整体画面的结构和布局
制作多媒体课件时,应该注意整体布局的艺术美。
1.注意视觉的三分之一法则。在构图时,不要在画面中安排过多内容,过多的内容会使整个画面凌乱,造成视觉图像的拥挤感。同时应该注意视觉三分之一法则。多媒体课件中的教学信息都显示在屏幕上,对于屏幕上的不同位置,人们观察时注意力的集中点是不同的,制作者把幼儿掌握的内容放在合适位置上,以最大限度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一般情况下,最重要的信息应该分布在屏幕的左上部分,因为画面的左上方是人眼睛最容易注意到的部分,而右下角则是人们比较容易忽略的地方。这就是“构图三分之一法则”。
2.注意画面布局的整体平衡。多媒体课件中画面的整体布局要符合美的规律,力求做到画面的艺术形象协调完整、对称平衡。画面的平衡一般分为正平衡、非平衡和非正平衡,在幼儿园多媒体课件制作中,应尽量采用非正式平衡的布局。图片排列要注意图片之间的紧密联系,包括图片内容的联系和图片运动轨迹之间的联系,通过图片之间的联系,将图片组织成有序的整体,形成整体的外部形状,这里一定要注意的是图片组织要有疏密对比,做到“疏可走马,密不透风”。
3.注意突出图片的主次关系。在图片编排设计中,将这些不同形态组织在一起,解决好形态与形态之间的关系,突出和强化主要形态,构成主次形态的视觉秩序服务与视觉传达效果。在构图的形式中,一般存在形状、位置、面积、方向、层次等关系要素,制作者应该根据这些要素把握好主次。
一个优秀的多媒体课件是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的。制作者应该熟练使用各种图片处理软件,不断提高自身艺术修养,将图片运用好才是迈向成功的重要一步。
参考文献:
[1]熊晓莉,侯永广.多媒体课件中图片素材的应用研究.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8下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