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多题一解思想在高中数学学习中的渗透

来源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rklbuey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高中数学是一门难度较大的学科,不少学生很难快速、准确地解答问题,他们没有掌握良好的解题方法与数学思想。在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需把变式理念融入至日常教学中,积极渗透多题一解思想,帮助学生更有自信地学习数学。
  【关键词】 多题一解思想;高中数学;学生
  针对高中生而言,数学课程内容枯燥、学习难度较大、逻辑思维较强,他们很难认真、专注地学习数学知识,学习能力与考试成绩更是难以提高。多题一解思想就是运用一种解题方法解决多个数学题目。为此,在高中数学课程教学中,教师应当指导学生发现和研究不同问题的共性,了解解题规律和掌握解题技巧,有效灵活地应用解题方法来处理数学问题。
  一、积极传授解题方法,形成正确解题思路
  在高中数学课堂中,学生通过彼此之间的沟通、交流,可以发现在思维、兴趣、性格等多个方面均有所不同,即使是在解答同一数学问题,也是从不同角度分析与思考的,解题思路也有对错之分。高中数学教师在渗透多题一解思想时,需积极传授解题方法,使学生尝试运用一种解题方法解答多个数学问题,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
  在学习“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过程中,教材中的概念理解起来难度较大,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设施数学问题,把他们带入到身临其境般的情景中。如:最近降雨较少,田地里面的禾苗异常缺水急需灌溉,这里面异常缺水和灌溉有什么样的关系?我国著名篮球巨星姚明身高2.26米,体重140千克,他的身体条件的优势和成为篮球巨星之间有怎么样的关系?地面干燥,泼水之后地面变湿,地面变湿与泼水有什么关系?通过变式问题展开习题训练,让学生在面对多个题目时,采用同样的方法来解题,即准确区分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分不必要条件、必要不充分条件、充要条件的概念。
  上述案例,通过多题一解思想的渗透,既可以让学生发挥自身的想象能力,在逻辑思维方面实现多题一解,还可以使他们在学习时学会总结和归纳,探索解题方法和思路。
  二、研究数学知识规律,找到数学问题共性
  高中生在解答部分数学习题时,往往认为有的题目与要求关系不够密切,无法运用同一种解题方法解答多个题目。其实不然,不少高中数学问题都有所关联,要想渗透多题一解思想,教师应带领学生一起研究数学知识规律,在习题解答与日常训练中总结和归纳这些规律,找到部分数学问题的共性,采用科学恰当的方法快速准确地处理问题。
  在“直线与方程”教学中,教师需意识到教学内容同直线与曲线之间的关联性,据此设计练习题:已知一条直线与曲线有且只有一个交点k,求k的具体范围是什么?针对这类数学问题的解答,大部分学生的解题思路都是把求解k点的范围转变成方程式来分析和解答,结合题目中的已知条件,他们把直线与曲线中相互关联的未知数转变为方程式,以保证x>0为前提,绘制出相应的图像,结合图像找出k点的实际范围。在解答有关“直线、曲线、方程”类的数学问题时,学生也能够利用数形结合思想,虽然题目内容有所差异,不过利用数形结合思想同样可以一目了然地找到答案。
  在上述案例中,教师在指导学生解决有关直线与方程的问题时,要引领他们善于利用数形结合思想进行直观解题,在多题一解思想下找到数学知识的规律和数学问题的共性。
  三、发展学生解题思维,体现多题一解价值
  在高中數学教学中,针对多题一解思想而言,不是纯粹的工具套用,而是在类型相同的数学问题中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种解题思维。在高中数学知识体系中,有的知识点比较相似,有的则联系密切,教师要引领学生找出数学题目中的隐性知识点,着重强调关联性,使他们把多题一解思想运用至解题实践中,充分体现出多题一解思想的价值。
  在开展“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教学时,教师需把数学问题和学生的个人实际情况整合在一起,使他们意识到学习立体几何知识的意义与作用,且深化理解与掌握。在计算物体体积或表面积时,教师设置题目:圆锥的底面半径为5cm,高为12cm,当它的内接圆柱底面半径为何值时,圆锥的内接圆柱全面积有最大值?最大值是多少?要求学生以个人认识的实际物体为例,像台灯灯罩和台灯就十分接近圆锥体与圆柱体,他们可以假设圆柱的半径为r、 高为h,由于圆锥是内接圆柱,则 =12- ,S-2π(r2 2rh)=2π(12r-
  r2),所以,当取中线r= cm时,面积S取最大值为 π(cm2)。
  如此,同样的解题方法能够用来计算书柜、书桌等物体的面积,目的是为学生带来熟悉感和亲切感,以免出现解题思维混乱的现象,全力发展他们多题一解的数学思维。
  总之,在高中数学知识学习过程中,多题一解思想的渗透异常关键和重要,教师需从解题方法、知识规律和解题思维等不同角度切入,将多题一解思想渗透至多个教学环节与方面,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这一思想,进而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能力与解题水平。
  【参考文献】
  [1]潘屹.“一题多解”与“多题一解”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数理化学习,2016(08).
  [2]董海玲.“一题多解”与“多题一解”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价值探究[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5(15).
其他文献
近几年来,源起于美国的STEM迅速火爆全球,随着中小学STEM教育的深入开展,幼儿教育界也在关注STEM教育。STEM理念在幼儿园建构游戏中要想达到显著的成效,教师应该准确掌握STEM教育理念的独特优势特征,从而提升STEM理念教育的科学性,把科学、技术、工程、数学这四个要素注入到幼儿建构游戏中,提高幼儿的想象力、观察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幼儿科研能力、探索能力、创新能力的发展。  一、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