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从壮秧标准、苗床制作、苗床培肥、苗床调酸与施肥、播种、苗床肥水管理、适时移栽大田等方面介绍水稻生态旱育秧技术,以供水稻种植户参考。
关键词 水稻;生态;旱育秧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1.04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08)11-0210-01
水稻生态旱育秧是在过去旱育秧的基础上,利用沼肥(沼液、沼渣)培肥苗床、沼液浸种、沼液追肥的一系列育苗过程。水稻生态旱育秧是指在旱地状态下用沼肥培育水稻秧苗的过程。沼液肥效好,比清粪肥效高,秧苗生长快、长势好,分蘖多,白根多。沼液、沼渣经过高温发酵后,病菌基本被杀灭,用沼液、沼渣培肥苗床,用沼液进行追肥,无病菌带入苗床,使秧苗病害减少、减轻。可减少化肥、农药的施用量,对保护环境和人畜安全,发展水稻无公害生产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沼气池建设项目“十五”期间在我县的全面实施,全县已修建沼气池2万余口,沼肥资源十分丰富。为了充分利用我县的沼肥资源,从2003年开始在余庆县龙家镇光辉村的“余庆县农业科技示范园区”进行水稻生态旱育秧试验、示范,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并迎来了“贵州省水稻生态旱育秧现场会”在余庆县龙家镇召开。
1壮秧标准
小苗叶龄3.5~4.5叶,苗高12~15cm,单株带蘖0.5~1.5个,叶蘖同伸系数0.75以上,秧龄35~40d,叶片全绿,根系全白,无病虫害;中苗叶龄4.5~6.5叶,苗高15~20cm,单株带蘖1.5~3.0个,叶蘖同伸系数0.70以上;秧龄40~50d,叶片全绿,根系全白,无病虫害;大苗叶龄6.5~8.5叶,苗高25~30cm,平均带蘖3.0~7.0个,叶蘖同伸系数0.65以上,秧龄50~65d,叶色淡绿,叶片直立有弹性,无病虫害。
2苗床制作
水稻生态旱育秧的苗床经培肥、调酸、施肥和消毒后,要达到肥、松、细、酸的标准。苗床应选择背风向阳、土壤肥沃、排水良好、水源方便的酸性菜園地或地下水位在1m以下的稻田作苗床,苗床土壤最适pH值在4.5~5.5之间,土壤有机质含量在3%以上。培育小苗1hm2需用苗床面积150~225m2,培育中苗1hm2需用苗床面积225~375m2,培育大苗1hm2需用苗床面积375~450m2。播种前选择无雨天进行耕地碎土,按长10m、宽1.2m、高10cm的规格进行开厢,厢与厢之间间隔50cm,并开好四周的排水沟。
3苗床培肥
水稻生态旱育秧的苗床培肥,在开好厢的苗床上于播种前20~25d,苗床用沼液10~15kg/m2、普通过磷酸钙200 g/m2,均匀撒施在苗床上用薄膜覆盖发酵。
4苗床调酸、消毒、施肥
水稻生态旱育秧的苗床禁用任何碱性肥料,如碳酸氢铵、钙镁磷肥、火土灰、草木灰、煤灰等,一般用调酸肥(土壤复合调理剂)调酸、敌克松消毒和利用旱育保姆包衣育苗。调酸肥调酸工序复杂,实际生产上很难推广;而旱育保姆包衣技术应用简单,水稻种经过包衣后就能在水稻根部形成1.5~2.0cm的“蓄水球囊”,保证了种子出苗和秧苗生长所需的水分、养分、温度,显著地提高了秧苗的抗旱、抗寒能力,促进早出苗、多出苗、保全苗、育壮苗;达到将调酸、消毒、施肥等复杂工序一次完成,并综合了“小水库、小药库、小肥库”的多种突出功能,现已被生态旱育秧育苗上广泛采用和大面积推广。
5播种
要求稀播育壮苗。播种前将培肥好的苗床进行精细平整、每平方米苗床用沼液水(按1∶1比例混合)20~30kg进行泼施,将浸好的水稻种沥干,用旱育保姆进行包衣(1kg旱育保姆包衣水稻种3kg)。根据不同生态条件和稻田熟制,制定不同的技术规程:培育小苗栽冬闲田,每1hm2需用苗床面积150~225m2,播种15kg/hm2;培育中苗栽绿肥田、早熟油菜田,每1hm2需用苗床面积225~375m2,播种15kg/hm2;培育大苗栽晚熟油菜田、小麦田,每1hm2需用苗床面积375~450m2,播种15kg/hm2。播种结束后用细土覆盖,用喷雾器喷足厢面水分,起拱盖膜。
6苗床肥水管理
播种到出苗,密闭薄膜保温,最适温度28~30℃,出苗后晴天温度高于35℃时打开苗床两头揭膜降温;出苗至3叶1心,适宜温度21℃,高于25℃时应通风降温;3叶1心后膜内温度保持在20℃以下,逐步昼夜揭膜炼苗。注意苗床水分管理,保持厢面湿润;2叶1心时用10%沼液喷施秧苗,3叶1心时用30%沼液喷施秧苗,以后每隔5~6d用50%沼液喷施1次秧苗。`
7适时移栽大田
大田移栽采用冬闲田栽小苗,绿肥田、早熟油菜田栽中苗,晚熟油菜田、小麦田栽大苗。利用生态旱育秧早生快发、抗逆性强、低位分蘖多的优势,通过合理的耕作、规范化栽培、科学的肥水管理、综合防治病虫草害,建立合理的田间群体结构,实现稳产高产。
关键词 水稻;生态;旱育秧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1.04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08)11-0210-01
水稻生态旱育秧是在过去旱育秧的基础上,利用沼肥(沼液、沼渣)培肥苗床、沼液浸种、沼液追肥的一系列育苗过程。水稻生态旱育秧是指在旱地状态下用沼肥培育水稻秧苗的过程。沼液肥效好,比清粪肥效高,秧苗生长快、长势好,分蘖多,白根多。沼液、沼渣经过高温发酵后,病菌基本被杀灭,用沼液、沼渣培肥苗床,用沼液进行追肥,无病菌带入苗床,使秧苗病害减少、减轻。可减少化肥、农药的施用量,对保护环境和人畜安全,发展水稻无公害生产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沼气池建设项目“十五”期间在我县的全面实施,全县已修建沼气池2万余口,沼肥资源十分丰富。为了充分利用我县的沼肥资源,从2003年开始在余庆县龙家镇光辉村的“余庆县农业科技示范园区”进行水稻生态旱育秧试验、示范,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并迎来了“贵州省水稻生态旱育秧现场会”在余庆县龙家镇召开。
1壮秧标准
小苗叶龄3.5~4.5叶,苗高12~15cm,单株带蘖0.5~1.5个,叶蘖同伸系数0.75以上,秧龄35~40d,叶片全绿,根系全白,无病虫害;中苗叶龄4.5~6.5叶,苗高15~20cm,单株带蘖1.5~3.0个,叶蘖同伸系数0.70以上;秧龄40~50d,叶片全绿,根系全白,无病虫害;大苗叶龄6.5~8.5叶,苗高25~30cm,平均带蘖3.0~7.0个,叶蘖同伸系数0.65以上,秧龄50~65d,叶色淡绿,叶片直立有弹性,无病虫害。
2苗床制作
水稻生态旱育秧的苗床经培肥、调酸、施肥和消毒后,要达到肥、松、细、酸的标准。苗床应选择背风向阳、土壤肥沃、排水良好、水源方便的酸性菜園地或地下水位在1m以下的稻田作苗床,苗床土壤最适pH值在4.5~5.5之间,土壤有机质含量在3%以上。培育小苗1hm2需用苗床面积150~225m2,培育中苗1hm2需用苗床面积225~375m2,培育大苗1hm2需用苗床面积375~450m2。播种前选择无雨天进行耕地碎土,按长10m、宽1.2m、高10cm的规格进行开厢,厢与厢之间间隔50cm,并开好四周的排水沟。
3苗床培肥
水稻生态旱育秧的苗床培肥,在开好厢的苗床上于播种前20~25d,苗床用沼液10~15kg/m2、普通过磷酸钙200 g/m2,均匀撒施在苗床上用薄膜覆盖发酵。
4苗床调酸、消毒、施肥
水稻生态旱育秧的苗床禁用任何碱性肥料,如碳酸氢铵、钙镁磷肥、火土灰、草木灰、煤灰等,一般用调酸肥(土壤复合调理剂)调酸、敌克松消毒和利用旱育保姆包衣育苗。调酸肥调酸工序复杂,实际生产上很难推广;而旱育保姆包衣技术应用简单,水稻种经过包衣后就能在水稻根部形成1.5~2.0cm的“蓄水球囊”,保证了种子出苗和秧苗生长所需的水分、养分、温度,显著地提高了秧苗的抗旱、抗寒能力,促进早出苗、多出苗、保全苗、育壮苗;达到将调酸、消毒、施肥等复杂工序一次完成,并综合了“小水库、小药库、小肥库”的多种突出功能,现已被生态旱育秧育苗上广泛采用和大面积推广。
5播种
要求稀播育壮苗。播种前将培肥好的苗床进行精细平整、每平方米苗床用沼液水(按1∶1比例混合)20~30kg进行泼施,将浸好的水稻种沥干,用旱育保姆进行包衣(1kg旱育保姆包衣水稻种3kg)。根据不同生态条件和稻田熟制,制定不同的技术规程:培育小苗栽冬闲田,每1hm2需用苗床面积150~225m2,播种15kg/hm2;培育中苗栽绿肥田、早熟油菜田,每1hm2需用苗床面积225~375m2,播种15kg/hm2;培育大苗栽晚熟油菜田、小麦田,每1hm2需用苗床面积375~450m2,播种15kg/hm2。播种结束后用细土覆盖,用喷雾器喷足厢面水分,起拱盖膜。
6苗床肥水管理
播种到出苗,密闭薄膜保温,最适温度28~30℃,出苗后晴天温度高于35℃时打开苗床两头揭膜降温;出苗至3叶1心,适宜温度21℃,高于25℃时应通风降温;3叶1心后膜内温度保持在20℃以下,逐步昼夜揭膜炼苗。注意苗床水分管理,保持厢面湿润;2叶1心时用10%沼液喷施秧苗,3叶1心时用30%沼液喷施秧苗,以后每隔5~6d用50%沼液喷施1次秧苗。`
7适时移栽大田
大田移栽采用冬闲田栽小苗,绿肥田、早熟油菜田栽中苗,晚熟油菜田、小麦田栽大苗。利用生态旱育秧早生快发、抗逆性强、低位分蘖多的优势,通过合理的耕作、规范化栽培、科学的肥水管理、综合防治病虫草害,建立合理的田间群体结构,实现稳产高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