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肠内置管排列术在新生儿胎粪性腹膜炎治疗中的作用

来源 :中国实用医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opd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小肠内置管排列术在新生儿胎粪性腹膜炎治疗中的作用。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2016年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21例采用小肠内置管排列术治疗新生儿胎粪性腹膜炎患儿的临床资料。

结果

21例患儿中,15例术后顺利康复;肠瘘1例,经保守治疗后痊愈;切口裂开2例,再次手术缝合切口后痊愈;死亡3例。18例患儿经1个月~8年随访,均未出现粘连性肠梗阻。

结论

对于新生儿胎粪性腹膜炎患儿,小肠内置管排列术是一种可靠、有效的术式。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全胃切除与近端胃切除对胃上部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18年2月鹤壁市人民医院治疗的103例胃上部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法将其分为两组,接受腹腔镜下全胃切除术治疗的53例患者为观察组,接受腹腔镜下近端胃切除术治疗的50例患者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手术指标、术后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
目的探讨常规血液透析和高通量血液透析不同透析方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及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符合研究选取标准的68例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慢性肾脏病患者,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血液透析治疗,研究组实施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对比两组透析前后血红蛋白、血浆白蛋白水平、主观综合性营养评估结果、炎症指标、肌酐、尿素氮、甲状旁腺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前白蛋白(PA)检测对脓毒症的诊断价值及意义。方法选取脓毒症患者61例作为脓毒症组,同时选取存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非脓毒症患者61例作为非脓毒症组,健康体检者61例作为健康组。统计比较第1、3、5天时三组PCT、CRP和PA水平,并分析PCT、CRP和PA对脓毒症的诊断价值。结果第1天,脓毒症组PCT、CRP和PA水平分别为(1.84±
目的分析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中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对改善患者心肌灌注的价值和意义。方法选取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住院单双号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PCI治疗,其中观察组在术中直接向冠状动脉内注入替罗非班治疗,对照组则在术中通过静脉注入替罗非班治疗,比较不同治疗方案对改善心肌灌注的疗效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P
目的对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分别采取妈富隆和米非司酮治疗,比较观察其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8年3月山西省儿童医院孝义分院治疗的238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
目的探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治疗糖尿病足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兖州院区2016年1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56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对照组在基础治疗过程中予以常规创面处理,研究组在基础治疗过程中加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记录两组创面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创面愈合时间[(46.31±5.16)d]、治疗费用[(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细针穿刺抽吸活检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长治医学院附属和济医院接收的且经病理检查证实的甲状腺结节患者90例,术前均接受常规超声检查和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细针穿刺抽吸活检,并将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鉴别诊断结果。结果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细针穿刺抽吸活检诊断出甲状腺良性结节25例,恶性结节65例;敏感度、特异度、
目的分析早发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患者的围生结局。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湘乡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100例,根据患者ICP发病孕周分为早发型组(发病孕周<28周)39例和晚发型组(发病孕周≥28周)61例;再根据甘胆酸(CG)或胆汁酸(TBA)水平,分为轻度ICP组(78例)和重度ICP组(22例)。选取同期健康产检者100例作为对照组。对所有分组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