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借助院士专家工作站这一平台,我们的食品业转型发展有望迈进一大步!”2月10日,盖钧镒院士专家工作站在潜江市湖北尝香思食品有限公司挂牌成立。作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作物遗传育种专家,盖钧镒的到来,给潜江食品业发展前景带来无限畅想。
眼下,湖北院士专家工作站星罗棋布逾500家,建站数量位居全国前列,覆盖全省17个市州和多个重点产业领域。据测算,这些工作站每年为企业新增产值上亿元,成为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企业自主创新、助推经济转型升级发展的重要平台。
院士专家工作站多点开花,是湖北推动“第一资源”下沉的有力写照。近年来,湖北针对基层人才匮乏、人才对经济发展贡献率不高等问题,坚持“眼睛向下、重心下移”,鼓励引导各类人才向基层和艰苦地区流动、向生产一线集聚,加速推动科教人才资源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破解人才分布的“马太效应”
俗话说,孔雀东南飞,人往高处走。人才要素的流动亦是如此。湖北是科教人才大省,但长期以来,人才主要集中在武汉、襄阳、宜昌等大中城市,集中在国有企业、学校、医院、科研院所等企事业单位,呈现明显的“马太效应”。在基层一线,尤其在老少边穷山区,限于客观条件,人才供需落差的瓶颈亟待突破。
如何调整人才地域分布、促进人才均衡发展,鼓励人才到基层一线创新创业?湖北省委将这一命题摆在突出位置研究解决——调整顶层设计、强化目标考核、真金白银支持,结合发展实际,湖北三管齐下,聚力破题。
“在湖北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了制定引导人才向农村基层和艰苦地区流动政策、实施科技人才向经济发展一线集聚工程等一系列明确要求。”湖北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于绍良介绍,2011年湖北省委出台《关于实施人才工作重心下移加快推进人才强市建设的意见》,明确将“重在倾斜基层”“重在成果转化”等“四个重在”作为全省人才工作发展的重要理念和工作重点。
纲举目张,一系列务实举措多线齐发。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服务团、“三区”人才支持计划、“三支一扶”、“大学生村官”等重点人才工程持续发力,引导人才向基层一线流动。
2016年,湖北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再加马力,出台《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促进人才创新创业的实施意见》,打破户籍、地域、身份、人事关系等限制,进一步建立健全引导人才向基层流动、向艰苦地区和岗位流动、在基层一线创新创业的政策措施。
在“政策加马 考核加码”双擎驱动下,人才向基层一线流动不断提速。
“提高了倾斜基层一线项目权重,单项分值占比达到30%,各单位落实‘重心下移、倾斜基层’成为行动自觉。”湖北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有关负责人介绍,考核“指揮棒”和“风向标”作用得到有力发挥,引导成员单位围绕基层发展设计、统筹人才工程计划,金融副职、科技特派员、“产业教授”、“双创战略团队”逐渐成为具有湖北特色的重要人才项目。
春雷阵阵,引擎隆隆,时代的号角齐齐吹响,鼓舞着市州、高校、科研院所支持人才到基层一线创新创业。在地方,武汉“牵手连芯”工程、十堰“一村多名大学生”计划、黄冈“走进大别山”行动以及覆盖各市州的“院士专家地方行”活动,建立了人才向基层一线流动的长效机制。
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纷纷拿出硬举措,合力共襄盛举。省教育厅每年拿出650万元,对支持教师到基层一线转化科技成果成效较好的高校进行奖励。省科技厅每年安排不低于1500万元自然科学基金,对引导科研人员到一线创新创业绩效考评前20名的高校院所进行奖励。省人社、教育、卫生等部门对赴基层一线服务锻炼的专业技术人员在晋升职称、职务调整时均予以倾斜。
改革创新人才“下嫁”政策
让人才愿意去一线,去得了一线,留得下一线,闪光在一线,这是人才资源下沉的“正确打开方式”。基于此,湖北抓住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这个“牛鼻子”,激发人才到基层和一线创新创业的内生动力。
2013年、2015年,湖北在全国率先出台《促进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暂行办法》(“科技十条”)和《关于推动高校院所科技人员服务企业研发活动的意见》(“新九条”),提出了“下放科技成果转让权”“明确科技人才或研发团队在成果转化收益中的分配比例可达70%至99%”。
“对于软件开发类、设计类、规划类和咨询类等主要依靠智力投入项目的比例,最高可达团队使用经费部分的70%,其他项目比例最高可达50%”,“允许科技人才或研发团队以股权形式获得的成果转化收益,在形成现金收入后再缴纳个人所得税”等多重“利好”措施,为国家制定“三权”改革意见提供了重要参考,在全国产生了较强影响力。
“科技十条”全面实施的2014年,湖北省科技型企业超过1.2万家,新创办的科技型企业占历年来累计创办的36%。
一时间,百花争艳,喜报频传。武汉未来科技城光电技术研究院显微光学切片断层成像专利技术(MOST)实现1000万元挂牌转让,开创部属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先河,其中700万归属华中科技大学副校长骆清铭所率领的研发团队。武汉地质资源环境工业技术研究院程寒松团队的液态常压储氢技术以2000万元作价入股,刷新了湖北科技成果交易的新纪录。
与此同时,湖北因才施策,精准发力,推出一揽子创新举措,为人才向基层和生产一线流动铺路:
开展“我选湖北”计划,实行在校大学生创业学籍保留、学分连续计算和大学生到基层工作招考加分政策,增强基层一线对大学生的吸引力;
放宽基层一线急需紧缺人才招聘的学历、年龄要求,更加注重事业单位急需紧缺人才和创新创业人才的流动引进;
实行卫生、农业等专业技术人才到基层兼职或服务锻炼制度,把基层服务经历、贡献和业绩作为职称评审的重要考核指标,对乡村教师、基层医务人员和农技推广人员高级职称岗位结构比例给予倾斜; 实行省市县和用人单位四级统筹,进一步提高“一红一绿”试验区引进的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保障水平。
既让人才往一线流动,也让一线人才留得住。自2014年起,湖北向乡镇机关干部和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每月发放300至500元基层工作津贴,将津补贴水平和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基准线最低托到2.2万元,稳住基层一线专业人才。
在向一线铺路的同时,湖北另辟蹊径,打通事业单位和企业科研人才流动“双向通道”。
不久前,上市企业兴发集团传来捷报,集团董事长、湖北大学产业教授李永刚带领团队研发的两项科研成果即将转化,预计实现年销售收入3 亿元。
这是湖北双向实施“产业教授”项目成果之一。湖北省委组织部人才处负责人介绍说,这一项目旨在鼓励高校院所聘用企业、行业高层次人才担任研究生兼职导师或指导教师,支持企业聘请高校院所科研人员担任企业发展顾问、创新创业导师和科研项目合伙人,一举打破了人才在事业单位和企业双向流动的“体制壁垒”。
不仅如此,在湖北,高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科技人员可以到企业兼职从事科技成果转化、技术攻关。高校院所的科技人才离职创办科技型企业,可以保留编制、身份、人事关系,5年内可回原单位继续工作,突破了“人才单位所有制”对科技人才流动的身份障碍。
路宽道畅,走的人就多了。眼下,越来越多的李永刚们,身兼双重身份,卸下后顾之忧,释放引领动能,带领团队闪耀在创新创业一线。
用“有形之手”搭建载体
在尊重人才市场流动规律的同时,湖北运用政府这支“有形的手”,促进各类人才向基层和艰苦地区流动、向生产一线集聚,优化人才资源区域配置。
几年来,湖北相继启动实施倾斜基层专项,集中引导人才“下沉”,一年接着一年干,一锤接着一锤敲:
2013年,湖北集中实施“建设100个重点产业创新团队、设立100个急需紧缺专业技术岗位”等为主的人才工作重心下移“六个一百”项目;
2014年,又集约推出了“选聘专业技术人才到基层受聘急需紧缺特聘岗位、选聘科技企业家到高校和科研院所受聘兼职产业教授”等为主的倾斜基层“双聘双挂行动”;
2015年,再启动实施“金融专项”人才扶持计划,选派国开行等国家金融机构17名金融专业人才任市州政府金融副市州长;
2016年,改革沿袭多年的科技副职选派模式,首次启动实施“贫困地區产业特职人才支持计划”,广受基层欢迎。
十多年来,1000多名专业人才带着科技副职的身份,成为地方“科技大使”,发挥了重要作用。仅2014、2015两个年度,70名科技副职为挂职县市区成功申报创建国家级各类园区示范点20多个,争取国家、省级项目1000多个,争取资金超过30亿元。
此外,湖北投入近亿元,重磅推出“双创战略团队”项目,给予立足企业开展科技创新,自带技术、资本创办企业的科技人才最大的荣誉和支持,在科技界、产业界产生强烈反响。
围绕人才链、政策链、产业链、资金链、服务链“五链统筹”,湖北进一步整合政府资源、配置市场资源、调动社会资源,分类打造了一批政策叠加、资源富集、人才汇聚、服务完善的“梦想小镇”、人才创新园区(街区)、科技企业孵化器(加速器)、创业体验区、企业创新岗位平台和人才综合超市等发展平台,支持人才在基层一线创新创业。
截至目前,湖北省已建成梦想小镇76个、人才创新创业园区(街区)178个、科技企业孵化器(加速器)582个、众创空间215个、企业岗位创新平台5600余个,集聚各类人才(团队)13.4万人、举办各类活动1600余场次、新增入驻孵化企业6000余家。
其中,武汉市大手笔实施“创谷”计划,已建成以烽火创新谷、联想星空智慧谷为样板的7个“创谷”,并打造遍布全城的众创空间,形成了多类别、多层次、点线面相结合的平台体系。
一批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验室)、科技企业孵化器、生产力促进中心陆续建成,形成了“院所—基地—产业”一条龙产学研合作机制。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时,对武汉国英种业公司与武汉大学合作研发推广的红莲型超级杂交稻“珞优8号”给予充分肯定。
“博士服务团”、“千名科技人员进千企”、“职业院校企业行”、院士专家工作站、“三支一扶”计划、“三区”人才支持计划和专业技术人才奉献岗位等计划持续升温。一大批人才在基层一线扶贫扶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在国家级重点贫困县五峰,80后博士桑子阳十几年扎根当地,解决了红花玉兰从野生转为人工繁育的瓶颈问题,带动800余农户发展苗木培育产业化基地3000余亩,栽植培育苗木近30万株,产值近2个亿。如今,红花玉兰已成为五峰的绿色支柱产业。
千流汇聚,江海始成。在基层天地的广阔舞台,人才活力奔流涌动。荆楚大地上,每天都上演在着扎根一线,服务基层的人才佳话。据不完全统计,2012年至2016年,湖北省累计下派各领域专业人才2.21万人(次),提供咨询服务活动2600余次,传带帮扶基层人才17.6万余人,创造经济效益376.2亿元。
眼下,湖北院士专家工作站星罗棋布逾500家,建站数量位居全国前列,覆盖全省17个市州和多个重点产业领域。据测算,这些工作站每年为企业新增产值上亿元,成为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企业自主创新、助推经济转型升级发展的重要平台。
院士专家工作站多点开花,是湖北推动“第一资源”下沉的有力写照。近年来,湖北针对基层人才匮乏、人才对经济发展贡献率不高等问题,坚持“眼睛向下、重心下移”,鼓励引导各类人才向基层和艰苦地区流动、向生产一线集聚,加速推动科教人才资源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破解人才分布的“马太效应”
俗话说,孔雀东南飞,人往高处走。人才要素的流动亦是如此。湖北是科教人才大省,但长期以来,人才主要集中在武汉、襄阳、宜昌等大中城市,集中在国有企业、学校、医院、科研院所等企事业单位,呈现明显的“马太效应”。在基层一线,尤其在老少边穷山区,限于客观条件,人才供需落差的瓶颈亟待突破。
如何调整人才地域分布、促进人才均衡发展,鼓励人才到基层一线创新创业?湖北省委将这一命题摆在突出位置研究解决——调整顶层设计、强化目标考核、真金白银支持,结合发展实际,湖北三管齐下,聚力破题。
“在湖北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了制定引导人才向农村基层和艰苦地区流动政策、实施科技人才向经济发展一线集聚工程等一系列明确要求。”湖北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于绍良介绍,2011年湖北省委出台《关于实施人才工作重心下移加快推进人才强市建设的意见》,明确将“重在倾斜基层”“重在成果转化”等“四个重在”作为全省人才工作发展的重要理念和工作重点。
纲举目张,一系列务实举措多线齐发。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服务团、“三区”人才支持计划、“三支一扶”、“大学生村官”等重点人才工程持续发力,引导人才向基层一线流动。
2016年,湖北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再加马力,出台《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促进人才创新创业的实施意见》,打破户籍、地域、身份、人事关系等限制,进一步建立健全引导人才向基层流动、向艰苦地区和岗位流动、在基层一线创新创业的政策措施。
在“政策加马 考核加码”双擎驱动下,人才向基层一线流动不断提速。
“提高了倾斜基层一线项目权重,单项分值占比达到30%,各单位落实‘重心下移、倾斜基层’成为行动自觉。”湖北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有关负责人介绍,考核“指揮棒”和“风向标”作用得到有力发挥,引导成员单位围绕基层发展设计、统筹人才工程计划,金融副职、科技特派员、“产业教授”、“双创战略团队”逐渐成为具有湖北特色的重要人才项目。
春雷阵阵,引擎隆隆,时代的号角齐齐吹响,鼓舞着市州、高校、科研院所支持人才到基层一线创新创业。在地方,武汉“牵手连芯”工程、十堰“一村多名大学生”计划、黄冈“走进大别山”行动以及覆盖各市州的“院士专家地方行”活动,建立了人才向基层一线流动的长效机制。
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纷纷拿出硬举措,合力共襄盛举。省教育厅每年拿出650万元,对支持教师到基层一线转化科技成果成效较好的高校进行奖励。省科技厅每年安排不低于1500万元自然科学基金,对引导科研人员到一线创新创业绩效考评前20名的高校院所进行奖励。省人社、教育、卫生等部门对赴基层一线服务锻炼的专业技术人员在晋升职称、职务调整时均予以倾斜。
改革创新人才“下嫁”政策
让人才愿意去一线,去得了一线,留得下一线,闪光在一线,这是人才资源下沉的“正确打开方式”。基于此,湖北抓住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这个“牛鼻子”,激发人才到基层和一线创新创业的内生动力。
2013年、2015年,湖北在全国率先出台《促进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暂行办法》(“科技十条”)和《关于推动高校院所科技人员服务企业研发活动的意见》(“新九条”),提出了“下放科技成果转让权”“明确科技人才或研发团队在成果转化收益中的分配比例可达70%至99%”。
“对于软件开发类、设计类、规划类和咨询类等主要依靠智力投入项目的比例,最高可达团队使用经费部分的70%,其他项目比例最高可达50%”,“允许科技人才或研发团队以股权形式获得的成果转化收益,在形成现金收入后再缴纳个人所得税”等多重“利好”措施,为国家制定“三权”改革意见提供了重要参考,在全国产生了较强影响力。
“科技十条”全面实施的2014年,湖北省科技型企业超过1.2万家,新创办的科技型企业占历年来累计创办的36%。
一时间,百花争艳,喜报频传。武汉未来科技城光电技术研究院显微光学切片断层成像专利技术(MOST)实现1000万元挂牌转让,开创部属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先河,其中700万归属华中科技大学副校长骆清铭所率领的研发团队。武汉地质资源环境工业技术研究院程寒松团队的液态常压储氢技术以2000万元作价入股,刷新了湖北科技成果交易的新纪录。
与此同时,湖北因才施策,精准发力,推出一揽子创新举措,为人才向基层和生产一线流动铺路:
开展“我选湖北”计划,实行在校大学生创业学籍保留、学分连续计算和大学生到基层工作招考加分政策,增强基层一线对大学生的吸引力;
放宽基层一线急需紧缺人才招聘的学历、年龄要求,更加注重事业单位急需紧缺人才和创新创业人才的流动引进;
实行卫生、农业等专业技术人才到基层兼职或服务锻炼制度,把基层服务经历、贡献和业绩作为职称评审的重要考核指标,对乡村教师、基层医务人员和农技推广人员高级职称岗位结构比例给予倾斜; 实行省市县和用人单位四级统筹,进一步提高“一红一绿”试验区引进的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保障水平。
既让人才往一线流动,也让一线人才留得住。自2014年起,湖北向乡镇机关干部和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每月发放300至500元基层工作津贴,将津补贴水平和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基准线最低托到2.2万元,稳住基层一线专业人才。
在向一线铺路的同时,湖北另辟蹊径,打通事业单位和企业科研人才流动“双向通道”。
不久前,上市企业兴发集团传来捷报,集团董事长、湖北大学产业教授李永刚带领团队研发的两项科研成果即将转化,预计实现年销售收入3 亿元。
这是湖北双向实施“产业教授”项目成果之一。湖北省委组织部人才处负责人介绍说,这一项目旨在鼓励高校院所聘用企业、行业高层次人才担任研究生兼职导师或指导教师,支持企业聘请高校院所科研人员担任企业发展顾问、创新创业导师和科研项目合伙人,一举打破了人才在事业单位和企业双向流动的“体制壁垒”。
不仅如此,在湖北,高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科技人员可以到企业兼职从事科技成果转化、技术攻关。高校院所的科技人才离职创办科技型企业,可以保留编制、身份、人事关系,5年内可回原单位继续工作,突破了“人才单位所有制”对科技人才流动的身份障碍。
路宽道畅,走的人就多了。眼下,越来越多的李永刚们,身兼双重身份,卸下后顾之忧,释放引领动能,带领团队闪耀在创新创业一线。
用“有形之手”搭建载体
在尊重人才市场流动规律的同时,湖北运用政府这支“有形的手”,促进各类人才向基层和艰苦地区流动、向生产一线集聚,优化人才资源区域配置。
几年来,湖北相继启动实施倾斜基层专项,集中引导人才“下沉”,一年接着一年干,一锤接着一锤敲:
2013年,湖北集中实施“建设100个重点产业创新团队、设立100个急需紧缺专业技术岗位”等为主的人才工作重心下移“六个一百”项目;
2014年,又集约推出了“选聘专业技术人才到基层受聘急需紧缺特聘岗位、选聘科技企业家到高校和科研院所受聘兼职产业教授”等为主的倾斜基层“双聘双挂行动”;
2015年,再启动实施“金融专项”人才扶持计划,选派国开行等国家金融机构17名金融专业人才任市州政府金融副市州长;
2016年,改革沿袭多年的科技副职选派模式,首次启动实施“贫困地區产业特职人才支持计划”,广受基层欢迎。
十多年来,1000多名专业人才带着科技副职的身份,成为地方“科技大使”,发挥了重要作用。仅2014、2015两个年度,70名科技副职为挂职县市区成功申报创建国家级各类园区示范点20多个,争取国家、省级项目1000多个,争取资金超过30亿元。
此外,湖北投入近亿元,重磅推出“双创战略团队”项目,给予立足企业开展科技创新,自带技术、资本创办企业的科技人才最大的荣誉和支持,在科技界、产业界产生强烈反响。
围绕人才链、政策链、产业链、资金链、服务链“五链统筹”,湖北进一步整合政府资源、配置市场资源、调动社会资源,分类打造了一批政策叠加、资源富集、人才汇聚、服务完善的“梦想小镇”、人才创新园区(街区)、科技企业孵化器(加速器)、创业体验区、企业创新岗位平台和人才综合超市等发展平台,支持人才在基层一线创新创业。
截至目前,湖北省已建成梦想小镇76个、人才创新创业园区(街区)178个、科技企业孵化器(加速器)582个、众创空间215个、企业岗位创新平台5600余个,集聚各类人才(团队)13.4万人、举办各类活动1600余场次、新增入驻孵化企业6000余家。
其中,武汉市大手笔实施“创谷”计划,已建成以烽火创新谷、联想星空智慧谷为样板的7个“创谷”,并打造遍布全城的众创空间,形成了多类别、多层次、点线面相结合的平台体系。
一批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验室)、科技企业孵化器、生产力促进中心陆续建成,形成了“院所—基地—产业”一条龙产学研合作机制。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时,对武汉国英种业公司与武汉大学合作研发推广的红莲型超级杂交稻“珞优8号”给予充分肯定。
“博士服务团”、“千名科技人员进千企”、“职业院校企业行”、院士专家工作站、“三支一扶”计划、“三区”人才支持计划和专业技术人才奉献岗位等计划持续升温。一大批人才在基层一线扶贫扶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在国家级重点贫困县五峰,80后博士桑子阳十几年扎根当地,解决了红花玉兰从野生转为人工繁育的瓶颈问题,带动800余农户发展苗木培育产业化基地3000余亩,栽植培育苗木近30万株,产值近2个亿。如今,红花玉兰已成为五峰的绿色支柱产业。
千流汇聚,江海始成。在基层天地的广阔舞台,人才活力奔流涌动。荆楚大地上,每天都上演在着扎根一线,服务基层的人才佳话。据不完全统计,2012年至2016年,湖北省累计下派各领域专业人才2.21万人(次),提供咨询服务活动2600余次,传带帮扶基层人才17.6万余人,创造经济效益376.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