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动追踪和键盘记录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中国大学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myf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眼动追踪和键盘记录是近年来将认知翻译过程研究推向纵深发展的先进研究方法。本文探讨这两种方法在MTI翻译教学中的应用,讨论其应用的理论依据,实施一项教学实验论证其可行性,通过问卷调查结果分析上述两种方法在提高学生策略能力上的积极作用,并阐述眼动追踪和键盘记录在教学中应用的实施原则和实施方法。实验结果显示,眼动追踪和键盘记录应用在翻译教学中有显著的积极作用,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策略能力和整体翻译能力。
  关键词:眼动追踪;键盘记录:MTI;翻译教学:策略能力
  进行翻译过程研究,窥探译者大脑这个“黑匣子”里发生了什么,更深入地理解译者的认知机制,其根本目的之一是将研究成果转化到译员培训和翻译教学中。以过程为取向的翻译教学模式为翻译理论融入翻译教学找到了更合适的依托点。在翻译教学中关注翻译过程,引导学生更好地观察、分析和反思自己的翻译过程,可以有效提高学习者的翻译能力(Tirkkonen-Condit 2005)。国际学界较早就开始探讨以过程为取向的翻译教学模式(如Fox2000;Alves 2005;Pym 2010等),国内近年来也开始倡导围绕翻译过程开展教学,引导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关注翻译过程(朱玉彬、许钧2010)。教学实践中也有运用有声思维法(如李德超2008)、学习日志(如吴青2014)和评注式翻译(如柯平、李小撒2012)的大胆尝试。近20年来,眼动追踪和键盘记录这两种先进的实证研究方法推动了认知翻译过程研究往纵深发展,但国内尚未见到将上述两种方法运用到教学实践中的尝试。本文将简要介绍眼动追踪和键盘记录方法,探讨它们在翻译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通过一项教学实验论证二者对培养学生策略能力的积极作用,并阐述其实施原则和实施方法。
  一、理论依据
  语言服务行业对翻译人员能力和素质的要求常常主导着翻译研究和教学,设立以“培养适应国家经济、文化、社会建设需要的高水平、应用型、专业性口笔译人才”(任文2012:46)为目标的翻譯硕士专业学位(MTI)是国内翻译界对这一挑战的直接回应。翻译教学的宗旨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思考能力和翻译能力,使学生通过训练成为具有专业能力(expertise)的职业译员。而提高学生,尤其是初学者的翻译能力,“教师首先需要着力关注培养他们处理问题的认知资源、思路与方法,其次才是具体译法”(吴青2014:45)。在这一语境下,翻译教学正逐渐从翻译技能培训转向翻译职业教育和译员素质教育。而提高译员专业能力和专业素质的核心是提高他们的“策略能力”(strategiccompetence)(PACTE 2005:G6pferich2009)。策略能力在翻译过程中“负责解决问题(solving problems),并保证翻译过程富有效率。它根据翻译项目来规划翻译过程,对翻译过程和己获得的阶段性成果进行评估,激活其他子能力以弥补不足,发现翻译问题并予以解决”(PACTE2005:610),起着统摄和协调其他子能力的作用。为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策略能力,MTI教学正从以教师为中心、以译作为取向的传统教学模式转向为以学生为中心、以过程为取向的教学模式。将眼动追踪和键盘记录方法用于教学实践,引导学生更多地关注翻译过程,便是以过程为取向教学法的体现。其理论支撑是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即知识的掌握是一个过程,学生面对复杂问题或任务时,需要自己去发现解决问题或完成任务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二、眼动追踪和键盘记录法
  眼动追踪法是利用眼动仪记录眼球活动,从而推断个体的内在认知过程的一种心理学研究方法。当代的眼动仪利用瞳孔和角膜反射的视频记录法,以毫秒为单位追踪记录受试的眼球活动,从眼动轨迹的记录中提取诸如注视点、注视时间、注视次数、眼跳距离、瞳孔直径等数据,揭示视觉注意力及内部认知加工机制(Duchowski2007)。近十年来,眼动追踪法已被广泛应用于认知翻译过程研究中,极大地深化了我们对翻译认知过程的理解(冯佳、王克非2016)。
  将眼动追踪用于翻译教学,用眼动仪记录学生翻译过程中的眼球运动,完成记录后,利用眼动仪的动态视频回放功能,重现翻译过程中的眼球运动数据,请学生观看自己的翻译过程。回放中,眼动仪会将相关的眼动数据(如注视点)叠加在对应的源文本或目标文本上。文本的上方会呈现叠加的注视点,即半透明的红色圆圈。圆圈出现的位置即是眼睛注视的位置,每个圆圈代表一个注视点。圆圈直径越大,表明注视时间越长。回放的速度快慢可调节。回放过程中,可暂停,或通过拖动时间轴指针快速定位到任一时间点。
  键盘记录法利用键盘记录软件实时、客观地记录翻译过程中的全部键盘活动。认知翻译过程研究中,应用最广泛的键盘记录软件是Translog(Saldanha and O'Brien 2013)。Translog记录译者进行的键入、删除(删除和回车)、导航(光标活动)、复制/剪切和粘贴、回车、鼠标操作活动(Carl 2012)。记录的同时为所有键盘活动打上准确的时间标签,并记录键盘活动问的时间差。
  将键盘记录法用于翻译教学中,利用键盘记录软件记录学生翻译过程中的键盘活动,完成记录后,利用其动态视频回放功能,回放翻译过程中的所有键盘活动,请学生观看自己的翻译过程。回放速度快慢可调节。Translog II可连接眼动仪,同步记录译者的键盘和眼动数据。若连接眼动仪(如本实验),回放时,学生可同时观察到任一时刻的键盘活动及当时视觉注意力之所在。
  三、教学实验
  1.实验设计
  为检验眼动追踪和键盘记录方法在MTI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笔者设计了一项教学实验,共邀请36名MTI专业一年级学生参加实验。他们的第一语言是汉语,第二语言是英语。在翻译过程中,利用眼动仪和键盘记录软件同时记录他们的眼动和键盘数据。本实验使用TobiiT120遥测式桌面眼动仪采集眼动数据,通过Translog II键盘记录软件呈现实验材料和记录键盘活动数据。Translog II操作界面分为上下两部分:上半部呈现源语篇,下半部分供译者键入目标语篇。   本实验在眼动实验室进行。实验正式开始前,教师为学生介绍实验室环境和即将使用的眼动仪和键盘记录软件。学生阅读指令,明确实验任务。首先进行一个英译汉和一个汉译英句子翻译的练习任务,之后在教师指导和讲解下观看翻译过程的回放,熟悉工作环境、电脑键盘和实验流程,理解眼动和键盘数据的呈现形式,掌握基本的数据解读方法。然后进入正式实验。请学生完成英译汉和汉译英两个翻译任务。实验文本如下:
  A.练习任务源文本一英译汉
  I always ask my friends to visit me in London,because there are many historic spots to see.
  B.练习任务源文本一汉译英
  虽然在国外念书,我还是时常自己煮家乡菜。
  c.正式任务源文本一英译汉
  At universities in England,May is the monthof exam.A student is lying On the grass in front of theexamination hall.His two friends are sitting near him.Thethree of them are first year students at university.All threeof them are sitting their first year exam.
  D.正式任务源文本一汉译英
  有一个人,他很不满意自己现在的样子,于是到处去拜访成功的人,请教他们改变自己的方法。他听到了许多成功的故事,发现这些人成功的方法,都是一样的。那就是:不断地学习和创造,生命就会不断地改变。
  翻译过程中不设时间限制,请学生按照平常的习惯进行翻译,但不可进行资料和字典查阅。每个翻译任务完成后,通过眼动仪的回放功能再现翻译过程,請受试观看回放,并同时进行回溯式口语报告。两项任务间休息5分钟。最后,请受试完成一项不记名问卷调查,并对部分受试进行了单独访谈。本实验共发放问卷36份,收回有效问卷34份。问卷由25个问题组成,内容涵盖眼动追踪和键盘记录方法在教学中应用的可能积极作用,其中22个问题为评判式封闭问题,选项为李克特五级量表,3个问题为问答式开放问题。
  2.应用眼动追踪法的积极作用
  实验结果显示,在翻译教学中应用眼动追踪有明显的积极作用。总的来说,观看眼动追踪回放增强了学生的自我反思意识和对自身翻译行为的监控意识,如问题七“观看眼动追踪的回放增强了我的自我反思意识”,41.18%的受访者表示“非常赞成”,50.00%“赞成”;问题八“观看眼动追踪的回放增强了我对自身翻译行为的监控意识”,35.29%“非常赞成”,44.12%“赞成”。具体而言,其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助于学生更了解自己的翻译过程,如问题一“通过观看眼动追踪的回放,我更了解自己的翻译过程”,所有受访者均表示赞成。其中,55.88%“非常赞成”,44.12%“赞成”。在访谈中,有学生认为眼动数据回放“让我的翻译过程可视化”。通过观看眼动数据回放,可以更直观、深入地了解翻译过程;观察到任一时刻的视觉注意力所在,对任一时刻的认知加工对象有更清楚的认识。同时,能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翻译过程中注意力的转换和切换,如问题二“通过观看眼动追踪的回放,我了解到翻译过程中任一时刻的注意力所在点以及注意力的转换和切换”,47.06%“非常赞成”,47.06%“赞成”。
  (2)帮助学生更多地关注翻译过程中碰到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过程,如问题四“通过观看眼动追踪的回放,我更多地关注到翻译过程中我碰到的问题”,41.18%“非常赞成”,41.18%“赞成”;问题五“通过观看眼动追踪的回放,我更多地关注到翻译过程中我解决问题的过程”,32.35%“非常赞成”,47.06%“赞成”。同时,对解决问题所使用的翻译策略更好地关注,如问题六“通过观看眼动追踪的回放,我更多地关注到翻译过程中我解决问题所使用的策略”,17.65%“非常赞成”,32.35%“赞成”。
  认识到翻译过程中的问题,是进一步反思和提高的前提。专家译者的共同点之一是对翻译过程中碰到的问题更敏感、对自己的表现能有意识地进行监控和评估(Tirkkonen-Condit2005:407)。正因如此,专家译者的专业能力随着他们的每一个翻译活动而不断提升,但学生译员常常无法做到这一点。观看眼动数据回放可以提高学生对翻译过程中问题的敏感度。例如,当眼动数据中出现直径相对较大的注视点时,通常是译者碰到问题的标志,表明译者较长时间地注视某一词语。而眼动数据中,注视时间越长,注视点直径越大。大量研究表明,注视时间越长,认知加工越深、认知负荷越大(Holmqvist et al 2011:Rayner 1998)。另一个碰到问题的标志是大量的回视行为(backtracking)(Carl&Dragsted 2012),即重新阅读已经翻译过的源文本或目标文本,在这些文本中寻找信息或提示以完成后续的翻译。在本教学实验的英译汉任务中,大部分学生在翻译最后一句“All three of them are sitting theirfirst year exam.”时碰到问题,尤其是对sitting…the exam的翻译有问题。回放中,这句话的眼动数据呈现出多次回读。
  (3)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翻译过程中的时间分配和时间管理,进而更好地了解、监测和反思自己的翻译风格,如问题三“通过观看眼动追踪的回放,我更了解自己在翻译过程中的时间分配和时间管理”,41.18%“非常赞成”,47.06%“赞成”。研究发现,专家译者在利用时间和分配精力上更有“策略性”:如他们不在细枝末节上花费太多时间,而将时间更多地用在更重要的地方,如标题、关键词或文章中反复出现的词语上(如Tirkkonen-Condit2005:407)。   翻译认知过程通常被划分为“熟悉阶段”“起草阶段”“修订和监测阶段”(Jakobsen2002:192)。借助眼动追踪的回放,学生可了解自己在三个阶段的时间分配,并反思这一分配方式是否有效。此外,还可进一步了解各阶段的翻译风格。如在熟悉阶段,有的译者是“直接开始型”(head-starters),即任务开始就马上开始翻译。有的是“快速规划型”(quick.planners),即只阅读文章开头的几个词或句子就开始翻译。有的是“浏览型”(scanners),即快速浏览原文后开始翻译。还有的是“系统规划型”(systematic-planners),即通读全文后才开始翻译(Dragsted&Carl 2013)。在起草阶段,译者的在线规划(online planning)也呈现出不同风格。有的是“宽语境规划型”,即需要阅读很长的下文(如好几句话)才可以进行正在处理的翻译;有的是“窄语境规划型”,即只往下阅读几个词就可以翻译。
  3.应用键盘记录法的积极作用
  实验结果显示,在翻译教学中应用键盘记录法有明显的积极作用。总体来说,观看键盘记录回放增强了学生的自我反思意识和对自身翻译行为的监控意识,如问题十八“观看键盘记录的回放增强了我的自我反思意识”,32.35%“非常赞成”,41.18%“赞成”;问题十九“观看键盘记录的回放增强了我对自身翻译行为的监控意识”,26.47%“非常赞成”,52.94%“赞成”。其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翻译过程,尤其是译文生成和修订的过程,如问题十二“通过观看键盘记录的回放,我更了解自己的翻译过程”,44.12%“非常赞成”,44.12%“赞成”;问题十三“通过观看键盘记录的回放,我更好地了解到自己翻译过程中的修订过程”,全部受访者表示赞成,其中44.12%“非常赞成”,55.88%“赞成”。翻译中的译文产出属于线上(online)的文本产出活动,包括译文的草拟和可能进行的数次修订。在键盘记录工具诞生前,只能借助翻译成品(即译文终稿)和/或译文修订记录来回忆自己的翻译过程,而这种回忆未必准确和完整。键盘记录的回放将译文产出和修订过程完整、准确地再现出来,学生还可观察到期间的若干临时译文(interim versions),并借此推断翻译过程中译者的各种“临时决定”(interim decisions)和“监测机制”(monitoring mechanism)。通过观察翻译过程中的各种斟酌、权衡行为,反思在取舍过程中的各种考量和决策理据,从而在意识构建、习惯养成等方面有所进步。
  (2)认识译文产出和修订过程中的“认知节律”(cognitive rhythm)
  (Schilperoord1996:5),即译文产出和修订活动的速度和节奏,有助于学生了解翻译过程中的时间分配和时间管理,进而认识、监测和反思自己的翻译风格。如问题十四“通过观看键盘记录的回放,我更了解自己在翻译过程中的时间分配和时间管理”,26.47%“非常赞成”,50.00%“赞成”。研究显示(Jakobsen 2002),专家译者的“认知节律”更富有效率,他们能在熟悉、草拟和修订三个阶段有效分配时间和精力。以译文的修订活动为例,一种类型是在译文起草阶段进行的线上修订(online revisions),即一边起草译文一边修订;另一种是最终修订(endrevisions),即在译文起草完成后,在最终的修订和监测阶段进行(Dragsted&Carl 2013)。学生可以借助回放观察自己的修订行为,了解自己哪种修订行为更多,分析这种翻译风格和时间分配模式是否有效。
  (3)通过对键盘活动,尤其是键盘活动之间停顿的观察,提高学生对翻译过程中问题的敏感度,使他们更多地关注翻译过程中的问题,以及更多地关注解决问题的过程。如问题十五“通过观看键盘记录的回放,我更多地关注到翻译过程中我碰到的问题”,29.41%“非常赞成”,50.00%“赞成”;问题十六“通过观看键盘记录的回放,我更多地关注到翻译过程中我解决问题的过程”,14.71%“非常赞成”,64.71%“赞成”。停顿是“认知过程中注意力状态的改变在行为上的体现”(Schilperoord1996:39),是反映工作记忆容量、认知努力和认知负荷大小的有效指标。通常来说,停顿时间越长,认知努力和认知负荷越大(如Schilperoord 1996;O'Brien 2006等)。在翻译活动中,出现停顿时,受试暂停文本产出活动,可能是在长时记忆中提取信息以进行下一步的文本产出,也可能在对先前产出的文本片段进行监测和评估。所以,在出现较长时间的停顿时,通常是译者碰到问题的标志。学生可以观察停顿出现时自己碰到问题的类型,进一步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以及使用的策略是否有效。通过观察停顿,学生还可以进一步认识自己的认知切分和翻译单位。通常来说,专家译者的翻译单位更大,平均停顿时间更短,翻译单位多在小句/句子层面。他们很少以单个单词为翻译单位,有较多的超长翻译单位(即包含60个连续文本输入的键盘活动或包含10个以上单词的翻译单位)。相反,学习者译员的翻译单位多在词/短语层面,由单个单词组成的翻译单位较多,超长翻译单位很少(Dragsted 2005)。
  四、实施原则和实施方法
  本文的教学实验同时使用了眼动仪和键盘记录软件,但在实际教学中,也可以单独应用眼动仪或键盘记录软件。在翻译教学实践中使用眼动追踪和/或键盘记录,具体实施方法可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準备阶段:教师讲解眼动追踪和/或键盘记录方法的工作原理,帮助学生熟悉使用方法,理解回放数据的呈现形式,掌握数据基本解读方法。
  (2)记录阶段:通过眼动仪和/或键盘记录软件记录翻译全过程。
  (3)回放阶段:学生观看眼动数据和/或键盘记录数据的动态视频回放(还可选择在观看的同时让学生就其翻译过程进行回溯式口语报告)。
  (4)反思和总结阶段:学生报告观看回放获得的发现,分享心得体会。报告可采取多种形式,视具体情况而定:口头或书面形式均可、个人独立报告或小组报告均可。教师就学生的体会和发现给出反馈和总结。
  在实施过程中,反思和总结阶段是关键。有效的反思和总结需要认知翻译过程研究的理论支撑。首先需要教师对该领域的研究成果有较好的掌握,了解学生翻译能力发展和习得的过程,熟悉学生和专家译员在翻译能力上的差别及其体现。在教学实践中,根据教学的具体目标及翻译文本的具体情况,提前给学生进行相关的讲解和培训,这样学生才能更有的放矢、更有效地进行观察和反思。在观看回放期间,教师可根据具体教学目标,提前设定一个或几个观察重点,设计相应的观察记录表,让学生着重观察并记录相关重点。除了观看自己的翻译过程,还可让学生观看专家译员的翻译过程,以学习其有效的翻译策略和翻译风格,或观看其他学生的翻译过程,比较异同,取长补短。
  在翻译教学中使用眼动仪有一定的特殊要求。首先需要教学单位配备眼动仪。其次,为保证采集数据的质量,眼动仪的操作通常需要在教师指导下、在眼动实验室里完成。相对而言,键盘记录软件的使用性更广,可大规模地用于学生日常翻译操练中,作为学生开展自主学习的一种有效方式。Translog是共享软件,可免费下载。其安装和操作步骤简单易懂,学生可根据使用说明快速安装并掌握其使用方法。安装Translog后,学生可以像在普通电脑上完成翻译训练一样,随时借助键盘记录软件来记录翻译过程并通过回放来观察、总结和反思自己的翻译过程。
  五、结语
  在翻译教学中使用眼动仪和键盘记录软件,学生通过观看眼动数据和键盘数据的回放了解翻译的认知过程和认知机制,可以有效增强学生的自我反思意识和对自身翻译行为的监控意识,使他们对翻译过程中的问题更敏感,更有意识地关注解决问题的过程,认真审视解决问题所采用的策略及策略选择的合理性,帮助他们在未来的翻译实践中更好地发现和解决问题,从而有助于提升他们的策略能力和整体翻译能力。
其他文献
摘要:上海交通大学一巴黎高科卓越工程师学院借鉴法国工程师学院的教育培养模式,在基础课程教学中全面推行实践与理论一体化。本文以学院在预科基础阶段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为例,阐述如何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实现实践与理论一体化,并讨论了学生对其开展情况的反馈意见。  关键词:实践和理论一体化;基础课程教学;法国工程师培养模式  上海交通大学一巴黎高科卓越工程师学院(以下简称“交大巴黎高科学院”)是由上海交通大学
期刊
摘要:如何推动学校本科教学状态数据库持续发展,使其在学校提高内涵质量中发挥更大效能,在学校管理制度创新中起到示范作用?本文提出四点建设性思路,并在实践中得到检验。状态数据库的建设主体必须有挖掘分析数据的背景知识:状态数据库辅助支持的决策主体应是广义的“决策者”;围绕状态数据库建设逐步实施循数管理;从本科教学关键质量控制点入手,明确决策目标,利用状态数据库,收集可靠信息和有力证据,循证决策。  关键
期刊
近年来,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即慕课)等新型在线开放课程在世界范围迅速兴起,给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作为互联网与高等教育结合的产物,慕课的“开放”“共享”理念正在突破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有助于推进课程和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改革以及学习方式方法变革,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因此,以慕课等新型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为抓手,加快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
期刊
摘要:本文基于南京大学近年来推进“三三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及“五四三”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的经验,提出了新时期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两个切入点:创新能力與跨界能力培养。文章指出,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应该大力推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度融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批判思维的训练,并为培养学生的“跨界能力”搭建有效平台。  关键词:人才培养:创新能力;跨界能力  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引领和支撑社会创
期刊
摘要:针对当前地方高校照搬MOOC教学模式后难以实现“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的困惑,以及基于MOOC理念的教学实践成果难以复制和推广的困境,本文引入“MOOC+SPOC+翻转课堂”混合教学新理念,提出地方高校应以“用好MOOC”、建好“SPOC”、抓好“翻转课堂”为根本,构建符合地方高校实际、契合相关行业和专业学科特色的新型混合式教学模式,并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大规模试点,取得了预期的成
期刊
摘要:由沈阳、郭锐先生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现代汉语》(2014)是一本适应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课程改革需要的高质量教材。该书定位准确,编写团队实力雄厚。全书立足创新,注重平实,视野开阔,深入浅出,既做到了“眼光向上”,又做到了“脚步向下”,是值得相关专业的教师和学生研读和使用的特色鲜明的《现代汉语》教材。  关键词:《现代汉语》教材;课程改革;上下兼具  新世纪以来,在知识经济、信息化的时代背
期刊
摘要:大学生创业是一个体验的过程、实践的过程,是一个可训练的过程,也是一个可教学的过程。目前,高校在创业训练方面存在缺失。高校工程训练中心不仅要汇集创新创业资源,还应该汇聚创业的功能和师资,成为大学生创业的最佳场所。  关键词:实践教学;创新创业;工程训练  一、引言  随着“中国制造2025”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重大战略的出台,我国对高等学校工科实践教学也来越重视。溯本求源,道理显而易见,因为实践
期刊
摘要:推进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学体系建设,需要进一步从教学机制、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实践等四个角度切入,以此推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在教学机制上,“部校共建”模式不仅实现了培养主体的多元化,而且促进了协同培养模式的有效落实:在教学内容上,一元主导理念有助于推进不同知识模块之间的深度对话:在教学设计上,“多维互动”结构通过主体、时间、知识、视野、社会等多维度的互动来促进马克思主
期刊
摘要:传统的教育往往侧重于专业知识的传授,培养的是康德所批判的那种规定性判断力,也就是一种以普遍归摄特殊的能力。与规定性判断力是一种“以普通归摄特殊”的能力相反,反思性判断力是“从特殊出发寻求普遍”的能力。通识教育理应首先把每一个人当成特殊性来尊重,但同时又要注重培养每个人的公共意识和博爱情怀。“从特殊出发”是通识教育的起点和开端,“寻求普遍”是通识教育的深入和结果。因此,通识教育显然是通向反思性
期刊
摘要: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基础课培养学生科研意识的关键,教师科研和教学“两只翅膀”都硬起来是起主导作用的基础。通过凸显教材创新意识,建设科学思维平台;提倡批判性思维模式,培养科学思辨能力;注重文献介绍,扩大科学视野;讲究授课艺术,展现科学魅力;引入化学史例,激发科学研究欲望;规范第二课堂,训练科学素养等一系列有效教学策略,达成基础课培养学生科研意识的目标。  关键词:基础课;主导作用;科学意识;有效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