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夹缝中女性意识的隐秘流露——二十世纪“十七年”时期(1949—1966)女性文学的尴尬处境

来源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ut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七年"时期的文学给人的印象是英雄的文本、革命的文本、无性的文本,所以作为文学一翼的女性文学始终没有被另提别论,以至有人认为"十七年"不存在女性意义上的文学,戒除对"女性文学"作过于狭隘的理解,充分考虑"十七年"女性文学特定的历史和现实语境,我们方可发现,"十七年"女性文学一定程度上仍然在对社会生活和女性生活的文学表现中,或隐或显地融入了女性的性别意识和审美经验.与此同时,也应正视它所内蕴的女性主体意识明
其他文献
2013年10月,中国总理李克强访问泰国时与时任泰国总理英拉共同倡议中泰"高铁换大米"合作项目。2014年5月7日,泰国军方发动政变掌控国家权力,英拉政府下台,中泰高铁合作项目随之
文章从"朦胧诗"一词的导源、释名入手,指出了朦胧诗主题的模糊性存在两种情形,一是晦涩型(即诗意艰深难懂);二是多值型(即诗意亦此亦彼).认为朦胧诗的模糊性有着多种致因,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