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保集团上市热战

来源 :财经国家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qs1299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迎来社保基金作为战略投资者后,新中国最早成立的保险公司——人保集团的整体上市开始实质性推进。
  6月15日,社保基金出资100亿元入股人保集团。据人保集团总裁吴焰对媒体的披露,社保基金的入股比例约为11%。按照人保集团306亿总股本推算,社保基金认购价约3元;人保集团去年整体盈利73.3亿元,由此推算,每股收益约0.24元,社保基金入股的市盈率约13-15倍。
  根据《公司法》规定,股份公司成立必须有两家发起人。该交易完成后,人保集团的股权结构已经符合上市条件。
  接近人保集团的人士透露,人保集团已成立了上市办公室,筹备以“A+H”形式上市。为了IPO的顺利进行,集团内部进行了资产清查、评估,准备扔掉包袱,轻装上阵。
  
  社保入局
  历经一年半的筛选谈判,人保集团的战略投资者终于花落全国社保基金。
  6月15日,全国社保基金、财政部及人保集团正式签署协议,社保基金出资100亿元入股人保集团。
  从2009年10月改制挂牌,到2011年6月最终锁定社保基金,人保集团筛选战略投资者之路并不短暂。
  “选定社保基金是偶然中的必然。”前述接近人保的人士透露,最初财政部有意让汇金公司成为人保集团的战略投资者,毕竟汇金是国务院授权、代表国家对国有重点金融企业行使出资人权利和履行出资人义务的国有独资公司。
  目前汇金在保险业已持有中国再保险集团和新华人寿两家保险公司的股份。但是这两家公司董事会,汇金色彩浓郁。甚至中再保的人事任免权都从保监会划归汇金的母公司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上述人士透露,汇金这种“管人、管事、管资产”的态度,正是人保集团所不希望的。所以汇金入股人保最终搁浅。
  随后,又有几家大型国企对投资人保集团表示出兴趣,但是“有的财政部没看上,有的是价格没谈拢。”上述知情人士透露,还有一家因为要求的持股比例过高,被出局。
  几经沉浮,社保基金最终成为人保集团的战略投资者。业内有分析称,人保最终选择社保基金有其必然性。社保基金一贯以财务投资者的身份出现,不会给人保管理造成冲击;另外,社保基金持续稳定的现金流入,也符合保险业的发展要求。
  根据《公司法》规定,股份公司成立必须有两家发起人。随着社保基金的入股,人保集团的股权结构已经符合上市条件。但是,社保基金未来可能不会参与人保的经营管理,财政部在人保集团内部仍然是一股独大。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分析人士称,人保集团要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未来还需增加独立董事席位,通过独立董事的履职来保障中小股民的利益。
  人保集团董事长吴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目前仅引入了社保基金一家投资者。但上述知情人士透露,人保未来还可能引入一到两家业务投资者。
  清理“华闻系”
  在引入战投外,人保集团也开始清查资产,准备扔掉包袱,轻装上市。
  旧账多、整合难的“华闻系”资产首当其冲,成为被清理的对象。6月8日,人保集团旗下人保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将持有的华闻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的全部55%股权正式挂牌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挂牌价格为12.68亿元。与之一同挂牌的,还有其持有的广联投资股份有限公司54.21%的股份,挂牌价8.67亿元。
  有市场人士在接受《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出售“华闻系”属于意料之中,因为人保对“华闻系”的整合已经到了举步维艰的地步。
  有知情人士对记者透露,“华闻系”内部对人保集团一直颇有微词。人保集团除了为解冻部分“华闻系”资产,从人保寿险调拨20亿元资金给“华闻系”还债外,其对“华闻系”的实质性支持乏善可陈。
  在老华闻人眼中,作为第一大股东,人保集团并没有体现出应有的管理能力。“带来的都是国企行政命令那一套。”一位“华闻系”员工提起人保还是忿忿不平。
  目前,“华闻系”资产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华闻控股无任何经营性收入,长期股权投资收益较少;旗下骨干子公司的盈利水平距行业前列尚有距离,而且净资产收益率能达到一年期贷款利率水平的公司并不多。
  虽然“华闻系”拥有人保渴望的多张金融牌照,但面对这一鸡肋,在备战上市的紧要关头,人保还是选择断臂保身。
  一位接近人保集团的人士称,与8.6亿元的入股价相比,此次转让“华闻系”已溢价逾4亿。“与其看着遥不可及的金融牌照,还不如卖掉落袋为安。”
  据悉,现在已经有多位买家与人保集团有沟通,但交易至今尚未落实。
  除了“华闻系”以外,人保集团还对现有的资产进行了清查、评估,一些不利于上市的资产或被转让或被内部消化。“只有清理完包袱,才能卖个好价钱。”上述人士说。
  
  资金压力
  在扔掉包袱以后,如何实现巩固发展保险这一主业,成为人保集团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人保集团目前注册资本为306亿元,旗下拥有人保财险、人保寿险、人保健康等十余家专业子公司,经营范围涵盖财险、寿险、健康险、资产管理等多个领域。根据人保集团公布的数据,2010年集团实现总收入2647亿元,同比增长37%。收入增长源于子公司业务的发展,但是业务的发展也带来资本金的压力。
  财险业务一直是人保集团传统的主业。人保财险总裁王银成5月13日告诉媒体,未来五到十年人保财险保费规模力争进入全球非寿险市场的前五名,保费收入要达到3000亿元人民币。
  不过,有分析人士指出,虽然保费收入在增加,但是人保财险的偿付能力却一直难如人意。人保财险2010年报显示,其偿付能力仅为115%,略高于100%的警戒线。今年5月20日,人保财险申请发行10年期50亿元次级债获批。但据媒体统计,迄今人保财险次级债规模已高达190亿元,其2010年的净资产也不过248亿元。随着宏观经济进入加息周期,次级债的发行成本日益攀升,人保财险的资本饥渴症,已经不是次级债所能缓解得了的。
  另外,今年以来,人保财险的业务发展不容乐观,保费增长远低于同业水平。根据人保财险披露的数据显示,1~4月原保费收入为596.1亿元,同比增长10%,与此同时,中国平安与中国太保的财险保费同比分别增长35%和17%。
  分析人士认为,由于人保财险此前已在香港上市,以此为卖点再次进行集团IPO,恐怕不足吸引投资者。所以产寿险两条线发展,一直是吴焰所希望的。
  截至2010年底,人保寿险实现保费收入845.14亿元,同比增长58.9%,远高于行业平均增速,在中国寿险市场排名第六位。2010年末,人保寿险资产规模达1864.5亿元,实现利润7.37亿元。
  但是,与人保财险一样,人保寿险也面临着资本金的压力。6月15日,人保寿险的股东宣布向其进行等比例增资,共注资63.31亿元,人保寿险的注册资本由88.02亿元增加至151.33亿元。
  股东增资并非长久之计。吴焰曾希望,社保基金的入股能够解决人保集团旗下产寿险业务快速发展而遇到的资金问题。社保基金能给人保集团缓解多少资金压力,尚不得而知。而此时,集团整体上市融资,对公司补充资本才是更有利的。
  前述分析人士称,人保集团在备战上市的同时,不能过度追求保费规模,更应该想想如何提高子公司业务质量和盈利能力。
  
  
  配文
  吴焰的使命
  六月,万春园早已是一片绿意盎然,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总部就坐落在这片曾经的皇家园林里。在董事长吴焰的掌舵下,人保集团的整体上市进程终于到了最后的冲刺阶段。
  已到天命之年的吴焰,在业内眼中精明强干。在进入保险业之前,吴焰有着丰富的政府和机关工作经验。2003年在进入中国人寿集团之后,吴更是参与了中国人寿股份有限公司的上市工作。2007年,吴焰接掌人保集团。
  随着“改制、挂牌、引资”的完成,人保集团终于到了上市的最后关头。
  但是,上市只是一个新的起点。面对中国保险业的风起云涌,人保集团如何走得更远?这是摆在吴焰面前的新使命。
  成立于1949年的人保集团,有“新中国保险业奠基者”的美誉。但是,这位昔日保险业的老大早已没有当年的辉煌。截至2010年底,人保集团在资产规模上远远落后于中国人寿、中国平安等同业。
  目前,人保集团旗下有十余家子公司,其中财产险业务是人保集团传统主业。2003年11月,人保集团旗下的中国财险在香港上市。但是近年来,这个中国财险业的老大,市场份额正在逐年萎缩,保费增长也不敌同业,偿付能力更是难如人意。如何使传统的财险业务保持不败的地位,这是摆在吴焰面前的首要问题。
  吴焰掌舵人保集团以后,曾力行改革,希望改变人保过去单一依赖产险的局面,迅速扩张了寿险、资产管理,希望搭建起新的综合经营架构。其中,人保寿险用了不到5年时间就实现经营性盈利,成为寿险市场成长最快的一匹“黑马”。但是在收获鲜花和掌声的同时,人保寿险也面临着众多问题,趸交产品占比过高,过于依赖银保渠道……
  投资,一直是吴焰致力打造的重点。目前,人保集团旗下的投资板块数量已经与保险主体旗鼓相当。吴焰为三家投资类的子公司做了明确分工,房地产和物业投资主要由人保投控负责;人保资本在未来主要是关注于股权投资,而人保资产操作常规的保险资金的运用。虽然三家子公司名义上是分工明确,但是实际操作起来难免会有所交叉和冲突。
  如何协调投资类公司的运作,如何整合协调手中的金融资源,实现保险与投资板块的互动,已经成为人保上市后的新任务。
  虽然,人保集团早在2009年就完成了股份制改革,选举产生了第一任董事会。但是其老国企行政命令的色彩依然浓郁。如何打造有效运营、科学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做到真正为股民负责,还是吴焰需要接着思考的问题。
其他文献
对于联想集团(00992.HK)的公众股东,一切都来得有些突然。  6月17日,联想集团CEO杨元庆突然豪掷巨资,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杨以个人名义从联想控股购得7.97亿股股票,按当日平均股价4.18港元计算,杨元庆购入股票总市值高达33.328亿港元。联想集团官方表示,在交易完成后,杨元庆持有联想集团8.7%的股份,为最大个人股东。  突如其来的巨额股权交易引发了连番的疑问:如此庞大的收购数字
期刊
中国的宏观调控正腾挪于狭窄的空间里。  6月14日下午,央行再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央行年内第六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至此,大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已达21.5%的历史高位。  此外,央行于5月中旬重启暂停了约5个月的三年期央票,同时配以针对各大商业银行紧缩贷款投放的窗口指导。  虽多管齐下,但仍未遏制CPI 的一路上行。当天上午,国家统计局公布5月经济运行数据中,CPI同比上涨5.
期刊
犹豫良久之后,香港特区政府终于痛下决心,出手降温楼市。  6月20日,曾一度被特区政府冷落的居屋政策(相当于廉租房)被再度高调提及,剑指当前不断升温的香港楼市。据香港媒体报道,已终止9年的居屋计划将有望在今年10月特区政府施政报告中提上议程。  这是香港特区政府6月以来第二次对“高温”楼市进行的试探。  10天前,香港金管局一纸有关购房按揭成数的“限贷令”,令降温香港楼市的话题被推至风口浪尖。  
期刊
“CBD核心区的地块,我们跟踪了好多年,但感觉还是个局外人。”说出这句话时,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坐在朝外SOHO的露天阳台上——这是当年CBD区域所拍出的第一幅地块,当时竞标者只有三家,SOHO中国以6400元的楼面单价轻松拿下。  今时不同往日。2011年7月6日,CBD最后9块“黄金宝地”集体入市,2天后各归其主,参与企业超过30家,楼面单价超过2万元。当日招标,SOHO中国参与了其中三地
期刊
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新规尚未正式出炉,银行已开始未雨绸缪。  6月11日,建设银行(601939.SH;00939.HK)发布公告称,将发行不超800亿元的5年期次级债,用于充实该行资本。此前不到一个星期,农业银行(601288.SH;01288.HK)500亿元次级债刚刚完成发行。光大银行高层更是表示在H股上市后,还将发行次级债补充资本。  多家银行高管冒着“食言”的风险进行再融资,究其原因在于银
期刊
“这幅画应该能过亿!”5月20日,在北京嘉德春拍预展现场,巨幅齐白石《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面前,几位藏家纷纷给出自己的判断。两天后的22日晚,这幅作品上拍,经过逾半小时、近50次激烈竞价,当手持3093号的年轻女子报出4.255亿元的最终价后,在场的预言者几近崩溃。  《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并非国内书画的最高价,2010年保利春拍的黄庭坚书法作品《砥柱铭》以4.368亿元成交,成为迄今为止中国
期刊
浙江的小企业正面临艰难时势。  5月底,浙江省工商联推出一份关于浙江工业小企业发展状况的调查报告。这份耗时2个月的调研报告结论是:如果经济政策持续收紧,省内支撑这一民营经济大省半壁江山的工业小企业将陷入继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的又一轮发展困境。  “形势越来越严峻。”6月18日,温州中小企业促进会会长周德文在接受《财经国家周刊》记者时表示,目前中小企业的生存压力越来越大,到了下半年会更加困难。
期刊
一场突如其来的公司控制权争夺战,令中国内地最大芯片代工企业陷入持续动荡。  7月15日晚间,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00981.HK,下称“中芯国际”)发布公告,称王宁国已辞任公司首席执行官(CEO)职务,董事会委任执行董事张文义为公司主席,并暂时署理公司CEO。  这是利益各方暂时达成的微妙平衡,但核心矛盾却并未消除。  事实上,此次争夺战只是中芯国际诸多累积矛盾的爆发:中芯国际的股权及治
期刊
市场资金面在央行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之后愈发脆弱。6月17日,财政部2011年一年期记账式附息(第九期)国债续发行未能按计划全额招满。  这已是财政部今年第二季度5期国债发行计划中的第三次流标。  债券市场人士指出,尽管国债流标与国债发行的制度和招标方式等技术性因素有关,但更深层的原因在于市场对未来资金价格预期产生分歧,这种分歧是对央行一下步货币政策预判的不同。  二季度的三次流标,使财政部150
期刊
6月16日,成保良离开为之服务8年之久的招商基金,其总经理职务由公司副总经理杨奕代任。同时,有消息称,现任国联安基金总经理的许小松将任满离职。  《财经国家周刊》记者根据基金公司公告统计,今年以来,有23位行业高管发生变更,涉及19家基金公司。   德圣基金研究中心江赛春认为,一旦高管和基金经理的频繁变动形成一种负行业效应,将是对基金投资人最大的伤害。  公开信息显示,2007年底,中国59家基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