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教学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要努力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体验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在实际教学中如何改变我们长期以来的“讲得多、作业多、考试多、资料多”的课堂教学方式,更好地做到让学生爱学、乐学、善学。本人通过实践,有了以下的一些认识:
一、让课堂更具生动性
一堂好课不仅仅要给学生以知识和技能,更多的是要从学生的学习动机、习惯养成和品质提升的角度去考虑。而以往的数学学习,学生们的大脑里想起的只有一些公式、符号等,感觉是那么枯燥无味。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恰当的方法和技巧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学好数学的前提和基础。
课堂教学时,我们常常可以将生活中的事例或游戏融入其中。笔者在教“一元一次方程”时,结合了一个日常生活中常常出现的儿童游戏:“请同学们在心里想一个数字,然后将这个数字乘以4,再减去8,并将计算结果告诉老师,老师就可以猜出你们心里想的数字。”当我一一“猜”到学生们心里想的数字时,这些孩子们都觉得老师很神奇,正在同学们很惊奇的时候,我就抓住时机告诉他们,其实“猜”数字并不难,只要我们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之后,大家都能做得到。比如某学生告诉我的数字是45,通过解方程4x-8=45得x=12,即猜出这位学生心里想的数字是12,这样的教学就不会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
将生活中熟悉的事例或游戏融入课堂,我们的课堂更具生动性,并且在拉近了学生与教材距离的同时,也拉近了师生的情感距离。课堂教学生动有趣,既能实现将认知、体验与感悟融合于理性生活、道德生活和审美生活之中,又能实现理性生活、道德生活与审美生活的统一。
二、让课堂更具活动性
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现在更强调课堂的“活”——以活动促发展。重视课堂教学上的活动,可以有效地打破课堂的静态结构,这样的课堂对教师和学生参与、交流以及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比如在学习概率问题时,有一个“掷骰子”的活动,很多老师在教学时可能会一带而过,其主要原因是怕学生只乐于“玩”而忽视了活动的目的,不好控制课堂的纪律和节奏。笔者认为,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活动的设计必不可少。那么如何才能避免多数老师所担心的这个问题呢。首先,给学生们说一说各位数学家们是怎样通过“掷骰子”的实验来思考概率与数理统计问题,使学生明确游戏的目的,从而自觉遵守纪律;其次,为了避免学生懒于做记录,甚至于编造记录的情况的发生,在做实验前,还应该和学生们一起来设计做活动中需要用到的一些资料、工具,让学生了解在攀登科学高峰的道路上要有严谨的求知态度。
三、让课堂更富探究性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除了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数学结论,还要让学生理解数学问题提出的具体背景、探索的方向、结论形成的依据等。好的课堂教学应摒弃固有的“学生配合、适应老师”的想法,而应转变为老师要根据学生自主发展的需要来设计合适的探求方法。因此,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要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任,并引导学生学会提问、学会质疑,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觉、主动地获取知识。而且,我们正处在一个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我们有各种文化氛围,“一旦拥有,终身受益”的知识观早被历史淘汰。教师课堂上教授的知识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自身接受的知识几乎可以同步,这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授之以鱼”,还要“授之以渔”,除了给学生传授知识和文化,还要把学习数学的态度、学习数学的方法和做数学的严谨性传授给学生。
在《多边形》的教学中,考虑到学生已经有了学习三角形的基础,已掌握三角形三内角和等于180°的知识点,所以在教学多边形的内角和时,先请同学们尝试利用工具用尽可能多的方法来得到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七边形的内角和,再请同学们探究能否将求多边形内角和的问题转化为三角形的问题。
通过探究,学生们发现,连接多边形的对角线后,可以把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问题转化为求多个三角形内角和的问题,在学生的自主探究中自然地归纳出多边形内角和公式:(n-2)×180°。让学生们意识到用已有的知识去探求未知的世界,是一件多么奇妙的事情。
以上的例子让我们知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从多方面去发挥引导作用:
第一,要注重问题情境的创设,通过各种生活性的、生动性的、趣味性的情境的创设,达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态度。
第二,要重视课堂中师生间、生生间的互动,教师在课堂中要注重发挥其引导作用,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课堂成为师生共同发展、成长的舞台。
第三,重视问题链的设计,在教学时,切勿使用题海战术,而应该抓住学生在学习中易产生矛盾的地方,设计一个(或一组)问题链,以启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实现学生在学习中善于探究,敢于创新。
数学是严谨的,富有逻辑性的,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让学生充分认识自己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努力通过合作讨论探究让学生自主地发现、总结并掌握知识的规律和学习方法,引导学生拓宽思路,多向思维。民主的学习氛围能够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热情和正确的学习态度,促进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和提高,也必然会促成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参考文献】
[1]董洪亮.教学组织策略与技术[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24.
[2]傅道春.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章建跃,朱文芳.中学数学教学心理学[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2001.58.
(作者单位:浙江省浦江县第四中学)
一、让课堂更具生动性
一堂好课不仅仅要给学生以知识和技能,更多的是要从学生的学习动机、习惯养成和品质提升的角度去考虑。而以往的数学学习,学生们的大脑里想起的只有一些公式、符号等,感觉是那么枯燥无味。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恰当的方法和技巧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学好数学的前提和基础。
课堂教学时,我们常常可以将生活中的事例或游戏融入其中。笔者在教“一元一次方程”时,结合了一个日常生活中常常出现的儿童游戏:“请同学们在心里想一个数字,然后将这个数字乘以4,再减去8,并将计算结果告诉老师,老师就可以猜出你们心里想的数字。”当我一一“猜”到学生们心里想的数字时,这些孩子们都觉得老师很神奇,正在同学们很惊奇的时候,我就抓住时机告诉他们,其实“猜”数字并不难,只要我们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之后,大家都能做得到。比如某学生告诉我的数字是45,通过解方程4x-8=45得x=12,即猜出这位学生心里想的数字是12,这样的教学就不会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
将生活中熟悉的事例或游戏融入课堂,我们的课堂更具生动性,并且在拉近了学生与教材距离的同时,也拉近了师生的情感距离。课堂教学生动有趣,既能实现将认知、体验与感悟融合于理性生活、道德生活和审美生活之中,又能实现理性生活、道德生活与审美生活的统一。
二、让课堂更具活动性
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现在更强调课堂的“活”——以活动促发展。重视课堂教学上的活动,可以有效地打破课堂的静态结构,这样的课堂对教师和学生参与、交流以及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比如在学习概率问题时,有一个“掷骰子”的活动,很多老师在教学时可能会一带而过,其主要原因是怕学生只乐于“玩”而忽视了活动的目的,不好控制课堂的纪律和节奏。笔者认为,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活动的设计必不可少。那么如何才能避免多数老师所担心的这个问题呢。首先,给学生们说一说各位数学家们是怎样通过“掷骰子”的实验来思考概率与数理统计问题,使学生明确游戏的目的,从而自觉遵守纪律;其次,为了避免学生懒于做记录,甚至于编造记录的情况的发生,在做实验前,还应该和学生们一起来设计做活动中需要用到的一些资料、工具,让学生了解在攀登科学高峰的道路上要有严谨的求知态度。
三、让课堂更富探究性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除了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数学结论,还要让学生理解数学问题提出的具体背景、探索的方向、结论形成的依据等。好的课堂教学应摒弃固有的“学生配合、适应老师”的想法,而应转变为老师要根据学生自主发展的需要来设计合适的探求方法。因此,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要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任,并引导学生学会提问、学会质疑,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觉、主动地获取知识。而且,我们正处在一个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我们有各种文化氛围,“一旦拥有,终身受益”的知识观早被历史淘汰。教师课堂上教授的知识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自身接受的知识几乎可以同步,这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授之以鱼”,还要“授之以渔”,除了给学生传授知识和文化,还要把学习数学的态度、学习数学的方法和做数学的严谨性传授给学生。
在《多边形》的教学中,考虑到学生已经有了学习三角形的基础,已掌握三角形三内角和等于180°的知识点,所以在教学多边形的内角和时,先请同学们尝试利用工具用尽可能多的方法来得到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七边形的内角和,再请同学们探究能否将求多边形内角和的问题转化为三角形的问题。
通过探究,学生们发现,连接多边形的对角线后,可以把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问题转化为求多个三角形内角和的问题,在学生的自主探究中自然地归纳出多边形内角和公式:(n-2)×180°。让学生们意识到用已有的知识去探求未知的世界,是一件多么奇妙的事情。
以上的例子让我们知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从多方面去发挥引导作用:
第一,要注重问题情境的创设,通过各种生活性的、生动性的、趣味性的情境的创设,达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态度。
第二,要重视课堂中师生间、生生间的互动,教师在课堂中要注重发挥其引导作用,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课堂成为师生共同发展、成长的舞台。
第三,重视问题链的设计,在教学时,切勿使用题海战术,而应该抓住学生在学习中易产生矛盾的地方,设计一个(或一组)问题链,以启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实现学生在学习中善于探究,敢于创新。
数学是严谨的,富有逻辑性的,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让学生充分认识自己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努力通过合作讨论探究让学生自主地发现、总结并掌握知识的规律和学习方法,引导学生拓宽思路,多向思维。民主的学习氛围能够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热情和正确的学习态度,促进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和提高,也必然会促成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参考文献】
[1]董洪亮.教学组织策略与技术[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24.
[2]傅道春.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章建跃,朱文芳.中学数学教学心理学[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2001.58.
(作者单位:浙江省浦江县第四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