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来源 :饮食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tdefender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护理阶段,开展全面护理干预应用效果。方法 :本次医学调研中,样本限定为本院于2019 年 7 月~ 2020 年 7 月期间。收治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共计收录 70 例,基于随机数字分组法分组,接受普通护理干预的 35例患者为对照组 ;接受全面护理干预的 35 例患者为干预组,分析护理质量评分、心理情绪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数据差异。结果 :干预前心理情绪评分无意义(P > 0.05);干预后干预组两项心理情绪评价分值较之对照组更低(P < 0.05);干预组护理质量评分较之对照组有着明显的数据差异(P < 0.05);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数据分析中,干预组各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 < 0.05)。讨论 :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医疗阶段,必要的护理措施实施可有效促进患者身心状态的改善,调节患者心态的同时,更有利于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更好地配合医疗措施的实施,进一步提升本院护理服务的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目的 :对“新冠疫苗”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文本挖掘及综合分析,探究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及研究现状,为进行下一步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 CiteSpace 可视化软件,进行作者合作网络图谱、关键词聚类图谱分析。结果 :目前新冠疫苗研究领域主要的研究团队有以高福为主的研究团队以及由吴爽、胡晓敏、王庆利等作者组成的研究团队。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疫苗研发”、“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新冠肺炎”、“病毒疫苗”等方面。结论 :该研究领域里各研究团体间的合作联系有待进一步加强。
目的 :讨论关于口腔外科门诊拔牙中严重并发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口腔外科门诊拔牙中严重并发症的患者 60 例,其中下颌阻生牙误入舌侧间隙有 8 例,牙齿残根误入上颌窦有 10 例,牙齿根尖进入槽神经管有 9 例,术后出血有 9 例,下颌骨骨折有8 例,术后感染有 8 例,局部注射器针头在组织内部断裂有 8 例,根据患者的并发症情况实行针对性治疗。结果 :拔牙中严重并发症的患者均得到及时治疗,并且患者的治愈率均得到 100.00%。结论 :在口腔外科门诊拔牙中严重并发症的患者中使用针对性治疗方法,可
目的 :研究颈椎病实施综合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 :共计选择 50 例骨科颈椎病患者,研究组采用综合康复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对比对照组,研究组疾病认知能力、护理总有效率、护理后疼痛程度、护理后睡眠质量指数、护理后颈椎前屈活动度、护理后 ADL 分值均明显改善,P < 0.05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疼痛程度、睡眠质量指数、颈椎前屈活动度、ADL 分值,P > 0.05。结论 :颈椎病实施综合康复护理,效果显著。
在中职,护理学基础是护理专业一门重要的基础应用型学科。护理岗位的就业压力不断增大 , 中职护理学专业的学生要想脱颖而出 , 就必须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更娴熟的操作技能。作为学生的引导者,护理学教师要放弃 “ 填鸭灌输式 ” 教学 , 改变学生被动训练、缺乏主动思考的实训状态,通过互助式教学法的应用调动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 从而有效提升教学效果。基于此,本文从互助式教学法的基本应用形式和对中职护理学基础实训教学的意义入手,对其应用策略进行探讨,以期为各位同行提供一些参考。
目的 :研究育龄期女性白色念珠菌性阴道炎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 2019 年 3 月~ 2020 年 4 月收治育龄期女性白色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病例数有 50 例,根据数字划分方式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n=25),对照组患者选择基本护理,实验组患者选择综合护理干预,比较患者护理效果、复发率、心理状态。结果 :对照组有效率 84%,复发率 24%,实验组有效率 100%,复发率 4%,对照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指标均高于实验组,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在育龄期女性白色念珠菌性
早期儿童的患龋率 60% ~ 80% 之间,根据国内外大量研究分析患儿患龋的风险因素。根据文献资料研究可知,ECC 的危险因素是变形链球菌通过母婴途径发生传播 [1]。从幼儿的成长环境分析,从母亲妊娠、分娩、喂养新生儿等阶段,母亲和患儿之间有很多的联系。母亲的牙周疾病患病率和患龋率、较差口腔卫生、不良喂养方式都是引发新生儿患龋的主要因素。
机器人辅助手术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未来脊柱外科医生将越来越频繁地使用机器人辅助技术来完成手术,且将会进行大量的测试。手术护士只有在完善的术前准备、熟悉患者情况的前提下,掌握机器人手术的工作流程和相应步骤细节,更好协助术者和机器人顺利完成手术,解决存在的人为因素影响,才能充分发挥机器人辅助手术的潜在优势。
偏头痛是中医内科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属于头风范畴的疾病。对于偏头痛的治疗西医方面往往治标不治本,而且存在大量使用镇定类药物的情况,会使患者出现不良反应,这样就会使得就诊率很低。中医能够以其病情特点和症侯变化进行个性化以及针对性的治疗,在治疗患者的时候发挥无尽的潜能。但是在治疗过程中也存在着患者偏头痛的辨证分型复杂,临床用药急需改进和增加的问题,本文将我国近几年的偏头痛治疗方法进行归纳总结以及对比,以便于深入掌握偏头痛的治疗方法和疾病特点,提升中医治疗偏头痛的临床效果。
目的 :分析联合检测乳腺癌肿瘤标志物措施实施后,疾病检出状况,对上述方案的应用价值进行评估。方法 :2020 年 12 月~2021 年 8 月,选择我院 34 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收集入院接受健康体检的 34 例受检者与之进行对比,上述分别设置为疾病组、健康组所有患者均实施联合检测乳腺癌肿瘤标志物(cA72-4、cAl9-9、cAl25、cEA、Her-2),分析上述措施的临床效果。结果 :各项肿瘤标志物水平差异分析结果显示,健康组显著低于疾病组,P<0.05,统计学有意义 ;疾病组血清肿瘤标志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实际治疗效果。 方法 :选择 2020 年 4 月至 2021 年 4 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共 64 例,通过双盲法将其划分成对照组以及试验组,每组各 32 例。针对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进行治疗,针对试验组的患者则采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在结束治疗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性激素与炎性因子水平、生活质量评分。 结果 :在完成治疗之后,试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 ;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性激素与炎性因子水平相比于治疗前有所降低,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