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海老弄堂,一直是海派文人亲睐的对象.但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快速发展,新的公民自治性社区正在兴起,老弄堂也面临着社区治理的新改革,徐汇区湖南街道的老弄堂就是其中典型.为实现“环境舒适化、设施便民化、管理自治化”的老弄堂改造目标,湖南街道自十七大以后,探索并建立了一种新的社区管理模式——“弄管会”,即由居委会牵头,以弄堂居民为主题,选出居民代表开展居民自我管理的自治组织.目前,弄管会已建立74个基本覆盖到辖区内所有的老弄堂.该项目在2012年的上海社会建设创新项目评选中名列第五.本刊记者实地走访了湖南街道,采访了当地的居民和弄管会成员,对弄管会的管理模式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并约请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卢汉龙教授一同对弄管会的有关情况进行了调研.卢汉龙教授从社区理论演变过程的视角,突出从社区作为一个综合性的作用平台来认识和分析弄管会在管理创新中的理论意义.文章总结了“自己弄堂自己管”、“顺应市场规律调动本地资源”以及“人的因素第一”这三项重要的成功经验,并且认为城市居民委员会的建设需要从弄管会中吸取经验,两者并无本质区别.同时,上海商学院教授韩狄明也在文章里提到,“弄管会”和“弄管协会”要保持长期健康发展,其运作方式必须恪守底线,为此党和政府应对其展开法制和社会价值观等方面的培训.在社会协同和公众参与中政府要义不容辞地负起责任,核心问题还是要体现党的领导.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学副教授范志海提出弄管会今后可进一步强化居民需求发现机制,并在社区共治层面,将弄内单位纳入“弄管协会”成员单位,发挥弄内单位在社区建设中的积极作用,此外再积极争取社区外人士达到社会公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