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有史,家有谱”,在传统社会,国史可以明王道而正国体,而家谱则可以明人伦而正风俗。家谱,在古代,主要是作为维系家庭、宗族血脉相连和稳定繁盛的重要构件,并且由家族推及乡里,人伦明则风俗正,进而使国之四维长葆不堕。
到了今天,家谱不仅成为全世界华人寻根问祖的钥匙,也因其能够折射不同时期的社会变迁、政治生态、文化教育等多个方面的面貌,而为历史学、社会学、人口学、经济学、民族学等相关领域提供了重要的研究资料。
据统计,《中国家谱总目》收录中国家谱共计5.2401万种,而目前上海图书馆就藏有3万余种,近400个姓氏,覆盖全国27个省级区划,是国内外收藏中国家谱原件最多的公藏机构,因此有“中国家谱半壁江山”“全球中国家谱第一藏”的赞誉。
为了让这些丰富的馆藏资源能够更方便地被更多的需求者利用,发挥更充分的作用,也更好地保护家谱原件,避免因重复使用而造成不可逆的损坏,上海图书馆、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针对馆藏家谱各方面的特色,从中遴选出了一批珍品甚至孤品,影印出版了“上海图书馆藏珍稀家谱丛刊”。
稀见家谱可补正史未见资料
据丛刊负责人顾燕介绍,第一辑名人和世家望族家谱为主,收录了徐阶、董其昌、陈洪绶、毛奇龄、华蘅芳等5种名人家谱和无锡秦氏(秦观)家谱。这些名人和世家望族家谱,不仅载有名人本人不见于其他文献的生平资料,可补正史、方志之不逮,且家谱中大量其他记载也提供了名人的生活背景、家庭教育、社会关系等珍贵史料。
以《董氏族谱》为例,里面不仅有明代画家董其昌这样的鼎鼎大名者,还有如明代嘉靖诗人董宜阳、因弹劾严嵩而出名的董传策等文人,加上与他们交往的士大夫、文人所作的不见于其他文献的碑铭、传记等文章,构成了当时的士人生态圈。
“家谱第一藏”源自“拼命”采集
能够汇聚如此具有质与量的家谱,是经过几代人不断努力的结果。在20世纪30年代末,著名古籍版本学家顾廷龙(顾颉刚叔叔)与朋友创办了合众图书馆,专门保存亲朋好友的藏书,以不至流散,其中就包括对家谱的收藏。但真正大规模收藏家谱,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1958年,前身为合众图书馆的上海历史文献图书馆与上海图书馆合并,顾廷龙担任馆长。从这之后,上海图书馆开始大量收集包括家谱在内的古籍文献。
2000年,上海图书馆曾编辑出版《上图馆藏家谱提要》,收录家谱1.173万种,这些家谱大部分是顾廷龙等老一辈上海图书馆人收集而来的。上海图书馆副馆长周德明介绍,上海图书馆从未停止过对民国以前古旧家谱的采集。
但问题是在“破四旧”时期,大量家谱被毁,存世古旧家谱(相对于新修家谱而言)的采集是越往后越困难。在这种情况下,上海图书馆的工作人员仍然在20年间将古旧家谱的馆藏数字翻了一番,令周德明感慨“很不容易,蛮拼的”。比如說仅2015年上海图书馆就新收集家谱759种、6835册。“家谱是越收越少,目前可以找到的多数已在民国以后,采集古旧家谱也许还有三五年机会。”
对家训、家规仍有现代意义
家谱对于今天的中国人来说,不仅仅是学术研究的重要资料,它的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也同样值得重视。
上海图书馆原党委书记、历史文献研究所所长王鹤鸣认为,中华文明之所以五千年没有中断过,和中华民族千千万万的家族都有修家谱的文化有关。“每个家族的历史几千年来连续不断,为中华民族文明的连续打下了重要基础。”在王鹤鸣看来,家谱是我们中国人的记忆档案,每个炎黄子孙都可以通过家谱来寻找到自己的根。
而家谱中记录下来的家风、家规、家训,越来越受到学术研究和社会的重视。2014年,上海图书馆就曾举办过中国家谱家训族规资料展,其中所传达出的修身、和睦、敬业、治家、教育、诚信等不同方面的中华文明传统价值让参观者深深感受到,这是一笔文化财富,无论是对个人涵养的培育,还是对家庭的健康和谐都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
王鹤鸣认为,现在社会上如颜氏家训、柳氏家训的流行,以及家风、家规研究的方兴未艾,正说明传统文化在今天仍然能生发出新的价值。
到了今天,家谱不仅成为全世界华人寻根问祖的钥匙,也因其能够折射不同时期的社会变迁、政治生态、文化教育等多个方面的面貌,而为历史学、社会学、人口学、经济学、民族学等相关领域提供了重要的研究资料。
据统计,《中国家谱总目》收录中国家谱共计5.2401万种,而目前上海图书馆就藏有3万余种,近400个姓氏,覆盖全国27个省级区划,是国内外收藏中国家谱原件最多的公藏机构,因此有“中国家谱半壁江山”“全球中国家谱第一藏”的赞誉。
为了让这些丰富的馆藏资源能够更方便地被更多的需求者利用,发挥更充分的作用,也更好地保护家谱原件,避免因重复使用而造成不可逆的损坏,上海图书馆、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针对馆藏家谱各方面的特色,从中遴选出了一批珍品甚至孤品,影印出版了“上海图书馆藏珍稀家谱丛刊”。
稀见家谱可补正史未见资料
据丛刊负责人顾燕介绍,第一辑名人和世家望族家谱为主,收录了徐阶、董其昌、陈洪绶、毛奇龄、华蘅芳等5种名人家谱和无锡秦氏(秦观)家谱。这些名人和世家望族家谱,不仅载有名人本人不见于其他文献的生平资料,可补正史、方志之不逮,且家谱中大量其他记载也提供了名人的生活背景、家庭教育、社会关系等珍贵史料。
以《董氏族谱》为例,里面不仅有明代画家董其昌这样的鼎鼎大名者,还有如明代嘉靖诗人董宜阳、因弹劾严嵩而出名的董传策等文人,加上与他们交往的士大夫、文人所作的不见于其他文献的碑铭、传记等文章,构成了当时的士人生态圈。
“家谱第一藏”源自“拼命”采集
能够汇聚如此具有质与量的家谱,是经过几代人不断努力的结果。在20世纪30年代末,著名古籍版本学家顾廷龙(顾颉刚叔叔)与朋友创办了合众图书馆,专门保存亲朋好友的藏书,以不至流散,其中就包括对家谱的收藏。但真正大规模收藏家谱,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1958年,前身为合众图书馆的上海历史文献图书馆与上海图书馆合并,顾廷龙担任馆长。从这之后,上海图书馆开始大量收集包括家谱在内的古籍文献。
2000年,上海图书馆曾编辑出版《上图馆藏家谱提要》,收录家谱1.173万种,这些家谱大部分是顾廷龙等老一辈上海图书馆人收集而来的。上海图书馆副馆长周德明介绍,上海图书馆从未停止过对民国以前古旧家谱的采集。
但问题是在“破四旧”时期,大量家谱被毁,存世古旧家谱(相对于新修家谱而言)的采集是越往后越困难。在这种情况下,上海图书馆的工作人员仍然在20年间将古旧家谱的馆藏数字翻了一番,令周德明感慨“很不容易,蛮拼的”。比如說仅2015年上海图书馆就新收集家谱759种、6835册。“家谱是越收越少,目前可以找到的多数已在民国以后,采集古旧家谱也许还有三五年机会。”
对家训、家规仍有现代意义
家谱对于今天的中国人来说,不仅仅是学术研究的重要资料,它的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也同样值得重视。
上海图书馆原党委书记、历史文献研究所所长王鹤鸣认为,中华文明之所以五千年没有中断过,和中华民族千千万万的家族都有修家谱的文化有关。“每个家族的历史几千年来连续不断,为中华民族文明的连续打下了重要基础。”在王鹤鸣看来,家谱是我们中国人的记忆档案,每个炎黄子孙都可以通过家谱来寻找到自己的根。
而家谱中记录下来的家风、家规、家训,越来越受到学术研究和社会的重视。2014年,上海图书馆就曾举办过中国家谱家训族规资料展,其中所传达出的修身、和睦、敬业、治家、教育、诚信等不同方面的中华文明传统价值让参观者深深感受到,这是一笔文化财富,无论是对个人涵养的培育,还是对家庭的健康和谐都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
王鹤鸣认为,现在社会上如颜氏家训、柳氏家训的流行,以及家风、家规研究的方兴未艾,正说明传统文化在今天仍然能生发出新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