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外病人围手术期SpO2观察

来源 :中华麻醉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wangvi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应用脉搏氧监测仪(POM),对30例普外病人术后前6天,SpO2以及通气和代谢作了前瞻性观察。结果术后第1、2天的PaO2、通气和代谢变化的最甚(P<0.01),术后第5、6天基本恢复正常;动脉血气分析发现术后第2天的SpO2和SaO2降至最低;吸烟者围术期SpO2低于不吸烟者,并晚两天恢复正常;SaO2与SpO2间的相关系数γ=0.6969,直线回归方程SaO2=11.8×SpO2-10.879,P<0.01。结果表明,术后病人存在轻、中度低氧血症,到术后第6天仍略低于术前水平,不作特殊处理,也无相应并发症发生。围术期病人呼吸变得浅快,出现代偿性的过度通气,这不仅使呼吸功增加,而且对提高SaO2也无益。术前戒烟1~2周的吸烟者,SpO2仍较不吸烟者低。

其他文献
作者将33例在1.5%安氟醚和芬太尼麻醉下施行腹部、乳腺手术的成年患者,随机分成三组:A组在诱导时静注芬太尼0.1mg;B组在切皮前静注芬太尼0.3mg;C组在诱导时静注芬太尼0.1mg和尼莫地平30µg/kg,并以尼莫地平1µg·kg-1/分速率静滴维持,观察患者血压、血清皮质醇的变化。结果表明:A组在插管后和切皮时,B组在插管时,其收缩压、血清皮质醇均显著增高,C组变化不明显。提示:尼莫地平可
本文选择30例先天性巨结肠病人采用硬膜外阻滞,按注局麻药所用时间,随机分为3组(20、30、40秒),每组10例,手术方式为经腹会阴巨结肠根治术。全组以2.5%硫喷妥钠20mg/kg肌注,入睡后以12号穿刺针在L1~2直入法穿刺。局麻药配制为2%利多卡因、0.75%布吡卡因、0.9%生理盐水各1/3,按体重和脊柱长度容积公式给药。确定针头在硬膜外腔后将预计局麻药一次注入,观察阻滞范围。术中安定、羟
期刊
期刊
介绍一种经口盲视下气管内插管的麻醉方法,用于大鼠开胸实验支持呼吸,术后动物长期存活,方法简便,成功率高,满足慢性动物实验的要求。
期刊
期刊
期刊
为评估提高单肺通气效应诸因素间的相关性,选择胸腔内手术18例,全麻下插入Carlen's导管作单肺或两肺不同通气(OLV,BLV),下垂肺用IPPV,非下垂肺用HFJV,选用四个重要参数,即HFJV的f,IPPV的VT,FiO2和PEEP,每一参数取三种水平,依正交设计方法分9种通气状态观察通气30、60和90分以后的血气变化和肺内分流。结果表明,BLV的PaO2明显高于OLV,在提高单肺通气各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