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第二课堂成绩单”在创新培养模式中的作用分析

来源 :现代商贸工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艺术教育以其独特的教学特点,在培养大学生全面发展、陶冶学生性情、激发创造性思维方面,表现出与其他教育不同的特性,且在某些方面所具一定的超越性。同时,基于第二课堂成绩单在创新模式中的作用,其与第一课堂在相互促进、相互融合过程中,能够逐渐实现人才培养的教育本源。
  关键词:陶艺;艺术教育;大学生;第二课堂;思政教育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22.036
  1 基于“第二课堂成绩单”加强大学生艺术教育的意义与影响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社会的各个领域都在经历着巨大的变革。其中,教育行业作为国家的重点发展领域,在相关政策和资金的支持下,展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同时,在高校的教学体系中,艺术教育也拥有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高校中的艺术教学旨在培养学生对艺术行为的鉴赏能力,并且在树立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另外,艺术教育作为高校素质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在高校课程体系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在高校艺术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其与社会和高校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息息相关,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能够更好地促进艺术教育的发展,而艺术教育工作的发展也会进一步推动社会的发展与高校教学体系的完善。事实上,高校的艺术教育在高校教学体系中具有很强的引导作用。基于素质教育在高校教学体系中的普及,艺术教育能够使学生在掌握自身专业的基础上,拥有更加优秀、完备的人格。
  目前,非艺术专业高校在高校分布中占有较高比重,各高校也都有符合自身的发展方向与发展道路。但是众多非艺术类高校与艺术类院校相比,其艺术教育所占比重与质量远不及专业院校,一方面是由高校的教学体系导致的,另一方面则是学生对艺术教育的认知导致的。因此,非艺术类高校的艺术教学就逐渐成了高校教学体系中的薄弱环节。基于上述原因,各类高校也在积极探索针对艺术教育问题的解决办法。随着相关体系的不断完善以及专业人才的助力,使得艺术教育问题有所好转。逐渐形成了以“第二课堂”为主要阵地的艺术教学方式。同时,为了将“第二课堂”的教学成果与考核定量化。高校在“第二课堂”的基础上,以“第二课堂成绩单”的形式,将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水平以及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效果等多方面指标进行了量化,以实现高校艺术教育的可视化评价。
  通过翻阅一些资料文献、运用网络、横向纵向对比诸多高校实施公共艺术教育的内容与方法,并且借助与学生、专业教师、相关领导访谈的形式,我们了解到:艺术教育能够有效地提升大学生的精神面貌,使其能够更加冷静、沉着地思考问题,并找出更加理性的解决方式。提升自身待人接物的涵养,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来处理自己的情绪和应激反应,使人和社会之间能够更加有效地沟通,及时捕捉社会的信号,树立集体主义价值观念,做好人格的储备。
  1.1 艺术教育有助于建立学生的全面思维
  在高校的教学体系中,努力构建学生全方位的思维方式是高校教学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而全面的思维则包括但不限于直觉、想象力、智力、观察力、空间思维、逻辑思维等。因此,基于艺术教育的教学特性、教学特点,其能够较为全面地完成构建学生的全面思维模式的教学任务。同时,其还能够激发学生对专业学习之外相关事物的兴趣,丰富自身爱好,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基于此,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艺术教育对其思维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而且高校在不断推进“第二课堂”过程中,其与“第一课堂”地不断融合与深入也会引导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时将艺术教育带入专业知识的思考过程,以此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與创造力。在“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双管齐下的教学模式下,高校可以实现对学生专业学习与艺术学习的全面思维培养,最终培养出更加具有创造性与创新思维的专业化复合型人才。
  1.2 艺术教育有助于构建学生丰富的情感世界
  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绝大部分学生在步入大学之前都要经历十分辛苦的求学之路。而在广大学生求学的过程中,其大部分时间都被大量的学习生活所占据,导致学生在步入大学之前的情感思维受到了一定限制,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情商的发展。而高校则是学生步入社会的最后一个阶段,这就要求高校的教学任务中要着重关注学生的情感思维建设,使学生在未来步入社会后,能够拥有足够的情感思维以应对职场的需要。
  针对上述情况,高校将艺术教育作为了构建并提升学生情感世界的主战场。高校旨在通过艺术教学的多内容、多领域、多形态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实现对学生情感思维的丰富。同时,借助高校的多种类校园生活与课余文艺活动为学生搭建广阔的情感交流平台与机会。以此帮助学生逐步构建起丰富的情感世界,也能够使学生在沟通与交流中感受自身的优点与不足。因此,基于对学生情感思维的构建,高校需要不断深化“第二课堂”在高校教学体系中的作用,努力构建覆盖全面、内容完善的可视化“第二课堂成绩单”,以此来衡量高校在学生情感思维培养方面效果。
  1.3 艺术教育有助于以美学促德育
  高校的艺术教育对学生的精神境界、价值观念甚至是人格品格都具有潜移默化地影响。高校可以通过艺术教学使学生了解丰富的艺术知识与艺术品位、改变学生对待艺术的观念与思维,甚至是可以改变学生为人处世的态度与修养。对于非艺术类高校的学生来说,在学习过程中除了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求学生对自身所学习的专业领域具有正确且符合自身的认识与理解,甚至是拥有对行业独到的见解。而这些认识、见解就要求学生具备丰富的情感思维、完善的德智体系。
  所以,为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构建完善的德智体系,高校正在逐步将艺术教育置于高校教学体系中的重要位置。以期利用艺术教育实现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最终形成以艺术教学培养学生美学认知,最终达到促进德育发展的目的。因此,在该过程中,“第二课堂成绩单”作为对艺术教学的量化体现,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通过对比不同阶段或是不同专业的学生的量化指标,才能合理调整艺术教学的内容与方式,最终实现以美学促德育的教学理念。   2 基于“第二课堂成绩单”创新培养模式,陶艺教学的作用
  随着对陶艺的深入研究以及相关技术的不断完备,使得现代陶艺正在逐渐从传统的陶瓷母体中脱离出来,形成了新时代的陶瓷艺术。目前,现代陶瓷艺术十分注重人们对陶瓷艺术本身的探索过程以及陶瓷工艺品背后的文化内涵。其表现性与内涵成了当代陶瓷艺术的主要评价标准,同时这也使得人们更加关注陶瓷艺品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的个人情感与思维。因此,针对现代陶艺的变革与发展,并结合高校艺术教育的要求,我们应该保证在高校陶艺艺术教育过程中的两个基本观点:(1)现代陶艺是依托传统陶艺逐步创新并发展起来的。其将传统陶艺工艺发挥到极致,在自身艺术语言的重构中也充分借助传统陶瓷文化的内涵,本质上是对传统文化的再创造和传承。在艺术作品的创作过程中,大学生能够更加立体地认识传统文化,更好地对其继承和发展。(2)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物质的丰富,人类的创作观念、艺术的评价标准与视角以及陶艺的创作方法都对陶艺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通过对传统陶艺精髓的重建,其获得了独具特色的艺术面貌。现代陶艺的专业特点也对学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要想学好现代陶艺,学生不但需要培养良好的工作习惯,还需要加强对现代陶艺形式的理解,不但需要注重作品形态的多元化、亲切感,还需要认真负责,确保制作的严谨性。
  2.1 陶艺教学能够陶冶学生的性情
  基于当前高校素质教育的教学任务与教学目标,利用艺术教育陶冶学生的性情就成了高校教育的一个重要方向。而陶艺教学则能够与这一教学方向具有较高的契合度。从陶艺的创作过程来说,其包含多个流程且整个创作过程也要经历一个较长的时间。具体来说,在陶艺教学开始之初,需要教导学生选择合适的土质,在思想上构建基本的方向与雏形。然后再传授学生如何将泥土固定成型,不断修饰,再配上合适的装饰手段。最终将学生制作的作品进行烧制,形成最终的成品。整个过程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而且在制作的过程中,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还需要学生发挥自身的想象力进行创作。但是,陶艺的制作过程同样伴随着失败和再创作,这也能够锻炼学生的耐力与毅力。此外,我们还需要看到,陶艺创作的参与性较强,并没有诸多的门槛限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会引导学生进行“非语言思考”。这样不但能够完善学生的创作思维,还能使学生的创作热情得到更好的激发。
  而且随着“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广泛应用,高校在艺术教育、陶艺教学过程中,能够更好地对学生的思维成长以及创新思维进行量化衡量。通过因材施教的方式,根据在校学生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各类“第二课堂”类别,差异化服务在校学生,增强“第二课堂”活动的吸引力,让学生迅速融入时代主旋律。年轻的学子在这个寓教于乐的过程中,可以更好地认知和感悟中国的灿烂文化,用心感悟万物的气息,热爱自然社会生活,遵循自然社会的规律,陶冶自身的性情。
  2.2 陶艺教学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工作习惯
  陶艺的基础是泥土,在高校的陶艺教学过程中,学生首先要接触到的就是泥土。学生需要了解泥土的品质、种类、成型效果等多种性质。而且学生在陶艺创作过程中,需要以泥土作为最基本的材料,在思想上和流程上进行合理的规划,运用成型方法、装饰手段以及丰富的空间思维,最终将泥土打造成陶艺成品。只有如此,才能使其更好地发掘泥土的价值,将其点、线、面、体组合为艺术品。为了实现这样的目的,就需要大量严格的训练。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制瓷的繁琐,工序的复杂,作品的成败受到各个环节的影响,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出错。为此,在成形和装饰修炼中,严谨的工作态度是学生必须要做到的,在训练的过程中,学生要在失败的教训中探索工艺规程的规律,并体会工艺规范的重要性。通过数个学习周期的学习,学生可以通过陶艺教学不断培养自己的工作习惯与工作思维,使自己在完成一项任务时养成条理清晰、态度端正的好习惯。这也对学生未来步入社会,面对未来的事业生涯有所帮助。
  2.3 陶艺教學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
  高校的艺术教育包括的艺术种类十分丰富,而且各类高校也会根据学校自身特性开展独特的艺术教学课程。但是综合来看,高校的艺术教育的最终目的通常都是一致的。只不过针对不同类别的艺术教学,其对学生所培养的方向和领域有所不同。而对于陶艺教学而言,该学科既兼具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又能培养学生工作的条理性与空间感等多种素养。特别是针对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造能力,由于陶艺教学的基础是泥土,学生需要通过数个学习周期将一堆散乱且无形的泥土制作成具有艺术性的陶瓷工艺品。这其中所需要的就是学生的创新思维。而为了帮助学生最终能够制作出符合自身设想的陶艺产品,高校在陶艺教学的过程中就需要教师传授丰富的制作手法并让学生广泛见识各类陶艺成品。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拥有充足的理论基础去进行自己思维创新。并且在数次练习之后形成自身独有的创作思维,并在今后的创作或设计中,能够排除外在的干扰,做到独树一帜。
  3 基于“第二课堂成绩单”创新培养模式,大学生现代陶艺课的征途和思路
  3.1 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思维
  在当前各类高校的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独立思考和艺术性创造一直都是高校艺术教育所面临的重要挑战。基于此,现代陶艺课程首先需要将培养学生艺术创造性作为该科目教学的首要目标,并通过合理的教学引导使学生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当然,陶艺的实现,学生想法的完成,都要依靠学生的创造,参与创造是现代陶艺艺术一个显著的特点。目前,高校陶艺教学主要包含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学生对泥土的塑形阶段。在该阶段,学生根据自己对陶艺成品的设想进行选泥、修胚、挂釉等步骤,并在上述过程中不断地将自己的想法与泥土融合在一起。第二阶段则是施釉后的烧造过程,这个阶段也是遐想最多,魅力最大的阶段。在高温的作用下,釉料经过氧化重新结晶,这个阶段充满了随机性,故而会让人更加期待,给人带来更大的惊喜。要想诞生一个优秀的陶艺作品,不但要打好第一阶段的基础,还需要做好第二个阶段美的“发酵”。在整个实践过程中,作品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进行提前设计,不但包括泥胎的制作,还包括纸上草图、施釉工艺等,既要学生亲身参与制作,还需要充分展示自己的创意。要完成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作品,对于刚刚涉入陶瓷工艺的学生而言,往往会经过数十次的失败,只有客观地面对这些失败,并从中汲取对自己有用的因素,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而学生为了提升自身的制作工艺和能力,就需要以实践为标准,及时与教师进行沟通,学到自己缺少的东西,不断完善自己的制作工艺,进而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作品。   3.2 磨炼学生艺术执行定力
  相较于其他艺术教育教学课程而言,陶艺教学的难点在于其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陶艺基础。也就是说陶艺课程是一门技术型的艺术课程。这就需要学生在短期能够尽可能多地掌握基础的陶艺技术,以便于完成自己所设想的陶艺作品。而且陶艺制作是一个步骤严谨、流程连贯的艺术行为,整个过程需要一次性完成。因此,学生在创作初期,就需要将相应的设计完成好。作品要想成功,就需要保证想法和构思的严密,任何缺陷都会使作品前功尽弃。也正是因为如此,思考和实践都至关重要,无论是最初的草图构思,还是之后的分阶段完成,学生都需要进行仔细设计、独立思考,并加强和教师、同学的沟通交流,只有如此,才能提升陶艺作品成功的几率。但是即使这些方面都做到了,仍旧存在许多问题,诸如陶艺本身的不确定性等。因此,返工在陶艺课上是比较常见的。为此学生必须要磨炼艺术定力,善于解决问题,并不断提升陶艺制作能力。
  3.3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陶艺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其所具有的文化底蕴也十分丰富。因此,各类高校在艺术教育中开设陶艺教学课程一方面是为了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与行为习惯。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特别是在传统陶艺方面,中国拥有极为丰富的文化瑰宝,进而形成的陶瓷文化也影响深远。因此,高校开设陶艺课程对传承中国陶瓷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针对艺术类专业院校,其更应当承担其传播弘扬中国陶瓷文化的责任。特别是在陶瓷专业人才的培养方面,应该结合当前时代背景与行业发展现状,有的放矢地向社会输送优质的专业化人才。而专业化人才也应当回归学校,逐步提高高校的陶艺教学水平与陶艺文化影响力。而对于非艺术类院校,其在艺术教育课程设置上,也需要注重陶艺课程的发展。通过陶艺课程实现对学生艺术审美、动手能力、空间思维等能力的锻炼,以此让陶瓷文化深入人心。
  4 结语
  综上所述,积极推进高校艺术教育中的陶艺教学,有助于高校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动手能力、感性思维、理性思维等多方面能力。而且还能很好的传播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而且现代陶艺教学可以使学生深入到厚重的陶瓷艺术中,将传统的陶瓷文化和现代的艺术精神相结合,一方面可以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了解,另一方面学生通过对现代陶瓷艺术了解,以提升其人文素养。此外,我们还需要看到严苛的制作过程也可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面对一堆泥土,学生的思维是不受束缚的,在陶艺课程中,学生的思维将得到极大地释放,创新精神也将大为提升。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到,陶艺教学对大学生艺术教育的重要作用。同时,“第二课堂成绩单”也能够有力地促进了高校共青团工作的全面、有效覆盖,扩大高校学子对“第二课堂”参与的广度与深度。另外,高质量完成在校期间的“第二课堂”学习,提高人文素养和通识教育能力,也十分契合各类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和创新培养模式。为各类高校探索艺术教育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提供了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闫小平,侯介华.课程思政背景下《武术理论基础》课程改革研究[J].武术研究,2020,5(09):70-72.
  [2]虞紫英.基于课程思政的服装专业学生工匠精神培育——以“旗袍结构设计”专题教学为例[J].西部皮革,2020,42(18):94-95.
  [3]徐小军,蓝颖.广西“非遗”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堂的实践路径[J].传承,2020,(03):102-105.
  [4]刘一.“非遗”融入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思政的思考[J].知识文库,2020,(18):86+88.
  [5]冯继.音乐非遗进课堂与文化自信的提升——音乐课程思政育人模式探究[J].当代音乐,2020,(09):171-173.
  [6]刘正军,黄旭.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的“课程思政”探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19(16):165-166.
  [7]王伟.“一带一路”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有效路径——以乐器类“非遗”为例[J].戏剧之家,2020,(21):183-184.
  [8]黄绍光.凸显民族特色的高职院校“三全育人”新模式探讨——以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广西教育,2020,(27):62-63+69.
  [9]蓝颖,徐小军.大思政视野下“非遗”融入大创项目路径探索[J].改革与开放,2020,(13):80-84.
  [10]王充.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视角下的高校育人模式建构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20,(14):80-81.
  [11]周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融合路径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20,(05):242-243.
  [12]翟荣兵.地方应用型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探索——基于安徽地方高校的“第二课堂成绩单”[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20,36(03):1-7.
  [13]劉宝垚.在《女包出格与工艺》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的探索[J].福建茶叶,2020,42(03):312.
其他文献
摘 要:美国特拉华州(Delaware)是公司注册的圣地,其专业化的商事法院为解决公司法律争端提供了非常好的借鉴。司法体系与授权性公司法之间的有效配合,在公司的顺畅运转与企业纠纷的高效解决方面形成了强大指导功能。  关键词:商事法院;特拉华州公司法;授权性商法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21.060  授权性公司法模式
期刊
摘 要: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制度在新冠肺炎疫情应对下的比较研究很有意义,首先,资本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制度应对疫情时在经济政治、社会等方面都有显著的差别;其次,在2020年初的新冠肺炎來临之际,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都制定了不同措施挽救疫情对经济社会带来的冲击;最后,疫情防控在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体现出不同结果,从理论、实践以及人道主义角度看,社会各界都认为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重大突发事
期刊
摘 要:本文从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路径出发,提出实现就业的可雇佣性,打造新型校企合作模式,即构建产业学院。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以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电商学院为案例背景提出了构建电商产业学院的“123模式”,分析了该模式的内涵、目标和具体的实施路径。  關键词:产业学院;123模式;产教融合;改革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
期刊
摘 要:为缓解疫情对邮轮公司造成的影响,通过对不同风险级别疫情下的邮轮经济效益影响因素进行敏感性分析及综合评价,构建了邮轮经济效益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模型图,最后从邮轮公司、政府部门 、金融机构及邮轮游客不同主体出发分类讨论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邮轮经济影响;对策;敏感性分析;疫情  中图分类号:F2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
期刊
摘 要:本文通过对河北某高校学生线上教学情况进行问卷调查,了解线上教学状况及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针对学生需求,从教学观念、教学能力、教学管理、资源共享等方面提出了实施策略,为线上教学质量持续改进保驾护航。  关键词:高校学生;线上教学情况;问卷调查;策略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22.018  1 学
期刊
摘要:村办集体农场在推进乡村治理效能提升具有重要作用。对太仓市五个村办集体的案例剖析表明,村办集体农场通过三权统一下的分工协作;村集体信任机制;更加理性的行为选择,具体解决耕地闲置和资源浪费、劳动力效率不高、农村农民就业、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从而提升乡村治理效能。  关键词:村办集体农场;功能实现;乡村治理效能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
期刊
摘 要:越来越多的公司看到了虚拟偶像产业的商机并加快了生产进程,致使虚拟偶像开始沦为新形态的“数字劳工”。数字技术的增长、传播主体的多样、媒介属性的凸显和媒体意识商业化成为虚拟偶像转向虚拟劳工的催化剂。虚拟劳工也逐渐细分出不同的来源和功能,包括服务于真人明星的衍生型、榨取IP价值的改编型和被迫卷入风口的原创型三类。虽然虚拟偶像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受众的情感需求,但其在资本剥削、文化价值和性别凝视方面
期刊
摘 要:本文以四川化工职业学院少数民族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少数民族学生民族、地域、年级、学习情况、受助情况、任职、违纪等进行分析。本校现有少数民族学生732人,占全校学生人数的7.4%,其中以彝、藏、羌族学生为主。根据国家相关扩招政策,本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就读率保持一定增长趋势。少數民族学生中,8%的学生曾获得学校及以上级别奖学金,17%的学生曾出现至少一门课程不及格现象。获得资助学生比例达51%
期刊
摘要:后疫情时代经济内循环的国策下,高质量发展是旅游业重振的主基调。本文从利益相关者视角出发,以开封市双龙巷历史文化街区为调研中心,在多方交互视野下展现双龙巷乃至整个开封市旅游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状况以及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与冲突根源,结合开封市发展规划与定位针对多方利益相关者提出可行性建议,以期为开封旅游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利益相关者;旅游高质量发展;双龙巷;旅游商品经营者  中图
期刊
摘 要:传统工业城市随着资源获取困难状态加剧、城市经济发展受限等多种原因,其产业结构不得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而变化。税制改革作为国家统一调控、趋势引导的重要手段,对地区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结构塑造具有重要意义。以湖北黄石市为例,重点分析研究传统工业城市产业结构的发展现状和主要问题,最后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改革税制优化升级传统工业城市产业结构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税制改革;传统工业城市;产业结构;湖北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