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是当前大学英语教学面临的一个不可回避的重要课题。大学英语教学长期存在的一个弊病就是学生有比较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但缺乏开口能力。如何在口语教学种培养学生交际能力,这是当前深化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必须首先探究的问题。
关键词: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交际能力: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2—2485(2009)03—0043—011
一、引言
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使他们能用英语以口头和笔头的形式交流信息。英语口语课的教学任务是培养学生口头表达和交际的能力。如何搞好英语口语教学,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是实现大学英语教学目的的关键。
二、英语口语教学中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途径
(一)加强听力训练,增加语言输入与储备
美国心理语言学家Wilga M.Rivers认为,听的过程不仅是一个接收的过程而且还是一个建立的过程。听的理解过程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被称为感觉阶段。在这个阶段,学习者得到的仅仅是一个肤浅的印象,能初略地识别,能根据自己所有的学习第一语言的经验对所听的材料进行初步地切分音段,这基本上是一个被动和接收的阶段。第二阶段被称为识别阶段,它是一个通过切分音段和组织音段来识别的阶段。学习者把所接收的信号一个一个地加以识别,把已经识别的与正在识别的联系起来。这个识别过程是积极的、细致的。第三阶段为领悟和建立阶段。学习者通过认知系统重复一遍所听的材料,而且不时地把已经理解的东西与听到的加以对照和修正。学习者通过重新理解使所听材料成为一种比较容易保留的形式被存入记忆里。这样,理解了的材料得到了改变,被保留下来的是语义信息。有了语义信息,人们再寻求表达形式。从听的理解过程,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学习者学说英语必须从听开始,先听别人说,反复多听几次,知道怎样说。以及在什么情况下说什么时,便会产生强烈的想说话的愿望。开口说话,表达思想,进行语言交际便成了大量听的必然结果。
(二)培养用英语思维的习惯,加强英语思维能力训练
英语口语教学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口头交际能力,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口头交际的习惯,做到语言清晰、流畅、达意。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习惯,加强以习得为主要形式的英语思维能力训练是培养学生用英语表达思想的能力的重要手段和途径。用英语思维是指排除本族语或本族语的干扰,用英语直接理解、判断和表达的能力。没有经过英语思维能力训练的人,大都是把听的东西译成自己的母语后再储存在记忆里。在表达前,再把语义信息,即他想说的,在脑子里下意识地寻求母语的表达式,然后,再把它译成英语。这样借助于母语表达出来的东西是不可能地道的,大都是Chinglish(中式英语)。运用这种方式与人交际经常会导致交际出现障碍甚至失败。在英语口语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听地道的英语,培养他们边听边直接用英语把听到而且理解了的东西储存在记忆里的习惯,以及培养他们克服母语干扰,直接用英语表达的良好习惯。学生通过一系列主动、积极的思维活动,理解和表达思想。接受和输出信息。正是在这种积极的思维和表达过程中,学生才能获得真正的英语口头交际能力。
(三)采用分级教学
英语口语教学应该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此原则体现在口语的具体教学实践中就是采用分级教学。
第一级为初级阶段。在此阶段,教师首先应该为学生创造一个有利于习得语言的环境,让学生尽可能地多接触与运用对象语。教学内容要具体。不要太抽象,最好是采用与日常生活相关的小故事与对话的内容,使学生有亲临其境的感觉,同时又能熟悉外国人日常生活方式及应答方式。这些内容可包括饮食起居、节假日、舞会、晚会、做客、信件、电影、电视、求医、求学、购物、旅游等。除此之外,在初级阶段的学习中。学生应该学习和掌握一些英语最基本的句型和习语、惯用语,要能熟练到脱口而出的程度。背诵在语言学习中,特别是初级阶段,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二级为中级阶段。此阶段的训练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连贯说话的能力。教学内容可包括公共道德、人际关系、个性特点、生活习惯、趣味爱好、生活经历、体育运动、学习方法等。教学方式可采取复述短文、概述大意、描述图画、回答问题、观点讨论、角色扮演,把故事编成对话,把对话编成故事等。
第三级为高级阶段,亦可称为创造性阶段。通过初级、中级阶段的学习,学生已有了用英语进行口头交际的强烈欲望,掌握了基本的英语口头交际的技巧,又具备了连贯说话的能力,这就为学生自由运用语言以及创造性使用语言打下了基础。高级阶段的教学内容可扩展到对各种问题及现象的讨论与辩论。比如孩子的教育、种族歧视、广告的优劣、浪费问题、人口问题、环境污染问题、住房问题、对时间的看法等等,教学方式主要采用辩论、演讲、小组讨论、总结发言等。
通过这3个阶段的学习,学生就能逐渐地做到运用英语清楚地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意识以及观点了,也就具备了比较强的英语口头交际能力。
(四)充实社会文化知识,增强语言得体性意识,提高口头交际能力
英语学习者在与英语本族人进行实际交往中。很容易将自己的母语使用习惯带入跨文化交际。从而引起误会,导致交流出现障碍甚至失败。在英语口语教学中,应该适度地、有选择地、比较系统地将目的语的文化知识的传授融入教学中,使英语口语教学与文化教学相结合。具体地说,在口语教中。着重交际文化的导人,内容包括介绍在日常生活交往方面英汉主流文化的差异,以及在语言形式和运用中的具体表现,打招呼和告别、各种称呼、祝贺和赞扬以及其他社交礼节等的差异介绍属于此类。比如我们常听到许多讲英语的孩子直呼其教师、父母或祖父母的名字,我们会认为他们不懂礼貌,长幼不分,而他们的教师及长辈却不认为这是不尊重人或过于随便。介绍由于文化差异引起的英汉词语、成语、谚语和格言的意义及运用方面的差异,介绍英汉语言在比喻和联想运用上的差异以及英汉语言中典故、委婉语和禁忌语运用方面的差异等。学生通过这些差异的学习,就能理解各种英语表达法所涉及的文化内涵。
三、结语
通过以上途径,既培养了学生开口说话的能力,又使他们了解了西方的人际关系及交往的深层次模式,从而学会得体地进行交际。
关键词: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交际能力: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2—2485(2009)03—0043—011
一、引言
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使他们能用英语以口头和笔头的形式交流信息。英语口语课的教学任务是培养学生口头表达和交际的能力。如何搞好英语口语教学,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是实现大学英语教学目的的关键。
二、英语口语教学中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途径
(一)加强听力训练,增加语言输入与储备
美国心理语言学家Wilga M.Rivers认为,听的过程不仅是一个接收的过程而且还是一个建立的过程。听的理解过程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被称为感觉阶段。在这个阶段,学习者得到的仅仅是一个肤浅的印象,能初略地识别,能根据自己所有的学习第一语言的经验对所听的材料进行初步地切分音段,这基本上是一个被动和接收的阶段。第二阶段被称为识别阶段,它是一个通过切分音段和组织音段来识别的阶段。学习者把所接收的信号一个一个地加以识别,把已经识别的与正在识别的联系起来。这个识别过程是积极的、细致的。第三阶段为领悟和建立阶段。学习者通过认知系统重复一遍所听的材料,而且不时地把已经理解的东西与听到的加以对照和修正。学习者通过重新理解使所听材料成为一种比较容易保留的形式被存入记忆里。这样,理解了的材料得到了改变,被保留下来的是语义信息。有了语义信息,人们再寻求表达形式。从听的理解过程,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学习者学说英语必须从听开始,先听别人说,反复多听几次,知道怎样说。以及在什么情况下说什么时,便会产生强烈的想说话的愿望。开口说话,表达思想,进行语言交际便成了大量听的必然结果。
(二)培养用英语思维的习惯,加强英语思维能力训练
英语口语教学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口头交际能力,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口头交际的习惯,做到语言清晰、流畅、达意。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习惯,加强以习得为主要形式的英语思维能力训练是培养学生用英语表达思想的能力的重要手段和途径。用英语思维是指排除本族语或本族语的干扰,用英语直接理解、判断和表达的能力。没有经过英语思维能力训练的人,大都是把听的东西译成自己的母语后再储存在记忆里。在表达前,再把语义信息,即他想说的,在脑子里下意识地寻求母语的表达式,然后,再把它译成英语。这样借助于母语表达出来的东西是不可能地道的,大都是Chinglish(中式英语)。运用这种方式与人交际经常会导致交际出现障碍甚至失败。在英语口语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听地道的英语,培养他们边听边直接用英语把听到而且理解了的东西储存在记忆里的习惯,以及培养他们克服母语干扰,直接用英语表达的良好习惯。学生通过一系列主动、积极的思维活动,理解和表达思想。接受和输出信息。正是在这种积极的思维和表达过程中,学生才能获得真正的英语口头交际能力。
(三)采用分级教学
英语口语教学应该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此原则体现在口语的具体教学实践中就是采用分级教学。
第一级为初级阶段。在此阶段,教师首先应该为学生创造一个有利于习得语言的环境,让学生尽可能地多接触与运用对象语。教学内容要具体。不要太抽象,最好是采用与日常生活相关的小故事与对话的内容,使学生有亲临其境的感觉,同时又能熟悉外国人日常生活方式及应答方式。这些内容可包括饮食起居、节假日、舞会、晚会、做客、信件、电影、电视、求医、求学、购物、旅游等。除此之外,在初级阶段的学习中。学生应该学习和掌握一些英语最基本的句型和习语、惯用语,要能熟练到脱口而出的程度。背诵在语言学习中,特别是初级阶段,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二级为中级阶段。此阶段的训练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连贯说话的能力。教学内容可包括公共道德、人际关系、个性特点、生活习惯、趣味爱好、生活经历、体育运动、学习方法等。教学方式可采取复述短文、概述大意、描述图画、回答问题、观点讨论、角色扮演,把故事编成对话,把对话编成故事等。
第三级为高级阶段,亦可称为创造性阶段。通过初级、中级阶段的学习,学生已有了用英语进行口头交际的强烈欲望,掌握了基本的英语口头交际的技巧,又具备了连贯说话的能力,这就为学生自由运用语言以及创造性使用语言打下了基础。高级阶段的教学内容可扩展到对各种问题及现象的讨论与辩论。比如孩子的教育、种族歧视、广告的优劣、浪费问题、人口问题、环境污染问题、住房问题、对时间的看法等等,教学方式主要采用辩论、演讲、小组讨论、总结发言等。
通过这3个阶段的学习,学生就能逐渐地做到运用英语清楚地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意识以及观点了,也就具备了比较强的英语口头交际能力。
(四)充实社会文化知识,增强语言得体性意识,提高口头交际能力
英语学习者在与英语本族人进行实际交往中。很容易将自己的母语使用习惯带入跨文化交际。从而引起误会,导致交流出现障碍甚至失败。在英语口语教学中,应该适度地、有选择地、比较系统地将目的语的文化知识的传授融入教学中,使英语口语教学与文化教学相结合。具体地说,在口语教中。着重交际文化的导人,内容包括介绍在日常生活交往方面英汉主流文化的差异,以及在语言形式和运用中的具体表现,打招呼和告别、各种称呼、祝贺和赞扬以及其他社交礼节等的差异介绍属于此类。比如我们常听到许多讲英语的孩子直呼其教师、父母或祖父母的名字,我们会认为他们不懂礼貌,长幼不分,而他们的教师及长辈却不认为这是不尊重人或过于随便。介绍由于文化差异引起的英汉词语、成语、谚语和格言的意义及运用方面的差异,介绍英汉语言在比喻和联想运用上的差异以及英汉语言中典故、委婉语和禁忌语运用方面的差异等。学生通过这些差异的学习,就能理解各种英语表达法所涉及的文化内涵。
三、结语
通过以上途径,既培养了学生开口说话的能力,又使他们了解了西方的人际关系及交往的深层次模式,从而学会得体地进行交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