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走进新课程的今天,时代呼唤素质教育,需要培养创新人才。而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是充分落实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让学生在课堂这个学习求知的舞台上展现和发展自已的学识才华,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和喜悦。然而,有些教师把这种理念挂在口头上,停在表面上。历史教学中,不少教师在备课时对学生的自主性活动或是缺乏设计,或是停留在一问一答浅层次的认知活动上。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单一化,造成学生主体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不高。那么,怎样才能在历史教学中真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呢?
一、科学合理地制定教学目标
传统的教学目标要么强调知识的传授,要么强调能力的培养。它是建立在对学生片面认识的基础上的。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学目标的设计和实施就要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出发点的观念,突破旧的模式,实现开放性和多元化。教学目标的科学性不仅表现在依据《新课程标准》,全面、具体,更重要的是符合学生的实际。只有通过师生的交谈,通过学生的书面建议和意见,才能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根据他们的需要制定行之有效的教学目标;也只有这样,才能在实际教学中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体现其主体作用。各个学校不一样,同一年级不同班级不一样,同班不同性别不样,同性别不同个体差异也不一样,不同层次就有不同的教学目标。
二、把学生的自主活动贯穿于教学过程中
1.引导学生自学,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往往按自己的教学设计计划,一环一环’地讲解,从不关注学生的需要。在主体性救学模式下,学生能看懂、读懂的,教师就不要再讲,否则就是浪费时间;学生能发现的,教师不要点明,否则就是限制学生的发展。教师应该信任学生、解放学生、调动学生、促进学生,让他们自主学习、自己探索、自己创新。
在新教材《高度繁荣的宋元文化——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一节中,对于毕昇、沈括等古代科学家生平的介绍,学生自己看书就能了解,教师就不必再讲,并且要鼓励学生,通过其他的渠道(如文学作品、网络媒体等),了解更多的相关知识,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
2.引导学生实践,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主体性教学模式,应以学生自主学习为核心,以学生学会学习、主动发展为方向。在课堂上应充分解放学生的眼、口、手、脑,给学生提供动手动脑的实践空间。空洞抽象的讲解,使人感到枯燥、乏味,而一次成功的实践活动将使人终生难忘。还是在《高度繁荣的宋元文化——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这一节中,对于活字印刷术等科技问题,若按书本讲解,让学生死记硬背,则难以理解和掌握。我们不妨让学生动动手,用橡皮泥捏出几个字模,排列组合成语句,再比较其与雕版印刷术的不同。这样,课堂上学生自然会用心雕塑,细心观察,兴趣盎然,记忆深刻,从而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体性也得到体现。
3.引导学生讨论交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灵活的组织方式会给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当学生对一个问题认识模糊时,当阐明一个问题需多角度、多层次进行时,就可以把问题交给学生,让他们自由讨论,各抒己见,共同交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结论。如在《高度繁荣的宋元文化——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一节中,有一个重点问题,就是“为什么宋元文化会出现高度的繁荣”。学生通过激烈的讨论,畅所欲言,深入探讨,彼此交流,课堂气氛活跃,学习兴趣浓厚,从而锻炼了学生雄辩的口才,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也发展了学生的个性。
4.引导学生分组活动,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课堂是学堂,学生不仅要会知识,还要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当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出来后,合作学习更成了一种需要。要通过课堂内互动,让不同思维在合作中碰撞,让学生自己查阅资料、收集信息,最后每一个小组把各自的经历、报告向全班介绍交流。因每个人会有各自不同的体会,这许多体会的汇合对于每个人来说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三、教学的手段要现代化
从培养适应二十一世纪人才的角度思考,显然仅仅依靠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传统教学方式已远远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合理性地、创造性地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资源已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而从历史学科本身所具有的不可再现性的特点和较其他学科更为严重存在的“老师讲学生听”的状况看,如何实现现代化教学媒体为历史课育人目标服务的功能,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同时,采用与时代同步的教学手段,也是对学生主体性的尊重。
四、建立科学合理的学生评价体系
主体性教学模式下的学生评价与传统学生评价的一大区别在于评价的广度。我们在评价内容上应该改变过去过多倚重学科知识,特别是课本上的知识的做法,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心理素质、情绪态度等综合素质的考察;在评价标准上应重视学生个体差异和个性发展的价值;在评价方法上应采用体现新评价思想的评价手段与方法,并形成教师、家长、学生、管理者等多主体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模式,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主体性教学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每一个历史教师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都有自己更好的模式、更好的方法。只要教师树立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采取适当的方式,就会在历史教学中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总之,在历史教学中,教师探索的教学模式必须有利于素质教育,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只有以“认识主体”、“尊重主体”、“发展主体”为标准来确定教学模式,才能确保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因此,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上来设计历史课堂教学,用学生的心去思考,用学生的眼睛去观察,用学生的耳朵去聆听,用学生的语言去表达,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全面提高初中历史教育教学的质量。
( 作者单位: 贵州省水城县都格中学 553017)
一、科学合理地制定教学目标
传统的教学目标要么强调知识的传授,要么强调能力的培养。它是建立在对学生片面认识的基础上的。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学目标的设计和实施就要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出发点的观念,突破旧的模式,实现开放性和多元化。教学目标的科学性不仅表现在依据《新课程标准》,全面、具体,更重要的是符合学生的实际。只有通过师生的交谈,通过学生的书面建议和意见,才能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根据他们的需要制定行之有效的教学目标;也只有这样,才能在实际教学中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体现其主体作用。各个学校不一样,同一年级不同班级不一样,同班不同性别不样,同性别不同个体差异也不一样,不同层次就有不同的教学目标。
二、把学生的自主活动贯穿于教学过程中
1.引导学生自学,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往往按自己的教学设计计划,一环一环’地讲解,从不关注学生的需要。在主体性救学模式下,学生能看懂、读懂的,教师就不要再讲,否则就是浪费时间;学生能发现的,教师不要点明,否则就是限制学生的发展。教师应该信任学生、解放学生、调动学生、促进学生,让他们自主学习、自己探索、自己创新。
在新教材《高度繁荣的宋元文化——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一节中,对于毕昇、沈括等古代科学家生平的介绍,学生自己看书就能了解,教师就不必再讲,并且要鼓励学生,通过其他的渠道(如文学作品、网络媒体等),了解更多的相关知识,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
2.引导学生实践,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主体性教学模式,应以学生自主学习为核心,以学生学会学习、主动发展为方向。在课堂上应充分解放学生的眼、口、手、脑,给学生提供动手动脑的实践空间。空洞抽象的讲解,使人感到枯燥、乏味,而一次成功的实践活动将使人终生难忘。还是在《高度繁荣的宋元文化——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这一节中,对于活字印刷术等科技问题,若按书本讲解,让学生死记硬背,则难以理解和掌握。我们不妨让学生动动手,用橡皮泥捏出几个字模,排列组合成语句,再比较其与雕版印刷术的不同。这样,课堂上学生自然会用心雕塑,细心观察,兴趣盎然,记忆深刻,从而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体性也得到体现。
3.引导学生讨论交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灵活的组织方式会给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当学生对一个问题认识模糊时,当阐明一个问题需多角度、多层次进行时,就可以把问题交给学生,让他们自由讨论,各抒己见,共同交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结论。如在《高度繁荣的宋元文化——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一节中,有一个重点问题,就是“为什么宋元文化会出现高度的繁荣”。学生通过激烈的讨论,畅所欲言,深入探讨,彼此交流,课堂气氛活跃,学习兴趣浓厚,从而锻炼了学生雄辩的口才,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也发展了学生的个性。
4.引导学生分组活动,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课堂是学堂,学生不仅要会知识,还要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当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出来后,合作学习更成了一种需要。要通过课堂内互动,让不同思维在合作中碰撞,让学生自己查阅资料、收集信息,最后每一个小组把各自的经历、报告向全班介绍交流。因每个人会有各自不同的体会,这许多体会的汇合对于每个人来说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三、教学的手段要现代化
从培养适应二十一世纪人才的角度思考,显然仅仅依靠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传统教学方式已远远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合理性地、创造性地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资源已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而从历史学科本身所具有的不可再现性的特点和较其他学科更为严重存在的“老师讲学生听”的状况看,如何实现现代化教学媒体为历史课育人目标服务的功能,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同时,采用与时代同步的教学手段,也是对学生主体性的尊重。
四、建立科学合理的学生评价体系
主体性教学模式下的学生评价与传统学生评价的一大区别在于评价的广度。我们在评价内容上应该改变过去过多倚重学科知识,特别是课本上的知识的做法,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心理素质、情绪态度等综合素质的考察;在评价标准上应重视学生个体差异和个性发展的价值;在评价方法上应采用体现新评价思想的评价手段与方法,并形成教师、家长、学生、管理者等多主体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模式,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主体性教学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每一个历史教师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都有自己更好的模式、更好的方法。只要教师树立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采取适当的方式,就会在历史教学中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总之,在历史教学中,教师探索的教学模式必须有利于素质教育,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只有以“认识主体”、“尊重主体”、“发展主体”为标准来确定教学模式,才能确保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因此,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上来设计历史课堂教学,用学生的心去思考,用学生的眼睛去观察,用学生的耳朵去聆听,用学生的语言去表达,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全面提高初中历史教育教学的质量。
( 作者单位: 贵州省水城县都格中学 553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