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彩融于一白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C99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七彩融于一白”,阳光其实是有七种颜色的,但合在一起成了最为纯净的白色。这句话用来形容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人和诗再恰当不过了。东晋儒道玄三学大行其道,不同学派可谓并驾齐驱,这三学对陶渊明人生价值取向有什么样的影响呢?
  儒
  陶渊明生于东晋,此时由于战乱和割据等原因,帝国一元化的政治与集权式地主经济体制被打破,而定型于西汉中期以经学为主、以独尊儒家为内核的文化模式崩解,取而代之的是文化生动活泼的走向。
  陶渊明出生于一个没落的仕宦家庭,后来因为丧父被寄养在外祖父家。外祖父孟嘉是当时的名士,家里藏书很多,这给予了陶渊明阅读的机会。也就是在这段时间,他接触了大量儒家、道家的经典之作,这也为他身上所体现出的不同人生志趣奠定基础。
  儒家强调个人对家族、国家的责任感,陶渊明祖上是开国功勋,位及人臣,家族显赫,这多少会在陶渊明心里刻上烙印。面对家族的没落,这种自发的进取精神油然而生。另外,很重要的一点是,陶渊明生活的时代使得每一个知识分子,都会为国家的前途命运思考,这也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坚强脊梁精神的体现,也使得他们遭受着最大的精神痛苦。同古代文人一样,陶渊明也追求人生的不朽价值,渴望通过“立德”“立功”“立名”来追求自我价值和名誉。
  道
  道家注重个人对社会的超脱,人性是复杂的,人生是多变的,道家的“自然”,是一种超功利的境界,带有玄思的品格和自适的情趣,也正是从这一点出发,包括陶渊明在内的很多文人从儒家的“独善”之路找到了通往道家思想的大门。于是就有了“少无世俗韵,性本爱丘山”。陶渊明后来的大词人辛弃疾在遭遇现实不幸的时候,想到了陶渊明。于是,辛弃疾以陶渊明作为他在被迫归隐时的精神导师,在闲暇时,跨越时空,与陶渊明一道农耕、赏菊、饮酒。但是,他们又是不一样的,生活的时代不一样,个人成长经历、禀性都不一样,使得他们又是截然不同的。
  玄
  魏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人的自觉的时期。玄学的兴起,推动了文人对个体人生价值的思考,促使他们的思想以探求理想的人格为中心课题。这个时代注定是一个迥异于其他时期的时代,这个时代的文人注定是特例独行的文人,于是有了嵇康、阮籍,有了谢灵运、陶渊明。在“贵无”思想的深刻影响下,魏晋士人要么徜徉山水,要么琴诗自乐,魏晋士人或追求超凡脱俗的生活,或“动违礼法”,或“以任放自达”。陶渊明便是前者行为方式的代表。
  少年时期的陶渊明心怀建功立业的伟大理想,“少年罕人事,犹好在六经”,“少年壮且厉,抚剑独行游”,“猛志逸四海”。联系陶渊明的少年经历,在儒家思想及其家族环境的影响下,陶渊明心中有着巨大的抱负,渴望“大济于苍生”。这个时期的陶渊明就象唐朝初期的很多文人一样,胸怀抱负,积极进取,因而诗人的内心对生活充满了幻想。
  尽管陶渊明胸怀“大济于苍生”的远大抱负,而大地主庄园经济的根基依然存在,门阀制度依然根深蒂固,门阀士族在社会上有着特殊的地位,当时的封建国家主要代表门阀士族的利益。而实现社会阶层上下流通的途径,并不是才华抱负,而是出身。政治的黑暗,门阀制度的排挤,无法施展他的政治抱负,这是他仕途不通和悲剧的原因。
  即使陶渊明做过一些小官,体会到的依然是政治的倾轧和人性的黑暗,这一点在诗歌中得到了反映。《归取来兮辞》:“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诗人由于出于生计和政治上的复杂因素,出外为官。一方面,诗人违心为官,寄人篱下,饱受冷眼,遭遇歧视,身受侮辱;另一方面,诗人性本高洁,颇好自然,不愿与贪官污吏同流合污而身处牢笼,因此内心苦闷,本性遭到扭曲,在关键时刻深深后悔,如有大梦初醒的感觉。每天不得自由,诗人追求自然,崇尚自由的的浪漫情怀溢于言表,也充分透露出诗人厌恶官场、渴望远离世俗的情怀。
  从《归园田居》也可以看到诗人终于回到了自己梦想多年的乡村,过上了至少在表面看起来悠闲自得的田间生活,心境平和自然。全诗的景物描写,犹为感人,常见的乡村景物与农事,使诗人仿佛解脱了多年的痛苦。可以想象诗人归隐后与农人谈天说地,亲自躬耕,远离世俗与政治,过着怡人自乐的乡间生活。
  
  倪树干,教师,现居广东珠海。
其他文献
“自信是走向成功的第一要诀”,是人重要的个性品质,是自主精神的主要内容。学生时代是人生最美好的时光,生机勃勃,无忧无虑。在当今,国家非常重视教育,给孩子们创造了优越的学习环境,学生们本来应该是幸福的,然而一件件因学习压力过大而导致不幸結局的事例一次次地触动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心灵。广东一名高二学生因承受不了学习压力在家中自缢;富平一高一名学生因心理障碍厌学服毒自杀;天津高一学生因学习压力过大,不想上学
话题作文就是选择一个话题或一个相对广泛的写作范围,以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不限文体或尽量减少文体限制,给学生更多自由选择的一种新型作文形式。话题作文的出现顺应了时代的发展,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是近几年中高考的主要作文命题形式。  话题作文不同于命题作文,它的写作范围远远大于命题作文,无论从审题立意还是文体选材,都给了学生充分发挥写作能力的余地,让学生有话可说。这种作文命题形式改变了
教师既是知识的传播者,又是文明之树的培育者;既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又是下一代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师德”是教师职业的神圣灵魂,“师爱”则是教书育人的人格魅力。这是因为“没有师爱,就没有教育”。  师爱、体现了教师道德情操的高尚,是教师心灵的净化与升华。师爱,倾心而为教育,是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教师充满热情地爱自己的学生,就能赢得学生对自己的尊重和亲近,从而促使他们乐于接受教导,使师生关系健康发展,推
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以学生的情况为依据,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为培养目标,寻找适合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途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让学生学会探究问题,独立解决问题。传统的教学方法,老师就是“指挥棒”,支配和领导着学生意识,往往束缚学生的思维,学生的主动性得不到发挥,所以,教师应把课堂还给学生,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创造民主平等的师生交流环境。    一.实现自身角色和作用的根本转变   
语文教学中,学生比较头疼的就是作文,教师不知怎样指导,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略述如下,以供有意者参考。    一、激发兴趣    提高学生作文的兴趣的首要任务是要让学生拥有一种成就感。具体做法如下:  1、更新评价观  在作文评价中,存在着这样的倾向:一是对学生的情感理解、尊重不够。我们总认为学生抒写的思想感情不够成熟,不够深刻;二是对学生的实际生活理解、尊重不够。因此,教师首先要学会理解和尊重
自明以来论词以婉约、豪放为限,张南湖云:“词派有二,一曰婉约,一曰豪放。仆谓婉约以易安为宗,豪放惟和轩称首。”明宋征壁评易安词“其词妍婉”,《四库提要》也说李清照“抗轶周柳”,都指出了李清照词风格婉约的特点。所谓婉约,就是以委婉曲折的手法来抒发含蓄微约的感情,简言之即“曲径通幽”。然而同是婉约,易安词的个性化色彩更为明显和突出。柔美是婉约派的共同特点,但不同作家有不同的表现。柳永多发露线俚,市民意
语言是语文教师传授知识、传递信息的主要载体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课堂教学艺术首先是语文教学语言艺术,而吸引学生走进语文殿堂的,就是语文教师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平淡为神奇的课堂语言,教师要用语言来启迪学生的智慧,塑造学生的心灵,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求知欲,就必须讲究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那么,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历练什么样的课堂语言呢?    一.语文教师要历练准确明
我们平时经常教育学生要有“听”、“说”、“读”、“写”的能力,结果往往不如人意。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但我们也发现,一些语文教师自己在这方面的能力就不够过硬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君不见,当今一些语文教师课上、课下“听”不懂学生的言语,“听”不出学生言语的内在含义与潜台词,因此也就无法观课堂上的学情而随机调控,因此也就难以适应学情发挥教师应有的作用。甚者,有的教师根本就漠视、拒绝接受学生的言语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就在各式传统小说和各样先锋小说无论怎么卖力似乎都难以招来读者热情的时候,王朔洒脱而恣肆的面孔出现了。他发着橡皮光泽带着橡皮质感“招摇过市”,顿时吸引了无数好奇的目光。于是,中国文坛上出现了竞相谈论王朔的现象,并且跨过2l世纪的门槛,一直延续到今天。  若从形态上看,王朔的创作经历了“从纯情到邪恶”,又“从邪恶到玩世”的过程,《=空中小姐》、《浮出海面》是第一阶段, 《
曾经听了一位老师讲朱自清的《春》,粗粗一看,本节课似乎讲得很有条理,很流畅,教师精心设计了一个又一个问题,以问题带动对课文的思考,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引向深入。但细细推敲下来,总觉得这一切都是着眼于教师“教”而不是学生“学”。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教学手段单一。整个课堂上总是机械问答,教师问,学生答,一问一答,教学手段缺乏多样化,虽然表面上看上去比较热闹,但总是那几个学生在作答,大部分学生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