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七彩融于一白”,阳光其实是有七种颜色的,但合在一起成了最为纯净的白色。这句话用来形容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人和诗再恰当不过了。东晋儒道玄三学大行其道,不同学派可谓并驾齐驱,这三学对陶渊明人生价值取向有什么样的影响呢?
儒
陶渊明生于东晋,此时由于战乱和割据等原因,帝国一元化的政治与集权式地主经济体制被打破,而定型于西汉中期以经学为主、以独尊儒家为内核的文化模式崩解,取而代之的是文化生动活泼的走向。
陶渊明出生于一个没落的仕宦家庭,后来因为丧父被寄养在外祖父家。外祖父孟嘉是当时的名士,家里藏书很多,这给予了陶渊明阅读的机会。也就是在这段时间,他接触了大量儒家、道家的经典之作,这也为他身上所体现出的不同人生志趣奠定基础。
儒家强调个人对家族、国家的责任感,陶渊明祖上是开国功勋,位及人臣,家族显赫,这多少会在陶渊明心里刻上烙印。面对家族的没落,这种自发的进取精神油然而生。另外,很重要的一点是,陶渊明生活的时代使得每一个知识分子,都会为国家的前途命运思考,这也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坚强脊梁精神的体现,也使得他们遭受着最大的精神痛苦。同古代文人一样,陶渊明也追求人生的不朽价值,渴望通过“立德”“立功”“立名”来追求自我价值和名誉。
道
道家注重个人对社会的超脱,人性是复杂的,人生是多变的,道家的“自然”,是一种超功利的境界,带有玄思的品格和自适的情趣,也正是从这一点出发,包括陶渊明在内的很多文人从儒家的“独善”之路找到了通往道家思想的大门。于是就有了“少无世俗韵,性本爱丘山”。陶渊明后来的大词人辛弃疾在遭遇现实不幸的时候,想到了陶渊明。于是,辛弃疾以陶渊明作为他在被迫归隐时的精神导师,在闲暇时,跨越时空,与陶渊明一道农耕、赏菊、饮酒。但是,他们又是不一样的,生活的时代不一样,个人成长经历、禀性都不一样,使得他们又是截然不同的。
玄
魏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人的自觉的时期。玄学的兴起,推动了文人对个体人生价值的思考,促使他们的思想以探求理想的人格为中心课题。这个时代注定是一个迥异于其他时期的时代,这个时代的文人注定是特例独行的文人,于是有了嵇康、阮籍,有了谢灵运、陶渊明。在“贵无”思想的深刻影响下,魏晋士人要么徜徉山水,要么琴诗自乐,魏晋士人或追求超凡脱俗的生活,或“动违礼法”,或“以任放自达”。陶渊明便是前者行为方式的代表。
少年时期的陶渊明心怀建功立业的伟大理想,“少年罕人事,犹好在六经”,“少年壮且厉,抚剑独行游”,“猛志逸四海”。联系陶渊明的少年经历,在儒家思想及其家族环境的影响下,陶渊明心中有着巨大的抱负,渴望“大济于苍生”。这个时期的陶渊明就象唐朝初期的很多文人一样,胸怀抱负,积极进取,因而诗人的内心对生活充满了幻想。
尽管陶渊明胸怀“大济于苍生”的远大抱负,而大地主庄园经济的根基依然存在,门阀制度依然根深蒂固,门阀士族在社会上有着特殊的地位,当时的封建国家主要代表门阀士族的利益。而实现社会阶层上下流通的途径,并不是才华抱负,而是出身。政治的黑暗,门阀制度的排挤,无法施展他的政治抱负,这是他仕途不通和悲剧的原因。
即使陶渊明做过一些小官,体会到的依然是政治的倾轧和人性的黑暗,这一点在诗歌中得到了反映。《归取来兮辞》:“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诗人由于出于生计和政治上的复杂因素,出外为官。一方面,诗人违心为官,寄人篱下,饱受冷眼,遭遇歧视,身受侮辱;另一方面,诗人性本高洁,颇好自然,不愿与贪官污吏同流合污而身处牢笼,因此内心苦闷,本性遭到扭曲,在关键时刻深深后悔,如有大梦初醒的感觉。每天不得自由,诗人追求自然,崇尚自由的的浪漫情怀溢于言表,也充分透露出诗人厌恶官场、渴望远离世俗的情怀。
从《归园田居》也可以看到诗人终于回到了自己梦想多年的乡村,过上了至少在表面看起来悠闲自得的田间生活,心境平和自然。全诗的景物描写,犹为感人,常见的乡村景物与农事,使诗人仿佛解脱了多年的痛苦。可以想象诗人归隐后与农人谈天说地,亲自躬耕,远离世俗与政治,过着怡人自乐的乡间生活。
倪树干,教师,现居广东珠海。
儒
陶渊明生于东晋,此时由于战乱和割据等原因,帝国一元化的政治与集权式地主经济体制被打破,而定型于西汉中期以经学为主、以独尊儒家为内核的文化模式崩解,取而代之的是文化生动活泼的走向。
陶渊明出生于一个没落的仕宦家庭,后来因为丧父被寄养在外祖父家。外祖父孟嘉是当时的名士,家里藏书很多,这给予了陶渊明阅读的机会。也就是在这段时间,他接触了大量儒家、道家的经典之作,这也为他身上所体现出的不同人生志趣奠定基础。
儒家强调个人对家族、国家的责任感,陶渊明祖上是开国功勋,位及人臣,家族显赫,这多少会在陶渊明心里刻上烙印。面对家族的没落,这种自发的进取精神油然而生。另外,很重要的一点是,陶渊明生活的时代使得每一个知识分子,都会为国家的前途命运思考,这也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坚强脊梁精神的体现,也使得他们遭受着最大的精神痛苦。同古代文人一样,陶渊明也追求人生的不朽价值,渴望通过“立德”“立功”“立名”来追求自我价值和名誉。
道
道家注重个人对社会的超脱,人性是复杂的,人生是多变的,道家的“自然”,是一种超功利的境界,带有玄思的品格和自适的情趣,也正是从这一点出发,包括陶渊明在内的很多文人从儒家的“独善”之路找到了通往道家思想的大门。于是就有了“少无世俗韵,性本爱丘山”。陶渊明后来的大词人辛弃疾在遭遇现实不幸的时候,想到了陶渊明。于是,辛弃疾以陶渊明作为他在被迫归隐时的精神导师,在闲暇时,跨越时空,与陶渊明一道农耕、赏菊、饮酒。但是,他们又是不一样的,生活的时代不一样,个人成长经历、禀性都不一样,使得他们又是截然不同的。
玄
魏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人的自觉的时期。玄学的兴起,推动了文人对个体人生价值的思考,促使他们的思想以探求理想的人格为中心课题。这个时代注定是一个迥异于其他时期的时代,这个时代的文人注定是特例独行的文人,于是有了嵇康、阮籍,有了谢灵运、陶渊明。在“贵无”思想的深刻影响下,魏晋士人要么徜徉山水,要么琴诗自乐,魏晋士人或追求超凡脱俗的生活,或“动违礼法”,或“以任放自达”。陶渊明便是前者行为方式的代表。
少年时期的陶渊明心怀建功立业的伟大理想,“少年罕人事,犹好在六经”,“少年壮且厉,抚剑独行游”,“猛志逸四海”。联系陶渊明的少年经历,在儒家思想及其家族环境的影响下,陶渊明心中有着巨大的抱负,渴望“大济于苍生”。这个时期的陶渊明就象唐朝初期的很多文人一样,胸怀抱负,积极进取,因而诗人的内心对生活充满了幻想。
尽管陶渊明胸怀“大济于苍生”的远大抱负,而大地主庄园经济的根基依然存在,门阀制度依然根深蒂固,门阀士族在社会上有着特殊的地位,当时的封建国家主要代表门阀士族的利益。而实现社会阶层上下流通的途径,并不是才华抱负,而是出身。政治的黑暗,门阀制度的排挤,无法施展他的政治抱负,这是他仕途不通和悲剧的原因。
即使陶渊明做过一些小官,体会到的依然是政治的倾轧和人性的黑暗,这一点在诗歌中得到了反映。《归取来兮辞》:“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诗人由于出于生计和政治上的复杂因素,出外为官。一方面,诗人违心为官,寄人篱下,饱受冷眼,遭遇歧视,身受侮辱;另一方面,诗人性本高洁,颇好自然,不愿与贪官污吏同流合污而身处牢笼,因此内心苦闷,本性遭到扭曲,在关键时刻深深后悔,如有大梦初醒的感觉。每天不得自由,诗人追求自然,崇尚自由的的浪漫情怀溢于言表,也充分透露出诗人厌恶官场、渴望远离世俗的情怀。
从《归园田居》也可以看到诗人终于回到了自己梦想多年的乡村,过上了至少在表面看起来悠闲自得的田间生活,心境平和自然。全诗的景物描写,犹为感人,常见的乡村景物与农事,使诗人仿佛解脱了多年的痛苦。可以想象诗人归隐后与农人谈天说地,亲自躬耕,远离世俗与政治,过着怡人自乐的乡间生活。
倪树干,教师,现居广东珠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