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随着“两网”改造的深入和电网运行水平的提高,大量采用了远方集中监视、控制等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既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又减少了人为误操作的可能。采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是计算机和通信技术应用的方向,是电网发展的趋势,但是,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些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 站内监控功能 通信规约 设备选型
中图分类号:TM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1-0042-01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直是我国电力行业中的热点之一。近年来,我国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无论是从国外引进的,还是国内自行开发研制的系统,在技术和数量上都有显著的发展。但在工程实际中,部分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功能还不能充分发挥出来,存在问题较多,缺陷率很高,不能实现真正的无人值班,如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技术标准问题,以及运行和检修的管理体制等问题。基于运行经验,笔者介绍了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并从技术、管理、人员素质等方面阐述了当前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实际应用中存在的若干问题。
一、技术标准问题
目前,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设计还没有统一标准,因此,标准问题(其中包括技术标准、自动化系统模式、管理标准等问题)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問题。
1.生产厂家的问题。目前,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选型当中,存在着如所选系统功能不够全面,产品质量不过关,系统性能指标达不到要求等情况,主要有以下问题:一是由于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设备的生产厂家过分重视经济利益,用户又过分追求技术含量,而不重视产品的性能及实用性,因而一批技术含量虽较高,但产品并不过关,甚至结构、可靠性很差的所谓高技术产品不断被使用。二是生产厂家对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功能、作用、结构及各项技术性能指标宣传和介绍不够,导致电力企业内部专业人员对系统认识不透彻,造成设计漏洞较多。
2.不同产品的接口问题。接口是综合自动化系统中非常重要而又长期以来未得到妥善解决的问题之一,包括RTU、保护、小电流接地装置、故障录波、无功装置等与通信控制器、通信控制器与主站、通信控制器与模拟盘等设备之间的通信。这些不同厂家的产品要在数据接口方面沟通,需花费软件人员很大精力去协调数据格式、通信规约等问题。当不同厂家的产品、种类很多时,问题会很严重。如果所有厂家的自动化产品的数据接口遵循统一的、开放的数据接口标准,则上述问题可得到圆满解决.用户可以根据各种产品的特点进行选择,以满足自身的使用要求。
3.抗干扰问题。关于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抗干扰问题,亦即所谓的电磁兼容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然而却常常被忽视的方面。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抗干扰措施是保证综合自动化系统可靠和稳定运行的基础,选择时应注意合格的自动化产品,除满足一般检验项目外,主要还应通过高低温试验、耐湿热试验、雷电冲击电压试验、动模试验,而且还要重点通过四项电磁兼容试验,分别是:1MHz脉冲干扰、静电放电干扰、辐射电磁场干扰、快速瞬变干扰。
4.传输规约和传输网络的选择问题。对于变电站和调度中心之间的传输规约,目前,在国内各个地方情况不统一,变电站和调度中心之间的信息传输采用各种形式的规约,如部颁CDT、SC?-18?01、DNP3.0等。
二、组织模式选择的问题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实现的方案随着变电站的规模和复杂性、变电站在电力系统的重要地位、所要求的可靠性以及变电层和过程层总线的数据流率的不同而变化。目前,应用较广泛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结构形式主要有集中式、分散与集中相结合和全分散式3种类型。
1.集中式。集中式结构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是指采用不同档次的计算机,扩展其外围接口电路,集中采集变电站的模拟量、开关量和数字量等信息;集中进行计算与处理,分别完成微机控制、微机保护和一些自动控制等功能。
2.分散与集中相结合。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是将配电线路的保护和测控单元分散安装在开关柜内,而高压线路和主变压器保护装置等采用集中组屏的系统结构。
3.全分散式。全分散式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是以一次主设备如开关、变压器、母线等为安装单位,将控制、I/O、闭锁、保护等单元分散,就地安装在一次主设备屏(柜)上。站控单元通过串行口与各一次设备相连,并与管理机和远方调度中心通信。
上述3种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推出,虽有时间先后,但并不存在前后替代的情况。变电站结构形式的选择应根据各种系统特点和变电站的实际情况,予以选配。
三、电力管理体制与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关系问题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建设,使得继电保护、远动、计量、变电运行等各专业相互渗透。传统的技术分工、专业管理已经不能适应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变电站远动与保护专业虽然有明确的专业设备划分,但其内部联系已经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一旦有设备缺陷均需要两个专业同时到达现场检查分析,有时会发生推诿责任的情况,造成极大的人力资源浪费,而且两专业衔接部分的许多缺陷问题成为“两不管地带”,不利于开展工作。在专业管理上,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设备的运行、检修、检测,尤其是远动系统的实时性、遥测精度、遥信变位响应速度、信号复归和事故总信号等问题仍需要规范和加强;而传动实验及通道联测的实现、软件资料备份等问题也向我们提出了新的课题内容。
四、运行维护人员水平不高的问题
解决好现行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管理体制和技术标准等问题的同时,还要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专业队伍。目前,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绝大部分设备的维护依靠厂家,在专业管理上几乎没有专业队伍,出了设备缺陷即通知相应的厂家来处理,从而造成缺陷处理不及时等一系列问题。要想维护、管理好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首先要成立一只专业化的队伍,培养出一批能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加宽相关专业之间的了解和学习。其次,变电站综合自动化专业的划分应尽快明确,杜绝各基层单位“谁都管但谁都不管”的现象。变电站综合自动化专业的明确,对于加强电网管理水平,防止电网事故具有重大意义。
五、结束语
近年来,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给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水平的提高注入了新的活力,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正在朝着网络化、综合智能化、多媒体化的方向发展。鉴于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当前还缺乏一个统一的国家标准,这就需要与之相关的各岗位的电力工作者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找到其规律性,不能因循守旧,而应根据具体情况,遵循科学、严谨的工作原则,用发展的眼光来进行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建设,以保证电网安全、经济、优质地运行。
参考文献
[1] 龚强,王津.地区电网调度自动化技术与应用.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
[2] 张继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选型中应注意的问题.内蒙古电力技术.2009.
[关键词]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 站内监控功能 通信规约 设备选型
中图分类号:TM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1-0042-01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直是我国电力行业中的热点之一。近年来,我国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无论是从国外引进的,还是国内自行开发研制的系统,在技术和数量上都有显著的发展。但在工程实际中,部分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功能还不能充分发挥出来,存在问题较多,缺陷率很高,不能实现真正的无人值班,如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技术标准问题,以及运行和检修的管理体制等问题。基于运行经验,笔者介绍了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并从技术、管理、人员素质等方面阐述了当前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实际应用中存在的若干问题。
一、技术标准问题
目前,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设计还没有统一标准,因此,标准问题(其中包括技术标准、自动化系统模式、管理标准等问题)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問题。
1.生产厂家的问题。目前,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选型当中,存在着如所选系统功能不够全面,产品质量不过关,系统性能指标达不到要求等情况,主要有以下问题:一是由于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设备的生产厂家过分重视经济利益,用户又过分追求技术含量,而不重视产品的性能及实用性,因而一批技术含量虽较高,但产品并不过关,甚至结构、可靠性很差的所谓高技术产品不断被使用。二是生产厂家对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功能、作用、结构及各项技术性能指标宣传和介绍不够,导致电力企业内部专业人员对系统认识不透彻,造成设计漏洞较多。
2.不同产品的接口问题。接口是综合自动化系统中非常重要而又长期以来未得到妥善解决的问题之一,包括RTU、保护、小电流接地装置、故障录波、无功装置等与通信控制器、通信控制器与主站、通信控制器与模拟盘等设备之间的通信。这些不同厂家的产品要在数据接口方面沟通,需花费软件人员很大精力去协调数据格式、通信规约等问题。当不同厂家的产品、种类很多时,问题会很严重。如果所有厂家的自动化产品的数据接口遵循统一的、开放的数据接口标准,则上述问题可得到圆满解决.用户可以根据各种产品的特点进行选择,以满足自身的使用要求。
3.抗干扰问题。关于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抗干扰问题,亦即所谓的电磁兼容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然而却常常被忽视的方面。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抗干扰措施是保证综合自动化系统可靠和稳定运行的基础,选择时应注意合格的自动化产品,除满足一般检验项目外,主要还应通过高低温试验、耐湿热试验、雷电冲击电压试验、动模试验,而且还要重点通过四项电磁兼容试验,分别是:1MHz脉冲干扰、静电放电干扰、辐射电磁场干扰、快速瞬变干扰。
4.传输规约和传输网络的选择问题。对于变电站和调度中心之间的传输规约,目前,在国内各个地方情况不统一,变电站和调度中心之间的信息传输采用各种形式的规约,如部颁CDT、SC?-18?01、DNP3.0等。
二、组织模式选择的问题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实现的方案随着变电站的规模和复杂性、变电站在电力系统的重要地位、所要求的可靠性以及变电层和过程层总线的数据流率的不同而变化。目前,应用较广泛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结构形式主要有集中式、分散与集中相结合和全分散式3种类型。
1.集中式。集中式结构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是指采用不同档次的计算机,扩展其外围接口电路,集中采集变电站的模拟量、开关量和数字量等信息;集中进行计算与处理,分别完成微机控制、微机保护和一些自动控制等功能。
2.分散与集中相结合。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是将配电线路的保护和测控单元分散安装在开关柜内,而高压线路和主变压器保护装置等采用集中组屏的系统结构。
3.全分散式。全分散式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是以一次主设备如开关、变压器、母线等为安装单位,将控制、I/O、闭锁、保护等单元分散,就地安装在一次主设备屏(柜)上。站控单元通过串行口与各一次设备相连,并与管理机和远方调度中心通信。
上述3种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推出,虽有时间先后,但并不存在前后替代的情况。变电站结构形式的选择应根据各种系统特点和变电站的实际情况,予以选配。
三、电力管理体制与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关系问题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建设,使得继电保护、远动、计量、变电运行等各专业相互渗透。传统的技术分工、专业管理已经不能适应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变电站远动与保护专业虽然有明确的专业设备划分,但其内部联系已经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一旦有设备缺陷均需要两个专业同时到达现场检查分析,有时会发生推诿责任的情况,造成极大的人力资源浪费,而且两专业衔接部分的许多缺陷问题成为“两不管地带”,不利于开展工作。在专业管理上,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设备的运行、检修、检测,尤其是远动系统的实时性、遥测精度、遥信变位响应速度、信号复归和事故总信号等问题仍需要规范和加强;而传动实验及通道联测的实现、软件资料备份等问题也向我们提出了新的课题内容。
四、运行维护人员水平不高的问题
解决好现行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管理体制和技术标准等问题的同时,还要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专业队伍。目前,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绝大部分设备的维护依靠厂家,在专业管理上几乎没有专业队伍,出了设备缺陷即通知相应的厂家来处理,从而造成缺陷处理不及时等一系列问题。要想维护、管理好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首先要成立一只专业化的队伍,培养出一批能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加宽相关专业之间的了解和学习。其次,变电站综合自动化专业的划分应尽快明确,杜绝各基层单位“谁都管但谁都不管”的现象。变电站综合自动化专业的明确,对于加强电网管理水平,防止电网事故具有重大意义。
五、结束语
近年来,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给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水平的提高注入了新的活力,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正在朝着网络化、综合智能化、多媒体化的方向发展。鉴于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当前还缺乏一个统一的国家标准,这就需要与之相关的各岗位的电力工作者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找到其规律性,不能因循守旧,而应根据具体情况,遵循科学、严谨的工作原则,用发展的眼光来进行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建设,以保证电网安全、经济、优质地运行。
参考文献
[1] 龚强,王津.地区电网调度自动化技术与应用.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
[2] 张继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选型中应注意的问题.内蒙古电力技术.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