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我听了很多的教研课,示范课,最大的感受就是新一轮课程改革,使小学语文教学的确充满了新的活力。学生上课时能大胆质疑并发表自己的看法,小组讨论时气氛异常活跃,这当然是件大好事。可越来越多的听课后,隐隐觉得我们现在的语文教学好像又有了相似的模式:一味的质疑,一味的课堂对话,一味的讨论,一味的强调读和感悟,一味的美轮美奂的课件。这,是不是一定就是新课程中的语文教学的正确方式呢?是否每篇课文真的需要去讨论,是否都要有不同的感悟?像这样教学,能否达到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的要求? 窃以为,如果忽视学生学习语文的规律,忽视教育教学规律,忽视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不实事求是,把什么都来个一刀切,肯定是不行的。一些公开课,课堂上十分热闹,又是讨论,又是表演。可仔细看,热情似火的都是几个优生,多数学生连起码的基础知识也没掌握牢固。难怪有人把教师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实力型。这类教师不大擅长上公开课,但每次考试学生成绩都很不错。他们所培养的学生学习比较踏实,勤奋。第二类是表演型。这类教师特别长于研究示范课之类的教学,他们所培养的学生思维比较活跃,上课会富有生机,但往往测验时学生的平均成绩并不理想。诚然,教育学,教育心理学需要与时俱进,并不以成绩分数论英雄,但我认为为啥不可以两者合二为一,在培养学生多方面素质的同时,也可以加强所谓传统的语文教学规律,使语文课堂既漂亮又实用。
因此,我认为新课程中的语文教学,应去掉一些花哨和浮华,该讨论时才讨论,不需要课件是就没必要展示,还一个朴实、扎实的语文教学课堂,课内外结合,多方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
1. 好习惯。习惯是人的第二次生命。语文教学,必须重视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无论是人格上的,学习及方法上的,都要十分重视,教师应努力从多方面去积极引导,从点点滴滴严格要求,严格训练,去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尤其要指出的是,培养习惯,正面引导固然重要,但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习惯养成教育,有时还必须带有强制性。这样一说,好象同以人为本的理念相悖。其实则不然。笔者认为,真正的以人为本,并不完全是课堂上的热热闹闹,一味的顺从和迁就学生,必要时,还需要有教师意志的左右。因为,我们要为孩子的未来着想。那,才是以人为本最本质的含义。
对于小学生来说,以下八个方面的习惯养成十分必要:1、主动学习,刻苦学习的习惯;2、细心认真、一丝不苟的习惯;3、勤于动手、动笔、动脑的习惯;4、大胆、大方、大声说话,说普通话的习惯;5、爱惜书本文具的习惯;6、好问的习惯;7、在合作学习中积极参与的习惯;8、规范、整洁写字的习惯。 培养习惯,要悉心引导,严格要求,点点滴滴到位。举例来说,培养学生的写字习惯,要让学生写一笔好字,就必须要求有一定速度,必须规范、整洁地写字。必须经常主动习字。习惯是具有迁移性的。学生把规范整洁地、有一定速度地写字的良好习惯养成了,其他习惯:如爱惜书本文具,学习细心认真,一丝不苟,学习讲效率,讲质量、求速度等等也跟着上来了。
2. 热情高。所谓热情高是指学生具有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学习语言文字的激情。笔者认为,某种意义上说,语文是一种活态的,有生命的现象。更赞同一种观点,语文课堂要成为生命成长的课堂。因此,离开了学生的感情 —— 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感情,语文课是无法上的,至少是无法上好的。尤其在学习语文过程中,需要学生的真情和激情的投入,这样才有利于语文课程目标三个维度的落实。也就是说。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必须进入 “ 角色 ” ,我们常说的:不动感情不读书;拒绝伪读等等,其实就是讲的这个道理。这方面,需要引导,需要熏陶,需要结合习惯养成教育来培养。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千万不要让孩子同语言文字伤了感情。这一点并非危言耸听,这种可能随时都可能发生,如:学生对教师教学方法的反感;机械重复的抄写;教师对学困生的歧视等等,都可能导致这种后果。很好理解,试想,如果学生看了课表,某节课是语文,眉头都是皱的,语文课还怎么上?笔者在长期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体会到,学生对语文的情,来自于趣,要让学生对语言文字有兴趣,对美好生活充满热爱和向往。一旦学生对语文学习有了浓厚的兴趣,感情自然也就产生了。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求知欲有了,主动性强了,对老师的严格要求也能充分理解,并按老师的要求去做。教学效果自然好。最关键的一点,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爱,对语文学习的激情,都来源于教师对学生的爱。有种提法,笔者很赞成:让大爱温暖课堂!
3. 会读书。所谓会读书是指要具有各种基本的读书技能。1、学生要会朗读,要动情地读书;2、学生要会默读,要能做到默读时注意力集中,不动指、不动唇、不回视,能简单明了地抓住主要内容等;3、学生要学会快速读和略读、浏览,这样才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4、学生要学会在读中思考、质疑、解疑,学会在读中圈点、批画。会读书,自然最首要的就是要求掌握一定数量的字词。还有课外阅读必须要达到一定的数量。(课外阅读量,新课程标准有个 “课外阅读每个年级都有不少于多少字”的界定。当然,不同年段有不同的要求。)从更广的视觉看,会读书,说到底是会学习。即掌握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训练方法。学生要经历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才可能学好语文。新课程不再提语言文字训练,但训练肯定还是必须的。语文实践活动,总得以语言文字训练为基础。某种意义说,实践何尝又不是一种训练?因此,要从听、说、读、写;从字词句段篇的学习上,从合作学习上,从收集资料,处理信息上,通过指导,让学生学得一些好的学习方法,并主动去运用,形成习惯,学生将受益无穷,有的将是终身受益。
另外,还要在读书中,逐步使学生形成较敏锐的语感。即基本的感悟语言的能力。学生只有具备了一定的语感,才可能学好语文,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语感的培养,当然首先靠读,但教师的引导,进行一些有意思的训练也是必要的。笔者在平时,常用讲幽默、笑话、俏皮话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语感,来观察学生的感悟语言的能力。我觉得这是一种很好的语感训练方式。诚然,光靠这种方法来训练,远远不够。还要采用其他多种多样的方法,如读议古诗和课文的重点段落,引导学生抓关键词展开联想,想象等,总之,要多方式、多层面、多渠道地训练学生的语感,从而促进学生语感的形成和发展。
与此同时,还要让学生在读书中学会说话,学会写,学会交际。即具有一定的表达,交际能力,要求达到不同标尺下的能说、能写和与人交际的的标准。
某种意义上说,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是虚与实的关系。当然这里的虚,不是无,也不是可有可无,这个虚必须务,而且必须务好!即给学生以充分的人文关怀和人文熏陶,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心理,高尚的人格,美好的品德。但务虚还要务实!即必须给学生打好语文基础,为他们现在的发展,也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换句话说,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是对立统一的,万万不可割裂开来。应当让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受到人文熏陶和关怀的同时,通过各种各样的语文实践活动来学习语文知识,习得基本技能,掌握学习方法,促进学生心理、人格、品德等方面的发展。一味突出工具性,就走上了老路;一味突出人文性,则从一个极端走到了另一个极端,也是违背辩证唯物主义原理的。因此,要万变不离其宗:为学生的发展着想、着眼。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本着这种思想,少一些表演,少一些浮华,我们的语文课堂将会既充满活力,又做到实用,学生的基础知识得以掌握,成绩得以上升,那样的语文教学示范课才更有示范价值。
因此,我认为新课程中的语文教学,应去掉一些花哨和浮华,该讨论时才讨论,不需要课件是就没必要展示,还一个朴实、扎实的语文教学课堂,课内外结合,多方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
1. 好习惯。习惯是人的第二次生命。语文教学,必须重视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无论是人格上的,学习及方法上的,都要十分重视,教师应努力从多方面去积极引导,从点点滴滴严格要求,严格训练,去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尤其要指出的是,培养习惯,正面引导固然重要,但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习惯养成教育,有时还必须带有强制性。这样一说,好象同以人为本的理念相悖。其实则不然。笔者认为,真正的以人为本,并不完全是课堂上的热热闹闹,一味的顺从和迁就学生,必要时,还需要有教师意志的左右。因为,我们要为孩子的未来着想。那,才是以人为本最本质的含义。
对于小学生来说,以下八个方面的习惯养成十分必要:1、主动学习,刻苦学习的习惯;2、细心认真、一丝不苟的习惯;3、勤于动手、动笔、动脑的习惯;4、大胆、大方、大声说话,说普通话的习惯;5、爱惜书本文具的习惯;6、好问的习惯;7、在合作学习中积极参与的习惯;8、规范、整洁写字的习惯。 培养习惯,要悉心引导,严格要求,点点滴滴到位。举例来说,培养学生的写字习惯,要让学生写一笔好字,就必须要求有一定速度,必须规范、整洁地写字。必须经常主动习字。习惯是具有迁移性的。学生把规范整洁地、有一定速度地写字的良好习惯养成了,其他习惯:如爱惜书本文具,学习细心认真,一丝不苟,学习讲效率,讲质量、求速度等等也跟着上来了。
2. 热情高。所谓热情高是指学生具有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学习语言文字的激情。笔者认为,某种意义上说,语文是一种活态的,有生命的现象。更赞同一种观点,语文课堂要成为生命成长的课堂。因此,离开了学生的感情 —— 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感情,语文课是无法上的,至少是无法上好的。尤其在学习语文过程中,需要学生的真情和激情的投入,这样才有利于语文课程目标三个维度的落实。也就是说。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必须进入 “ 角色 ” ,我们常说的:不动感情不读书;拒绝伪读等等,其实就是讲的这个道理。这方面,需要引导,需要熏陶,需要结合习惯养成教育来培养。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千万不要让孩子同语言文字伤了感情。这一点并非危言耸听,这种可能随时都可能发生,如:学生对教师教学方法的反感;机械重复的抄写;教师对学困生的歧视等等,都可能导致这种后果。很好理解,试想,如果学生看了课表,某节课是语文,眉头都是皱的,语文课还怎么上?笔者在长期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体会到,学生对语文的情,来自于趣,要让学生对语言文字有兴趣,对美好生活充满热爱和向往。一旦学生对语文学习有了浓厚的兴趣,感情自然也就产生了。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求知欲有了,主动性强了,对老师的严格要求也能充分理解,并按老师的要求去做。教学效果自然好。最关键的一点,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爱,对语文学习的激情,都来源于教师对学生的爱。有种提法,笔者很赞成:让大爱温暖课堂!
3. 会读书。所谓会读书是指要具有各种基本的读书技能。1、学生要会朗读,要动情地读书;2、学生要会默读,要能做到默读时注意力集中,不动指、不动唇、不回视,能简单明了地抓住主要内容等;3、学生要学会快速读和略读、浏览,这样才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4、学生要学会在读中思考、质疑、解疑,学会在读中圈点、批画。会读书,自然最首要的就是要求掌握一定数量的字词。还有课外阅读必须要达到一定的数量。(课外阅读量,新课程标准有个 “课外阅读每个年级都有不少于多少字”的界定。当然,不同年段有不同的要求。)从更广的视觉看,会读书,说到底是会学习。即掌握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训练方法。学生要经历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才可能学好语文。新课程不再提语言文字训练,但训练肯定还是必须的。语文实践活动,总得以语言文字训练为基础。某种意义说,实践何尝又不是一种训练?因此,要从听、说、读、写;从字词句段篇的学习上,从合作学习上,从收集资料,处理信息上,通过指导,让学生学得一些好的学习方法,并主动去运用,形成习惯,学生将受益无穷,有的将是终身受益。
另外,还要在读书中,逐步使学生形成较敏锐的语感。即基本的感悟语言的能力。学生只有具备了一定的语感,才可能学好语文,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语感的培养,当然首先靠读,但教师的引导,进行一些有意思的训练也是必要的。笔者在平时,常用讲幽默、笑话、俏皮话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语感,来观察学生的感悟语言的能力。我觉得这是一种很好的语感训练方式。诚然,光靠这种方法来训练,远远不够。还要采用其他多种多样的方法,如读议古诗和课文的重点段落,引导学生抓关键词展开联想,想象等,总之,要多方式、多层面、多渠道地训练学生的语感,从而促进学生语感的形成和发展。
与此同时,还要让学生在读书中学会说话,学会写,学会交际。即具有一定的表达,交际能力,要求达到不同标尺下的能说、能写和与人交际的的标准。
某种意义上说,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是虚与实的关系。当然这里的虚,不是无,也不是可有可无,这个虚必须务,而且必须务好!即给学生以充分的人文关怀和人文熏陶,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心理,高尚的人格,美好的品德。但务虚还要务实!即必须给学生打好语文基础,为他们现在的发展,也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换句话说,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是对立统一的,万万不可割裂开来。应当让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受到人文熏陶和关怀的同时,通过各种各样的语文实践活动来学习语文知识,习得基本技能,掌握学习方法,促进学生心理、人格、品德等方面的发展。一味突出工具性,就走上了老路;一味突出人文性,则从一个极端走到了另一个极端,也是违背辩证唯物主义原理的。因此,要万变不离其宗:为学生的发展着想、着眼。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本着这种思想,少一些表演,少一些浮华,我们的语文课堂将会既充满活力,又做到实用,学生的基础知识得以掌握,成绩得以上升,那样的语文教学示范课才更有示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