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堂要多阅读

来源 :青年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_DotN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学语文教学理应将语言积累作为指导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环节。教师要解放思想,排除顾虑,减少一些不着边际的讲解,删除那些令人眼花缭乱的练习,淡化一些僵死的语法、文学常识的传授,把教学的重点真正转移到引导学生多读点书,多背点范文、多写点文章上来,教师的思想转变了,学生的意识增强了,学生对祖国语言的积累、掌握便一定会由少而多,聚沙成塔,为语文素质的全面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强化熟读背诵,在背诵中积累语言。
  语文教学要抓语言,语言教学要抓语感,语感教学要抓诵读。汉语词汇丰富,运用灵活,要使自己对语言的运用不假思索、得心应手,必须对语言文字作千百次的重复,才能使语言文字的规律、含义、情味等在头脑中固定下来,使大脑皮层的细胞之间,形成牢固的联系系统。熟读和背诵便是完成语言强化的必由之路。强化诵读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已为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完全证明。古人为学,一开始只是读、背、头脑里只不过装满了一堆“死”的语言材料。书读得多了,背得熟了,学生对书中的文与道似懂非懂,愤悱在心了,教师才开始讲解。
  二、扩大课外阅读,在阅读中积累语言。
  所谓“书到用时方恨少”,这“少”字的含义有二:一是读的少,二是记住的少。所以说话作文时便没词儿了。如果让学生多读点,多积累些,天长日久,待到自己说话作文时便能呼之即出,信手拈来,随心所欲,左右逢源。“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可现今中学生课外阅读大多已徒有其名了,他们整天被练习压得抬不起头来,很少有学生光顾阅览室,报廊、报架也形同虚设。这样的现实,极大地限制了中学生的语言积累。许多文字上有造诣的作家、学者总结自己成长经历时,总少不了青少年时期博览群书,即便是班级上语文成绩较好的同学也常常是对课外书刊情有独钟。因为,只有“博览”,才能给大脑皮层形成多侧面的语言刺激,而且,在阅读过程中,能再次强化大脑皮层已有的语言信息,使大脑中业已形成的联系系统更为完整、严密。基于此,中学阶段能否从语文课中大胆划出一二节作为阅读课呢?同样,语文教师有责任和义务多作些课外阅读讲座,刺激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使他们感到课外阅读如同吃饭、睡觉,不可或缺。当然,中学生的课外阅读不可能花过多的时间与精力,不可能拜读大部的文学名著,只能是见缝插针,只能选择短小精悍的读物,这就要求语文教师精心指导,比如介绍课外读物,指导课外阅读笔记的记法,组织课外阅读交流比赛等等。
  三、增加作文密度,从写作中积累语言。
  伟人毛泽东曾经说过:“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熟读背诵是通过语言的输入增加大脑皮层的语言信息,作文训练则是调动大脑中的语言信息来激发大脑皮层细胞之间的信息回忆、交流、筛选,从而达到巩固、运用语言的目的,因此,作文是更高层次的积累语言。要使大脑内语言信息系统灵活自如地运转,必须加大语言周转的密度。高中语文教学并未对此引起重视。重知识,轻作文是普遍现象,即就是作文训练也是以对准高考为目标,重审题立意,入格训练,学生的作文大多是新八股,语言贫乏,毫无生气。这样的训练,只能使学生的大脑原本贫乏的语言中枢变得更为呆板。“意无言则不行,言不畅则意不达。”有识之士认为目前中学生作文水平每况愈下,并非危言耸听。要扭转这一局面,加大作文的密度是其方法之一。数理化学科能课课练、日日练,作文为什么不能?当然,这要注意两点。其一,加大密度并不是违背规律,恰恰相反,而应循序渐进,由易到难,重点反复,难点强化;其二,加大密度并不是加重负担,教师必须冲破传统的教学思路,从繁琐的精批细改中走出来,在设计练习和讲评作文上花力气。可以口头与书面结合、片断与成文结合、大作与小作结合、自由作与统一作结合,可以分步练、集中练,可以教师评、学生评,灵活多样,不拘一格。学生在不断运用语言中,既激活了自身的语言积淀,又吸收了他人的新鲜语汇,不断丰富了自身语言。
  语文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知识体系,是由汉字组成的。它不像理工科的知识,由一个个理论、一个个公式构成,它是一门复杂的、模糊的科学。现如今,我们的语文教材却被解剖为一个又一个的知识点,老师上课按点来讲授,渐渐的,语文被肢解,语文就不再是语文了,而仅仅是文字科学了。这样做的结果是,老师抱怨教学效果不明显,学生抱怨不知道从何学起。针对此情形,笔者认为我们应当重视对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强化其语言能力的训练。现在的语文教育走入了一个误区,“为了考试而教学,为了考试而学习”。其实考试在人漫长的一生中所起的作用是微乎其微的。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语文老师应当端正教学目的:一方面,要教会学生灵活运用“语文”这一重要的交际工具,另一方面,要让学生通过“语文”这一重要的文化载體,来感悟中国上下五千年文化的魅力。学生也应当摆正学习态度:学习语文不仅仅是为了要通过考试,更重要的是在现实生活中能灵活运用语文这一工具进行交流与学习。可以这样说,爱好是语文学习最好的老师,是语文学习获得成功的要害。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爱好,并给予正确诱导,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意识,真正发挥新教材的优势,适应教改的需要。初中学生正处在一个新的迅速发展时期,心理特征和生理特点都发生了变化。他们也还没有完全脱离小学生的特点,喜怒哀乐易于表现,并支配他们的行动,意志活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外部的影响才能完成。
  如上所述,中学语文教学应当诵读、博览、作文三管齐下,三者都以语言积累为轴心。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强化学生的语言积累,加之教师适当指点,学生的语文素质一定会有较大的提高。语文能力就是听说读写的能力,这与语文学科的工具性是完全统一的。无论是口头的说,还是笔头的写,无非是调动大脑中储存的语言信息,按一定的规律组织而成的。能否听懂别人的话,能否在朗读的过程中迅速抓住文章的要点,也都是以自身语言储存作为基础的。看来,语文教学的基础环节在于不断积累语言,不断熟悉语言,真正把古今语言的精华据为己有。由此可见,语言积累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基础,可以设想,若没有语言积累作为基础,想提高语文能力,完全是空中楼阁。
其他文献
高职院校学分好坏直接影响到学校在社会上的精神风貌以及学生的学习质量,对此,笔者认为在高职院校的日常运营过程中,必须注重学风建设,这是学校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
良好师生关系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基础,而教师的教学风格也会直接影响着学生兴趣的提高。一堂生动而幽默的物理课,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和心情中接受和理解新知识。例如,在讲解固体、液体、气体分子运动状态时,由于分子很小,肉眼看不见,学生很难理解这三种不同状态的分子运动状态。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我在课堂上打比喻:你们每个同学都像一个分子,在上课时学生不能随意走动,只能在座位上有一些学习的小动
数字逻辑是计算机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本文从如何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及改善评估体系三方面进行了相关阐述.积极引入VHDL语言,合理开展双语教学,有效使用网络
近些年来,我国的教育界一直在寻找能够高效的培养出优秀人才的方法,教育方式也是一变再变,现代教育理念强化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位置而弱化了老师在课堂中的地位和作用,将老师的
近期,财政部举办新一期中央财政国库集中支付代理银行项目招标,光大银行凭借优异的业务表现及全面详实的投标方案,在参与竞标的14家全国性商业银行中脱颖而出,连续第五次中标获得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孕育了众多优秀的传统人才思想,文章通过对我国优秀的传统人才思想及人才强国战略思想进行研究得出,现代人才强国战略思想与传统人才思想一脉相承,又有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合作学习一直以来运用得非常广泛。在合作学习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互相促进。为了使小组合作学习更好地实施,笔者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介
新课标理念下,体育教学不仅能够全面增强学生心理素质与身体素质,还可有效发挥体育运动的重要作用,为推动我国体育竞技事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因此,本文针对新课标理念下我国
德育是塑造学生美好心灵的工作,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导向和保障的作用。德育要从小抓起,小学生正处在人生的起步阶段,在此阶段要加强基本的道德品质的培养,注意行为习惯的养成。
语文科目是学习和掌握其他几门学科的基础学科。小学语文知识更是基础和关键。语文学科中有些知识也是琐碎的、枯燥的知识,为此教师在授课中要讲技巧,要提高教学的艺术性,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