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史”视角下,人物纪实类栏目的实践与思考--兼谈《常德晚报》“个人史记”到“岁月风景线”栏目的变化

来源 :记者观察: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gz2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日内瓦信息社会世界峰会论坛上有学者建议:记述历史不应只引用学术文献,还应该更多地引用报纸等大众媒介的故事和数据,以增加内容深度。这一建议,也从另一个角度,对报纸提出了增加口述史内容的要求。《常德晚报》根据自身的定位,对读者群体进行调查,于2013年开始了口述史栏目的实践。
其他文献
货运量精准预测是多式联运网络高效协同发展的重要基础,货运量时变性强、数据多样性缺失是实现精准货运量预测的问题所在。基于此,通过挖掘货物运输量(集装箱)的时间变化特征
摘 要:前瞻记忆是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通常我们不仅面临一项前瞻任务,而越是重要的任务越容易被记住。特别是在当前社会人们越来越多地关注由压力体验所带来的身心变化。在工作和生活中,选择适当的重要性操作手段来提高前瞻记忆表现和保证进行中任务顺利执行十分重要。本文将结合现有的研究,分别从提供奖励、提供社会动机、相对重要性和绝对重要性四个方面进行分析,而更好地为将来的研究提供支持。  关键词:任务重
目前中国各城市在大力开展地铁建设,临时占用普通道路情况普遍,大型车辆的频繁进出极大地降低了道路交通通行水平,增加了出行风险。为了评价地铁施工路段和区域内的普通居民
近年来,社会学书籍悄悄升温。诸如《岂不怀归:三和青年调查》《我的二本学生》《过劳时代》《格差社会》等,它们涉及的话题有些“沉重”,却取得不俗的市场反响。在当当网上,
为提高城市居民乘坐公交出行的意愿,解决出行路径选择问题。拟从居民乘坐公交车出行的换乘次数最少为前提,提出用广度优先迭代结合Dijkstra算法为居民出行提供最优的公交线路
摘 要:本文通过美国《残疾人教育促进法》和中国《残疾人教育条例》两部特殊教育立法在其特殊教育发展史上的影响进行对比阐述,发现中国在特殊教育立法上存在不足,在此大背景下提出可借鉴性启示,以期更好的发展中国特殊教育事业。  关键词:《残疾人教育促进法》 《残疾人教育条例》 对比研究  人人能享受教育的权利是公民享受权利的基石,是社会和谐发展的根本保障。  在“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建设中,对弱势群体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