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为了老百姓的安居乐业

来源 :新湘评论·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mmycjriy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活在城市的人内心深处都有一个居住梦想。在那里环境洁静美好,邻里守望温馨,社区稳定安宁,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自身和谐。位于长沙市芙蓉区东二环中心地段的荷花园街道恒达社区,就是这样一个梦想居住的地方。
  从2010年开始,连续5年我们通过调研、座谈、实地走访等形式,探求恒达社区是如何从一个问题突出、管理混乱的城郊结合部,蜕变为一个群众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的梦想家园。
  曾经的困局
  如今的恒达社区是一个梦想居住的地方,10年前的恒达社区可不是这样的。这个社区面积0.42平方公里,由9个小区组成,共有居民住宅楼73栋,居民3165户,常住人口11000余人,流动人口4800余人,辖区内有8个非公党支部。社区有党员212人,其中直管党员107人,社区党员105人。曾经的恒达社区社会治理矛盾丛生。
  当“老”社区过渡到“新”社区时,问题很多。恒达社区是长沙市实行住房商品化改革后建设的第一批社区,是长沙市最典型的老社区。一方面由于开发建设早,配套设施本来就简陋,再加上老化严重,社区服务管理在很长时间内是个难题。社区物业管理换了几个公司,都因为问题多、困难大、矛盾突出而中途退出,社区正常的物业管理开展不起来,社区垃圾遍地、小车乱停乱放、商户占道经营,到处是裸露的管道、线路和泥土,居民怨言很大。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居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向往更幸福美好的新生活。特别长沙市市政建设的高速发展,城市环境越来越美,设施越来越完善,条件越来越好,所有这些都对如今地处城市中心的恒达社区居民产生极大的心理落差,落后的老社区与现代的新生活的矛盾愈加突出。
  当“城市”遭遇“农村”时,矛盾不少。恒达社区是在2005年7月,由原人民东路居委会和原恒达居委会合并而成的。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恒达社区处于长沙市城乡结合部,属于城市和农村的过渡地段。恒达社区的形成和发展史就是一部长沙市城市化的演进史,过去的农村演变成城市,过去的农民变成市民。如恒达社区聚心苑小区是2014年1月从德政园社区划分过来,上世纪90年代初聚心苑小区前身是东屯渡国营农场,后拆迁变为安置小区。由农村生产生活的松散随意性,组织化程度低,过渡到城市生活的高节奏、相互联系的紧密性,存在很多矛盾和问题。表现为农村环境卫生的不讲究,与城市良好环境卫生的矛盾;农村随意散居的生产生活时空,与社区有序严谨的公共空间的矛盾;农民散漫而缺乏组织纪律性,与社区管理的纪律制度约束的矛盾;农村相对闭塞自成一体的生活习惯,与城市开放包容的社会环境的矛盾,等等。独特的地理,使恒达社区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城中村”,许多进城务工人员都把这里当作第一站,流动人口多,吸毒、抢劫、偷盗等治安问题十分突出。
  当“小”组织面对“大”社会时,困难很大。一方面,社区作为最为基层的社会自治组织,它不是一级政府,但却是社会组织结构最基本的单位,从组织规模来看,无疑是最小的。以恒达社区为例,除社区书记刘朝辉是芙蓉区荷花园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属公务员编制,其余社区两委人员共7人,均未纳入公务员队伍管理。另一方面,由于社区每一项工作都对应着区,甚至市级政府相应的工作单位和部门,是党委和政府各项工作的具体落实和管理者,所以社区实际上承担了一级政府的组织管理职能。社区辖区内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多,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大社会”,社区要承担大量的服务管理工作。在管理中最重要的计生、维稳、安全生产等,牵扯了社区绝大部分精力。这就决定了社区已拿不出太多力量从事文化活动、养老等群众服务工作。“大”社区与“小”组织的矛盾突出。
  因势而变,创新创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社区治理,要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根本坐标,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困境中,在党支部书记刘朝辉带领下,党组织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根本坐标,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紧扣社区实际,因势而变,创新创业,硬是将一个落后社区建成了区级、市级、省级文明社区,国家级和谐示范社区。
  小队伍带出了大队伍。从组建恒达社区之日起,作为党支部书记的刘朝辉就意识到,要彻底改变社区面貌,就必须建立一支坚强而有战斗力的社区工作队伍。她明白社区受现行行政管理体制制约,仅依靠社区体制内十几号人,要管理好包括流动人口近2万人的社区是根本做不到的。在芙蓉区委和荷花园街道具体统筹和支持下,恒达社区大胆创新,采用聘用制形式,吸收辖区企事业单位负责人、“两代表一委员”等4人为社区党支部兼职委员,书记任“大支部”书记。率先在全市成立社区“大城管委”,吸收市政、园林等职能部门、物业公司、志愿者联合会负责人及“两代表一委员”等13人为“大城管委”委员,社区主任任“大城管委”主任。“大支部”制和“大城管”委制有效扩充、壮大、巩固了工委、办事处的领导班子和工作力量。
  作为社区治理的带头人,刘朝辉每天坚持提前来到社区,把一天的事情安排好后,就是在社区转,往居民家走,与群众拉家常,了解他们所想,收集他们遇到的各种困难和要求,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在她的带领下,党支部发挥了核心带头作用。这个核心,有从农民工成长起来的社区党支部副书记魏成良,在长沙开创了农民工进入社区管理团队的先河。社区城管专干、物业服务中心主任等,魏成良身兼多职,修水管、管治安、做保洁、当义工,分内分外,凡是关系到群众切身利益的事,他都抢着干,被居民称为社区“110”。有开通长沙市第一条家用热线电话,利用自己的一技之长,为居民免费咨询义诊,被评为全国先进典型的沈阳军区退休老军医罗维周;有临到付钱的那天哭了一早上,退掉已定购的新房,舍不得恒达、舍不得离开这个大家庭,70多岁的社区老义工,“爱心超市”店长宋菲菲。正是有了社区支部一帮人的模范带头,才带出了社区工作的一支大队伍。
  小社区生成了大力量。如果说社区党支部是社区治理的核心领导力量的话,那么社区治理的主力军就是社区广大的居民。通过充分调动社区居民积极性,依靠社区各种形式的自治组织,恒达社区做好了社区服务这篇大文章。恒达社区组织辖区内各方力量成立红白喜事协会、文体协会、物业协会、志愿者协会等,邀请社会组织在小区开展义诊、义教及帮扶弱势群体、居家养老等爱心服务,让公益理念和社会工作方法进入小区,不断满足居民个性化、专业化、多元化服务的需求。红袖章志愿者联合会恒达分会,注册会员就达300人。2012年,社区为居民免费维修和清洗油烟机100余台,为居民免费检查身体300余人次,为居民提供就业指导和信息服务200余人次,清理生活垃圾20余吨。依靠居民自治,以前头痛棘手的难题如今迎刃而解。提质改造中,恒达社区推举业主全程监管。通过逐个小区发放资料广泛宣传发动,逐户上门征求意见,集中开会统一共识,改造项目提前公示,社区、业主、部门三方认证等扎实过细的程序,做到“做不做事大家来议定,花不花钱大家来算账,满不满意大家来评价”,所涉2850户居民中,知晓率达到100%,100人次参加了质量监管和验收认证,做到了改造前无事遗漏,改造中无人上访,改造后无户不满。   小辖区形成了大局面。恒达社区党支部通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不断加强与辖区单位的交流与沟通,引导辖区单位树立共驻共建意识,为服务辖区群众、构建和谐社区提供人力、物力、财力支持,达到携手共建、互惠双赢的目的。通过开展“共驻共建”“军民共建”(与沈阳军区65165部队共建)活动,社区党支部与8个驻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建立联建、共建关系,100余名困难党员及群众结成帮扶对子,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共为社区解决实际问题30多个,累计落实各类帮扶资金12万余元,形成了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党建工作新格局。
  按照属地管理原则,通过“大支部”“大城管委”“双联双执”等机制制度平台,使辖区内各政府机关、学校、企业、门店等都成为社区在城市管理、社会治安、文化体育、安全生产等社会事务方面的生力军。有辖区内各种社会力量的支持,社区治理的各种难题迎刃而解。拥有168家分店的“天之道足浴城”,是在恒达社区建议支持下,发展起来的知名企业。对社区开展的各项活动,公司总是积极参加,并从人力、物力和财力上给予支持。社区直管党员开办的长沙“品侍”粮油有限公司经常赠送粮油等生活物资给社区雷锋超市,对低保户、困难户给予帮助,还热心参与社区公益事业。多年来,辖区内的天天清、浪丰生物、擎天建筑等企业就是这样成为了社区的模范“家庭成员”。
  小事情做出了大服务。社区工作面对的大多是些具体的“鸡毛蒜皮”小事,诸如下水道堵塞、自来水管破裂、停电、就医、就学等“吃喝拉撒睡、油盐酱醋茶”,但在领头雁的社区党支部书记刘朝辉眼里,这看似平常的小事往往事关居民切身利益,是影响到社会和谐稳定的大事。她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社区老百姓就是天和地”。
  在创建文明卫生城市活动中,为保持市容市貌整洁,市里规定小区户外不能随处晒衣物。但长沙霉雨季时间长,一味不准居民户外晒衣物,会造成群众生活的不便,必然会引发群众对创建文明卫生城市的不理解。社区了解情况后,立即与辖区一个企业联系,由企业赞助材料,服务中心在社区安装统一规范的晒衣钢架。针对小区停车难的矛盾日益突出,影响到小区邻里关系的状况,社区向芙蓉区交警大队积极争取,将恒达社区纳入城市“微循环畅通工程”,在社区道路旁规划规范的停车位,彻底解决了小区通行难题。如今穿行在社区宿舍间,道路边有序停放的车辆整整齐齐,煞是好看。恒达社区地处长沙市二环线繁华闹市区,外来人口,特别是进城农民工多。为让他们在城市里安心做事,每当他们遇到困难找到社区,支书刘朝辉常常对他们说:“把家里的事交给我们”。秋季开学,每当他们遇到孩子入园、入学难题时,她带着社区的公章,蹲守政府门口,找区领导,找教育局领导。社区许多小孩都叫她“刘妈妈”。
  针对社区物业管理难题,社区一班人认识到,推行物业服务市场化,居民大多数生活困难经济上难以承担。完全依靠社区几名工作人员,又无法应对社区万余名居民的日常管理服务。在与小区居民反复沟通商量后,社区因地制宜采取了“政府主导下自治”模式,以“政府投入一点、社会赞助一点、企业补贴一点、业主缴纳一点”方式成立社区服务中心。社区聘请一名由业主推荐的人选为主任,组建以社区义工为主体的班子。服务中心成立后,在做好保洁、保安等传统服务项目外,不断拓宽服务领域,推出“菜单式服务”,向家政服务、房屋出租、居家养老、帮寻家教、看病就医等服务新领域延伸,努力为社区居民提供多样化物业服务,从此,社区“家庭”有了个好“管家”。
  恒达社区就是这样,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通过用心服务,做优了社区的大环境。
  一个人一班人一群人
  恒达社区治理创新实践是我国基层社会治理的一个缩影,透过这个典型,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启迪,也深深地影响了我们对于基层社会治理的认识。都说社区工作难做,也确实这样。就像群众说的,你夹了9块肉,哪怕只有一根是骨头,就要遭骂。但恒达社区偏偏就把这最难的工作做到位,做得很好。为什么呢?还是毛主席的这句经典指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我们生活中,有许多权重一时,事管一方的大干部,但更多的是普普通通如白求恩、张思德、雷锋这样的人。他们给社会的贡献,主要不是有多大的政绩,也不是创造了多少物质财富,而是他所实践、所昭示的作为一个普通党员、基层干部的价值。
  基层工作千头万绪,要穿进针眼这根根细线,恒达社区给我们的第一个启示,首先就在于要有一个好的带头人。在恒达社区,就是因为有了时刻把群众放在心上的支书刘朝辉。她一个女同志,扎根基层23年,已经很不容易;更不容易、不简单的是,她以自己的执著、敬业和智慧,把老百姓“吃喝拉撒睡、油盐酱醋茶”“鸡毛蒜皮”的小事,当作“天大的大事”来做,硬是将一个过去远近闻名的“脏、乱、差”社区做成了区级文明社区、市级文明社区、省级文明社区和全国和谐示范社区。她自己也从一个普通的社区工作人员成长为市级劳模、省级劳模、全国的先进工作者。
  一根筷子易折,一把筷子难断。一个人的能力再大,也是有限的,恒达社区给我们的又一个启示,就是作为“领头雁”的刘朝辉,在经年历月的实践中,培养、带出了一支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社区干部队伍。干部者,国之骨干也。在这里,成长起来了一班爱民、亲民、为民的骨干。社区职业工作者社区主任戴红霞,党支部副书记、“农民工”主任、社区“110”魏成良,社区“情报员”“资料库”杜海罗,以他们为代表的这一班人,都是胸中怀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日里夜里群众一喊就到、到了就帮、帮了能成的干部骨干。这一班人是书记的帮手,群众的贴心人。提起他们中的任何一个,社区百姓都是伸出拇指,赞不绝口。
  有了这一班热心的人,整个社区工作就活了、就火了,这一汪汪活水流向四方,一束束火把成燎原之势,影响和带动了一大批、一大群爱护社区、关心社区、支持社区、热心参与社区各项活动的“义工”“辅导员”“劝导员”“协管员”。无论离退休干部职工教师,也无论私营企业家,包括各种协会,辖区内各机关事业单位,都有人出人,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热心为社区建设添砖加瓦。就这样,从一个人,到一班人,到一群人,社区治理形成了大气势、大格局,局面因此生动起来、丰富起来,成效也因此积累起来、显著起来。安居安宁安定的梦想家园,恒达人就这样用实践去求证它、逼近它,一件件地做、一步步地走,变成了大家伙可触摸、可感受的现实场景。
其他文献
“三严三实”,严是基础,实是目的。只有把“严”的要求和“实”的精神立起来,在“严”的基础上坚决做到“实”,才能带领一方党员干部提振干事创业、改革攻坚的雄心和勇气,落实好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保障改善民生的各项任务。  少务虚功,谋在实处。谋事要实,首先思想认识上要实,不能唯上唯书。以县委书记为班长的县级领导班子,每一项决策都事关一县百姓祸福。只有依据县情,做出全县人民拥护的决策,才不会搞劳民伤
报纸的内容刻意迎合年轻人,既不能把年轻人争取回来,又会在迷失方向的改版中失去自己的老读者。由于新媒体的冲击加上生存环境的恶化,报纸已经越来越艰难。很多报纸使出浑身
坚守诚信是推广企业的名片!  1996年我所在的国企湘南罐头厂,没有订单没有资金,一年到头没发工资,我从一名会计成了下岗女工。凭着自己的诚意和多年积累的管理经验,我说服几个有创业想法的同事决定自己办厂,当时我对大家说,只要我阳国秀有一口吃的,大家也一定会有吃的。  2008年湖南遭遇50年不遇大冰灾,一夜之间我们的厂房仓库倒塌,设备被损坏,果园和种苗基地被摧毁,大家全懵了。我说谁先爬起来谁就是最大
又一次来到具有浓郁江南水乡韵味的陈云纪念馆,我们驻足在那幅“1961年6月27日至7月11日,陈云在上海市青浦县小蒸公社作农村调查时,与公社干部合影”的黑白照片前,分外亲切。这幅照片将我们引向了陈云同志的一场“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的经典调查。  光是研究养猪就开了两个座谈会  “1961年六七月间,陈云到小蒸农家住了15天,视察了养猪场、自留地等地方,并主持召开10次座谈会,听取农民的意见。”
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左右产生于西方发达国家,相对于现代主义而言,并对现代主义进行解构的思潮,非真实化是其主要的价值取向.其积极的因素,既促进了现代体育的发展,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