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健全人格对人的成长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现代教育不仅要注重对学生传授知识,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文章论述了加强农村师范生健全人格教育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农村师范生的群体人格特征,并提出对农村师范生进行健全人格教育的措施。
[关键词]农村师范生 健全人格教育 措施
[作者简介]魏姜涛(1966- ),男,南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与研究;徐时辉(1957- ),男,南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与研究。(江西 南昌 330200)
[课题项目]本文系江西省“十五”规划2005年度一般课题“农村师范生健全人格的培养及对策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1505YB058)
[中图分类号]G6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0)05-0170-03
一、人格和健全人格的基本内涵
人格是多学科的研究对象,至今尚无统一的定义。综观各种工具书的解释,人格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气质、性格、能力、兴趣、爱好、需要、理想信念、道德品质等。马克思认为:“特殊的人格的本质不是人的胡子、血液、抽象的肉体的本性,而是人的社会特质。”意即从人格的内容而言,它是社会生活的反映。美国学者乔兰德在其著作《健全的人格》一书中将健全人格定义为:其一,是指这样一些行为方式,它们使人生气勃勃,并且不危害他人、动物及供给我们一切生计的环境;其二,这种行为方式由理智所导引并尊重生活,因此以人的需要得到满足,而且人的意识、才智以及热爱自我、自我环境和他人的能力都得以发展。由此可见,健全人格是相对于病态人格而言的,它介于一般人格和理想人格之间,是在思想观念、道德品质、心理素质和行为方式上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人格,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集先进性、创造性和协调性于一体的人格。
本文将人格界定为人在社会活动中显现出来的做人的品位,是思想、道德、情感等素养在社会生活中产生的综合评价,是性格、气质、能力等个性特征的总和。学校人格教育应当面向全体学生,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矫治少数学生的人格障碍。为此,本文将健全人格教育的具体目标确定为:有目的、系统地对全体学生施以心理教育、训练和道德养成教育,以优化心理素质,改善品德结构,提高综合文化素养,进而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个性和谐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最终达到培养对社会有用之才的目的。
二、加强农村师范生健全人格教育的意义
1.培养农村师范生的健全人格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根本任务,是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江泽民同志提出“以德治国”的理念,学校教育应该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方面,德育的根本任务是影响人格,形成德性。
2.培养农村师范生健全人格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随着高科技的迅猛发展,学习一方面越来越个人化,另一方面越来越社会化。这就对个人的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习的个性化要求学习者必须对自己负责。学习的社会化,要求学习者必须学会对他人负责,学会合群、乐群、合作。
3.培养农村师范生健全人格是青少年健全发展的客观需要。青少年时期是人生的“起步”阶段,其思想意识、人格素养正处于形成的过程中。他们思想单纯,思维敏捷,好奇好胜好探索,这些特点为他们人格的建塑提供了良好条件。但由于年龄、阅历和地域的限制,他们身上也存在着情绪易于波动、意志较为脆弱、认知易于“扭曲”、内心存在冲突、思想易于消沉等人格弱点。如果缺乏具有针对性的人格教育,这些人格弱点就会逐步“放大”,甚至导致错误的人生定位。
4.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的需要。李国金先生在谈到新时期教师素质时归纳了五条:一是合理的知识结构;二是高尚的人格魅力;三是个性化的教学风格;四是和谐的师生关系;五是可贵的创新精神。这就说明,教师作为以学科教学为媒体的学生人格导师,必须具有健全的人格;同时,教师必须具备多方面的知识,形成独有的教学风格和全新的教学理念。
5.培养师范生健全人格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需要。在校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时期,也正处于人格形成时期,学校的人格教育要系统整合学校心理教育、德育、美育和其他各科教学,全面提升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和道德情操,这必然有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三、农村师范生的群体人格特征
为了更好地了解农村师范生的群体人格特征,笔者曾做过一次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入学动机、道德价值观、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耐挫能力、适应能力以及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七个方面。
1.入学动机。在回答“你为何选择读师范”时,28.7%的学生认为自己“成绩不好,读高中没有前途”;31%的学生是“家里帮我选择的”;20.7%的学生认为“读三年,拿个文凭好找工作”;17%的学生选择“热爱教师职业”;2.7%的学生认为是“家里太穷,读不起高中、大学”。从以上调查中可以看出:一是现在的教师职业对学生的吸引力降低,学生有更多的职业选择,选择职业的功利性增强;二是师范生的素质每况愈下,有近30%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学习成绩不如高中生,是中考竞争的“失败者”,是读高中没有出路才选择读师范院校的;三是家庭对学生也有较大的影响,师范生在面临人生的重大抉择时,有近1/3的学生还得听家长的安排,自己只是被动地服从,这一点也可从“在你成长过程中,对你影响最大的人是谁”的看法中得到印证:61.6%学生选择“家长”,35%的学生选择“教师”,其余的选择较为分散,如“伟人”“亲戚”等,这也进一步说明了学生的选择更带有功利性和务实性。
2.道德价值观。对道德价值的认识,本身就是个体道德修养的一种反映,也是人格的一种反映。在回答“你会将塑料袋、瓜皮果壳随手丢在地上吗?”这一问题时,90.9%的学生认为“知道不该做,有时就是忍不住”;6.8%的学生认为“别人也做了,我也跟着做”;只有2.3%的学生做认为“做了就做了,没什么了不起”。应该说,这种现状反映了绝大多数学生对道德问题的认识已经有了明确的是非观,但个体约束能力不够,易受周围因素的影响,呈现出易变性和可塑性的特点,这也为我们开展人格教育提供了现实依据和广阔的空间。
3.学习能力。如前所述,进入师范学校的学生成绩不如高中学生,基础不扎实,学习吃力。他们在学习上遇到困难和问题时,不是积极主动地自己解决,而是借助于外力因素,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对教师有较大的依赖性。在回答“在遇到学习上的困难和问题时,你首先想到的是谁?”这一问题时,50.6%的学生选择“向教师和同学请教”;21.8%的学生选“自己解决”;还有近30%的学生选了“反正弄不懂,由它去吧”。换句话说,有近1/3的学生是带着问题进入课堂的,他们弄不懂或不愿弄懂,厌学甚至弃学现象就有了成活的土壤,长此以往,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势必影响学生的健康发展。
4.人际交往能力。农村师范生由于刚从农村中学升入师范学校,他们原来为了中考,闭门读书,与外界接触较少;加上远离城市,信息相对闭塞,人际交往能力较差。进入师范学校后,面对来自不同地方的学友,他们缺乏主动交往的心理准备,害怕在交往中出丑,往往闭锁自己的心灵。特别是和同学发生矛盾时,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在回答“如何处理与同学之间的矛盾”时,30.6%的学生认为“根本不当一回事,随它去吧”;14.2%的学生认为“他不仁,我也不义”;17.2%的学生认为“让别人主动找我和解,否则太丢面子”;只有38.1%的学生认为“主动找同学和解”。由此可见,提高农村师范生的人际交往能力,特别是解决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5.耐挫能力。现在的师范生入校时大都在15岁左右,由于地处农村,家里还有其他兄弟姐妹,没有城市的孩子娇气,除了上学以外,闲时还要帮家里干农活,因此在抗挫能力上比城市的孩子强,但在碰到困难时,他们往往表现出不知所措或怨天尤人。在回答“你会如何面对困难和挫折”时,55.6%的学生选择“心里很难过,又不知如何是好”;11.8%的学生选择“我怎么这样倒霉,偏偏我碰上”;2.8%的学生选择“无所谓,反正也解决不了”;只有29.9%的学生选择“勇敢面对,哪里跌倒,哪里爬起”。这一点也可从对“遇到不顺心的事”的回答中得到印证:36.2%的学生选择“心情烦躁,不知所措”;20.3%的学生选择“默默忍着,什么事都没心思做”;10.1%的学生选择“暴跳如雷,当即发泄”;33.3%的学生选择“自己排遣,让它慢慢过去”。
6.适应能力。农村师范生离开家,独自来到陌生的地方求学,对新环境还不能马上适应。这一点,在新生中表现较为明显。在对一年级学生的调查中发现:22.5%的学生表示“完全不适应”;47%的学生表示“有些不适应”;30.5%的学生表示“完全适应”。这说明农村师范生适应新环境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7.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学生的性格、爱好、习惯、道德素养的养成和知识的积累不是短期内形成的,更不能一蹴而就,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和日常生活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发挥“引领者”的作用。实践证明,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在回答“你为什么对某门功课感兴趣”时,有42.3%的认为是“教师学识渊博,语言幽默,上课技巧好”;有35.3%的学生认为是“教师人格高尚,待人和蔼可亲”;有18.6%的学生选了“自己本来就喜欢”;只有3.2%的学生认为自己受“其他因素的影响”。这说明教师人格对学生人格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
四、加强农村师范生健全人格教育的措施
1.树立“人才至上、育人为本”的教育原则。现代化建设不仅需要高级科研和管理人才,而且需要大量中、初级劳动者。现在的农村师范生由于在中学时基础知识不够扎实,进入师范院校后,学习上较为吃力,因而容易产生“学得懂就学,学不懂拉倒”“毕业后反正是自己找工作”的想法,学习积极性不高。面对这种情况,师范院校将他们培养成学习优秀、与重点高中学生比肩的学生是不现实的,但我们可以把他们培养成品行端正、人格健全、掌握一两门应用技术的劳动者。因此,师范院校的培养目标应与普通高中的培养目标有所差别,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制定适合的培养目标。
2.拓展视野,更新充实教育内容。师范院校要根据当今社会教育发展的状况和需要拓展视野,改变人格教育视野狭窄、内容陈旧的现状。为此,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第一,人格教育与学科教育相结合。人格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人格教育也不是某一两门学科的事。在以往的教育中,人格教育往往与政治学科、心理学科结合得较紧,政治教师可以向学生们讲道理,心理学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除此以外,其他学科只是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基本不涉及人格教育。其实不然,很多学科教学中都包含有人格教育,人格本来就是多学科的研究对象,不是某个学科的单兵作战;就人格的培养途径来说,要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在人格教育中的作用,做到相互协调,相互补充。
第二,人格教育与德育、法律教育相结合。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发展,教育法规已形成体系。法律尽管是最低的道德要求,但对人的行为具有明显的强制性;道德是高尚的价值追求,但对人的行为缺乏硬性约束。因此,我们应将人格教育与德育、法律教育相结合。对于那些学习有困难、品行有缺陷的学生,我们应采取多种教育方式,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用高尚的道德情操影响教育学生;而对于那些聚众闹事、打架斗殴、屡教不改的学生则应辅之以行政手段甚至法律手段。
第三,注意人格教育内容的层次性。人格教育的内容应根据学校的实际和学生的年龄特点而采用不同的方式。如对一年级学生可进行养成教育、人际关系的处理、集体主义教育、爱家爱校教育等;对二年级学生可进行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教育等;对三年级学生可进行教师职业道德、法律知识、职前道德修养教育等。当然,各年级的教育内容不必拘泥一格,可结合本地区、本校的实际开创新的教育内容,也可将不同年级的教育内容交叉进行。
3.加快农村师范生健全人格教育的课程建设。当前,师范教育的改革力度不断加大,课程改革也在不断深入。在课程设置方面,学校有较大的自主权,学校增加了与岗位工作能力联系较紧密的、实用性较强的课程的课时,但也仅限于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上,致使课程开设带有明显的功利性。而对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教育内容,目前的教科书很少涉及,即使涉及也是匆匆带过,没有较为系统的教材。目前,研究人格教育的课题在逐渐增多,有的课题也结集出版,如有对中小学生健全人格培养的研究,有对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与塑造的研究,但还缺乏对农村师范生的健全人格培养的研究。因此,必须加快农村师范生健全人格教育的课程建设工作,从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方法手段的采用到教学效果的评价,都应根据农村师范生的特点,探索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模式。
4.在学科教育和学校各项活动中渗透人格教育。在以往的学科教育中,曾经也有过“德育渗透”的做法,即教师可根据本学科的内容,有意识地将德育内容渗透进去,让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也受到了道德教育。但事实上,绝大多数教师都是将教学内容授完了事,很少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或人格教育。在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中,有时是为了活动而搞活动,没有一个主题或没有明显的主题;有时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而开展的,根本起不到教育的目的。若能在学科教育和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中,教师或组织者将人格教育的内容渗透进去,并变为他们的自觉行动,这种无形的教育比有意识的单纯说教效果要好得多。
5.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人们总认为一个人道德是否高尚、人格是否健全是自己的事,评价标准也是“软”的,是“虚”的,难以进行衡量和评价,因此,对它的重视也不够。从目前的情况看,必须将其制度化,将其渗透到日常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中去,使其具体化,具有可操作性,在这个基础上,建立学生健全人格的评价体系,如学生的综合操行评分、学习情况、遵纪守法情况、团结协作情况、适应能力、心理发展情况等都可以作为其中的子项记入学生成长档案,与学生的评先评模、升留级、毕肄业挂起钩来,从而使这一制度由“虚”变“实”,真正起到培养和完善学生人格的作用。
6.建立健全任课教师、党员联系学生制。人格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教书与育人并重,如果教师只注重培养和教育那些优秀的学生,忽视对“问题学生”的培养和教育,那么,教育就失去了它原有的意义。实践中可以要求每位任课教师、党员联系本班一两名品行有缺陷、学习有困难的“问题学生”,特别是有人格障碍的学生,做到对象明确、情况清楚、帮教及时,全面关注该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品行、心理健康等情况,以弥补学校集体教育对有个性差异的学生教育不到位的缺陷。
7.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一是加强校风建设。校风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校风实际上就是校园精神文化的塑造,校风作为构成教育环境的独特的因素,体现着一个学校的精神风貌。良好的校风能激发学校成员的内在动力,催人奋进,使不符合环境气氛要求的心理和行为时刻感受到一种无形的压力,能有效地排除各种不良心理和行为的侵蚀和干扰,形成最协调的心理相容状态。在此基础上,可以要求各班级制定切合本班实际班级规章制度。在这样的心理环境之下,学生的生理、心理、智力、能力、性格、品格等方面才能得到健康的发展,也为学校的全面、细致、规范化管理创设了条件。二是精心打造育人环境。可以利用宣传板报、宣传橱窗、科技长廊、文化长廊以及在校园的墙壁上辅之以名人画像、格言警句、运动壁画等,使育人环境增添人文因素,使每一方净土都变成育人的场所,学生生活在这样一片天地之中,随时随地都受到这些育人环境的隐性熏陶教育,不能说不是一本很好的教科书。
8.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学校不仅应该打造环境优美的校园加强对学生的人格教育,更需通过各种文化、艺术、体育、科技等活动的开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多方面的能力,健全学生人格,如学校的艺术节、科技节、运动会等大型活动,还有如歌咏比赛、诗会、演讲比赛、知识竞赛等小型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不仅可以充实学生的课余生活,也使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从而提高其综合素质。
9.开发校外资源,延伸育人渠道。为了拓宽教育阵地,可以利用本地区的区域优势,将博物馆、纪念馆等作为学校的德育基地,定期组织学生到校外基地进行参观活动。利用校外德育基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10.强化“校家配合”育人意识,开展家访活动。家访工作是课堂教学的延伸,班主任比较清楚学生在校的表现,但不了解学生在家里的情况,这不利于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教育。为了全面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情况,班主任每学期都应该对学生进行家访,特别是对那些“问题学生”更应如此。坚持家访经常化和制度化,经常与家长沟通,虚心听取学生和家长的意见,如实地向家长反映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和家长共同制定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与家长共同探讨教育方法,充分调动和发挥家长的教育作用,改变过去仅由学校单方面施教的教育方式,形成“校家配合”、共同育人的格局。
[参考文献]
[1]贾晓波.心理健康教育与教师心理心理素质[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2000.
[2]王荣德.现代教师人格塑造[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4.
[3]李国金.学科整合要凸显学科特点[J].湖北教育,2001(23).
[4]张行涛,郭东岐.新世纪教师素养[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关键词]农村师范生 健全人格教育 措施
[作者简介]魏姜涛(1966- ),男,南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与研究;徐时辉(1957- ),男,南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与研究。(江西 南昌 330200)
[课题项目]本文系江西省“十五”规划2005年度一般课题“农村师范生健全人格的培养及对策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1505YB058)
[中图分类号]G6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0)05-0170-03
一、人格和健全人格的基本内涵
人格是多学科的研究对象,至今尚无统一的定义。综观各种工具书的解释,人格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气质、性格、能力、兴趣、爱好、需要、理想信念、道德品质等。马克思认为:“特殊的人格的本质不是人的胡子、血液、抽象的肉体的本性,而是人的社会特质。”意即从人格的内容而言,它是社会生活的反映。美国学者乔兰德在其著作《健全的人格》一书中将健全人格定义为:其一,是指这样一些行为方式,它们使人生气勃勃,并且不危害他人、动物及供给我们一切生计的环境;其二,这种行为方式由理智所导引并尊重生活,因此以人的需要得到满足,而且人的意识、才智以及热爱自我、自我环境和他人的能力都得以发展。由此可见,健全人格是相对于病态人格而言的,它介于一般人格和理想人格之间,是在思想观念、道德品质、心理素质和行为方式上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人格,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集先进性、创造性和协调性于一体的人格。
本文将人格界定为人在社会活动中显现出来的做人的品位,是思想、道德、情感等素养在社会生活中产生的综合评价,是性格、气质、能力等个性特征的总和。学校人格教育应当面向全体学生,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矫治少数学生的人格障碍。为此,本文将健全人格教育的具体目标确定为:有目的、系统地对全体学生施以心理教育、训练和道德养成教育,以优化心理素质,改善品德结构,提高综合文化素养,进而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个性和谐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最终达到培养对社会有用之才的目的。
二、加强农村师范生健全人格教育的意义
1.培养农村师范生的健全人格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根本任务,是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江泽民同志提出“以德治国”的理念,学校教育应该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方面,德育的根本任务是影响人格,形成德性。
2.培养农村师范生健全人格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随着高科技的迅猛发展,学习一方面越来越个人化,另一方面越来越社会化。这就对个人的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习的个性化要求学习者必须对自己负责。学习的社会化,要求学习者必须学会对他人负责,学会合群、乐群、合作。
3.培养农村师范生健全人格是青少年健全发展的客观需要。青少年时期是人生的“起步”阶段,其思想意识、人格素养正处于形成的过程中。他们思想单纯,思维敏捷,好奇好胜好探索,这些特点为他们人格的建塑提供了良好条件。但由于年龄、阅历和地域的限制,他们身上也存在着情绪易于波动、意志较为脆弱、认知易于“扭曲”、内心存在冲突、思想易于消沉等人格弱点。如果缺乏具有针对性的人格教育,这些人格弱点就会逐步“放大”,甚至导致错误的人生定位。
4.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的需要。李国金先生在谈到新时期教师素质时归纳了五条:一是合理的知识结构;二是高尚的人格魅力;三是个性化的教学风格;四是和谐的师生关系;五是可贵的创新精神。这就说明,教师作为以学科教学为媒体的学生人格导师,必须具有健全的人格;同时,教师必须具备多方面的知识,形成独有的教学风格和全新的教学理念。
5.培养师范生健全人格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需要。在校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时期,也正处于人格形成时期,学校的人格教育要系统整合学校心理教育、德育、美育和其他各科教学,全面提升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和道德情操,这必然有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三、农村师范生的群体人格特征
为了更好地了解农村师范生的群体人格特征,笔者曾做过一次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入学动机、道德价值观、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耐挫能力、适应能力以及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七个方面。
1.入学动机。在回答“你为何选择读师范”时,28.7%的学生认为自己“成绩不好,读高中没有前途”;31%的学生是“家里帮我选择的”;20.7%的学生认为“读三年,拿个文凭好找工作”;17%的学生选择“热爱教师职业”;2.7%的学生认为是“家里太穷,读不起高中、大学”。从以上调查中可以看出:一是现在的教师职业对学生的吸引力降低,学生有更多的职业选择,选择职业的功利性增强;二是师范生的素质每况愈下,有近30%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学习成绩不如高中生,是中考竞争的“失败者”,是读高中没有出路才选择读师范院校的;三是家庭对学生也有较大的影响,师范生在面临人生的重大抉择时,有近1/3的学生还得听家长的安排,自己只是被动地服从,这一点也可从“在你成长过程中,对你影响最大的人是谁”的看法中得到印证:61.6%学生选择“家长”,35%的学生选择“教师”,其余的选择较为分散,如“伟人”“亲戚”等,这也进一步说明了学生的选择更带有功利性和务实性。
2.道德价值观。对道德价值的认识,本身就是个体道德修养的一种反映,也是人格的一种反映。在回答“你会将塑料袋、瓜皮果壳随手丢在地上吗?”这一问题时,90.9%的学生认为“知道不该做,有时就是忍不住”;6.8%的学生认为“别人也做了,我也跟着做”;只有2.3%的学生做认为“做了就做了,没什么了不起”。应该说,这种现状反映了绝大多数学生对道德问题的认识已经有了明确的是非观,但个体约束能力不够,易受周围因素的影响,呈现出易变性和可塑性的特点,这也为我们开展人格教育提供了现实依据和广阔的空间。
3.学习能力。如前所述,进入师范学校的学生成绩不如高中学生,基础不扎实,学习吃力。他们在学习上遇到困难和问题时,不是积极主动地自己解决,而是借助于外力因素,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对教师有较大的依赖性。在回答“在遇到学习上的困难和问题时,你首先想到的是谁?”这一问题时,50.6%的学生选择“向教师和同学请教”;21.8%的学生选“自己解决”;还有近30%的学生选了“反正弄不懂,由它去吧”。换句话说,有近1/3的学生是带着问题进入课堂的,他们弄不懂或不愿弄懂,厌学甚至弃学现象就有了成活的土壤,长此以往,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势必影响学生的健康发展。
4.人际交往能力。农村师范生由于刚从农村中学升入师范学校,他们原来为了中考,闭门读书,与外界接触较少;加上远离城市,信息相对闭塞,人际交往能力较差。进入师范学校后,面对来自不同地方的学友,他们缺乏主动交往的心理准备,害怕在交往中出丑,往往闭锁自己的心灵。特别是和同学发生矛盾时,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在回答“如何处理与同学之间的矛盾”时,30.6%的学生认为“根本不当一回事,随它去吧”;14.2%的学生认为“他不仁,我也不义”;17.2%的学生认为“让别人主动找我和解,否则太丢面子”;只有38.1%的学生认为“主动找同学和解”。由此可见,提高农村师范生的人际交往能力,特别是解决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5.耐挫能力。现在的师范生入校时大都在15岁左右,由于地处农村,家里还有其他兄弟姐妹,没有城市的孩子娇气,除了上学以外,闲时还要帮家里干农活,因此在抗挫能力上比城市的孩子强,但在碰到困难时,他们往往表现出不知所措或怨天尤人。在回答“你会如何面对困难和挫折”时,55.6%的学生选择“心里很难过,又不知如何是好”;11.8%的学生选择“我怎么这样倒霉,偏偏我碰上”;2.8%的学生选择“无所谓,反正也解决不了”;只有29.9%的学生选择“勇敢面对,哪里跌倒,哪里爬起”。这一点也可从对“遇到不顺心的事”的回答中得到印证:36.2%的学生选择“心情烦躁,不知所措”;20.3%的学生选择“默默忍着,什么事都没心思做”;10.1%的学生选择“暴跳如雷,当即发泄”;33.3%的学生选择“自己排遣,让它慢慢过去”。
6.适应能力。农村师范生离开家,独自来到陌生的地方求学,对新环境还不能马上适应。这一点,在新生中表现较为明显。在对一年级学生的调查中发现:22.5%的学生表示“完全不适应”;47%的学生表示“有些不适应”;30.5%的学生表示“完全适应”。这说明农村师范生适应新环境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7.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学生的性格、爱好、习惯、道德素养的养成和知识的积累不是短期内形成的,更不能一蹴而就,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和日常生活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发挥“引领者”的作用。实践证明,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在回答“你为什么对某门功课感兴趣”时,有42.3%的认为是“教师学识渊博,语言幽默,上课技巧好”;有35.3%的学生认为是“教师人格高尚,待人和蔼可亲”;有18.6%的学生选了“自己本来就喜欢”;只有3.2%的学生认为自己受“其他因素的影响”。这说明教师人格对学生人格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
四、加强农村师范生健全人格教育的措施
1.树立“人才至上、育人为本”的教育原则。现代化建设不仅需要高级科研和管理人才,而且需要大量中、初级劳动者。现在的农村师范生由于在中学时基础知识不够扎实,进入师范院校后,学习上较为吃力,因而容易产生“学得懂就学,学不懂拉倒”“毕业后反正是自己找工作”的想法,学习积极性不高。面对这种情况,师范院校将他们培养成学习优秀、与重点高中学生比肩的学生是不现实的,但我们可以把他们培养成品行端正、人格健全、掌握一两门应用技术的劳动者。因此,师范院校的培养目标应与普通高中的培养目标有所差别,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制定适合的培养目标。
2.拓展视野,更新充实教育内容。师范院校要根据当今社会教育发展的状况和需要拓展视野,改变人格教育视野狭窄、内容陈旧的现状。为此,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第一,人格教育与学科教育相结合。人格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人格教育也不是某一两门学科的事。在以往的教育中,人格教育往往与政治学科、心理学科结合得较紧,政治教师可以向学生们讲道理,心理学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除此以外,其他学科只是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基本不涉及人格教育。其实不然,很多学科教学中都包含有人格教育,人格本来就是多学科的研究对象,不是某个学科的单兵作战;就人格的培养途径来说,要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在人格教育中的作用,做到相互协调,相互补充。
第二,人格教育与德育、法律教育相结合。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发展,教育法规已形成体系。法律尽管是最低的道德要求,但对人的行为具有明显的强制性;道德是高尚的价值追求,但对人的行为缺乏硬性约束。因此,我们应将人格教育与德育、法律教育相结合。对于那些学习有困难、品行有缺陷的学生,我们应采取多种教育方式,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用高尚的道德情操影响教育学生;而对于那些聚众闹事、打架斗殴、屡教不改的学生则应辅之以行政手段甚至法律手段。
第三,注意人格教育内容的层次性。人格教育的内容应根据学校的实际和学生的年龄特点而采用不同的方式。如对一年级学生可进行养成教育、人际关系的处理、集体主义教育、爱家爱校教育等;对二年级学生可进行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教育等;对三年级学生可进行教师职业道德、法律知识、职前道德修养教育等。当然,各年级的教育内容不必拘泥一格,可结合本地区、本校的实际开创新的教育内容,也可将不同年级的教育内容交叉进行。
3.加快农村师范生健全人格教育的课程建设。当前,师范教育的改革力度不断加大,课程改革也在不断深入。在课程设置方面,学校有较大的自主权,学校增加了与岗位工作能力联系较紧密的、实用性较强的课程的课时,但也仅限于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上,致使课程开设带有明显的功利性。而对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教育内容,目前的教科书很少涉及,即使涉及也是匆匆带过,没有较为系统的教材。目前,研究人格教育的课题在逐渐增多,有的课题也结集出版,如有对中小学生健全人格培养的研究,有对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与塑造的研究,但还缺乏对农村师范生的健全人格培养的研究。因此,必须加快农村师范生健全人格教育的课程建设工作,从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方法手段的采用到教学效果的评价,都应根据农村师范生的特点,探索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模式。
4.在学科教育和学校各项活动中渗透人格教育。在以往的学科教育中,曾经也有过“德育渗透”的做法,即教师可根据本学科的内容,有意识地将德育内容渗透进去,让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也受到了道德教育。但事实上,绝大多数教师都是将教学内容授完了事,很少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或人格教育。在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中,有时是为了活动而搞活动,没有一个主题或没有明显的主题;有时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而开展的,根本起不到教育的目的。若能在学科教育和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中,教师或组织者将人格教育的内容渗透进去,并变为他们的自觉行动,这种无形的教育比有意识的单纯说教效果要好得多。
5.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人们总认为一个人道德是否高尚、人格是否健全是自己的事,评价标准也是“软”的,是“虚”的,难以进行衡量和评价,因此,对它的重视也不够。从目前的情况看,必须将其制度化,将其渗透到日常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中去,使其具体化,具有可操作性,在这个基础上,建立学生健全人格的评价体系,如学生的综合操行评分、学习情况、遵纪守法情况、团结协作情况、适应能力、心理发展情况等都可以作为其中的子项记入学生成长档案,与学生的评先评模、升留级、毕肄业挂起钩来,从而使这一制度由“虚”变“实”,真正起到培养和完善学生人格的作用。
6.建立健全任课教师、党员联系学生制。人格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教书与育人并重,如果教师只注重培养和教育那些优秀的学生,忽视对“问题学生”的培养和教育,那么,教育就失去了它原有的意义。实践中可以要求每位任课教师、党员联系本班一两名品行有缺陷、学习有困难的“问题学生”,特别是有人格障碍的学生,做到对象明确、情况清楚、帮教及时,全面关注该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品行、心理健康等情况,以弥补学校集体教育对有个性差异的学生教育不到位的缺陷。
7.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一是加强校风建设。校风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校风实际上就是校园精神文化的塑造,校风作为构成教育环境的独特的因素,体现着一个学校的精神风貌。良好的校风能激发学校成员的内在动力,催人奋进,使不符合环境气氛要求的心理和行为时刻感受到一种无形的压力,能有效地排除各种不良心理和行为的侵蚀和干扰,形成最协调的心理相容状态。在此基础上,可以要求各班级制定切合本班实际班级规章制度。在这样的心理环境之下,学生的生理、心理、智力、能力、性格、品格等方面才能得到健康的发展,也为学校的全面、细致、规范化管理创设了条件。二是精心打造育人环境。可以利用宣传板报、宣传橱窗、科技长廊、文化长廊以及在校园的墙壁上辅之以名人画像、格言警句、运动壁画等,使育人环境增添人文因素,使每一方净土都变成育人的场所,学生生活在这样一片天地之中,随时随地都受到这些育人环境的隐性熏陶教育,不能说不是一本很好的教科书。
8.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学校不仅应该打造环境优美的校园加强对学生的人格教育,更需通过各种文化、艺术、体育、科技等活动的开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多方面的能力,健全学生人格,如学校的艺术节、科技节、运动会等大型活动,还有如歌咏比赛、诗会、演讲比赛、知识竞赛等小型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不仅可以充实学生的课余生活,也使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从而提高其综合素质。
9.开发校外资源,延伸育人渠道。为了拓宽教育阵地,可以利用本地区的区域优势,将博物馆、纪念馆等作为学校的德育基地,定期组织学生到校外基地进行参观活动。利用校外德育基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10.强化“校家配合”育人意识,开展家访活动。家访工作是课堂教学的延伸,班主任比较清楚学生在校的表现,但不了解学生在家里的情况,这不利于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教育。为了全面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情况,班主任每学期都应该对学生进行家访,特别是对那些“问题学生”更应如此。坚持家访经常化和制度化,经常与家长沟通,虚心听取学生和家长的意见,如实地向家长反映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和家长共同制定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与家长共同探讨教育方法,充分调动和发挥家长的教育作用,改变过去仅由学校单方面施教的教育方式,形成“校家配合”、共同育人的格局。
[参考文献]
[1]贾晓波.心理健康教育与教师心理心理素质[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2000.
[2]王荣德.现代教师人格塑造[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4.
[3]李国金.学科整合要凸显学科特点[J].湖北教育,2001(23).
[4]张行涛,郭东岐.新世纪教师素养[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