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电气二次设计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电气施工的质量,影响着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是需要电力技术人员重点关注的问题。在实际操作中,电气二次设计相对复杂和繁琐,要求设计人员不仅需要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还必须能够消除一些比较常见的缺陷和漏洞。本文结合电气二次设计的意义,对其常见缺陷和解决对策进行了讨论和分析。
关键词:电气二次设计 缺陷 解决对策
前言:
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我国电力行业的进步,伴随着社会对于电力需求的不断扩大,电气工程的数量也在持续增加,其安全问题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为了切实保证电气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必须重视电气二次设计,对设计中的一些常见缺陷和漏洞进行规避和解决,保证电气设备的可靠运行。
1 电气二次设计的意义
电气二次设计主要是针对一次设计而言,指不与主电路相互连接的控制回路,是对整个控制电路逻辑关系的设计,主要包括互感器、继电器、自动装置以及测量监视仪器等,通过控制电缆连接,可以实现对一次回路元件及参数的控制、调节、测量和保护。以110kV降压变电所为例,电气二次部分如图1所示。
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带动了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也使得人们对于电能的需求越来越大,保证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成为电力工作人员必须重点关注的问题。通过对电气二次设计方案的优化,能够在满足电力生产需求的同时,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1]。在我国,为了确保电气施工安全,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同时对于预防电力系统安全事故也提出了明确的规范和要求,对于电力企业而言,应该立足上述制度和规范,及时对相关技术进行改进和创新,制定切实可行的防护措施。对电气二次设计进行优化,能够保证电气施工、生产管理以及电力传输等的安全性,满足社会对于电气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要求,意义重大。
2 电气二次设计常见缺陷及解决对策
2.1 继电保护问题
在电气二次设计中,继电保护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是确保电气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举措。一般来讲,可以将继电保护分为原件继电保护和系统继电保护两种不同的形式,其主要作用,在于预防保护装置故障所导致的安全事故,如保护装置误动、拒动等。电气二次设计中的继电保护可以实现电气信号的实时传输,问电力线路和周边环境提供良好的安全保障。但是现阶段,部分电气施工人员由于没有经过专业的技能培训,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对于继电保护重视不足,在操作中存在着马虎大意的现象,导致电力系统在运行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隐患和问题。对此,在电气二次设计中,一方面应该确保继电保护可以实现对系统故障元件的及时准确识别以及自动切除,防止故障元件对于其他元件乃至电力系统的影响,同时确保继电保护能够在检测到电器元件异常时,及时发出相应的告警信息,提供工作人员进行处理,尽可能将故障影响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另一方面,继电保护中的电力设备和电力线路都必须设置相应的主保护和后备保护,以及必要的辅助保护。主保护应该充分考虑设备的运行安全以及整个系统的稳定可靠运行,后备保护则应该确保主保护与断路器的主要功能在于故障切除,辅助保护的主要作用,是对主保护和后备保护的一种补充。事实上,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对于电力线路与设备中所有可能出现的故障和隐患,都应该设置相应的保护装置,确保在发生故障时,能够第一时间反应,实现对故障的有效切除[2]。
2.2 光纤纵差保护问题
光纤纵差保护属于一种比较特殊的差动保护,相比较常规差动保护而言,这种保护是通过将电气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的方式,利用光纤本身的特性,提升通信的速率和质量,通过电气量的对比分析,起到良好的线路保护效果。在以往的电气二次设计中,采用的多是常规差动保护,利用电流差比较的方式,使得电缆线能够形成差流电路,但是在这种保护方式中,差流电路的长度远大,CT二次回路的负载也越大,输出功利用率则越低。与之相比,光纤差动主要是利用光纤对数字信号进行传输,可以实现大量信息的低损耗传输,而且具备良好的抗干扰能力,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不过在实际应用中,光纤纵差保护在进行光纤通道切换时,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这也是电气二次设计中需要重视和解决的问题。为了应对设计漏洞,在进行电气二次设计时,需要构建低阻抗保护系统,同时利用两套纵联保护,构建相对独立的传输通道,以OPGW光纤施工,以保证良好的电能传输质量。考虑不同的设计要求,也可以针对性的选择不同的光纤芯或者复用光纤,更可以利用光纤分相电流差动,进行相应的保护。
2.3 智能站电气二次设计
电气二次设计的主要作用,是针对一次回路元件及参数的控制、调节、测量和保护,能够确保电气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而对于智能变电站而言,电气二次设备的选择是非常关键的,如智能开关、互感器等,以智能开关为例,其本身可以为智能变电站提供相应的数字化接口,实现在线监测以及智能控制功能,但是成本费用较高,在操作方面存在相应的缺陷。针对这种情况,在智能变电站电气二次设计中,应该从实际情况出发,积极引入先进的技术,推动设计水平的提高。例如,伴随着CAD图形平台的兴起,电气二次设计已经逐渐走上了一条专业化的道路,而以CAD系统的设计经验为基础,客户机服务器体系结构以及SQL、Oracle数据库系统的应用,智能变电站的电气二次设计逐渐融入了网络技术环境中,取得了更加显著的设计效果,对其中存在的一些常见缺陷进行了处理和解决[3]。
3 结语
总而言之,伴随着社会对于电力需求的持续增长,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加强电气二次设计,在电力系统建设中意义重大,可以对一些比较常见的缺陷和问题进行解决,充分保证电气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推动我国电力产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郭皓.电气二次设计中的问题与有效措施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11):50.
[2]石秀美.浅谈数字化变电站中的电气二次设计[J].民营科技,2011,(7):10.
[3]吴斯雅.变电站电气二次设计的探讨[J].民营科技,2012,(6):43.
关键词:电气二次设计 缺陷 解决对策
前言:
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我国电力行业的进步,伴随着社会对于电力需求的不断扩大,电气工程的数量也在持续增加,其安全问题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为了切实保证电气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必须重视电气二次设计,对设计中的一些常见缺陷和漏洞进行规避和解决,保证电气设备的可靠运行。
1 电气二次设计的意义
电气二次设计主要是针对一次设计而言,指不与主电路相互连接的控制回路,是对整个控制电路逻辑关系的设计,主要包括互感器、继电器、自动装置以及测量监视仪器等,通过控制电缆连接,可以实现对一次回路元件及参数的控制、调节、测量和保护。以110kV降压变电所为例,电气二次部分如图1所示。
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带动了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也使得人们对于电能的需求越来越大,保证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成为电力工作人员必须重点关注的问题。通过对电气二次设计方案的优化,能够在满足电力生产需求的同时,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1]。在我国,为了确保电气施工安全,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同时对于预防电力系统安全事故也提出了明确的规范和要求,对于电力企业而言,应该立足上述制度和规范,及时对相关技术进行改进和创新,制定切实可行的防护措施。对电气二次设计进行优化,能够保证电气施工、生产管理以及电力传输等的安全性,满足社会对于电气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要求,意义重大。
2 电气二次设计常见缺陷及解决对策
2.1 继电保护问题
在电气二次设计中,继电保护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是确保电气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举措。一般来讲,可以将继电保护分为原件继电保护和系统继电保护两种不同的形式,其主要作用,在于预防保护装置故障所导致的安全事故,如保护装置误动、拒动等。电气二次设计中的继电保护可以实现电气信号的实时传输,问电力线路和周边环境提供良好的安全保障。但是现阶段,部分电气施工人员由于没有经过专业的技能培训,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对于继电保护重视不足,在操作中存在着马虎大意的现象,导致电力系统在运行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隐患和问题。对此,在电气二次设计中,一方面应该确保继电保护可以实现对系统故障元件的及时准确识别以及自动切除,防止故障元件对于其他元件乃至电力系统的影响,同时确保继电保护能够在检测到电器元件异常时,及时发出相应的告警信息,提供工作人员进行处理,尽可能将故障影响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另一方面,继电保护中的电力设备和电力线路都必须设置相应的主保护和后备保护,以及必要的辅助保护。主保护应该充分考虑设备的运行安全以及整个系统的稳定可靠运行,后备保护则应该确保主保护与断路器的主要功能在于故障切除,辅助保护的主要作用,是对主保护和后备保护的一种补充。事实上,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对于电力线路与设备中所有可能出现的故障和隐患,都应该设置相应的保护装置,确保在发生故障时,能够第一时间反应,实现对故障的有效切除[2]。
2.2 光纤纵差保护问题
光纤纵差保护属于一种比较特殊的差动保护,相比较常规差动保护而言,这种保护是通过将电气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的方式,利用光纤本身的特性,提升通信的速率和质量,通过电气量的对比分析,起到良好的线路保护效果。在以往的电气二次设计中,采用的多是常规差动保护,利用电流差比较的方式,使得电缆线能够形成差流电路,但是在这种保护方式中,差流电路的长度远大,CT二次回路的负载也越大,输出功利用率则越低。与之相比,光纤差动主要是利用光纤对数字信号进行传输,可以实现大量信息的低损耗传输,而且具备良好的抗干扰能力,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不过在实际应用中,光纤纵差保护在进行光纤通道切换时,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这也是电气二次设计中需要重视和解决的问题。为了应对设计漏洞,在进行电气二次设计时,需要构建低阻抗保护系统,同时利用两套纵联保护,构建相对独立的传输通道,以OPGW光纤施工,以保证良好的电能传输质量。考虑不同的设计要求,也可以针对性的选择不同的光纤芯或者复用光纤,更可以利用光纤分相电流差动,进行相应的保护。
2.3 智能站电气二次设计
电气二次设计的主要作用,是针对一次回路元件及参数的控制、调节、测量和保护,能够确保电气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而对于智能变电站而言,电气二次设备的选择是非常关键的,如智能开关、互感器等,以智能开关为例,其本身可以为智能变电站提供相应的数字化接口,实现在线监测以及智能控制功能,但是成本费用较高,在操作方面存在相应的缺陷。针对这种情况,在智能变电站电气二次设计中,应该从实际情况出发,积极引入先进的技术,推动设计水平的提高。例如,伴随着CAD图形平台的兴起,电气二次设计已经逐渐走上了一条专业化的道路,而以CAD系统的设计经验为基础,客户机服务器体系结构以及SQL、Oracle数据库系统的应用,智能变电站的电气二次设计逐渐融入了网络技术环境中,取得了更加显著的设计效果,对其中存在的一些常见缺陷进行了处理和解决[3]。
3 结语
总而言之,伴随着社会对于电力需求的持续增长,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加强电气二次设计,在电力系统建设中意义重大,可以对一些比较常见的缺陷和问题进行解决,充分保证电气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推动我国电力产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郭皓.电气二次设计中的问题与有效措施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11):50.
[2]石秀美.浅谈数字化变电站中的电气二次设计[J].民营科技,2011,(7):10.
[3]吴斯雅.变电站电气二次设计的探讨[J].民营科技,2012,(6):43.